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品妙
Pin-miao Chen
論文名稱: 運用接觸互動之譬喻轉化於符號設計研究
A Study on Pictogram Design from Metaphor Transformation in the Touch Interaction
指導教授: 梁容輝
Rung-huei Liang
口試委員: 唐玄輝
Hsien-hui Tang
張登文
Teng-wen C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設計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2
中文關鍵詞: 遍佈運算無線技術接觸互動符號譬喻
外文關鍵詞: Ubiquitous computing, Wireless, Touch interaction, Metaphor, Sign
相關次數: 點閱:253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近幾年隨著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無線辨識系統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藍芽(Bluetooth)、無線上網(Wi-Fi)等無線技術(wireless technology)已開始廣泛地被應用於每個人日常生活當中,像是:交易消費、搭乘交通運輸工具、出入管制閘道、傳輸檔案、上網、遊戲玩樂等。無線技術與傳統機械式、電子零件相比,具有較為靈活的互動性,也可隱藏在物體裡或任何的實體空間當中。這些遍佈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本身就是抽象的,內含數位訊息則是虛擬的,必須藉由嵌入其他物件的方式、或利用符號作為媒介,才能夠被實體空間中的人們看見。本研究從調查現有接觸互動(touch interaction)開始,使用譬喻轉化社會行動者在實體空間的接觸互動動作,並經由設計師設計符號以進行心智模式的認知探討。


  With th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vigorously developed, the wireless technology like as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bluetooth, Wi-Fi and so on is used extensively in daily activities (ex: access payment, ticketing and access control system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 such as 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pparatus, the wireless technology has more flexible interaction. The ubiquitous computing within the wireless technology is abstract and comprising virtual digital messages. Therefore, the wireless technology is caught sight of social actors living physical space by means of embedded in other object or signified via symbol. This research starts from investigating present touch interaction, and utilizes the pictogram designed by metaphor transformation to further discuss general cognition of social actors.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2.2 研究動機 2 1.3 研究目的 3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1.5 研究架構與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遍佈運算 6 2.2 接觸互動 6 2.3 觸覺 8 2.4 認知 10 2.5 溝通 11 2.6 譬喻 12 2.7 符號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7 3.1 研究流程與架構 17 3.2 研究器材與受測者 18 3.2.1 研究器材 19 3.2.2 受測者 20 3.3 研究設計 20 3.3.1 實體空間既有接觸互動圖像符號之調查 20 3.3.2 受測者經驗訪談 22 3.3.3 腦力激盪法接觸互動符號之設計要素 27 3.3.4 設計師進行符號設計 29 3.3.5設計接觸互動符號辨識實驗 31 3.3.6 設計之接觸互動符號應用物件配對辨識實驗 32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分析 33 4.1 設計接觸互動符號辨識實驗結果 33 4.2 設計接觸互動符號應用物件配對辨識實驗 3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8 5.1 結論 38 5.2 後續研究建議 39 參考文獻 40

[1] 黃盈茗(2007)。Visualizing Bits as Urban Semiotics。私立銘傳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2] Martinussen E. S., Arnall T. (2008) Designing with RFID, Tangible and Embedded Interaction ’09, February 16–18, 2009, Cambridge, UK.
[3] Moggridge, B.(2006) Designing Interactions. Cambridge, MA:MIT Press..
[4] Hiroshi, U.著,梁若琦譯(2007) 現代都市的美學記憶──符號、象徵、設計與ART DECO。台北:如果。
[5] Cassirer, E.著,甘陽譯(1990)。人論。台北:桂冠。
[6] Donald A. Norman著,卓耀宗譯(2006)。設計心理學-以使用者為中心安全易用的日常用品設計原理。台北:遠流。
[7] Holmes, D. ,趙偉妏譯(2009)。媒介、科技與社會。台北:韋伯。
[8] 邱茂林(2005)。透視智慧環境。台北:建築情報。
[9] Dodge, M.著,江淑琳譯(2004)。網際空間的圖像。台北:韋伯。
[10] Rheingold, H.著,張逸安譯(2004)。聰明行動族-下一場社會革命。台北:聯經。
[11] Beaulieu, A.著,蔡學鏞譯(2007)。隨意搜尋。台北:歐萊禮。
[12] Martegani, P., Montenegro, R.著,陳珍誠譯(2002)。數位化設計 : 工業設計產品的新疆域。台北:旭營。
[13] Morris, D.著,郭軒盈譯(1989)。人類行為。台北:桂冠。
[14] 維基百科搜尋 Smart_card http://en.wikipedia.org/wiki/Smart_card
[15] 原硏哉著,黃雅雯翻譯(2006)。設計中的設計。台北:盤築。
[16] Diane, A.著,莊安祺譯(1993)。感官之旅-感知的詩學。台北:時報。
[17] 商品學研究會編著,李朝金譯(2003)。設計的未來考古學。台北:田園城市。
[18] Mitchell, W. J.著,陳瑞清譯(1998)。位元城市。台北:天下。
[19] Tuan, Y. F.著,潘桂成譯(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
[20] Bartlett, F. C. 著,黎煒譯(2003)。記憶:一個實驗的與社會的心理學研究。台北:昭明。
[21] Scannell, P. 著,張淑彩、趙偉妏譯(2008)。媒介與傳播的里程碑。台北:韋伯。
[22] Hawkcs, T.著,陳永寬譯(1988)。結構主義與符號學。台北:南方出版社。
[23] Lakoff, G., Johnson, M著,周世箴譯(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聯經。
[24] Cheok, A. D., Teh, k. S., Nguyen, T. H. D., Qui, T. C. T., Lee, S. P., Liu, W., Li, C. C., Diaz, D. and Boj, C. (2006) Social and physical interactive paradigms for mixed-reality entertainment, Computers in Entertainment(CIE), Vol. 4, No. 2, April 2006.
[25] 伍至學(1998)。人性與符號形式:卡西勒《人論》解讀。台北:臺灣。
[26] McLuhan, H. M. 著,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
[27] 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如果。
[28]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台北:亞太。
[29] Scollon, R., Scollon, S. W.著,呂奕欣譯(2005)。實體世界的語言。台北:韋伯。
[30] Rose, G.著,王國強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群學。
[31] 方裕民(2003)。人與物的對話。台北:田園城市。
[32] 陳龍安(1997)。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33] 張光民(2008)。設計未來生活-善體人意的機器,還是不受控制的麻煩。推薦序-設計也可以是一種科學。台北:遠流。
[34] Arnall, T. (2006) A graphic language for touch-based interactions, Mobile Interaction with the Real World(MIRW 200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