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佳蓉
Chia-Jung Hsieh
論文名稱: 大學社團學習管理平台建置之研究
A Study on Developing an University Clubs’ Learning Management Platform
指導教授: 李國光
Gwo-Guang Lee
口試委員: 周子銓
Tzu-Chuan Chou
黃世禎
Sun-Jen Hu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資訊管理系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0
中文關鍵詞: 社團同儕師徒制目標導向網路學習社群知識分享
外文關鍵詞: Clubs, Peer Mentoring, Goal Orientation, Web-based Learning Community, Knowledge Sharing
相關次數: 點閱:361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大學社團具有多樣性及活動性,可使學生透過實際的參與,來彌補課程的不足,但是社會環境的急遽變遷,在社會價值多元的衝擊之下,且課外學習活動的多元化,拓展自己學習視野的方式豐富,造就大學生對校園的投入愈來愈少,大學社團參與率逐漸降低,社團參與反應趨於冷淡。許多調查結果顯示實務界與學術界皆同意「社團經驗」可彌補學校教育不足、提升個人職業技能,因此大學生應在求學階段多方參與社團活動,多元發展以強化個人職場競爭能力。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研究建置大學社團學習管理平台,透過系統協助提升社團參與的價值與意義,將同儕師徒制與目標導向理論系統化,結合網路學習社群以及其中的知識分享概念,不僅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問題,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獲取新知並慢慢增加自身能力,同時藉由確切之目標設立方式提升學生自我學習動機,且在學習上遇到問題時可以透過系統向同儕之間尋求解決方法。本研究之貢獻如下:
1.建構大學社團學習管理平台
2.透過同儕師徒制之應用,提升學生社團學習與認知的成長
3.透過目標導向模式提升社團學習效益
4.透過網路學習社群運作加強社團學習成效,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問題


The university clubs are full of diversities and activities. Through participating university clubs, students can make up for the curriculum deficiencies. But The rapid chang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impact of multiple social values,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opportunities outside of campus, enables students not to be restricted learning onsite. The result is the invol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campus is gradually decreasing. Many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actitioners community and the academics community agree that the "community experience" can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enhance individual vocational skills. Therefor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multi-disciplinary and get involved in community activities in the schooling stage to enhance their future workplace competitiveness.
In order to solve the aforementioned problems, this research builds an university clubs’ learning management platform through the system, which enhance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clubs participation. The system integrates peer mentoring, goal-oriented theory, web-based learning community, and knowledge sharing concept; therefore, it not only breaks the problem of time and space, but also allows students to acquire new knowledge and gradually increase their ability at their convenient.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self-learning motivation through the precise goal setting method, and they can use system to seek solutions between pe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ribut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Construct an University Clubs’ Learning Management Platform
2. Enhance the growth of learning and cognition of club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peer mentoring
3. Enhance the learning benefits of clubs through goal orientation model
4. Through web-based learning community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break the issues of time and space

摘 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II 目 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動機 1 1.2研究目的 3 1.3論文架構 4 1.4研究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2.1大學社團的意義與功能 7 2.1.1大學社團的意義 7 2.1.2大學社團的功能 8 2.1.3大學社團經驗獲得的能力 9 2.1.4課外學習的意涵 10 2.1.5多元智能理論 13 2.2同儕師徒制 15 2.2.1同儕師徒制的定義 16 2.2.2同儕師徒制的功能 17 2.2.3同儕師徒制之運用 18 2.3目標導向 18 2.3.1目標設定理論 19 2.3.2目標設定之應用 20 2.4網路學習社群 22 2.4.1知識分享 24 2.5結語 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系統架構 27 3.1研究設計 27 3.1.1研究方法 27 3.1.2研究流程與步驟 29 3.2系統分析與設計 30 3.2.1需求分析與系統架構 30 3.2.2系統模組功能設計 31 3.2.3資料庫設計 38 3.2.4系統開發工具 46 3.3結語 47 第四章 系統實施與驗證 48 4.1系統成果與展示 48 4.2系統驗證 65 4.2.1驗證流程 66 4.2.2訪談問題設計與定義 66 4.2.3訪談資料與使用者回饋 68 4.3本章總結 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5 5.1研究結論與貢獻 75 5.2未來研究與建議 76 參考文獻 78 附錄一、問卷訪談 85

中文參考文獻
1. 朱子君(2010)。人力資源培育與職業能力發展—大學教育目標的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地93期,頁1-14。
2. 許雅雯(98)。大學生社團經驗及其與就業力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市大學社團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3. 東吳大學生涯發展中心(2007)。東吳大學培育就業達人實施方案。2008 年5 月25 日,取自http://www.scu.edu.tw/career/
4. 黃鳳嬌(1996)。大學社團經驗之影響。訓育研究,35(3),33-36。
5. 石振弘(2005)。誰是1000 大企業搶著要的新鮮人。天下雜誌,(322),472-480。
6. 林孟儀(2004)。社會狀元贏在事業考卷。商業週刊,(870),98-100。
7. 葉姵伶(2017)。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6),頁167-170 。
8. 廖運榮(2001)。明新技術學院學生社團發展困擾因素之探討。明新學報,27,269-277。
9. 陳昭雄、林合懋、張同廟、潘怡君(2006)。影響大專校院校園社團發展因素之探討—社團幹部與課指組師長認知態度之比較。弘光學報,(49),13-36。
10. 張同廟(2008)。大學校院學生社團參與動機對社團凝聚力之影響─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第二十六卷第一期。
11. 林孟儀(2004)。社會狀元贏在事業考卷。商業週刊,870,98-100。
12. 洪泰雄(2003)。各大學校院校內招生作業程序參考手冊。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13. 彭馨瑩(2006)。學校社團參與對員工早期生涯成功之影響─以高科技產業員工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竇希皓(2006)。大學社團領導人心理社會發展之探究—以服務性社團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15. 周甘逢、蔡武志、羅志明(1988)。社團理念。高雄市:復文。
16. 羅中展(2001)。課外活動與全人教育之探討。兩岸大專院校學生事務社團輔導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
17. 陳昭雄(2006,12 月)。協助大專校院社團學生幹部建構本位能力之探討—以全國七所大專校院年度社團幹部研習會規劃之課程內容為例。載於東吳大學學務處課外活動組舉辦之「2006 自強隧道論壇—學生事務與服務學習」研討會論文集,頁148-154。
18. 戴佳蓉(2013),大學生參與社團之個人因素、社團滿意度與課外學習核心能力之關係研究─以大同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9. 邱皓政(1996)。大學社團活動與學生的心性發展—一個發展心理學的觀點。訓育研究,35(3),37-42。
20. 葉昌智(2014),大學生課外學習經驗與其畢業後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某大學校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
21. 蔡志賢(2012)。高等教育課外學習核心能力及其評量指標建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22. 陳明國(2018),大學生課外學習成果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從校務研究策略觀點探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
23. 李佩玲(2015)。大學生校園課外學習經驗與真誠領導的關係。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7),111-116。
24. 黃玉(1996)。大學學生事務的角色與功能。公民訓育學報,5,167-192。
25. 蔡志賢(2012)。高等教育課外學習核心能力極其評量指標建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26. 葉昌智(2014)。大學生課外學習經驗與其畢業後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某大學校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27. 侯念祖(2004)。確當的勞動,敎育與文化:工匠勞動的意義,《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2(1),65-119。
28. 羅秋霞(2016)。淺談多元社團活動。新北市教育電子報第191期:愛家宣導。
29. 陳明輝(2013)。多元智能教學對高職生英文學習動機和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0. 周欣俞(2017)。老子思想的理論與實踐--以多元智能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
31. 楊顯彪(2006)。“師徒制”:新手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中小學教師培訓,3,13-14。
32. 陳姿伶(2013)。再現師徒制:OJT 的混成學習設計。T&D飛訊第172期,頁1-15.
33. 廖曼孜(2017)。同儕師徒制融入國中童軍繩結教學之研究。中華大學碩士論文。
34. 陳嘉彌(2004)。青少年學習應用同儕師徒制可行性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12(3),3-22。
35. 楊淨閔(2012)。同儕師徒制融入國小直笛社團組訓運作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36. 張中原(2006)。國小社團運用同儕師徒制方案之行動研究以舞獅社為例。國立台東大學。
37. 林桂彬(2017)。目標導向及知覺組織支持對工作績效之影響─以員工訓練遷移動機為中介變數。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8. 張陳明(2008),目標設定與回饋對網路使用者任務執行成效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39. 李軒(2003)。目標成功的動力(初版),雅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0. 洪景鑫(2010)。目標設定理論的實證研究—以U數位遊戲公司為例。國立 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41. 馬浚凱(2017)。問題導向學習模式師徒平台建置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42. 陳柳馨(2008)。網路學習社群使用者知識分享障礙之探究─以某網路學習社群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43. 吳文琴(2003)。國立空中大學遠距網路學習社群需求評估之研究。社會科學學報, 11,29-83。
44. 張基成、唐宣蔚(2001)。知識分散式網路學習社群之評鑑與效果分析之研究。隔空教育論叢, 13,12-31。
45. 張基成(2003)。網路學習社群之經營與管理。T&D飛訊第8期,頁1-11。
46. 張文聰(2017)。網路學習社群中社會網路、知識分享與投入之關聯。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47. 陳宥齊(2016)。導入網路學習社群於英語學習:社會網路、學習投入與動機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48. 陳柳馨(2008)。網路學習社群使用者知識分享障礙之探究─以某網路學習社群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49. 林建耀(2013)。網路學習社群中知識分享行為前因變數之研究─以阿摩線上測驗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50. 鄭維誠(2011)。高意願知識分享者在網路社群上知識分享行為之探討。亞洲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51. 蔡碧昭(2008)。知識分享平台接受度及知識分享行為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52. 黃士齊(2014)。信任關係、知識分享意圖及知識分享行為關聯性研究─以創新組織氣候為調節變數。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英文參考文獻
1. Brawer, F. B. (1996). Retention-Attrition in the Nineties. ERIC Digest. ERIC Clearinghouse for Community Colleges Los Angeles CA. ED393510.
2. Bandura, A. (1993).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8(2), 117–148.
3. Bock, G. W. and Kim, Y.-G. (2002),” Breaking the myths of reward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ttitudes about knowledge sharing,”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 (IRMJ), 15(2),pp.14-21.
4. Collins, A., Brown, J. S., and Newman, S. E. (1987).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 Teaching the craft of reading, writing, and mathematics. Champaign,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5. Curtis, R. C. (2000), Using goal-setting strategies to enrich the practicum and internship experiences of beginning counselors. Journal of Humanistic Counsel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38(4), 194-205.
6. de Rosenroll, D. M. (2003). Peer mentoring: A bridging model. Retrieved March 5, 2004, from
www.educ.uvic.ca/depts/pfed/peer.htm.
7. Davenport, T. H. and Prusak ,L. (1998), Working knowledge: Managing what your organization knows ,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8. Ehrich, L. C., and Hansford, B. C. (2008). Mentor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Practical Experiences 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11(1), 1-21.
9. Emelo, R. (2013). 21st Century Mentoring. 2013 Workplace Trends (pp. 26-31).Gaithersburg, MD: Sodexo.
10. Elliott, E. S. , and Dweck, C. S. (1988). Goals: an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1), 5-12.
11. Haworth, J. G., and Conrad, C. F. (1997). Emblems of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ing and Sustaining High-Quality Programs. ED409804.
12. Kram, K. E. (1983). Phases of the mentor relationship.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6(4), 608‐625.
13. Kerka, S. (1998). New Perspectives on Mentoring. ERIC Digest No. 194. ERIC Clearinghouse on Adult Career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umbus OH. ED418249.
14. Kochtanek, T. R., and Hein, K. K. (2000). Creating and nurturing distributed asynchronous learning environments.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4(4), 208-293.
15. Kogut, B. and Zander, U. (1996),”What firms do? Coordination, identity, and learning,”Organization science, 7(5): 502-518.
16. Locke, E. A. (1968). Toward a theory of task motivation and incentiv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3(2), 157-189.
17. Locke, E. A. (1968). Toward a theory of task motivation and incentiv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3(2), 157-189.
18. Leng, W. (2009). Study on knowledge sharing mechanism in ope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gement, 4(1),105-109.
19. Meister, J. C., and Willyerd, K. (2010). Mentoring millennial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0(June), URL:
http://www.harvardbusiness.org/mentoring-millennials
20. Nonaka, I., et al. (1995),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NY.
21. Pintrich, P. R., and Schunk, D. H. (2002).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Theor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22. Smith, B. L. (2001). The challenge of learning communities as a growing national movement. Peer Review, 34(41),4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