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胡若涵
Juo-han Hu
論文名稱: 找尋城市中的地方–探討互動設計如何介如人與空間牽繫的地方關係
City, My place - A Study of How Interaction Design Involv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Place
指導教授: 梁容輝
Rung-Huei Liang
口試委員: 梁容輝
Rung-Huei Liang
施宣光
Shen-Guan Shih
張登文
non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設計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7
中文關鍵詞: 互動地方設計空間與地方城市空間地方感遍佈運算緩慢科技
外文關鍵詞: Space and Place, Urban, Slow Technology
相關次數: 點閱:242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段義孚曾說過︰「如果我們將空間視為允許移動,那麼地方就是暫停。」假若試著大膽地在忙亂的人潮中停止,身後的流動體也只是默默地叱之以鼻,以我們為中心排開接續移動。我們對城市的情感因無法停留,而失去具有空間意義的「地方」。

    面對下一波運算浪潮—「遍佈運算」,人與環境的關係與互動型態將會有所改變;包括我們表現自己的方式、溝通的行為、以及我們如何感知、思考與週遭環境的關係。因此,面對「城市世紀」下空間虛無化的問題,互動科技或許可以利運算無所不在的新關係與「緩慢科技」提出的科技新思維,結合都市設計學對於城市空間的分析,重新牽繫住城市裡「空間和人」或是「人與人」之間因快速發展而被隱藏卻緊密的關係,成為記憶的開端,製造城市空間地方感的迴流。


    Yi-Fu Tuan says “ If we consider space as the movement, place would be the pause.”Via the tide of Ubiquitous computing, the way of how we interact with the place will change. Therefore, facing the non-place issue of urban space, interaction design might be the solution by integrating the new technology (ex. Slow technology) and urban design theory. Being the new start of memory, and create the sense of place of the urban.

    1. 城市世紀 ----------------------------------------------- - 城市啊!------------------------------------------ 2. 空間 / 時間 -------------------------------------------- - 空間 --------------------------------------------- - 時間 --------------------------------------------- - 空間與時間 --------------------------------------- 3. [空間,感覺] 地方 -------------------------------------- - 空間與地方 --------------------------------------- 紀念品 地方 / 地方感 - 空間感覺 ----------------------------------------- 視覺 / 聽覺 / 嗅覺 / 觸覺 / 皮膚感覺 / 味覺 / 語言 4. 空的城市 ----------------------------------------------- - 虛無的城市 --------------------------------------- 城市,它的名字 / 城市,它的樣貌 5. 變動的意象 --------------------------------------------- 對照 / 暫時 / 混合 6.城市的甦醒 - 未來的生活 --------------------------------------- - 下一個運算浪潮 ----------------------------------- 生活的變革 / - 覺知的城市 --------------------------------------- 7. 存在的城市 --------------------------------------------- - 失落的空間 ---------------------------------------- 空間的訊息 / 緩慢科技 / 180 X 120 / City Kaleidoscope - 行走的城市 ---------------------------------------- 步行修辭學 / Sonic City / SOUNDWALK / Calling Mozart - 記憶的地方 ---------------------------------------- 經驗 / 儀式 / 屬於的地方 / 記憶 8. 城市的地方設計 ----------------------------------------- 9. 未來,如果 ---------------------------------------------

    [1] Yi-Fu Tuan著,潘桂成譯(1997)。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

    [2] 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

    [3] 詹宏志(1996)。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台北:臉譜。

    [4] Tom Kelley著,徐鋒志譯(2002)。IDEA物語。台北:大塊文化。

    [5]《數位典藏藝術節-透明的時間感》策展論述(2008),關於逝者--生命記憶的書寫、涉入及典藏。http://www.microplayground.net/digital_archives_program/

    [6] Trancik Roger著,謝慶達譯(1991)。找尋失落的空間:都巿設計理論。台北:創興。

    [7] Zone_V2特區 動態媒體-行動,互動(2007)。台北:台北當代藝術館。

    [8] 王志弘(2008)。《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范銘如著。台北:麥田。

    [9] Charles Landry著,楊幼蘭譯(2008)。創意城市。台北:馬可孛羅文化。

    [10] Simon Parker著,國立編譯館,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台北:群學。

    [11] Le Corbusier著,葉朝憲譯(2002)。都市學。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12] 漢寶德(1985)。都市的幻影。台北:經濟與生活出版;黎光總經銷。

    [13] 阮慶岳(2004)。煙花不堪剪:文學與建築的對話。台北:田城城市文化。

    [14 ] William J. Mitchell著,陳瑞清譯(1985)。位元城市。台北:天下文化。

    [15] 甘會斌(2008)。《二十一世紀》網路版 總第 74 期 中國城市空間的虛無化。

    [16] 黃漢華(2006)。《看莫札特拼經濟台北》遠見雜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http://gogo.tku.edu.tw/web/articles.php?ID=286

    [17] Italo Calvino著,王志弘譯(1993)。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

    [18] 侯錦雄教授。《都市意象的含義》。http://www.epa.com.tw/urban/urban_page_2.htm

    [19] Lynch Kevin著,宋伯欽譯(1979)。都市意像。台北:台隆。

    [20] 張蕙菁(2005)。你不相信的事。台北:大塊。

    [21] 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2005)。黑夜之後。台北:時報文化。

    [22] 蔣勳(2009)。感覺十書。台北:聯經。

    [23] 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2003)。海邊的卡夫卡。台北:時報文化。

    [24] Howard Rheingold著,張逸安譯(2004)。聰明行動族—下一場社會革命。台北:聯經。

    [25] 夏鑄九編譯(1988)。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民文。

    [26] Weiser, M. (1991). The computer for the 21st century. Scientific American.

    [27] Weiser, M. (1993). Ubiquitous Computing.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8] Verplank, B. (2003). Interaction Design Sketchbook. CCRMA Course Music 250a.

    [29] HALLNÄS, L. & REDSTRÖM, J. (2001). Slow Technology; Designing
    for Reflection. Personal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 Vol. 5.

    [30]“180 x 120–Designing Alternate Location Systems ”http://www.urban-atmospheres.net/Experiments/Testing/

    [31] 王丹(2008)。《可行走的城市》,自由時報專欄。

    [32] 陳宗佑(2007)。我明明為妳勇敢了。台北:初光。

    [33]“Sonic city” http://www.viktoria.se/fal/projects/soniccity

    [34]“Sound walk” http://www.soundwalk.com/

    [35] Petrelli , D. & Whittaker , S. (2008). Auto Topography : what can physical mementos tell us about digital memories.CHI 2008.

    [36]鍾美玲。《試過在香港散步嗎?》http://www.louisvuittonsoundwalk.com/testimonials/rolla.php?l=zh-hk

    [37] Weiser, M. & Brown, J. S. (1996). The Coming Age of Calm Technology. PowerGridJournal, Vol 1.01

    [38] 朱川湊人著,孫智齡譯(2007)。花食。台北:遠流。

    [39] 徐宗懋 (1995)。《離家出走》師瓊瑜著。台北:皇冠。

    [40] Briones, C. & Schieck, A.F.g. (2007). A Socializing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For The Urban Environments. IADIS Applied Comput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41] Paulos, E. & Goodman, E. (Intel Research) (2004). The familiar stranger: Anxiety , comfort and play in public place. CHI 200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