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爐英秀
Yin-Shiu Lu
論文名稱: 應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探討智慧家庭產品的關鍵品質特性
Applying the Kano Model to Explore the 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 of Smart Homes
指導教授: 盧希鵬
Hsi-Peng Lu
羅天一
Tainyi Luor
口試委員: 陳正綱
Cheng-Kang 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6
中文關鍵詞: 狩野模式自動化安全性娛樂性智慧家庭
外文關鍵詞: Home Safety, Home Entertainment, Smart home, Home Automation, Kano model
相關次數: 點閱:480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有關智慧家庭的功能或系統包括生活環境的情境模擬、控制室內舒適環境、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資訊取得與傳播、家務勞動的替代功能、家庭智慧控制平台及資訊家電的發展等。但目前為止,並無太多的研究來區分出智慧家庭諸多功能中,何者可吸引消費且為必要性?何者為必需性但不具吸引性?因此本研究嘗試以Kano Model為理論基礎來探討智慧家庭的功能性分類。
本研究「未來房屋 Living Tomorrow」影片中的實驗性房屋為樣本,並請觀眾觀賞影片中所具有的實際性功能來回答問卷並做探討,採用「Kano Model」以驗證智慧家庭在「娛樂性」、「安全性」、「自動化」這三項功能,探討智慧家庭產品關鍵因素,並列出與這三項功能有關係的變數,在本研究嚐試以模型來解釋這些變數與這三項功能的關係。
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一、本研究11個問項,依 Kano要素分類方式予以分類,其結果:「魅力品質要素」共 2項,「無差異品質要素」共 9項,其餘:「一維品質要素」、「當然品質要素」、「反向品質要素」則無。
二、經樣本資料分析並驗證研究假設結果,顯示智慧家庭在「娛樂性」、「安全性」、「自動化」這三項功能,與「產品使用」、「顧客態度」,均有顯著相關性,而在「成本考量」部分,僅與「自動化」這一項功能相關。


Functions or systems related to Smart Homes include living environment scenario simulation, indoor comfort environment control, creation of a secured environment, acquisi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housework substitute functions, household intelligent control platforms, and information appliances development.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classified functions as both attractive and necessary. Often, functions are classified as necessary but not attractive. Therefore, we adopt the Kano model as a theoretical base and attempt to explore the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mart Homes.

In this study, we requested audience to watch a sample film, “Living Tomorrow”, which demonstrates the three main, practical functions of an experimental house: “entertainment”, “security”, and “automation”. After watching the film, the audience was asked to answer a questionnaire. We adopt the Kano model to classify the functions introduced in the aforementioned film and attempt to explain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Smart Hom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reached:
1. A total of 11 Smart Home-related items are classified as follows: two “Attractive Quality” items and nine “Indifferent Quality” items. No items were classified in the “One-Dimensional Quality”, “Must-Be Quality”, and “Reverse Quality” groups.
2. Via the analyses of sample data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hypotheses used, functions of “entertainment”, “security”, and “automation”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perceive useful” and “attitude”. Cost consideration is the only item correlated to “automation”.

論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II 目 錄 IV 圖 目 錄 VI 表 目 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3 1.3 研究流程與架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2.1 智慧家庭 (Smart Home) 6 2.2 狩野模式(Kano model) 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14 3.1 研究架構 14 3.2 研究方法 1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0 4.1Kano 二維品質要素分類 20 4.2描述性分析 22 第五章 結論 26 5.1 結論 26 5.2 建議 28 5.3 研究限制 30 參考文獻 37 附錄 40

1. 江至峯,智慧家庭中基於監督式系統之派屈網路,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碩士論文,2009。
2. 吳明隆,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易習圖書,2011。
3. 林晏冬,設備與環境整合的智慧家庭系統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碩士論文,2009。
4. 柯献堂,整合公司創新能力與顧客需求探討服務創新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5. 洪裕盛,基於無線網路與RFID設備之智慧屋模擬模型設計與建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2008。
6. 專題II 行政院 2008 年產業科技策略會議,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
7. 張又文,成衣零售業服務品質特性-以Kano 模式為架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碩文,2007。
8. 張剛、張前偉、林哲民、鄭黛如吳,KANO二維品質管理分析-以漫畫書店為例,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第42屆年會暨第12屆全國品質管理研討會。
9. 張晃華,以Kano模式探討可攜式車用導航裝置(PND)之顧客需求,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碩文,2008。
10. 張偉,廠商與消費者認知差距對企業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多媒體娛樂商務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博士論文,2012。
11. 陳泓廷,以KANO二維品質模式探討智慧綠建築設計策略,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2012。
12. 陳冠滔,住宅價值創造策略模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2013。
13. 陳景松、童啟晟、古亞薇、陳昭文、王靖淑,智慧生活科技之家庭自動化 創新應用商機探索(一),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2010。
14. 黃炫諭,植基於OSGi之數位家庭全覽系統,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論文,2009。
15. 楊志清,公務機關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工業局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碩文,2009。
16. 楊盛富,以最大容量優先之USB工作排程演算法,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碩士論文,2009。
17. 詹丕宗,社會影響對電子化服務之採用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博士論文,2012。
18. 劉明盛、賴春美、吳許得,應用KANO二維重新定義模式探討大學教育品質-以某科技大學餐飲系為例,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第43屆年會暨第13屆全國品質管理研討會。
19. 劉語彤,以Kano模式探討文創商品零售業之服務品質特性,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碩文,2011。
20. 潘佳佑,以派屈網路為基礎之智慧家庭系統,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碩士論文,2011。
21. 蔡銘峰,智慧家庭中周邊之無線感應網路整合以及遠端圖形界面之設計與技術,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碩士論文,2008。
22. 蘇朝墩,六標準差,前程文化,2009。
23. 蘇朝墩,品質管理,前程文化,2010。
24. 智慧化居住空間,http://www.ils.org.tw/intelligent/subject_content_introduction.aspx,2013.4
25. 智慧生活應用推動計畫,http://www.iliving.org.tw/home/overview,2013.4
26. i236智慧生活科技運用計畫,http://www.i236.org.tw/,2013.4
27. 智慧生活科技研討會,http://idraw.com.tw/mems/achieve/0501-11.pdf,2013.4
28. 智慧化居住空間-活動資訊,http://www.ils.org.tw/intelligent/subject_content_activity_full.aspx?PageCurrent=1&PageSectionCurrent=1&PageBlock=1,2013.5
29. 科技產業資訊室,狩野模型(Kano Model)與魅力品質創造,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3040,2013.4
30. Davis, F. D. (1989). Perceive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ciences Quarterly, 13, 319-339
31. Davis, F. D., Bagozzi, R. P. & Warshaw, P. R.,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Vol. 35, No. 8, 982-1003, 1989.
32. Kano, N., Seraku, N., Takahashi, F. & Tsuji, S. (1984). Attractive Quality and Must-Be Quality. The Journal of Japanese Society for Quality Control, April,42.
33. Kotler & Keller, “A Framework for Marketing Management Fifth Edition”, 184-185, 2012
34. Pi-Tzong Jan , Hsi-Peng Lu and Tzu-Chuan Chou, “Measuring the perception discrepancy of the service quality between provider and customers in the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industry”,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First, 2012, 1–15
35. YING-FENG KUO, “Integrating Kano’s Model into Web-community Service Quality”,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Vol. 15, No. 7, 925–939, September 2004.
36. YUNG-HSIN CHEN & CHAO-TON SU,“A Kano-CKM Model for Customer Knowledge Discovery”,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Vol. 17, No. 5, 589 –608, June 200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