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正義
Zheng-yi Chen
論文名稱: 台灣中小企業的兩岸企業功能分工探索研究--以交換式電源適配器產品設計開發功能為例
A Study of Cross Strait Working Division function of SME’s in Taiwan for the R&D function of the Switching Power Adapter Enterprises
指導教授: 周碩彥
Shuo-Yan Chou
口試委員: 謝光進
Kong-King shieh
楊文鐸
Wen-Dwo Y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5
中文關鍵詞: 企業功能分工組織溝通新產品開發Adapter交換式電源適配器(SMPA)
外文關鍵詞: Cross-strait Division,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Culture,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231下載: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交換式電源供應器(SMPS)為國內重要產業,也是台灣引以為傲的消費性資訊電子產品中最基礎的下游產品。然而,隨著生產重心的轉移大陸,不可避免的企業的功能分工遂由單純的國內企業演變成兩岸間的所謂跨國企業了,例如台達、光寶等龍頭企業更早已將企業的功能分工國際化了。不過,國內諸多交換式電源供應器(SMPS)公司的企業功能絕大多數均僅能跨海峽兩岸而已,最多只是將少部分的業務功能交由海外分支功能單位執行。近年來,由於上下游產業均已將絕大部分的企業功能外移至對岸,在這群聚效應的推波助瀾下,留在台灣的也僅剩下研發跟業務這兩項企業功能。

    交換式電源供應器(SMPS)中的交換式電源適配器(SMPA)因為手攜式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崛起,因而在這十年來大放異彩,產量年年激增。這個年需求數以十數億計的市場需求則幾乎完全落由台灣、香港、大陸等國家的SMPA製造廠家激烈競爭中,而這些競爭者的生產基地則全部集中在中國大陸。成本控制便成為每家公司的首要目標。在以往的歷史經驗,大多數的台商會選擇削減台灣的間接成本,而將研發、業務等企業功能跟著生產基地外移也漸漸成為各公司策略的選項之一。

    研發功能畢竟是企業諸多功能中較為獨特的一環,尤其是交換式電源供應器(SMPS)的研發人員一向嚴重缺乏,若貿然外移,而造成台灣研發團隊的恐慌,嚴重程度甚至影響公司命脈。於是漸進式的研發功能轉移則是大多數公司採取的步驟,先製造工程後產品工程,最後才會是研發。然而,這樣漸進式的企業功能分工在早期則造成企業兩岸間人員嚴重的溝通問題。早期,網際網路成本昂貴,絕大部分的中小企業無法負擔這龐大的成本,然而這些年來,大陸的網路基層硬體改善,加上成本下降,讓海峽兩岸間的組織溝通成本降低,提高組織間溝通的效率,於是乎研發功能的外移時間逐漸成熟。

    本研究為探索性研究,利用問卷及個案訪談比較國內中小業者對於兩岸的企業文化、組織溝通、功能分工、新產品研發及研發績效做一些資料的收集跟統計發現:兩岸在文化及工作認同的差異性越來越小,組織溝通良好,企業功能分工逐漸完善,研發團隊外移大陸已成定局等情勢。國內中小業者如何在這局勢中尋找出差異化產品並落實企業功能在地化,將是下一波競爭重要課題。


    SMP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ustries in Taiwan. Nevertheless, almost all of the makers moved the production line from Taiwan to mainland China and the function of organization divided into two region across the strait which makes the communication function more complicate. The more of the hand held device market boosts up the more adapter maker involved. Including Hong Kong, China and Taiwan makers try to gain more market share at this battle.

    R&D is the major core competition division in anyone company. In SMPS industry, severe lack of R&D manpower is not a news in Taiwan. How to deploy R&D team in Taiwan and China becomes the key point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on and remain the cost.

    Earlier in China, poor networking infrastructure was a critical item to make the communication difficult than we can image and now this problem is no longer exist in many cities near coast. Therefore, many Taiwan makers begin to set-up R&D department in China and keep the design function working promptly.

    This study is to describe the status quo of SMPA industry and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on organization culture,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cross-strait division, new product and performance of new development and to provide relative information for SMPA industry to make a decision while deploying R&D division into China.

    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 錄 I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2 1.3 研究流程 5 1.4 研究限制 6 1.5 論文架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2.1工作價值觀 8 2.1.1 兩岸員工工作價值觀 9 2.2 組織溝通 10 2.2.1溝通 10 2.2.2溝通媒介 12 2.3企業功能分工 14 2.3.1 兩岸分工模式 14 2.4 新產品的定義 18 2.4.1 新產品技術策略 20 2.4.2 新產品開發、流程與管理 24 2.4.3 新產品開發流程 27 2.4.4 新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28 2.4.5. 影響新產品成敗關鍵因素 32 第三章 台灣交換式電源轉換器產業分析 35 3.1交換式電源轉換器(AC/DC Switching Mode Power Adaptor)定義 35 3.2交換式電源轉換器的市場規模 38 3.3台灣交換式電源轉換器(Adapter)產業分析 41 3.3.1 產業五力分析 41 3.3.2產業SWOT競爭分析 42 3.3.3 Adapter 產業的市場區隔 43 3.3.4 Adapter 產業的瓶頸 45 3.3.5 Adapter 產業的可能趨勢 46 第四章 研究內容說明 51 4.1 資料分析 51 4.1.1 問卷資料分析 52 4.1.2 文化認同與工作價值 52 4.1.3 組織溝通 53 4.1.4 企業功能分工 53 4.1.5 研發設計與流程管理 54 4.1.6 新產品績效評估 54 4.2 廠商訪談 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6 5.1文化認同與工作價值 56 5.2組織溝通 56 5.3企業功能分工 57 5.4 研發設計與流程管理 57 5.5 新產品績效評估 58 5.6 結論 58 5.7 建議 59 參考文獻 61 附件一、問卷及問卷回收資料整理 66 附件二、發放問卷公司名單 69 附件三、訪談記錄 70

    中文部分
    1. 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礦業研究所,”電機產業資訊報導”,民國八十八年
    2. 尤如瑾,”國內電源供應器產業結構”,工研院IEK 中心機電運輸研究組,民國九十年。
    3. 王叢桂,社會轉型中各世代的工作價值觀變遷,台北:國科會,民國八十一年。
    4. 王彥程,「台灣企業員工人際溝通能力之衡量及其量表發展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5. 李宗哲,「論兩岸產業之分工與連結」,《兩岸經貿通訊》(台北),39期,頁5-9,民國八十四年。
    6. 吳政道,兩岸中間幹部離職因素之探討-以H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
    7. 吳武明,資訊管理: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新管理觀念。台北:松崗,民國八十三年。
    8. 吳政豫,探討新產品創新研發之產品企劃階段的關鍵成功因素—以我國的電源供應產業為例,民國九十三年。
    9. 李勝謙,開發新產品之過程中研發/行銷部門整合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國內SPS相關產業為例,民國九十二年。
    10. 高長,「兩岸產業分工趨勢下台灣如何保住優勢」,貿易週刊,1662 期,頁4-9,民國八十四年。
    11. 高長,「兩岸電子產業分工現況與合作展望」,經濟前瞻,第78 期,頁76-85,民國九十年。
    12. 高長,「資訊業在兩岸分工利基、差異及展望座談會實錄」,大陸工業發展季報,第25 期,頁70-92,民國九十年。
    13. 高長,「從全球佈局觀點與整合優勢論兩岸產業分工策略:以電子資訊業為例」,經濟部工業局委託研究,民國八十九年。
    14. 陳明璋,「兩岸產業分工的省思」,《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台北),第17 卷第2 期,頁49-55,民國八十三年。
    15. 陳明璋,「兩岸產業分工模式」,兩岸經濟年報,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八十三年。
    16. 陳麗瑛,《整合產業內大陸投資之研究》,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八十年。
    17. 陳麗瑛,「大陸東南沿海的兩岸經貿交流與產業分工區域落實政策」,發表於大陸經濟研討會,中華經濟研究院主辦,民國八十四年。
    18. 陳麗瑛、呂慧敏、林宗慶,「兩岸產業分工模式-20 家企業之個案研
    究」,《勞工行政》(台北),115 期,頁35-39,民國八十六年。
    19. 陳堯帝,社會變遷對青年價值觀的影響,新世紀人力資源管理研討會發表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20. 黃國隆,海峽兩岸企業員工工作價值觀之差異,海峽兩岸企業員工工作價值觀之差異研討會論文集,民國八十三年。
    21. 許文宗,「台商在兩岸與第三地企業功能分工之探討-以自行車產業為例」,中興大學企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
    22. Brigitte BORJA de MOZOTA Design management 設計管理 張家瑜譯,六合出版社,民國九十四年。
    23. 蔡金坤,”我國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產業發展趨勢與競爭分析”,工業技術研究院能資所,民國八十八年。
    24. 蔡淑敏,企業內溝通媒介,員工溝通滿足及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電子資訊產業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25. 楊和炳,科技管理,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二年。
    26. 譚小金,”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及其材料專題調查”,工研院工業材料研究所產業資訊,民國八十八年。
    27. 彰化銀行研究發展處 產業動態報導9011 -- 電源供應器業,民國九十年
    28. 賴士葆、俞海琴,「建立兩岸汽車業分工體系」,投資大陸市場-產業投資與兩岸分工,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台北,民國八十二年。
    29. 鍾淑珍(民88),台灣與大陸心人類工作價值觀比較-以一電腦公司為例,中央大學人資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30. 資策會MIC產業焦點評論2004年我國主要資通訊產品產值產量暨2005年銷售預測,民國九十四年。
    31. 資策會MIC (2004) 我國資訊硬體產業全球運籌與兩岸分工現況,民國九十四 年。

    英文部分
    1. Ansoff, H.I. , “Corporate Strategy”,McGraw-Hill. (1965)
    2. Darnell Group,Competitive and Technology,Switch-Mode Power,Review. (1999)
    3. Davis, k., Human Relations at Work, New York: McGraw-Hill. (1962)
    4. Fisher, C.D. and Yuan, A.X.” What Motivates Employees? A Comparison of
    US and Chinese Respons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Vol.9, pp.99-115. (1998).
    5. Likert, Rensis, New Patterns of Management.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61)
    6. Mintzberg, H., 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3)
    7. Peter Gorb, Design management,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0)
    8. Poter Michale E,Competitive Advantage,Free Press. (1985)
    9. Robert G. Cooper,Product Leadership,Perseus Books. (1998)
    10. Rogers, Everett and Rekha Agarwala-Rogers, Communication in Organizations, NewYork: The Free Press. (1976).
    11. Rogers, E. 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New Media in
    Socie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6)
    12. Scott, W. G., & Mitchell, T. R., Organization theory: A Structural and
    Behavioral Analysis, In: R.D. Irwin., Illinois, pp.156-157. ( 1976)
    13. Simon, H. A.,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 N.Y.: The Free Press. (1976)
    14. Song, X. Michael ,"Managing R&D - Marketing Integration In Th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New York;( November ), Vol. 25, Iss. 6; P.545-563. (1996).
    15. Song, X. Michael and Montoya-Weiss Mitzi M. and Schmidt Jeffery B,," The Role of Marketing in Developing Successful New Products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Vol5,No3, ,P.47-67. (1997)
    16. Souder, W. E., "Promoting an effective R&D╱marketing interface," Research Management, July, pp.10-15. ( 1980)
    17. Souder, W. E.,. Managing new product innovations, Lexington, Mass Lexington Books. ( 1987)
    18. Super, D.E. Manual of Work Values Inventory, Chicago: River-side. (1970).
    19. Trevino, L., Daft, R. & Lengel, R., Understanding Manager's.
    Media Choices: A Symbolic Interactions Perspective In J. Fulk &C. Steinfield(Eds.), Organizations and CommunicationTechnolog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199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