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美惠
Mei-hui Wang
論文名稱: 三種高工建築圖學教學媒材成效之比較-以花蓮高工建築科為例
A Learning Achievement Comparison of Three Kinds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 Architecture Working Drawing Curriculum fo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 魏浩揚
Hao-yang Wei
口試委員: 林慶元
Ching-yuan Lin
施宣光
Shen-guan Shi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建築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7
中文關鍵詞: 電腦模型實體模型學習成就空間能力建築圖
外文關鍵詞: 3D stimulated computer model, assembled physical model, learning achievement, spatial ability, architecture working drawing.
相關次數: 點閱:34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探討技職體系的教育制度下,重視實際操作的高工建築科學生在學習繪製「建築圖」時,究竟是利用傳統的平面教材,或3D電腦繪圖軟體,或是組合式之實體模型來進行建築圖的教學工作,到底哪一種教材教法才適合高工建築科的建築圖教學?在應用三種不同的敎材敎法之下,以比較高職學生在建築圖的認知、情意與動作技能的學習成就之差異性,以及學習者對教學實驗教材之滿意度情形。
    本研究以建築圖的學習能力作探討,以期有助於瞭解學生在空間能力上的表現差異及學習建築圖的成效。
    研究對象以九十三年度入學之國立花蓮高工建築科二年級甲班38人、乙班37人,實施方式共分為三組,每組25人:第一組應用Quick CAD 98 之2D電腦繪圖軟體所繪製出的平面教材進行示範教學;第二組應用Micro Station TriForma V8之3D電腦繪圖軟體所建構之電腦模型進行示範教學;第三組即是應用可逐層拆解、有局部剖切的組合式實體模型進行實驗教學,首先兩班學生進行十六週的建築圖正常(未告知)教學,然後再以認知測驗的方式,得知學生在空間能力的學習成就差異情形;而在學習者實習操作的過程中,研究者藉以觀察學習者在認知、情意與動作技能的學習項目上,所透露出的學習行為與技能差距。在第十七週的課程中,再將上述之三種教學方式,完整傳承給每一位建築科學生,最後再實施輔助學習教材使用滿意度問卷調查,以找出學生最為喜愛的教學方式,作為日後準備教材的參考。
    依據考認知測驗的資料採用SPSS for Windows 10.0軟體統計後,得知建築科學生學習建築圖的學習成就,分析結果如下:
    一、 利用『組合式實體模型教學法』之高工建築科學生,其學習成就優於傳統教學法。
    二、 利用『3D電腦教學法』之高工建築科學生,其學習成就優於傳統教學法。
    三、 利用『3D電腦教學法』與『組合式實體模型教學法』之高工建築科學生,其學習成就並無顯著差異。
    四、 在三種的教學法中,高職學生仍然較為適應與喜愛具體的『組合式實體模型教學法』進行建築圖教學。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n architecture working drawing amo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3D computer stimulated model teaching method and assembled physical model teaching method. To conclude the most suitable teaching method of them, the researcher compares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of spatial ability on cognitive domain, attentive domain and psychomotor domain respectively and analyzes their preference for these teaching methods as well.
    The research subject comprises 75 junior students, who entered school in 2004, of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of National Hwalien Industrial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iwan. They are grouped equally into 3 teams: the first team is instructed by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that uses 2D teaching materials, the second team is instructed by 3D computer stimulated model teaching method that constructed by Micro Station TriForma V8 and the third team is instructed by assembled physical model teaching method. All of the students are instructed to learn architecture working drawing under normal situation (without noticing) and synchronously evaluated their spatial ability on cognitive, attentive and psychomotor domain for 16 weeks. Subsequently, at the following week, an integral test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on cognitive domain and a questionnaire of the teaching method preference are performed.
    After the data being analyzed by SPSS 10.0 software,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the students instructed by assembled physical model teaching method is higher than that by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2.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the students instructed by 3D computer stimulated model teaching method is higher than that by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3.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between applying assembled physical model teaching method and applying 3D computer stimulated model teaching method.
    4. Among these three teaching methods,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have preference for assembled physical model teaching method in architecture working drawing.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誌謝……………………………………………………………………… 目錄……………………………………………………………………… 圖表索引………………………………………………………………… I II III IV VIII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001 1-2 研究目的………………………………………………………………002 1-3 研究假設………………………………………………………………002 1-4 研究方法與步驟………………………………………………………003 1-4.1 研究方法…..…………………………………………………003 1-4.2 研究步驟………………………………………………………004 1-5 研究範圍與限制………………………………………………………007 1-5.1 研究範圍………………………………………………………007 1-5.2 研究限制………………………………………………………008 1-6 名詞解釋………………………………………………………………008 第2章 文獻探討 2-1 空間能力相關理論及研究…………………………………………..012 2-1.1 空間能力的定義………………………………………………012 2-1.2 空間能力的分類………………………………………………015 2-1.3 空間能力與認知學習…………………………………………018 2-1.4 空間能力的增強………………………………………………019 2-2 空間能力與學習成就相關理論研究…………………………………020 2-2.1 空間能力與學習成就…………………………………………020 2-2.2 空間能力項目與認知能力培養………………………………022 2-2.3 空間認知相關理論研究………………………………………023 2-3 建築圖及相關理論分析………………………………………………025 2-3.1 建築圖呈現形式………………………………………………025 2-3.2 建築圖的意義…………………………………………………025 2-3.3 建築圖的用途…………………………………………………025 2-3.4 建築圖課程內容………………………………………………026 2-3.5 立體圖與建築圖之關係………………………………………028 2-4 平面訊息以2D電腦繪圖軟體建繪製建築圖及軟體功能分析………030 2-5 平面訊息建構組合式實體模型及製作模型材料分析………………031 2-5.1 組合式實體模型材料分析……………………………………031 2-5.2 模型的種類與培養能力………………………………………034 2-5.3 實體模型對於教育學習上的教育功能………………………037 2-6 平面訊息建構3D電腦模型及軟體功能分析…………………………039 第3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1 研究架構………………………………………………………………040 3-2 受測學生背景資料分析………………………………………………041 3-2.1 研究對象………………………………………………………041 3-3 研究設計………………………………………………………………042 3-4 研究工具………………………………………………………………044 3-4.1 空間能力表現測驗量表………………………………………044 3-4.2 滿意度調查問卷………………………………………………047 3-5 教學實驗的實施………………………………………………………050 3-5.1 準備階段…………………………………………………………050 3-5.2 實驗教學分組……………………………………………………050 3-5.3 實驗教學…………………………………………………………051 3-5.4 實施後測…………………………………………………………052 3-5.5 三種教學法之教學實施情況……………………………………052 3-5.6 教學活動流程設計………………………………………………054 3-6 資料處理與分析………………………………………………………056 3-6.1 描述性統計……………………………………………………056 3-6.2 推論性統計……………………………………………………056 第4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1 三種教學媒材之學習成就比較分析…………………………………057 4-2 學習成就之情意項目觀察發現………………………………………059 4-2.1 傳統教學法之情意項目觀察發現……………………………059 4-2.2 組合式實體模型教學法之情意項目觀察發現………………061 4-2.3 3D電腦教學法之情意項目觀察發現…………………………067 4-3 學習成就之認知項目觀察發現………………………………………067 4-3.1 傳統教學法之認知項目觀察發現……………………………071 4-3.2 組合式實體模型教學法之認知項目觀察發現………………079 4-3.3 3D電腦教學法之認知項目觀察發現…………………………085 4-4 學習成就之動作技能項目觀察發現…………………………………085 4-4.1 傳統教學法之動作技能項目觀察發現………………………089 4-4.2 組合式實體模型教學法之動作技能項目觀察發現…………091 4-4.3 3D電腦教學法之動作技能項目觀察發現……………………096 4-5 繪製建築圖之限制……………………………………………………096 4-5.1 傳統教學法在繪製建築圖之限制……………………………096 4-5.2 組合式實體模型教學法在繪製建築圖之限制………………097 4-5.3 3D電腦教學法在繪製建築圖之限制…………………………100 4-6 綜合討論………………………………………………………………104 4-6.1 傳統教學法……………………………………………………104 4-6.2 組合式實體模型教學法………………………………………107 4-6.3 3D電腦教學法…………………………………………………110 4-7 三種教學法之教材滿意度調查分析…………………………………115 4-7.1 教材屬性之看法………………………………………………116 4-7.2 開放式建議事項………………………………………………117 第5章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120 5-2 建議……………………………………………………………………125 5-3 後續研究方面…………………………………………………………126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份……………………………………………………………128 貳、 外文部份……………………………………………………………133 參、 相關網站……………………………………………………………136 附錄 附錄一 空間認知能力學習成就量表……………………………………………138 附錄二 教材接受度量表調查問卷………………………………………………152 附錄三 課程接受度量表調查問卷………………………………………………155 附錄四 傳統教學法之建築圖平面教材…………………………………………157 附錄五 3D電腦軟體建構之立體模型…………………………………………151 附錄六 組合式實體模型教材……………………………………………………158

    壹、 中文部份
    C1. 鍾瑞國(2002):高工學生立體圖空間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提昇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案研究計畫報告,NSC-90-2516-S-018-007。
    C2. 戴文雄(1994):學習型態與電腦輔助學習對機械製圖學習成效之研究。第九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一般技職及人文教育類,頁231-240。
    C3. 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發展中心(2000):九年一貫課程理論與實務研習會研習手冊。台北市:教育部發行。
    C4. 莊振中(2005):製圖科學生應用3D電腦繪圖軟體學習立體圖在空間能力表現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所碩士論文。
    C5. 謝秀珍(2003):學習3D電腦製圖對高工製圖科學生學習成就與空間能力提昇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所碩士論文。
    C6. 張木生、柯金河、吳清炎(2002):電腦輔助製圖與實習I。台北:華興書局。
    C7. 張木生、柯金河、黃寶霖、謝秀珍、張世宏、吳清炎(2004):電腦輔助製圖與實習II。台北:華興書局。
    C8. 蔡須全(2003):高職學生室內設計3D電腦繪圖作品評量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C9. 王聰榮(2004):建築製圖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C10. 戴文雄(1999):高工學生正投影空間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提昇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C11. 康鳳梅、戴文雄、李金泉、吳煥昌、簡慶郎、陳憲章(2001):機械製圖交線與展開提昇學生空間能力之研究。第十六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一般技職及人文教育類,頁313-322。
    C12. 楊麗秀(2002):四技不同管道入學學生之比較研究-以一所國立科技大學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C13. 歐陽鍾鈴(1982):學童空間概念的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C14. 路君約、歐滄、盧欽銘(1989):修訂區分性向測驗。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C15. 林秀娟(1993):動態評量結合試題反應理論在空間視覺學習潛能評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C16. 丁振豐(1994):三個心理學派對空間能力研究的比較。臺南師院初等教育學報,7,213-249。

    C17. 戴文雄(1994):學習型態與電腦輔助學習對機械製圖學習成效之研究。載於第九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一般技職及人文教育類II,231-240。
    C18. 蔣家唐(1995):視覺空間認知能力向度分析暨數理、語文資優生視覺空間認知能力差異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83-0111-S-018-019。
    C19. 李琛玫(1996):國中一般能力資優生、美術資優生與普通生之視覺空間認知與能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C20. 洪蘭、黃世增、龔充文(1995):科學資優生空間能力探討:從二度空間的平面訊息建構三度空間的立體模型(III)-建構的內在歷程與成分機制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84-2511-S-194-005。
    C21. 劉俊祥(2000):機械製圖科學生空間能力與立體圖成就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所碩士論文。
    C22. 康鳳梅、許榮添、簡慶郎(2001):機械製圖與實習。台北:全華科技圖書公司。
    C23. 簡慶郎(2001):學習正投影對提昇高工學生空間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碩士論文。
    C24. 陳鎮潦(2003):高工製圖科學生學習立體圖與提昇空間能力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C25. 張麗芬(1988):兒童空間認知能力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C26. 陳采穗(1998):虛擬實境在加強空間能力學習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C27. 戴文雄(1993:認知型態與空間觀念對機械製圖態度轉變與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報, 4 ,頁171-209。
    C28. 戴文雄(1996):不同正增強回饋型式電腦輔助學習系統對不同認知型態與空間能力高工學生機械製圖學習成效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案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C29. 林麗娟(1994):互動式教育環境與科學性知識的學習。教學科技與媒體月刊,16期,頁3-13。
    C30. 廖焜熙(1999):有機立體化學成就影響因素及解題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碩士論文。

    C31. 左益台、梁勇能(2001):國二學生空間能力與 Van Hiele 幾何思考層次相關性研究。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6期,頁1-19。
    C32. 胡俊宏(1996):合作學習對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高職機械製圖科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C33. 孫士雄(2001):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問題解決能力、機械製圖學習成效與學後保留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C34. 戴文雄(1998:不同正增強回饋型式電腦輔助教學系統對不同認知型態與空間能力高工學生機械製圖學習成效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案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C35. 李再長(1998):認知型態、創造性思考與設計表現之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計劃研究成果報告,p.22。
    C36.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五南出版社,台北。
    C37.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桂冠圖書公司,台北。
    C38. 鍾葉儀(2004):手部的觸覺形態特徵辨識與方位認知之關係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C39. 江巧如(1994):從二度空間平面訊息建構三度空間立體模型之聯對歷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C40. 吳清炎(1991):機械製圖。台北:華興書局。
    C41. 朱鳳傳、康鳳梅、王輔春、楊永然(2003):工程圖學2003。台北市:全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42. 張木生(1986):立體圖學。台中:正工出版社。
    C43. 劉俊祥(2000):機械製圖科學生空間能力與立體圖成就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C44. 李政猷譯(1976):工程畫與圖學。台北:徐氏基金會。
    C45. 林銘毅、洪國珍(1993):建築製圖Ⅲ。台北:矩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46. 林俊宏(1999):3D CAD軟體應用概念。CADesigner電腦繪圖與設計雜誌,4期,159-164頁。
    C47. 林尹星、薛皓東合譯(1998):庫柏聯盟-建築師的教育。台北市:聖文書局
    C48. 顏麗蓉、簡逸姍、林晨曄、郭志如合譯(1993):圖釋思考。六合出版社印行。
    C49. 李金泉(1993):SPSS/PC+實務與應用統計分析。台北:松崗。

    C50.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第七版)。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C51. 郭生玉(1999):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
    C52. 趙世範(2003):立體電腦動畫技術在教學上之應用-以高職圖學課程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C53. 洪榮昭(1992):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師大書苑。
    C54. 李聲吼(1986):工職教育改進計畫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之評估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C55. 柯雲龍(2006):機電識圖與製圖Ⅰ。台科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C56. 楊清田(1996):造形原理導論,藝風堂出版社,台北。
    C57. 柯超茗(1997):材料視覺與觸覺質感意象的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碩士論文。
    C58. 劉育東(1997):建築的涵意。台北:胡氏圖書出版社。
    C59. 湯姆‧波特、約翰‧尼爾合著、段煉、蔣方合譯(2002):建築超級模型-實體設計的類比。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C60. 朱延平(1996):多媒體在教學上的應用實驗。資訊與教育,55,頁9-14。
    C61. 吳鐵雄(1994):Hypertext 電腦輔助教學之學習型態與概念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案研究計畫報告。
    C62. 汪宗賢(2001):不同學習模式下學習成效與學習滿意度實證研究。輔仁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C63. 廖焜熙、邱美虹(1996):立體化學與空間能力,《化學》,第54卷,第二期,p.145-151。
    C64. 簡慶郎(20001):學習正投影對提昇高工學生空間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C65. 林政緣(2000):電腦模型的空間與媒材特質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C66. 林澤民(1996):基本識圖與製圖實習(下)。實用技能班營造技術科課程教材小組編。
    C67. 李惠琳(2002):使用電腦及傳統媒材在構想發展過程上的比較。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C68. 趙建雄(1992):電腦繪圖概論。矩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69. 蔡承諭(2004):視、觸覺之形態與材質對產品意象影響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C70. 呂清夫( 1992):造形原理, 八版, 雄獅圖書, 台北。
    C71. 余鑑(1992):模型與工藝教學。中等教育,1(43),40~45。
    C72. 志田慣平原著(1999):建築模型/製作紙面模型。台北:新形象出版公司。
    C73. 莊雅茹(1999):知覺學習型態之檢測。以Dunn & Dunn之LSI為例,視聽教育雙月刊40卷5期,頁11。
    C74. 王滿堂(2004):視覺與知覺生理學,藝軒圖書出版社,ISBN 957-616-779-5,p.3~55。
    C75. 劉勝民(1998):建構三維虛擬實境課程軟體發展模式之研究-以國中生活科技識圖課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C76. 康鳳梅、簡慶郎、詹炳鈞(2003):工程圖交線電腦化創意教材提昇空間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報,48期,2卷,頁225-238。
    C77. 康鳳梅、蕭吉男(2004):工業職校製圖科電腦繪圖軟體之應用趨勢探討。技術與職業教育,79期,頁35-39。
    C78. 吳智凱(1994):立體電腦動畫在教學上的應用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C79. 吳義勇(1997):高精度三維模具自動化技術。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C80. 陳煥榮(2006):機電識圖與製圖Ⅰ。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C81. 游朝煌(1995):大學生空間能力、邏輯思考能力、不同補充教學策略及相關因素對程式設計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C82. 林俊宏(2004):投影幾何之電腦輔助教學設計與成效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C83. 賴宗德(1997):建築設計的表現方式與建築形式的互動。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C84. 王鼎銘(1997):動畫影像科技在教育上之應用及未來發展。資訊與教育雜誌,頁24~28。
    C85. 劉思量(1998):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台北:藝術家。
    C86. 馬瑜嬪(2001):『空間性互動介面』-實體使用介面於三度空間電腦輔助建築設計上的應用。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C87. 張粧亭(2005):觸覺在概念模型中的幾個現象。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C88. 洪榮昭、劉明洲(1997):「發現式CAL 軟體之設計與發展」,科學教育 (師大),第12 期,頁20-27。

    C89. 洪維欣(2000):電腦輔助透視基礎教學軟體的設計與成效之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C90. 柯淑屏(2003):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
    C91. 張益欽(2003):SolidWorks2003產品發表會。實威科技公司。
    C92. 蔣家唐(1995):視覺空間認知能力向度分析暨數理—語文資優學生視覺空間認知能力差異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84-2511-S-018-003。
    C93. 歐宗瑛(2001):CAD產品模型與數據交換標準。機械電腦輔助設計與最佳化(二),機械工程手冊15。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貳、外文部份
    F1. Kelly,G.A.(1928).The psychology of prtsonal constructs.New York:Routledge.(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5).
    F2. Thurstone,L.L.(1938).Primary mental abilities.Chicago:University press.
    F3. Burt(1949) (引自蔣家唐,1995,視覺空間認知能力向度分析暨數理、語文資優生視覺空間認知能力差異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83-0111-S-018-019)
    F4. French(1951)(譯自Rovet,1983,p.110) Rovet,J.(1983).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es for solving the perspective task.In Olson, D. R. ,& Alystok, L. (Eds.), Spatial cognition(pp.110-126).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F5. Guilford,J.P.(1967).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New York:McGraw-Hill.
    F6. Shepard,R.N.&Metzler,J.(1971).Mental ro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Science,171(1),701-703.
    F7. MaGee,M.G.(1979).Human spatial abilities:Psychometric studies and environmental,genetic,sciences,3,215-227.
    F8. Kosslyn.(1980).S.M.(1985).Mental imagery ability.In.R.J.Sternberg(ed.)Human abilities: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approach(pp151-172).NY:W.H.Freeman and Company.

    F9. Gardner, H. (1983).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Basic Books.63.
    F10. Lohman,D.F.&Kyllonen,P.C.(1984).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olution strategy on spatial and change.In s.Koch(Ed.),Psychology:A Study of Science(Vol.3.pp423-475).New York:McGraw-Hill Co.
    F11. Lord,T.R.(1985).Enhancing the Visual-Spatial Aptitude of Students.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2(5),395-405.
    F12. Petersen,A.C.&Crockett,L.(1985).Factors influencing sex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y during adolescence.(ERIC ED 263 493)
    F13. Pribly,J.R.&Bodner,G.M.(1985).The Role of Spatial Ability and Achievement in Organic Chemistry.(ERIC ED 255 393).
    F14. Vigil,P.J.(1988).Spatial ability:Imagery of and human-computer search dynamics.(ERIC ED 323 997).
    F15. Lohman,D.F.(1979).Spatial ability: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peed and level(Tech.Rep.No.9).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Aptitude Research Project,School of Education(NTIS No.AD-A075973).
    F16. Liben,L.S.(1981).Spatial representation and behavior:Multple perspectives.In L.S.Liben,A.H.Patterson & N.Newcombe(Eds).Spatial representation and behavior across the life span:Theory and application 79.New York:Academic press.
    F17. Thorndike,P.W.(1981).Spatial Congnition and Reasoning.In Harvey,J.H.(ed).Cognition social behavior,and the environment.Hill-sdale,NJ:Erlbaum Assoc,137-149.
    F18. Chase, W. G.& Chi M,T.H.(1981).Cognitive skill:Implications in Large-Scale Environments.In Harvey,J.H.(Eds.)Cognition social blhavior,and the environment. Hillsdale,N.J.:Erlbaum Assoc,111-136.
    F19. McCormack, A.(1988):Visual/spatial thinking: An el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Council for elementary science international,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F20. Pallrand,G. & Seeber,F.(1984).Spatial ability and achievement in introductory physics.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1(5),507-516.
    F21. Wavering, M. J. (1986):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grades six, nine, twelve on five logical, spatial, and formal task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3(4), 321-329.
    F22. Holley, C. D., & Dnsereau, D. F. (1984): Spatial learning strategies. NY.: Academic press.
    F23. Solso, R.L. 著;黃希庭 譯,(1992):認知心裡學,五南圖書。
    F24. Harvery, D.,(1989):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Cambridge,Basil Blackwell(引自鄭凱丰,1999,網際空間的空間現象,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F25. Cooper,L.A.(1988).The role of spatial representation in Complex Problem Solving. In S. Schiffer & S. Steel (Eds.) Cognition and Representation, Boulder, Co:Westview Press.
    F26. Marr,D.(1982).Vision. San Francisco, CA:W. H. Freeman company.
    F27. Hung,S.T.&Shyi,C.W.(1994).Constructing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from tw0-dimensional display:Effects of complexity and view points.Paper presented at the 2nd Design an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DSS) Conference,Vaals,Holland,August 15-19.
    F28. Bertoline & Wiebe(2003)
    F29. The Irwin S.Chani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of The Cooper Union(1998):Education of an architect。
    F30. Boyle, T., Design for Multimedia Learning,(1997): Prentice Hall, NJ.
    F31. Cohen, V. B. (1985): A reexamination of feedback in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5(1), p33-37.
    F32. Moses(1982)
    F33. Wittich, W. A. ,& Schuller, C. F. (1979):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ts nature and use. (6th. Ed.), N.Y.:Harper & Row, Publishers.
    F34. Knoll, W and Hechinger, M. (1992): Architectural Model: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F35. Donelson, F. L. (1990) : The development, testing, and used of a computer interface to evaluate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describing the rate of encoding and mental rotation in high students of high and low statial ability.(ED 326 396).
    F36. Lawson, B. R. & Shee, M. L.: (1997): Computers, Words and Pictures. Design Studies 18: 171-183
    F37. 林部敬吉(1996):3次元視研究の動向,熟知的大きさ、暗示的大きさと輻輳作用。民國92年5月15日,取自網址:http://hayasibews.cs.inf.shizuoka.ac.jp/depth96/D19965.htm
    F38. Burns, P. K., & Bozeman, W. C.(1981):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and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Is there a relationship?Educational technology, 21(10),32-39.
    F39. Lord(1987):

    參、 相關網站
    N01 陳慧娟(1997):情境學習理論的理想與現實。網址:http://www.nioerar.edu.tw/basis3/25/gz12.htm
    N02 徐新逸(1996):CAI課程軟體之發展步驟。網址:http://www.edu.tw/information/docs/caitech/ch05.htm
    N03 伍勝民(2005):http://www.cyut.edu.tw/~swu/new_page_1.htm
    N04 陳忠志(2000):電腦輔助教學設計模式。網址:http://www.edu.tw/information/docs/caitech/ch03.htm
    N05 洪奇裕(2003):會訊-視覺及視覺處理過程的發展。網址:http://www.vosroc.org.tw/magazine.htm
    N06 http://www.mtsu.edu/~csjudy/planeview3D.html

    註:1
    A-1 廖武藏、崔征國合譯(1999):建築模型。台北:六合出版社。
    A-2 西日本工高建築連盟(2000):新建築設計ノート 模型の作りかた。株式会社彰國社。
    A-3 Yosharu Shimizu、Takashi Kojima、Masazo Tano、Shinji Matsuda(1991):Models&Prototypes。Tokyo Japen:グラフィック社。
    A-4 Noriyoshi Hasegawa(1997):Making Interior Models。Tokyo Japen:グラフィック社。
    A-5 劉先覺譯(1996):morphosis 1979-1993事務所作品集01。台北市:聖文書局發行、惠彰總經銷。
    A-6 Thom Mayne(1993):Morphosis Tangents and Outtakes。香港印刷。

    註:2
    B-1 王照明(1998):圖學(下)。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B-2 朱鳳傳、康鳳梅、王輔春、楊永然(2003):工程圖學。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B-3 永山嘉昭(1985):工業製圖詳解。臺南市:世一書局。
    B-4 林躍庭(1986):立體工程圖說明理論與實務。台中市:建利書局。
    B-5 蔡鐸(1996) :工程圖學。台北:全華科技公司。
    B-6 王輔春、楊永然、康鳳梅、朱鳳傳(1998):工程圖學。台北:師大書苑。
    B-7 林躍庭(1984):立體工程說明圖理論與實務。台中:建利書局。
    B-8 王聰榮(2002):建築製圖Ⅰ。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B-9 王聰榮(2002):建築製圖Ⅱ。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B-10 顏麗容、黃韋菁(1998):建築繪圖。六合出版社。
    B-11 歐朝宗(1997):建築製圖Ⅱ。正元圖書。
    B-12 歐朝宗(1997):建築製圖Ⅲ。正元圖書。
    B-13 黃定國(1996):建築製圖Ⅱ。大中國圖書公司。
    B-14 林銘毅、洪國珍(2000):建築製圖Ⅰ。台北:矩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B-15 林銘毅、洪國珍(1993):建築製圖Ⅱ。台北:矩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B-16 林銘毅、洪國珍(1993):建築製圖Ⅲ。台北:矩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B-17 林銘毅、洪國珍(1997):建築製圖Ⅳ。台北:矩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B-18 黃定國、李玉龍、陳頂鼎(1993):工程圖學(上冊)。大中國圖書。
    B-19 黃定國、李玉龍、陳頂鼎(1993):工程圖學(下冊)。大中國圖書。

    註:4
    D1 【C19.】
    D2 王文科、王智弘(2004) :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D3 吳煥昌(2001):高工機械製圖科學生空間能力與展開圖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D4 【C26.】、【C24.】、【C33.】
    D5 郭生玉(200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中和市:精華公司。
    D6 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精華書局。
    D7 【C11.】、【C21.】、【C23.】、【C5.】、【C24.】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12/01/25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