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鍾秀英
HSIU-YING CHUNG
論文名稱: 使用者參與網路實務社群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全國主計網eBas之主計論壇為例
A Study of User Participation Factors in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CoP)-A Case of eBAS (electronic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 Extranet Forum
指導教授: 李國光
Gwo-Guang Lee
口試委員: 廖文志
Wen-Chih Liao
盧希鵬
His-Peng L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2
中文關鍵詞: 使用者滿意虛擬社群使用者參與實務社群
外文關鍵詞: virtual community, user participation, user satisfaction, Communities of Practice(Cop)
相關次數: 點閱:793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知識經濟時代」,全球化的商業競爭激烈,公司不只需競奪市場佔有率,同時也需爭奪擁有專業知識的人才。根據研究顯示,若公司擁有良好的實務社群時,該公司留住員工的機率較高。研究更發現,實務社群具有降低員工的學習曲線、加速回應顧客需求、減少重做、重複研究以及增加產品創新服務的功能。
    企業競爭需依靠效率、創新及人才,政府單位亦復如此。如何運用實務社群的功能,培養具有高效率、專業及創新能力的公務人員,以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乃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政府主計單位,負責統籌財政收支以及監督支出是否具有效率。而主計人員共有一萬三千人,散居全國各地,使用相同之專業知識,以解決大同小異之日常工作問題。上述情形,根據學理,應可採用實務社群的方式,以促進經驗分享、交流及專業成長,更可有效凝聚主計人員之向心力。
    本研究主要目的如下:
    1.了解影響現行eBAS (electronic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使用者參與主計論壇與否的主要因素為何,俾作為發展主計實務社群之參考。
    2.評估主計論壇的使用者滿意度及其項目,以作為主計實務社群平台設計之參考。
    3.探討主計論壇參與者之特性有何不同,以作為未來推動主計實務社群活動之參考。
    4.藉由文獻探討,試擬主計實務社群運作之原則及方針,提供未來社群運作參考。
    為達成本研究目的,研究者採用文獻分析、個案研究及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
    本研究經由文獻探討及資料分析與解讀的過程,得到結論如下:
    1.經由參與因素分析,前幾項均為「實用價值因素」,獲知主計論壇的特性傾向於「協助性社群」及「最佳實務社群」。
    2.主計論壇使用者之滿意度總平均數為3.98分,接近於「滿意」(4分)。而「系統功能因素」均獲得4分以上之評價,顯示在社群成功發展之三要素--「促成科技」、「人員行為」、「流程支援」中,主計論壇已具備了「促成科技」要素。
    3.經調查發現,主計論壇之主要參與者,以預算及會計人員為主,八成集中在30至49歲的女性,職位「五~七等」者近六成,大專以上學歷有九成七 ,年資「10年以上」者居多,單位層級以「基層」為主。
    4.主計論壇不同參與程度之族群特性,相同處多,差異處少,原因可能是母群體之構成成員--使用eBAS之主計人員,其本身同質性很高(如上述,性別集中、學歷相當等)所致。
    5.會計專區的構想,獲得95%參與者的高支持率,未來社群之經營,可考慮結合主計論壇現有功能與會計專區的規畫。
    本研究對個案的建議:
    1.定義社群的功能及方向:主計實務社群未來應以協助主計同仁解決日常實務問題,提供高層決策參考資訊為主要目的。
    2.取得支持與支援:社群如希望發揮決策影響力,必須取得主管當局的重視與支持,並給予必要的行政支援。
    3.招募人員及分配工作:如欲落實推動,必須先將有志於推展主計實務社群的成員組成核心團隊,推舉領導者、版主,招募專家、志工等,並分配工作。
    4.訂定管理流程:應建立「專家性移轉」功能、使用者評估制度以及落實主計論壇主持人制度等。
    5.擴增網站功能及充實內容:將現有主計論壇增加「線上會議」、「佈告欄」、「聊天室」等功能,營造安全的社群空間,將網站資訊有系統的加以分類、整理、保存、並提供索引或檢索,充份發揮資訊整合之功能。
    6.其他:針對已註冊而未使用eBas之主計人員,透過電子郵件、主計月報、訓練集會或公文等方式加強宣導,以提高社群的參與人數。對熱心參與主計實務社群者,給予熱心排行榜公告,或建立論功行賞制度。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1.加入質化研究: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雖輔以開放式問題填答,但質化研究深度仍嫌不足。後續研究最好能加入質的研究,以貼近受試者內心的想法。
    2.深入的行動研究:實務社群是知識管理領域裏嶄新的課題,實證性仍有待加強。後續研究可考慮規劃半年至一年的時間進行深入的行動研究,讓社群運作,累積實務經驗,驗證理論,兼具理論與實務成效。
    3.多重個案研究:本研究採用單一個案研究,其結論僅適用研究個案本身。後續研究宜採多重個案的方式,整理歸納適合國內大多數公司實務社群經營之模式。
    4.探討影響實務社群成功發展之關鍵要素:建議後續研究可延伸本研究之主題,由各機關層面反向探討實務社群發展之有利與不利因素,以供判定實務社群如何配合機關組織之運作,獲得適當人力與物力之支援,使社群發展更易茁壯。


    There are 13,000 government employees spread across the nation, using their simila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solve almost identical problems in their everyday work.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as follows:
    1. To understand the primar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BAS user participation and eBAS forum.
    2. To evaluate the user’s satisfaction and other critics with the forum.
    3.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orum users.
    4. By cultural heritage study, finding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the eBas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For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such topics, the above information servers as a reference to develop the eBas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Methods applied in the study include literature analysis , questionnaire study and case study.
    After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available reference documents and its data,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reached.
    1. By factor analysis,findings the eBas Forum is a assist Cop and the best practice Community .
    2. The average satisfaction of the forum users is 3.98 and is very close to the “satisfaction”(4). The fact that system function factor received marks above 4 shows that of the three important factors of successful development: 「technology」、「people」and 「process」, the forum has attained「technology」.
    3. The research revealed that of the main forum participants, Budget and accounting staff as the main base, 80% consists of females in the 30~39 age group, almost 60% are 5-7 basic level position ,97% have college or higher backgrounds, past service more than 10 years.
    4. The forum participants have much in common and few in differences. This may be due to the fact that people who use eBAS inherently possess a high degree of commonalities (for example, they are mostly of the same sex and have similar levels of education).
    5. The basic ideas of the Accounting Field has high support from 95% of the users. Future the eBas Communities of Practice’s management can consider join the eBas Forum and the Accounting Field together.
    There are several suggestions from this research.
    1. Specify the func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eBas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2. Obtain support and backing: If the eBas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wishes to ability to influence future direction and planning, it must draw the attention and obtain the support of the supervisor authority, and be given the support to direct current actions.
    3. Enlisting new people and assigning tasks: To push projects forward, one must incorporate those who are in position to execute assignments as core players of the group. Enlist the help of leaders, webmasters, recruitment professionals, and volunteers and assign tasks accordingly.
    4. Establish the managerial workflow: One should build the 「expert transfer」 ability, user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eBas Forum host regulations, among others.
    5. Expand website functions and give insightful content: For the existing the eBas Forum, add functions such as “online conferencing”, “bulletin board”, and “chat room” to establish a safe Community space. In addition, further classify, organize, and backup the website data and provide search or edit options to fully develop data organizational functionalities.
    6. Others: For those who have registered but have not used eBAS, actively promote the system via email, monthly reports, training sessions, or public notices. For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joining the eBas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nnounce their interests or build a “merit system” to reward them.

    目錄 摘 要 I ABSTRACT IV 誌 謝 VI 第一章、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問題與目的 2 1.2.1問題描述 2 1.2.2研究目的 3 1.3 研究流程與論文架構 4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文獻探討 7 2.1 實務社群之研究 7 2.1.1實務社群的意涵 7 2.1.2實務社群的類型 10 2.1.3實務社群的效益 12 2.1.4實務社群的發展程序 14 2.1.5實務社群的人員角色 19 2.1.6實務社群的促成科技 25 2.1.7社群經營 27 2.1.8小結 31 2.2 使用者參與之研究 35 2.2.1參與動機理論之探討 35 2.2.2參與動機的模式分析 38 2.2.3影響參與因素相關研究之彙整 40 2.3 使用者滿意之研究 46 2.3.1使用與滿足理論之探討 46 2.3.2使用與滿足理論的模式分析 47 2.3.3影響使用者滿意度相關研究之彙整 50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 54 3.1 研究性概念架構與名詞釋義 54 3.1.1研究性概念架構 54 3.1.2名詞釋義 55 3.2 研究方法 57 3.2.1文獻分析法 57 3.2.2個案研究法 58 3.2.3問卷調查法 59 3.3研究工具 63 3.3.1編製預試問卷 63 3.3.2預試結果分析 67 3.3.3編製正式問卷 72 3.4 實施程序 72 3.4.1調查對象的選取 73 3.4.2問卷調查的實施與回收 73 3.5 資料處理 74 3.5.1統計分析 74 3.5.2問卷之開放式問題整理與分析 75 第四章、資料分析與討論 76 4.1 個案現況與問題分析 76 4.1.1個案現況 76 4.1.2個案問題與分析 78 4.2 影響EBAS使用者參與主計論壇與否的因素分析 80 4.2.1影響使用者參與的主要因素分析 80 4.2.2影響使用者不想參與的主要因素分析 81 4.3 主計論壇的使用者滿意度及其項目分析 84 4.3.1使用者滿意程度分析 84 4.3.2使用者滿意項目分析 85 4.3.3使用者不滿意項目分析 86 4.4 主計論壇參與者之特性分析 88 4.4.1主計論壇參與者之特性分析 88 4.5 主計論壇不同程度參與者之分析 93 4.5.1使用者參與度分析 93 4.5.2不同程度參與者之參與因素分析 94 4.5.3不同程度參與者之滿意情形分析 97 4.5.4不同程度參與者之分析 101 4.6 其他分析 108 4.6.1增設會計專區與否及其項目之分析 108 4.6.2開放式問題分析 109 4.7 小結 111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116 5.1 研究結論與貢獻 116 5.1.1研究結論 116 5.1.2研究貢獻 117 5.2研究建議 119 5.2.1對個案的建議 119 5.2.2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2 附錄一 主計論壇滿意度調查表 128 附錄二 問卷開放式問題整理 135 表目錄 表2- 1 四種不同類型團體之分別 8 表2- 2 實務社群定義彙整表 9 表2- 3 實務社群類型之彙整 11 表2- 4 對組織和社群成員的短期、長期價值 13 表2- 5 IBM 實務社群發展五階段 16 表2- 6 實務社群發展的自然性五階段 17 表2- 7 MERODE 的四個實務社群階段 18 表2- 8 實務社群角色說明與職責 21 表2- 9 實務社群發展五階段之人員行為 24 表2- 10虛擬社群的設計理念 25 表2- 11實務社群發展五階段之促成科技 26 表2- 12有效經營實務社群的重要原則 27 表2- 13成人參與學習動機模式及其相關因素 40 表2- 14網際網路使用動機之相關研究 41 表2- 15影響使用者參與以及不參與之相關研究 42 表2- 16影響使用者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52 表3- 1 問卷調查編碼表 63 表3- 2 項目分析表摘要 67 表3- 3 「參與主計論壇的原因」因素分析表 68 表3- 4 「不想參與主計論壇的原因」因素分析表 69 表3- 5 「使用者滿意程度調查」因素分析表 70 表3- 6 主計論壇問卷各項目之信度分析 71 表4- 1 影響使用者參與因素分析 80 表4- 2 影響使用者不想參與的因素分析 82 表4- 3 使用者滿意程度分析 84 表4- 4 使用者滿意項目分析 85 表4- 5 使用者不滿意項目分析 87 表4- 6 樣本類別分佈表 88 表4- 7 樣本性別分佈表 88 表4- 8 樣本年齡分佈表 89 表4- 9 樣本職位(等)分佈表 89 表4- 10樣本教育程度分佈表 90 表4- 11樣本年資分佈表 90 表4- 12樣本所屬單位層級分佈表 90 表4- 13樣本使用EBAS頻率分佈表 91 表4- 14使用者參與程度分析 93 表4- 15不同程度參與者之參與因素分析 94 表4- 16不同程度參與者之不參與因素分析 95 表4- 17不同程度參與者在參與因素上之差異分析 96 表4- 18不同程度參與者之滿意度分析 97 表4- 19不同程度參與者在滿意度項目上之差異分析 98 表4- 20參與因素與滿意度項目之相關分析1 99 表4- 21不參與因素與滿意度項目之相關分析2 100 表4- 22不同程度參與者之特性一覽 101 表4- 23不同特性之參與情形一覽 104 表4- 24參與度與使用者特性之相關分析 106 表4- 25增設會計專區之調查分析 108 表4- 26會計專區增設項目之調查分析 108 表4- 27問卷開放式問題整理與分析 109 表5- 1 研究貢獻一覽表 118 圖目錄 圖1- 1 研究流程圖 4 圖2- 1 實務社群發展的自然性階段 18 圖2- 2 個體參與動機形成的概念模式 36 圖2- 3 使用與滿足的基本模式 47 圖2- 4 媒介滿足的整合模式 48 圖3- 1 研究概念架構圖 55

    中文文獻:
    1. 丁導民(2003),企業實務社群的知識分享與組織學習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2. 方瑞華(2002),虛擬社群網站之使用者評估--以台北市鄰里社區聯網(TaipeiLink)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4. 王玉民著(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
    5. 王桂蘭(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師知識分享態度、虛擬社群參與意願及參與程度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 王雅萍(1997),「問卷調查的設計與實務」,宜蘭文獻雜誌30期:75。
    7. 江姿慧(2000),使用者參與虛擬社群之行為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8. 江衍勳(1997),「網路問卷調查學問多」,全球網際網路12期:29-31。
    9. 朱敬先(2001),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
    10. 何心蕊(2004),國民小學教師參與網路社群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二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12. 呂以榮譯(2002),問卷設計、訪談及態度測量,A. N. Oppenheim原著,台北,六合出版社。
    13. 呂惠甄(2003),影響教育人員知識分享因素之探究:以思摩特網路社群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李明仁(2001),虛擬社群與網友忠誠度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李純誼(2001),企業建構學習型組織之導入模式探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16. 李逸菁(2001),銘傳大學學生虛擬社群網站使用者之滿意度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吳淑如(1997),電腦中介傳播系統使用與組織溝通滿足之關聯性研究-以軍事院校學生使用校內電子佈告欄系統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18. 吳宗立(1993),「成就動機理論及其相關研究分析」,國教園地44期:67-73。
    19. 林東清(2003),知識管理,台北,智勝文化。
    20. 林峻民(2002),企業實務社群發展之探討-以V公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林曉雯(2004),知識社群運作管理與系統建置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22. 岳修平譯 (2000),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台北,遠流。
    23. 邱貴發(1996),情境學習理念與電腦輔助學習-學習社群理念探討,台北:師大書苑。
    24. 洪千惠(2003),研究生實務社群發展與建置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25.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合譯(2003),Ranjit Kumar原著,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學富文化出版社。
    26. 孫磊(2001),媒體導入知識管理之研究---以明日報及數位時代雜誌為例,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徐華鍈譯(2000),問卷調查應用入門,內田治,醍醐朝美原著,台北,小知堂文化事業。
    28. 涂志豪(1997),網路超文本環境中新聞敘事結構與寫作歷程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29. 國立編譯館主編(1995),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台北,漢美。
    30. 張火燦著(1988),「問卷調查研究法的探討」,教育學院學報13期:166。
    31.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東華書局,台灣台北。
    32.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33. 張春興、林清山(1992),教育心理學,東華書局,台灣台北。
    34. 莊雅婷(2001),虛擬社群之經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5. 陳均碩(2000),農業電子報使用者動機、行為與滿足程度之研究-以資策會「臺灣農業資訊網(TAIS)電子報」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6. 陳志樺(2002),成人技職繼續教育參與動機與障礙因素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37. 陳錕隆(2003),動機與滿意度對教師參與網路進修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8. 陳榮華(1999),行為改變技術,台北,五南圖書。
    39. 陳徹工作室(2002),SPSS統計分析-基礎篇(初版),台北,碁峰資訊。
    40. 陶振超(1996),台灣地區全球資訊網(WWW)使用者調查,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41. 翁秀琪(1996),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42. 黃玉英(2000),實習教師網路學習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43. 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4. 黃光雄、簡茂發(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45. 黃旭鈞(1995),「從動機理論看今日國小教學現況及其改進之道」,教育資料文摘35(1)期:154-162。
    46. 黃維 譯(2003),Etienne Wenger, Richard McDermott & William M. Snyder原著(2002),實踐社群-推動學習型組織之輪,台北,天下出版社。
    47. 楊維寧(2003),統計學,台北,新陸書局。
    48. 葉芬廷(2002),教師專業虛擬社群之國小教師會員使用動機、行為與滿意度之調查研究 ---以思摩特網(SCTNet)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49. 蔡欣延(1998),「從動機理論看體育課興趣選項分組教學的選項動機」,台灣省學校體育46期:38-43。
    50. 蔡如婷(1997),大學企業推廣教育班學員參加動機及選擇行為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1. 劉貞秀(1995),有線電視新聞類型節目的使用與滿足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52. 劉莉君(2003),高職農校教師運用網路學習社群進行專業發展的參與動機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3. 蔡珮(1995),電子佈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54. 鄭婉敏(2001),「當代的動機理論及其對教學的啟示」,臺中師院學報15期:135-146。
    55. 蕭玉芬(2003),員工參與網路化訓練動機取向與科技接受模型之關連性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6. 蕭成名(2003),企業購併後對員工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影響-以台新銀行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7. 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58. 賴虹燕譯(2004),問卷設計、市場調查、統計分析實務入門,酒井隆原著,台北,博誌文化。
    59. 謝佩宜(2003),網路數學討論區使用者批判思考表現、參與歷程觀感、動機與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0. 謝耀宗(2002),成人參與英語學習動機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1. 鍾玉科(2003),大專學生使用網際網路參與校務行為─以中國海商專校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62. 鍾娟兒(1981),「問卷法之研究」,台灣教育370期:16-17。
    63. 韓享亨(2000),台北市國民小學教職員之網路屬性及校務行政網路化之參與與滿意程度,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4. 羅家德(2000),ec大潮,台北,聯經。
    65. 羅美玲(1999),電子報讀者之動機分析,元智大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66. 蘇怡安(2000),國小教師網路使用經驗、使用動機及使用滿意度相關之調查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7. 蘇芬媛(1996),Exploring Virtual Community in Computer Networks--A study of MUD,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1. Allee, V. (2000). "knowledge networks &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Journal of the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Network, Vol. 32, No. 4.
    2. American Productivity & Quality Center (2001) "Key Roles in the Success of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Houston, TX: American Productivity & Quality Center, http://www.apqc.org/free/articles/dispArticle.cfm?ProductID=1380.
    3. Charles,C.M. (1998). "Introducation to education research (3rded.)", New York:Addison Wesley Longman.
    4. Gongla, P. & C.R.Rizzuto (2001). "Evolv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IBM Global Service experience", IBM System Journal, Vol.40, No.4, pp.842-862.
    5. John,S. & A.H.Patricia (2000)."Knowledge diffusion throughstrategic communitie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63-74.
    6. Johnson,B. & L.Christensen (2000). Education research:Quantitative & qualitative approaches", Needham Heights, MA:Allyn & Bacon.
    7. Lave, J. & E.C.Wenger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 Lesser, E. & J.Storck (2001)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BM SYSTEM JOURNAL, Vol 40, No 4, pp.831-841.
    9. McDermott, R.(2000)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Natural Step", Knowledge Management Review, Vol. 3, Iss. 5, November/December.
    10. McMillan, J. H. & S.Schumacher (2001). "Research in education",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11. Merode, L.D.(1998).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vailable: http:// groups.yahoo.com/ group/com-prac/files/articles/LdMerode_Communities_of_Practice.doc.
    12. Merriam, S.B. & Simpson, E.L.(2000). "A guide to research for educators & trainers of adult(2nded.)", Malabar,Florida: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13. Merriam,S.B.(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Thous& Oaks,CA: Jossey-Bass.
    14. Michael, F.(2001). "Keep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float", Knowledge Management Review, Vol. 4, pp.16-21.
    15. Miller, S.M., & K.L.Miller.(2000). "Theoretical &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indesign of web-based instruction. In B.Abbey(Ed.)", Instructional & cognitiveimpacts of Web-based education (pp. 156-177). London: Idea Group Publishing.
    16. Nickols, F.(2000).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Two Types of CoPs", Available: http://home.att.net/~discon/KM/CoPTypes.htm.
    17. Naval Sea System Command.(2001).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Practitioner's Guide", Available: http://www.km.gov/documents/docs-resources.html.
    18. Pajares, F.(2001). "Toward a positive psychology of academ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95(1):27-35.
    19. Sturman,A.(1999). "Case study methods. In J .P. Keeves & G.Lakomski (Eds.)", Issu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103-112).
    20. The Distant Consulting Company.(2000). "Community of Practice: Overview". Available: http://home.att.net/~discon/KM/CoPs.htm.
    21. Thomsen, S.R. (1996). "@ work in cyberspace:Exploring practitioner use of the PR forum".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2 (3), 335-350.
    22. Wenger, E.C. & J.Lav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3. Wenger, E.C. (1998). "Communities of Practice-Learning, Meaning & Identity",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4. Wenger, E.C.(2001). "Organically Grown". Training & Development, Vol. 55, pp.40-42.
    25. Wenger, E.C. & R.McDermott & W.M.Snyder (2002). "Cultivat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6. Yin,R.K.(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 methods(2nded.)", Thous& Oaks,CA:Sag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