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郁涵
Yu-Han Huang
論文名稱: 國家圖書館空間開放手法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openness of national library
指導教授: 施植明
Chih-Ming Shih
口試委員: 李威儀
邱奕旭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建築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7
中文關鍵詞: 國家圖書館空間開放性設計策略
外文關鍵詞: national library, spatial openness, design strategy
相關次數: 點閱:334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家圖書館做為國家級文物研究與收藏最高機構,為了書籍的妥善保存並保持研究的謹慎及不被干擾,因此館內資源一般僅供研究者及學者使用,不提供一般民眾進入使用及借閱。然而,隨著民主意識逐漸抬頭,利用政府資金所成立、維持的國家圖書館在服務對象上的限制受到外界許多檢討,因此,國家圖書館勢必開放部分資源予一般民眾使用。
    本研究以四個著名的國家圖書館—柏林國家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大英圖書館及亞歷山大圖書館為案例,針對各個案例在呼應外部的建築策略、公共空間的處理及內部空間開放層級的分級上,利用何種相對應的設計手法,使圖書館空間得以支持國家圖書館既有收藏、研究機構性質同時達成開放部分資源予一般民眾的任務。
    透過國家圖書館室內及室外空間的分析與探討,可歸納出國家圖書館在面臨開放議題時利用何種對策,在主要對外開放的活動上安排了何種空間應對,館方在於開放議題上之態度發生何種轉變並反應在建築上。


    National Libraries are the highest institutions of national heritage for research and collection.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books, allowing focused studies without being disturbed, the resources of the libraries are generally provided for researchers and scholars rather than the general public. However, with the gradual rise of democratic consciousness, the service object of the national libraries, which are established and maintained with the government’s funds, has been under discussion; thus, the national libraries are bound to open up some resources for the general public.
    This study takes four renowned national libraries - 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The British Library, and Bibliotheca Alexandrina – for case studies. The design methods that response to the external architectural strategies,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spaces and the accessibility to the internal spaces, allowing the libraries to not only support the existing collections and keeping the nature of research institution but also opening some of the resource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re discussed in each case.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indoor and outdoor of the national libraries, the strategies are summarized for the national libraries once facing the openness issue. It focuses mainly on the spatial responses for the opening activities, allowing the libraries to reflect them on the architecture when changes of the attitude towards the open issue occur.

    第壹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範圍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架構 第貳章 文獻回顧 一、圖書館起源及背景 二、國家圖書館 三、空間開放層級定義 第參章 案例分析 一、柏林國家圖書館 二、法國國家圖書館 三、大英圖書館 四、亞歷山大圖書館 第肆章 綜合分析 一、基本資料比較 二、建築規劃分析 三、內部空間規劃比較 四、外部開放空間比較 五、空間開放層級與手法 第五章 總結 一、回應開放議題的建築策略 二、提供非專業客群的室內空間設計手法 三、友善的外部空間處理與開放性 四、專業性與開放性的取捨 參考資料 附 錄

    文獻
    Colin St. John Wilson(1998).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British Library London : British Library.
    Dominique Perrault(1995). Bibliotheque nationale de France 1989 1995 Bordeaux : arc en reve centre d'architecture
    王梅玲,謝寶煖(2014)。圖書資訊學導論 台北: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胡述兆(1995)。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台北:漢美公司

    論文
    戴慧怡(2009)。圖書館環境設計之探討—人書關係與空間建構 台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期刊
    張素禎。德國柏林國家圖書館之發展1661年–1992年 大學圖書館期刊,五卷一期(2001)
    邱子恆,楊美華(2010)。國家圖書館中長程發展策略規劃之探究 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 頁58-81
    The Architectural Review, 1216, June 1998, pp. 34-5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