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淯茹
Yu-Ru Chang
論文名稱: 漫畫反思日誌數位平台融入情緒教育成效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生為例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ing Comics Reflection Diaries into an Emotional Education Digital Platform-Take the Fifth Graders of Element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翁楊絲茜
Ssu-Chien Weng Yang
口試委員: 朱如君
Ju-Chun Chu
陳秀玲
Hsiu-Ling 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社會學院 - 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Digital Learning and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8
中文關鍵詞: 情緒教育情緒與反思正向情緒漫畫敘事
外文關鍵詞: emotional education, emotions and reflections, positive emotion, comics-based storytelling
相關次數: 點閱:27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第壹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2  第三節 研究貢獻 1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第五節 名詞解釋 1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情緒教育 17  第二節 情緒與反思 26  第三節 正向情緒 40  第四節 漫畫敘事 44 第叁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研究流程 49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5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1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61  第五節 研究信度分析 62 第肆章 研究結果 63  第一節 情緒覺察與管理能力量表之前後測比較 63  第二節 「漫畫反思日誌數位平台」對學生情緒之影響 65  第三節 學生對「漫畫反思日誌數位平台」之使用情形 6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2  第一節 討論與結論 72  第二節 建議 75 參考文獻 78  附錄一 情緒覺察與管理能力問卷 86  附錄二 平台滿意度問卷 88

    中文
    王心怡(2006)。高低情緒智力導師之國小班級學生的情緒智力差異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1-57。
    王佳玲(2004)。大學生情緒智力信念、創造力信念與情緒智力、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215。
    王佳銘、鐘世凱(2007)。漫畫式分格語言在電腦動畫的應用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 人文藝術類,1-22。
    王振宇(2012)。運動參與、情緒智力與霸凌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學位碩士論文,1-117。
    王意中(2021)。疫情之下,開學的壓力因應與調適。2021年9月12日。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0697
    朱善傑、鍾世凱(2004)。動畫中漫畫表現形式研究-以漫畫造型與漫畫符號爲中心。藝術學報,(75),121-142。
    江以薰(2015)。不同世代護理人員對工作價值觀、情緒智能及生涯需求之探討。義守大學管理碩博士班學位論文,1-94。
    吳郁玟(2019)。當我們「童」在一起:EQ情緒教育課程成效評估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1-102。
    李小觀(2004)。情緒教育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1-178。
    李珮育(2018)。正向情緒活動融入表演藝術課程對國小中年級學生情緒幸福感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1-122。
    李蕙如(2021)。芯福里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學生情緒調適能力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生命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1-231。
    沈咨吟(2018)。探討 [圖像學習日記] 對國小五年級學生語文學習與創造力效果之研究。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1-214。
    周欣慧、謝育菁(2020)。淺談書寫在情緒教育的運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8),189-193。
    周盛勳(2002)。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輔導效果。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1-284。
    林育陞(2020)。國小學童正向情緒培養的課程建構之探討-正向心理學觀點。諮商與輔導,(415),9-13。
    林佳慧(2013)。國小中高年級智能障礙學生情緒智力與人際問題解決態度之研究-以北部地區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1-145。
    林宜家(2007)。國中生歌唱學習經驗與情緒調節相關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學位論文,1-151。
    林怡君(2017)。從日記開始:以限制式寫作提升五年級學生寫作成效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1-151。
    林建福(2010)。情緒教育的哲學探究:迷思,重要性與建議。Bulleti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56(4),1-26。
    林書瑀(2013)。運用舞蹈治療概念提升國中生情緒智力和反思能力之研究—以八年級表演藝術課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1-163。
    林婉婷(2020)。情緒教育桌遊的發展之行動研究---以解決衝突為焦點。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學位論文,1-90。
    林靖軒、邱紹雯(2021)。打開情緒管理救生筏,10個情緒降溫法寶。2021年9月12日。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544
    林維芬(2011)。「修訂 Enright 寬恕治療歷程模式」團體介入方案對國小兒童寬恕態度、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2(4),591-611。
    邱宇晴(2020)。與壞情緒對「畫」:以負向情緒處理為題的兒童情緒教育共創繪本。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139。
    施智仁(2007)漫畫式圖像在視覺藝術表現上之創作。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1-113。
    孫敏芝(2010)。提昇兒童社會情緒能力之學習: 美國 SEL 教育方案經驗之啟示。幼兒教保研究,(5),99-116。
    徐秋宁、王芳、陈璐、傅巧美、徐武(2020)。Gibbs 反思循环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19(10),51-57。
    徐瑟筎(2008)。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146。
    徐綺穗(2011)。從 Grossman 的反思層次來分析學生的行動反思內涵。教育學誌,1-29。
    徐綺穗(2013)。[行動-反思] 教學及其在大學教育實習課程的應用。課程與教學,16(3),219-253。
    馬文倩(2018)。透過情緒教育策略提升國小二年級學童生氣情緒因應之行動研究。南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學位論文,1-142。
    常雅珍(2004)。激發心靈潛能―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建構情意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學位論文。
    常雅珍、毛國楠(2006)。以正向心理學建構情意教育之行動研究。師大學報: 教育類,51(2),121-146。
    常雅珍、洪錦益、曾榮祥、黃詩媛(2017)。正向情緒教學應用於國小學童之研究: 以自信、知足、感恩課程實施為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11(1),79-108。
    張元培(1997)。“灌籃高手”漫畫對於體育運動之教育意涵。中華體育季刊,11(3), 35-42。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大辭典。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東華書局。
    張益勤(2021)。《親子天下》兒少心理安全感萬人調查:孩子耐挫力、自我評價愈「滑」愈低落。2021年9月12日。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479
    張菀珍、陳景章(2019)。應用正向思考行動學習系統輔助大學生學習困擾與復原力之探究。數位學習科技期刊,11(3),81-113。
    張慶玄、黃榮華(2021)。電子漫畫書發展之探討。中華印刷科技年報,152-169。
    教育部(2000)。教育大辭書:情緒心理學。2021年3月5日。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9693/
    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中華民國政府出版品。
    梁珀華、陳崇慧(2011)。教師班級經營風格與情緒教育對國小一年級學童情緒智力之影響。朝陽人文社會學刊,9(1),199-233。
    許玉雲、王美卿(2012)。反思寫作在護理上之應用以反思實習日誌為例。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11(1),68-73。
    許若茵(2021)。疫情下「愈來愈孤獨」,7成兒少想出門、懷念實體課程。2021年9月12日。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906
    許嘉琪(2019)。讀書治療團體對情緒困擾國小學童情緒智力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
    郭昀昕(2017)。青少年之情緒調節對其人際關係之影響:以情緒彈性為中介變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1-88。
    陳仲翰、陳仲偉(2009)。漫畫在兒童教育上的另一種觀點:漫畫感受論初探。庶民文化研究,(1),37-67。
    陳怡螢(2015)。繪本融入情緒教育教學方案對國小三年級學生情緒調整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學位論文,1-151。
    陳姵伶(2020)。幼兒教師情緒智力與實施情緒教育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1-163。
    陳郁涵(2019)。國小教師對情緒教育的態度與實施方法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1-194。
    陳書梅、洪新柔(2013)。各類型閱讀素材之情緒療癒效用分析-以大學生為例。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9(2),44-65。
    陳書梅、程書珍(2013)。公共圖書館發展性兒童書目療法服務需求之研究。國家圖書館館刊,1-34。
    陳祖昱、陳美純、林美玲(2016)。運用電子繪本進行情緒教育的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國小二年級學生為例。通識論叢,(19),59-90。
    陳雅玲(2011)。台灣地區幼稚園教師職場情緒智力量表的發展-心理計量分析與常模之建立。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學位論文,1-82。
    陳鳴諍(2020)。經驗與反思-論康德先驗反思中的規範性。政治大學哲學系學位論文,1-190。
    陳靜梅(2014)。探討情緒調節與組織認同之關係:正向情緒與領導者-成員交換之中介與調節作用。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班學位論文,1-83。
    陳瓊如(2020)。漫畫引導國中生英文段落寫作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1-156。
    曾玉芷(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與問題解決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131。
    曾慧佳(2000)。害怕與恐懼的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3),265-292。
    黃品勻(2021)。引導與反思在戶外冒險教育活動中對不同學習風格的大學生復原力之影響。南臺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1-97。
    黃珮貞(2008)。運用兒童繪本進行情緒教育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145。
    黃絢質(2010)。青少年正向思考、正向情緒與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1-181。
    楊翔麟(2017)。國小兒童慈心量表編製與情緒智力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1-76。
    葉思岑(2012)。探討電子漫畫版面形式對閱讀理解與閱讀態度之影響。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學位論文,1-85。
    葉靜瑜(2008)。正向情緒課程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童之正向情緒及挫折容忍力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學位論文,1-355。
    詹軒綬(2016)。使用數位平台對學習興趣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國中二年級數學科為例。樹德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班學位論文,1-45。
    廖姿榕(2019)。透過日記探索學生的生活世界-一個國小高年級班級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150。
    翟敏如(2012)。探究繪本融入情緒教育活動對幼兒情緒認知與調節能力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4(1),27-47。
    劉孟蓁(2010)。分享式閱讀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情緒智力與憂鬱傾向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122。
    潘美玲(2020)。運用圖畫書於幼稚園情緒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1-150。
    蔡雅如(2004)。實施情緒教育課程對幼兒情緒能力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學位論文,1-225。
    鄧蔭萍(2012)。兒童情緒智力與社會行為之初探。兒童照顧與教育,1-21。
    蕭婉鎔(2014)。員工每日情緒對情緒勞動之影響:情感事件理論的觀點。臺大管理論叢,24(2),249-281。
    謝佳純(2019)。繪本融入情緒教育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國小一年級生為例。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1-101。
    簡瑞宇(2008)。滿意度理論與選手訓練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3),52-57。
    羅婉娥、古明峰、曾文志(2013)。正向情緒課程對國中生生活適應及情感狀態效果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3),609-627。

    英文
    Buck, R. (2014). Emotion: A biosocial synthe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pbell, D. T. (1963). Experimental and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for research on teaching.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5, 171-246.
    Descartes, R. (1989). Passions of the Soul. Hackett Publishing.
    DeVellis, R. F.(2003).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CA: Sage.
    Ellis, A. (1991). The revised ABC's of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RET). Journal of Rational-Emotive and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9(3), 139-172.
    Frankl, V. E. (1969). Self–Transcendence as a Human Phenomenon/VE Frankl. Readings in Humanistic Psychology (Ed. by A. Sutich and MA Vich)/VE Frankl, 113-125.
    Fredrickson, B. L. (2001).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 218.
    George, J. M., & Brief, A. P. (1992). Feeling good-doing good: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the mood at work-organizational spontaneity relationship.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2(2), 310.
    Gibbs, G. (1988). Learning by doing: A guide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Further Education Unit.
    Gole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NY: Bantam Books.
    Hatton, N., & Smith, D. (1995). Refle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Towards defin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1(1), 33-49.
    Izard, C. E. (1972).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Anxiety in Terms of Discrete Emotion. Patterns of Emotions A New Analysi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83-88.
    John Dewey (1933).How We Think: 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 D.C. Heath and Company.
    Kleinginna, P. R., & Kleinginna, A. M. (1981). A categorized list of emotion definitions, with suggestions for a consensual defini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5(4), 345-379.
    Mavroveli, S., Petrides, K. V., Shove, C., & Whitehead, A. (2008).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struct of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17(8), 516-526.
    McCloud, S., & Martin, M. (1993). Understanding comics: The invisible art (Vol. 106). Northampton, MA: Kitchen sink press.
    Petrides, K. V. (2009).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estionnaire (TEIQue). In Assess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p. 85-101). Springer, Boston, MA.
    Salovey, P., & Mayer, J. D. (1990)。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9(3), 185-211.
    Seligman, M. E. (2002).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revention, and positive therapy.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2002), 3-12.
    Seligman, M. E. (2004). 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Simon and Schuster.
    Smith, T. W. (2016). The Book of Human Emotions: From Ambiguphobia to Umpty--154 Words from Around the World for How We Feel. Hachette UK.
    Tomkins, S. S. (1962). Affect imagery consciousness: Volume I: The positive affects (Vol. 4).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Watson, D., & Tellegen, A. (1985). Toward a consensual structure of mood.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2),219.
    Watson, D., Clark, L. A., & Tellegen, A. (1988).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brief measur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the PANAS sca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6), 1063.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27/01/26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