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世輝
Shih-hui Chang
論文名稱: 六標準差應用於沖壓製程之績效評估
The Application of Six Sigma to Assess Stamping Process
指導教授: 徐世輝
Shey-Huei Sheu
口試委員: 許總欣
Tsung-shin Hsu
陳坤盛
Kuen-sheng 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工業管理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0
中文關鍵詞: 六標準差
外文關鍵詞: DAMIC
相關次數: 點閱:198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六標準差品質管理系統源自於Motorola公司,然而直到美國奇異公司展現成功的導入經驗,六標準品質管理系統才逐漸受到全球著名企業的重視。國內企業有鑒於歐美國家推行六標準差品質管理系統,對財務績效產生重大貢獻,或另一方面來自於已推行六標準差品質管理系統客戶的要求,近年來也紛紛導入該品質管理系統,作為提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工具。近年來,台灣廠商在成本競爭上的優勢也慢慢消失,因此,六標準差的管理活動對於台灣產業更是不得不然的趨勢。
    本個案研究以一家沖壓製造公司為研究對象,此公司接受摩托羅拉大學輔導和建議,將運用六標準差品質系統DMAIC的手法,即是定義、衡量、分析、改善和控制等5大步驟,藉著其特定的手法,以防杜不良和錯誤的再發生,導引公司無論從事任何工作都可將失誤減至最低。
    本研究獲得之成果,在於以DMAIC循環為基礎,建構一套解決問題,提升流程能力的架構並運用此架構解決品質均一問題,獲致流程能力提升符合顧客滿意的良好結果,並追求持續改善。


    摘要………………………………………....…………… Ⅰ 致謝 ………………………………………....…………… Ⅱ 目錄………………………………………………….…. Ⅲ 圖目錄 ……………………………………………………..... Ⅴ 表目錄………………………………………………………. Ⅵ 第一章緒論……………………………………………….…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動機…………………………….………………3 1.3 研究目的………………………………….…………4 1.4 研究架構……………………………………….……4 1.5 論文架構………………………………………….…5 第二章文獻探討…………………………………………….6 2.1 六標準差…………………….………………………8 2.1.1 六標準差之定義………………..……………….. 8 2.1.2 六標準差內容………………………….…………… 14 2.1.3 六標準差之策略……………………………...….. 20 2.2 六標準差的推行…………………………………..….. 24 2.2.1 六標準差組織及人員……………………………..24 2.2.2 六標準差的推行步驟及工具…………………………29 2.3 六標準差推動的關鍵成功因素及問題……………….33 2.3.1 六標準差推動的關鍵成功因素…………………...33 2.3.2 六標準差推動應注意的問題…………….................36 第三章研究方法………………………………………..……38 3.1 界定……………………………………….………….38 3.2 測量﹙Measure﹚階段………………………………40 3.3 分析﹙Analyze﹚階段……………….……………..41 3.3.1 確定製程能力………………………………..………41 3.3.2 圖形及統計工具………………………..…………41 3.4 改善﹙Improve﹚階段…………………..………….42 3.5 控制﹙Control﹚階段…………………………….…….44 第四章六標準差實例訓練規劃步驟……………………46 4.1 簡介、專案目的……………………………………..…46 4.1.1 顧客聲音改善流程…………………………..………46 4.1.2 宣誓執行並立即計劃時間表…………………………47 4.1.3 團隊宣言…………………………………...…………47 4.2 定義範疇﹙Define﹚…………………………………….48 4.2.1 專案範圍…………………………………………….48 4.2.2 專案計劃行程……………………………..…………48 4.2.3 專案團隊的遴選與代表性…………………………48 4.2.4 針對主要生產流程、程序做進一步說明……………49 4.2.5 範圍界定與假設……………………………...……50 4.3 量測﹙Measure﹚………………………………………..52 4.3.1 如何量測﹙How are we doing﹚……………………52 4.3.2 抓取可控制因子………………………………..…55 4.4 分析﹙Analysis﹚……………………………………….55 4.4.1 品管分析、統計表示手法…………………………55 4.4.2 選擇控制因子…………………………………..……60 4.5 改善﹙Improve﹚………………………………………..61 4.5.1 對策實施…………………………………………….61 4.5.2 改善階段………………….…………………………69 4.6 控制﹙Control﹚…………………………………………70 4.6.1 改善記錄…………………………………….………70 4.6.2 獎懲制度…………………………………………….72 4.6.3 效益分析………………………………………….…72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74 5.1 結論………………………...…………………..74 5.2 建議…………………………………………….75 5.3 未來研究方向………………………..…………75 參考文獻………………………….………………………76 圖 目 錄 圖1-1 研究流程……………………………………….……4 圖2-1 移動+1.5σ常態分佈………………………….………10 圖2-2 不良率﹙ppm﹚與標準差品質水準關係圖……11 圖2-3 顧客滿意需求模型﹙The Kano Model﹚…………15 圖2-4 平衡計分卡之策略營運架構……………………21 圖2-5 平衡計分卡之運作方式……………………………..22 圖2-6A 奇異推行六標準差組織圖………………………...27 圖2-6B 奇異推行六標準差組織圖………………………...27 圖4-1 問題的聲音………………………………..………46 圖4-2 生產流程圖………………………………...………50 圖4-3 生產不良趨勢圖…………………………...………52 圖4-4 客戶端不良趨勢圖…………………..………………53 圖4-5 下料站特性要因圖………………..…………………55 圖4-6 工程站特性要因圖…………………………..………56 圖4-7 對策實施﹙一﹚…………………………..………61 圖4-8 對策實施﹙二﹚…………………………………..62 圖4-9 對策實施﹙三﹚…………………………………..62 圖4-10 對策實施﹙四﹚…………………………………..63 圖4-11 改善前後各製程趨勢圖…………………………68 圖4-12 製程管制作業流程圖…………………………71 表 目 錄 表2-1 六標準差發展階段表…………………..…………7 表2-2 六標準差的專案計分卡………………………..……23 表2-3 六標準差之改善步驟及工具……………………32 表3-1 六標準差運用步驟表………………………...……38 表4-1 六標準差訓練進度時間表…………………………47 表4-2 成員簡介與訓練階段說明…………………………47 表4-3 專案進度表 ………………………………………… 48 表4-4 成員代表性..………………………………………49 表4-5 SIPOC表………………………………………..……49 表4-6 生產流程表……………………………………..…51 表4-7 西格瑪計算表………………………………..………54 表4-8 下料站不良統計表………………………………..…56 表4-9 工程模不良統計表………………………………...…57 表4-10製程不良率表…………………………………..……57 表4-11 表FMEA﹙一﹚……………………………..……58 表4-12 表FMEA﹙二﹚………………………………………59 表4-13 表FMEA﹙B1﹚………………………………………64 表4-14 表FMEA﹙B2﹚………………………………………65 表4-15 比較表 ……………………………………….…66

    一、英文部分
    1. Breyfogle III, F. W., Implementing Six Sigma: Smarter Solutions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 2nd ed., New York: Wiley Europe, 2003.
    2. Bullen, V. L. and Rockart, J. F. “A Primer on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June 1981.
    3. Cupello, J. M., “Training Technologists in Experimental Design,”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 42, No.5, 1999, pp.47-55.
    4. Eisenhardt, K. M.,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14, No.4, 1989, pp.532-550.
    5. Fuqua, N. B., “Six-Sigma Programs,” START sheet of Reliability
    Analysis Center, Vol.6, No.5, 1999, pp.225.
    6. Hoerl, R. W., “Six Sigma and the Future of the Quality Profession,”IEE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Review, Vol.26, No.3, 1998, pp.87-94.
    7. Juran 6 Sigma Team, “Black Belt Training-DMAIC. ” JURAN
    Institute, October 2001.
    8. Kooy, M. V., Edell, L., and Scheckner, H. M., “Use of Six Sigma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cute Anticoagulation with Heparin,” Journal of Clinical Outcomes Management, Vol.9, No.8, 2002, pp.445-453.
    9. Lincoln, Y. S., and Guba, E. G., Competing Paradigm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 1994.
    10. Lowe, J., Jack Welch Speaks: Wisdom from the World's Greatest Business Leader, New York: Wiley Europe, 2001.
    11. Lynch, D. P., Bertolino, S., and Cloutier, E., “How to Scope DMAIC Projects,” Quality Progress, Vol.36, No.1, 2003, pp.37-41.
    12. Mazur, G. H., QFD for Service Industries- From Voice of Customer to Task Deployment,The Fifth Symposium on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Michigan: Novi, 1993.

    13. Merriam, S. B.,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Thousand Oaks, CA: Jossey-Bass, 1988.
    14. Pearson, T. A., “Measure for Six Sigma Success,” Quality Progress, Vol.34, No.2, 2001,pp.35-40.
    15. Pyzdek, T., “Six Sigma Is Primarily a Management Program,” Quality Digest, Vol.3,No.June, 1999, pp.26.
    16. Sandholm, L., and Sorqvist, L., “12 requirements for Six Sigma successes,” ASQ Six Sigma Forum Magazine, Milwaukee, Vol.2, No.Nov, 2002, pp.17-22.
    17. Scott, L. M., “Operationally deploying six sigma,” Quality Congress, Vol.2, No.Jun, 2001, pp.751-755.
    18. Slater, R., The GE Way Fieldbook, New York: McGraw-Hill, 1999,pp38.
    19. Snee, R. D., “Impact of Six Sigma on Quality Engineering,” Quality Engineering, Vol.12, No.3, 2000, pp.9-14.
    20. Stake, R. E., 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 1995.
    21. Starbird, D., “Business excellence: Six Sigma as a management system: A DMAIC approach to improving Six Sigma management processes. ” Annual Quality Congress Proceedings, Milwaukee; 2002; pp. 47-55.
    22. Toshiba 6 Sigma Team., “DFACE Executive Training.” Toshiba Corp, August 2002.
    23. Yin, R. K.,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CA: Sage Publication, 1994.

    二、中文部分
    1.丁惠民譯,六標準差管理,台北:麥格羅希爾,初版,民國92
    年。
    2.王丕承,「Six Sigma 超品質策略」,能力雜誌,第535期,民國
    89年,頁22。
    3.王晃三,六標準差問題管理,桃園: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系-提升
    競爭優勢6σ研討會,民國91年。
    4.中國生產力中心編,品質管理﹙QC﹚七大手法,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視聽媒體組,民國83年。
    5.周士雄,我國筆記型電腦產業產銷調查回顧與展望,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民國92年。
    6.林亞偉,「六標準差將決定你的訂單和升遷」,商業周刊,第795
    期,民國92年,頁110~112。
    7.林佩璇,「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民國89年,頁239~262。
    8.俞玉敏,「台灣個人電腦產業分工至整合趨勢之研究—契約製造服務﹙CEM﹚廠商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9.胡幼慧、姚美華,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實例,台北:巨流出版社,民國85年。
    10.胡瑋珊譯,六標準差設計:打造完美的產品與流程,台北:經
    濟新潮社,初版,民國91年。
    11.袁世珮譯,複製奇異-傑克威爾許打造企業強權實戰全紀錄,台
    北:麥格羅希爾,初版,民國89年。
    12.陳百盛,「提升競爭優勢之鑰-6σ」,綜效雜誌,第156期,民國91年,頁8~13。
    13.陳延越,「國內企業推行6-Sigma品質管理系統之研究」,元智
    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14.陳曉屏,「企業電子化下協同作業發展之研究」,政治大學商學
    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民國90年。
    15.高翊寧,「筆記型電腦產業應用供應鏈管理系統之研究」,台北
    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16.張書文譯,實踐FMEA 手法-提升產品或系統的可靠性、維護
    性和安全性,台北:中衛發展中心,民國90年。
    17.張宮熊譯,統計學:原理、務實、方法,台北:前程企業管理,
    八版,民國87年。
    18.張公緒 孫靜,2001,六希格瑪工程簡介,品質月刊,第37卷第
    12期:73-78。
    19.陳耀茂譯,6σ經營手法,台北:書泉出版社,初版,民國90
    年。
    20.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
    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民國91年。
    21.葛迺駿譯,我懂了!六標準差:邁向高獲利的新境界,台北:
    經濟新潮社,初版,民國90年。
    22.楊錦洲,「從摩托羅拉6σ到奇異6σ」,綜效雜誌,第156期,
    民國91年,頁15~19。
    23.楊錦瑤,2002,Six Sigma實戰觀念植入篇,品質月刊,第38卷
    第7期:46-48。
    24.樂為良譯,六標準差-奇異、摩托羅拉等頂尖企業的高績效策
    略,台北:麥格羅希爾,初版,民國90年。
    25.樂為良譯,六標準差團隊實戰指南,台北:麥格羅希爾,初版,
    民國91年。
    26.樂為良譯,六標準差簡單講,台北:麥格羅希爾,初版,民國
    91年。
    27.樂為良譯,精實六標準差,台北:麥格羅希爾,初版,民國91
    年。
    28.廖志德,「DFSS 開啟產品設計新境界」,能力雜誌,第568期,
    民國92年,頁63。
    29.劉常勇,「台灣高科技製造業迫切需要推行6σ」,綜效雜誌,
    第156期,民國91年,頁20~22。
    30.鄭春生,品質管理,台北:育友圖書有限公司,民國88年。
    31.鄭榮郎,2001,六個希格瑪﹙Six Sigma﹚情境推動觀點,管理雜誌,第326期: 138-140。
    32.鄭榮郎,2002,達成6 Sigma目標的22個行動步驟,能力雜誌,第551期:102-108。
    33.鄭榮郎、郭倉義,「六個希格碼建構企業競爭優勢」,管理雜誌,
    第326期,民國90年,頁76~79。
    34.鄭榮郎、郭倉義,「建構6 Sigma 提升企業競爭優勢」,能力雜
    誌,第547期,民國90 年,頁128~133。
    35.盧智芳,「企業為何流行Six Sigma?」,天下雜誌,第259期,
    民國91年,頁122~127。
    36.盧智芳、陳一姍,「微利時代來了!」,天下雜誌,第252期,
    民國91年,頁21。
    37.簡佩萍,「台灣NB 產業調查報導」,DigiTimes Research,63期,
    民國92年5月,頁23。
    38.賴榮仁譯,六個希格瑪的管理,台北:哈佛企管,初版,民國
    90 年。
    39.鍾朝嵩,6 Sigma 實踐法-綠帶必備之基本手法,桃園:和昌出
    版社,初版,民國91年。
    40.顏月珠,商用統計學,台北:三民書局,11版,民國87年。
    41.顏貽楨,「品質管理的熱潮-SIX SIGMA」,全人中原雜誌,第
    24期,民國91年,頁27。
    42.蘇朝墩、陳麗妃譯,實現六標準差的第一本書,台北:商周出
    版社,初版,民國91年。
    43.朱道凱譯﹙民88﹚,Robert S. Kaplan & David P. Norton﹙1996﹚,平衡計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台北:臉譜文化公司出版。
    44.黃營杉譯﹙民88﹚,Charles W.L. Hill and Gareth R. Jones﹙1999﹚合著,策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45.寧致遠,2001,破解六個標準差的迷思,管理雜誌,第323 期:126-128。
    46.潘浙楠,2003,孫子兵法與六倍標準差管理方法的比較分析,品質月刊,2003年8月,第39卷第8期:59-6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