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嘉勝
Jia-sheng Liu
論文名稱: 產品造形的擬仿屬性與消費者認知之探討
Research on Consumers' Perceptions of Mimicry and Product Form
指導教授: 柯志祥
Chih-Hsiang Ko
口試委員: 鄭金典
Jin-dean Cheng
王鴻祥
Hung-Hsiang W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設計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6
中文關鍵詞: 產品造形擬仿消費者認知
外文關鍵詞: product form, mimicry, consumer, perception
相關次數: 點閱:292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藉由社會學中消費與象徵關係,探討具有擬仿特質的產品,其摹仿、擬態起因,與人們消費時的心理感受。透過消費者對擬仿性產品的喜好性調查,推測消費者在購買這類型產品的心態為何,並且探討在不同的擬仿類商品之間,消費者的偏好是否一致。研究成果如下:
    1. 「自行創造的造形符號為己用」的類別,擬仿的起因,多半是因為品牌的產品延伸。其特性是具有趣味性、獨特性、流行性,購買意願也較高,顯示其品牌特性與設計之手法,較受到受測者喜好。且其品牌的價值,對某些消費者來說,可能大過於商品本身的價值。
    2. 在「擬仿他人的造形符號」之組別中,由於受測者認為抄襲的手法較常見,所以趣味性、獨特性與流行性都是在三組樣本中最弱,但其手法可以滿足某些受測者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在市場價值中代表昂貴的符號,以滿足其炫耀性消費之目的。而設計專家們認為,這類型的擬仿起因,多半與流行的風潮相關,能快速而直接的反應當代社會環境的變遷,及時代潮流的趨勢。
    3. 「使用無版權的造形元素」該組之產品,帶給受測者的誇張感受最強。其趣味性、獨特性、與流行性都是強度最高,也較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而這類商品擬仿的起因,可能與現今流行的Kuso文化,誇張、無厘頭的表現方式有相似之處。在專家的看法中,該設計手法較能表現設計者的創意,也較認同此類產品的設計手法,雖然設計上的難度較高,但是帶來的效果較具趣味性。


    This research wa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ption and symbols in sociology to explore the cause of product mimicry and people’s psychological feeling of consumption. The author studied consumers’ preferences for mimicked products, inferred consumers’ attitude towards purchasing them, and discussed consumers’ preferences for different groups of mimicked product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cause of mimicry in the group of “independently created form symbols for individual use” was resulted from brand exten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were interest, uniqueness and fashion, and people were also more willing to purchase. Their brand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 techniques were more preferable to testees. Their brand value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product value to some consumers.
    2. In the group of “mimicking others’ form symbols”, testees regarded the imitating technique was common, therefore products’ interest, uniqueness and fashion were the weakest among three groups. However, the technique could satisfy certain testees’ purpose of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to purchase valuable symbols by lower price. Design experts regarded the reason of mimicry as the association with popularity that reflected rapid social changes and instant fashion trends.
    3. Products in the group of “using unpatented form elements” provided testees with strongest feeling of exaggeration. Their interest, uniqueness and fashion were the strongest and were more popular to consumers. The reason of mimicry was similar to the exaggerated and unexpected expression of the Kuso culture. Design experts agreed that the technique could express designers’ creativity and provide more interesting results, although it was difficult to implement.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範圍及限制 3 1.4 研究架構 3 第2章 文獻探討 6 2.1 擬仿的相關定義 6 2.1.1 擬仿的意涵 6 2.1.2 產品與擬仿的關係 6 2.1.3 法律對相關行為的約束 7 2.2 符號與消費 8 2.2.1 符號消費的的文化意涵 8 2.2.2 符號消費的特徵 9 2.2.3 物的價值與符號複製的價值 10 2.2.4 符號在產品行銷中的運用 12 2.2.5 品牌的概念與符號的關係 12 2.3 品牌與消費 13 2.3.1 品牌的定義 14 2.3.2 關於品牌文化 15 2.3.3 品牌知名度 15 2.3.4 品牌延伸 16 2.3.5 品牌形象的相似表徵議題 18 2.4 消費行為基本理論 18 2.4.1 消費需求的產生 19 2.4.2 消費文化定義 20 2.4.3 消費文化的演進 20 2.4.4 消費態度與擬仿物之關聯 22 2.4.5 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程序的心理因素 22 2.5 社會學對消費的觀點 24 2.5.1 炫耀性、競爭性消費與擬仿物的關係 24 2.5.2 消費與社會階級之關係 26 2.6 流行性文化與產品的關連性 27 2.6.1 文化的本質 27 2.6.2 次文化 28 2.6.3 流行文化 31 2.6.4 文化認同 32 2.7 擬仿類之商品表現形式分析 32 2.7.1 流行性相關的造形表現形式 33 2.7.2 誇張的表現形式 35 2.7.3 品牌象徵的表現形式 37 2.7.4 無中生有的產品表現形式 40 2.7.5 幽默的表現形式 42 第3章 研究方法與流程 44 3.1 研究流程 44 3.2 研究方法 45 3.2.1 消費者態度的衡量方式 45 3.2.2 李克尺度法(Likert Scale) 45 3.2.3 問卷與實驗 46 3.2.4 統計與分析 48 3.3 實驗流程圖 49 第4章 消費者對於擬仿屬性產品之偏好性實驗 50 4.1 初期實驗 50 4.1.1 刺激物樣本分類 50 4.1.2 擬仿之樣本蒐集與篩選 51 4.1.3 刺激物圖卡製作 51 4.1.4 代表性刺激物之篩選與問卷結果 52 4.1.5 本階段實驗小結 60 4.2 實驗設計 61 4.2.1 問卷設計 61 4.2.2 實驗樣本格式製作與處理 62 4.2.3 問卷之刺激文字說明 63 4.3 受測者結構分析 64 4.4 刺激樣本的差異性分析 65 4.5 性別之差異性分析 80 4.6 本章實驗小結 84 4.7 開放式問題之結果分析 86 第5章 結論與建議 89 5.1 結論 89 5.2 後續研究與建議 91 參考文獻 93 中文部份 93 外文部份 95 附錄A,擬仿之樣本蒐集 96 附錄B,專家篩選樣本之問卷 99 附錄C,消費者偏好性調查問卷 101 圖目錄 圖1-1,研究架構圖 5 圖2-1,消費行為的形成 19 圖2-2,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 23 圖2-3,斷指隨身碟 30 圖2-4,NOKIA 8250手機與電腦機殼 33 圖2-5,仿似NOKIA 8250之收音機 34 圖2-6,兩款市售電腦機殼,仿似NOKIA8250 34 圖2-7,NOKIA7260與仿似的電腦機殼,手機的上市時間約為2004年10月 35 圖2-8,擬仿鍵盤造形的椅子 36 圖2-9,擬仿螺絲的桌子,screw table,1991 36 圖2-10,BMW汽車,與擬仿抄襲BMW汽車造形之電腦機殼 38 圖2-11,Nintendo公司1983年發行的家用遊樂器 39 圖2-12,Nintendo公司2005年發行的掌上型遊樂器 39 圖2-13,可口可樂的檯燈與安全帽 40 圖2-14,擬仿Louis Vuitton商標圖案的垃圾桶 41 圖2-15,擬仿Louis Vuitton商標圖案的麻將與撲克牌 41 圖2-16,Apple iBook G3與擬仿它造形元素的手機 42 圖2-17,Apple iPod與擬仿它的造形元素的手機 42 圖2-18,擬仿壽司與炸蝦造形元素的隨身碟 43 圖2-19,擬仿炒麵造形元素的USB延長線 43 圖3-1,李克尺度七階評量尺 46 圖3-2,實驗流程圖 49 圖4-1,問卷設計樣本 62 圖4-2,樣本格式 62 表目錄 表2-1,符號的體系 10 表2-2,品牌知名度的四個層級 16 表2-3,品牌延伸的優缺點 17 表4-1,樣本圖片影像處理程序 51 表4-2,刺激物圖卡尺寸與格式 52 表4-3,設計師受訪資料 53 表4-4,類別一之代表性刺激物 54 表4-5,類別二之代表性刺激物 55 表4-6,類別三之代表性刺激物 56 表4-7,專家對擬仿性產品之樣本一的意見與看法 57 表4-8,專家對擬仿性產品之樣本二的意見與看法 58 表4-9,專家對擬仿性產品之樣本三的意見與看法 59 表4-10,有效問卷結構分析表 64 表4-11,功能關聯性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5 表4-12,趣味性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7 表4-13,獨特性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9 表4-14,流行性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1 表4-15,誇張程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3 表4-16,諷刺程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5 表4-17,喜歡程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6 表4-18,考慮購買程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8 表4-19,功能關聯性之T檢定 80 表4-20,趣味性之T檢定 80 表4-21,獨特性之T檢定 81 表4-22,流行性之T檢定 81 表4-23,誇張程度之T檢定 81 表4-24,諷刺程度之T檢定 82 表4-25,喜好程度之T檢定 83 表4-26,考慮購買程度之T檢定 83 表4-27,實驗結果歸納表 84 表4-28,男女間是否有認知差異之實驗結果歸納表 85 表4-29,開放式問題之結果分析 86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 小沢雅子(1990)。新.階層消費的時代。台北:遠流。
    2. 朱耀沂、歐陽盛芝(2000)。熱帶昆蟲學。台北:國立台灣博物館。
    3. 林日揚(2001)。文化行政機構與流行文化的探討。發表於流行文化研討座談會。
    4. 南方朔(2000)。流行文化的社會影響及其重要性。發表於流行文化研討座談會,富邦文教基金會主辦(11.17),台北。
    5. 星野克美等(1988),黃恆正譯。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
    6. 陳俊玄﹙2003﹚。運動商品與符號消費。中華體育季刊,17(1),102-109。
    7. 陳坤宏(1990)。台北市消費空間結構之形成及其意義。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8. 國語辭典(1998)。台北: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9. 彭阿善(1999)。包裝設計「商品表徵」相似性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葉金燦、林瓊菱編(2005)。設計行銷-消費者的視覺素養剖析。台北:新文京開發。
    11. 張雅琪(2001)。日本流行文化認同程度與日文廣告效果關係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2.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台中:滄海書局。
    13. 張紹勳、林秀娟(1994)。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台北:松崗。
    14. 黃惠君(2001)。青少年社會福利意識之探討:家庭生活背景與消費文化意識的影響。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蔡源煌(1992)。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
    16. 廖美淑(2002)。仿冒品之符號相似性對消費者態度影響之探討—以服飾品為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碩士論文。
    17. 維基百科(2005a)。以Kuso為關鍵字搜尋的結果。2005年12月16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Kuso。
    18. 維基百科(2005b)。以Nintendo為關鍵字搜尋的結果。2005年12月8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Nintendo。
    19. 維基百科(2005c)。以可口可樂為關鍵字搜尋的結果。2005年12月8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AF%E5%8F%A3%E5%8F%AF%E6%A8%82。
    20. 簡妙如(2000)。流行音樂、台灣社會、文化運動:由「交工樂隊」的樂評現象談起。發表於「從批判質疑到世俗想像:台灣的藝術與現代性討論會」。
    21. Baudrillard, J.(1997),林志明譯。物體系。台北:時報。
    22. Baudrillard, J.(1998),洪淩譯。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
    23. Bocock, R.(1995),張君玫、黃鵬仁譯。消費。台北:巨流。
    24. Conner, S.(1999),唐維敏譯。後現代文化導論。台北:五南圖書。
    25. Gad, T.(2003),陳志銘譯。品牌密碼。台北:華泰文化。
    26. Keller, K. L.(2001),吳克振譯。品牌管理。台北:華泰文化。
    27. Kumar, R.(2000),潘中道、黃瑋瑩、胡龍騰等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學富。
    28. Langer, S. K.(1991),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
    29. Marconi, J.(1991),李宛蓉譯。品牌行銷:創造出價值與魅力來。台北:麥田。
    30. Saussure, F.(1985),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台北:弘文館。
    31. Wells, B. & Prensky, D.(1997),王森平譯。消費者行為。台北:台灣西書。

    外文部份

    1. Assael, H. (1987). 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action. Boston: Kent Publishing.
    2. Elder, C. D. & Cobb, R. W. (1983). The political uses of symbols. New York: Longman.
    3. Ivy, M. (1988). Tradition and difference in the Japanese mass media. Public Culture, 1(1), 21-29.
    4.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5.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6. McCracken, G. (1988). Culture and consumption: New approaches to the symbolic character of consumer goods and activitie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7. Miller, G. T. (1992). Living in the Environment. 7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8. Park, C. W., Jaworski, B. J. & Lawson, R. (1991). Evaluation of brand extensions: The role of product feature similarity and brand concept consistency.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18, 185-193.
    9. Simmel, G. (1903). 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reprinted in Donald N. Levine (ed.) (1971), Georg Simmel on the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0. Slater, D. (1997). 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1. Veblen, T. (1912).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New York: Macmillan.
    12. Zaichkowsky, J. L. (1999). Brand imitation: Do the Chinese have different view. Asia Pacific of Management, 16, 79-19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