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雅茹
Ya-Ru Yang
論文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系統開放式課程平臺介面設計探討
A Study on the User Interface Design of OpenCourseWare Platforms for the NTU System
指導教授: 柯志祥
Chih-Hsiang Ko
口試委員: 陳建雄
Chien-Hsiung Chen
董芳武
Fang-Wu T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設計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開放式課程平臺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介面設計
外文關鍵詞: OpenCourseWar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system, interface design
相關次數: 點閱:324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發展,線上學習漸漸成為新的教育趨勢,其中介面設計直接影響使用者經驗。本研究目的針對臺灣大學系統三校開放式課程平臺進行整合,並整理出介面最佳化的方向,了解不同課程資訊呈現與類別搜尋方式,對於探索課程的影響,及最佳化整合後,新平臺對三校學生的影響,希望可改善開放式課程平臺使用者介面的使用性。
    本研究實驗包含兩部分:(1)前導實驗:了解現有開放式課程平臺使用者介面的問題,透過績效量測、問卷調查與訪談,了解受測者操作介面的主觀感受;(2)驗證實驗:根據前導實驗成果進行模擬介面設計與驗證,以3(圖文資訊呈現)×2(類別搜尋樣式)組間雙因子實驗進行。先記錄操作績效,再填寫系統使用性尺度量表(SUS)、使用者互動滿意度問卷(QUIS),於實驗後進行事後訪談,了解與分析使用需求,並提出結果與建議。
    本研究結果顯示:(1)首頁資訊重點分類,有助於引導使用者找到需目標。(2)類別搜尋於介面的整體反應、操作介面呈現的滿意度,有顯著差異,「標籤式搜尋×圖文式資訊呈現」,提升使用者對興趣課程的探索;(3)「下拉式搜尋×圖文式資訊呈現」,在課程搜尋上有較佳的效率;(4)課程評估與學習歷程引導功能,幫助使用者對課程知識的延伸與了解;(5)整合最佳化開放式課程平臺,有助於提升使用者自主學習能力與使用意願。
    關鍵詞:開放式課程平臺、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介面設計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 recent years, online learning has become a new educational trend while interface design directly affects user experience.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integrate OpenCourseWare platforms of three universities in the NTU system and sor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interface optimization.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for different courses and category search methods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ourses was explored. The influences on students of the three universities by the optimized new platform was studied. It was hoped to improve the usability of user interface for the OpenCourseWare platform.
    The experiment consisted of two parts. (1) Pilot experiment: To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of the user interface of existing OpenCourseWare platforms through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terviews to understand participants’ subjective feeling of using the interface. (2) Verification experi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ilot experiment, the simulation interface was designed and verified in a two-factor experiment between 3 (graphic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 2 (category search style).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s were recorded and the System Usability Scale (SUS) and the User Interaction Satisfaction Scale (QUIS) were used. After the experiment, post-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user requirements to put forward results and suggest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were as follows. (1)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on the homepage helped guide users to find their targets. (2)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atisfaction of overall responses on the interface and presentation for classified search. “Tab search and graphic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could enhance users to search for interested courses. (3) “Pull-down search and graphic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had better efficiency in course search. (4) Course evaluation and learning process guidance functions helped users extend and understand their course knowledge. (5) The integrated and optimized OpenCourseWare platform helped enhance users’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willingness.
    Keywords: OpenCourseWar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system, interface design

    論文摘要 英文摘要 誌謝 圖表索引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動機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1.5 研究架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開放式課程平臺 2.1.1 開放式課程平臺的發展 2.1.2 開放式課程平臺的定義 2.2 國立臺灣大學聯盟 2.3 使用者介面設計 2.3.1 使用者介面 2.3.2 使用性原則 2.3.3 使用性評估 2.3.4 資訊呈現設計 2.4 使用者經驗 2.5 小結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實驗設計 3.2 實驗方法 3.3 實驗流程 3.4 前導實驗設計 3.4.1 現行介面分析 3.4.2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開放式課程平臺 3.4.3 國立臺灣大學開放式課程平臺 3.4.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開放式課程平臺 3.4.5 前導實驗設計 3.4.6 前導實驗對象 3.4.7 前導實驗問卷設計 3.4.8 前導實驗流程規劃 3.5 驗證實驗設計 3.6 第一部分新版實驗模擬設計 3.6.1 簡潔介面資訊與視覺呈現 3.6.2 提供課程評估與延伸學習的管道 3.7 第二部分驗證實驗變項設計 3.7.1 研究變項 3.7.2 變項原型設計 3.7.3 驗證實驗任務設計 3.7.4 驗證實驗對象 3.7.5 驗證實驗問卷設計 第四章 研究成果 4.1 前導實驗研究成果 4.1.1 任務績效分析 4.1.2 任務一分析與討論 4.1.3 任務二分析與討論 4.1.4 任務三分析與討論 4.1.5 任務四分析與討論 4.1.6 任務五分析與討論 4.1.7 系統使用性尺度量表(SUS)分析 4.1.8 使用者互動滿意度問卷(QUIS)分析 4.1.9 前導性訪談結果與整理 4.1.10 前導實驗結論與建議 4.2 驗證實驗研究結果 4.2.1 任務績效分析 4.2.2 任務一分析與討論 4.2.3 任務二分析與討論 4.2.4 任務三分析與討論 4.2.5 任務四分析與討論 4.2.6 任務五分析與討論 4.2.7 系統使用性尺度量表(SUS)分析 4.2.8 使用者互動滿意度問卷(QUIS)分析 4.2.9 訪談結果與整理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前導實驗研究重點整理 5.2 驗證實驗的研究結果 5.2.1 首頁的介面資訊呈現部分 5.2.2 提供課程評估與延伸學習引導 5.2.3 圖文資訊呈現與類別搜尋樣式 5.2.4 整合三校開放式課程的影響 5.3 結論與設計建議 5.4 後續研究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A:前導實驗問卷 附錄B:驗證實驗問卷

    參考文獻
    Brown, M. (2015). Six trajectories for digital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Educause Review, 50(4), 17-28.
    Garrett, J. J. (2010). 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 User-centered design for the web and beyond (2nd ed.). Berkeley, CA: New Riders.
    ISO (1998). ISO 9241-11: Ergonomic requirements for office work with visual display terminals (VDTs)- Part 11: Guidance on usability. Geneva, CH: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2010). ISO 9241-210: Ergonomics of human-system interaction- Part 210: Human-centered design for interactive systems. Geneva, CH: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Joycechin(2020,12月15日)。2020全球開放教育年會首次在臺召開,睽違亞洲國家7年後由北醫大主辦。《今日北醫》電子報。檢自https://tmubt.azurewebsites.net/ archives/1500
    Kristof, R., & Satran, A. (1995). Interactivity by design: Creating & communicating with new media. San Francisco, CA: Adobe Press.
    Nielsen, J. (1993). Usability engineering. Boston, MA: AP Professional.
    Nielsen, J. (1994). Heuristic evaluation. In J. Nielsen, & R. L. Mack (Eds.), Usability inspection methods (pp. 25-62).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Norman, D. A. (1988).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things.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Shneiderman, B. (1978). Improving the human factors aspect of database interactions. 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s, 3(4), 417-439.
    方裕民(2003)。人與物的對話-互動介面設計理論與實務。臺北市:田園城市。
    王健華、陳正萍、胡世澤(2013)。國立大學教師參與開放式課程因素之個案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1(1),131-161。
    王薏茹(2014)。開放式課程網站評鑑面向與指標建置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白啟光(2014)。開放教育資源及其影響。佛教圖書館館刊,58,78-88。
    余幸真(2000)。學習性網站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余泰魁(2007)。科技媒介學習環境之學習成效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1),69-90。
    吳美美(2004)。數位學習現況與未來發展。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0(2),92-106。
    李世忠、徐瑜璘(2004)。網路教學互動討論方法之介面設計與發展。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報,41(3),389-404。
    李青蓉、魏丕信、施郁芬、邱昭彰(1998)。人機介面設計。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李海碩(2010)。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之起源、影響、及臺灣開放式課程聯盟之發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李隆誠、吳東諺、陳振明(2010,5月)。資優教育課程設計之新資源—開放式課程(OCW)之介紹。雲嘉特教,11,71-77。
    卓良政(2000)。圖像式操作介面之研究:以數位相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林甘敏、陳年興(2002)。網路大學學習問題探討。資訊管理研究,4(2),65-85。
    林艾琦(2002)。線上學習應用特質之初探研究:以EMBA使用經驗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洪欣慈(2014,6月10日)。臺大、臺師大、臺科大成立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中國時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0000380-260114?chdtv
    張嘉年(2016)。訊息設計應用於列車資訊顯示幕之研究:以臺鐵沙崙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莊孟翰(2014)。大規模網路開放式課程:本地化發展議題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許雅雯、林建漢(2010)。臺灣現代劇團網站介面設計之使用性研究。商業設計學報14,349-364。
    陳美鳳(1997)。電腦動畫的發展與應用。臺北市:遠流。
    陳泰穎、羅雁勻、張育豪(2014,1月24日)。臺灣開放式課程聯盟。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324,即時快訊。檢自http://newsletter.teldap.tw/news/HaveYourSay Content.php?nid=4349&lid=498
    黃進烽(2011,7月15日)。臺灣開放式課程發展之初探。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10(7)。檢自http:// newsletter.teldap.tw/
    鄒景平(2005)。數位學習新視界:上網教與學。臺北市:鼎茂圖書。
    臺灣開放式課程聯盟(2013)。擁抱開放,終身學習。新竹市:臺灣開放式課程聯盟。
    魏澤群(2007)。優使性2.0:網站經驗設計與使用者研究。臺北市:網奕資訊。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