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協衡
Hsieh-Heng Wu
論文名稱: 局部特徵取代法輔以視覺認知探討應用於本土化設計-以茶壺設計為例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eature-Replacing Method to Localization Design with the Assessment of Visual Cognition - Taking the Chinese Teapot as a Example
指導教授: 林銘煌
Ming-Huang Lin
口試委員: 鄭金典
Jin-Dean Cheng
鄧怡莘
Yi-Sin D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設計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1
中文關鍵詞: 工業設計眼球追蹤特徵比對
外文關鍵詞: industry design, eye tracker, feature-matching theory
相關次數: 點閱:495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以本土化設計如何推衍出新風貌為探討方向,再藉由眼球追蹤儀器來探討產品的空間特徵架構和人類視覺心理認知架構的關聯性。首先的初步認知階段實驗,以圖片的比對來探討人對於實物與電腦模擬圖片之間的造型認知差異,並由實驗結果來決定是否以電腦模擬從事設計表現及其認知上在實體模型製作的差異。再者的設計階段,則以「取代法」,由文化意象造型特徵的「取」(擷取)「代」(代入)來發想,設計新式樣的中式茶壺,探討新設計之茶壺的中國造型特徵以及與傳統文物意象之關連性,並進行設計實作。
    期望透過較為透明的設計過程,將東方文化深切豐富的意涵,傳承轉化為現代產品設計的造型語言,提供從事本土化設計的參考,以活絡中國古典的造型思考方式。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look for the method of reviving Chinese design, and the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an object’s spatial dimension and human cognition by eye tracker. The preliminary cognitive experiment is the comparison of people response to the same thing with the real object’s photos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Its result helps to decide if computer simulation can represent real model making and understand the degree of their differences. Then following by designing some new Chinese teapot with “replacing method”, it confer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new design and traditional historical images and elements.Then making a working model.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turn abundant oriental culture into modern design language. Hopefully its design tactics can offer an new thinking method and activate classical Chinese design vocabulary and application in the localization design.

    摘 要_I Abstract_II 謝誌_III 目錄_IV 圖目錄_VII 表目錄_XI 第一章 緒論_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_1 1.2 研究目的_2 1.3 研究流程與架構_3 1.4 研究架構_4 第二章 文獻探討_5 2.1 眼球追蹤和視知覺_5 2.1.1 眼球構造與運動機制_5 2.1.2 眼球運動參數_7 2.1.3 視覺探索:多元的探索和特定的探索_11 2.1.4 眼球追蹤研究_11 2.1.5 眼球追蹤儀器_15 2.2 「特徵比對」理論_15 2.3 設計的基本手法與研究_23 2.3.1 形變研究_23 2.3.2 取代手法的理論基礎_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_30 3.1 相關研究與資料探討_30 3.1.1 眼球追蹤和視知覺_30 3.1.2 特徵比對理論_30 3.1.3 設計的基本手法與研究_31 3.2 眼動儀認知實驗_31 3.2.1 認知比對實驗_31 3.2.2 取代法設計實驗_31 3.3設計實作_32 3.4 實驗儀器_32 3.4.1 三維掃瞄系統_32 3.4.2 眼球追蹤科學儀器_34 第四章 認知比對實驗_36 4.1 實驗方法與步驟_37 4.2 建立物品拍攝照片跟三維幾何模型圖庫_38 4.3 實驗設計_41 4.3.1 造型特徵設定_41 4.3.2 刺激物選擇和製作_41 4.3.3 問卷設計_41 4.3.4 受測者結構_41 4.3.5 實驗流程_42 4.3.6 實驗題目設計與目的_43 4.4 實驗結果與分析_47 4.4.1 實驗題目分析_47 4.4.2 實驗綜合分析_53 4.5 認知比對實驗小結_59 第五章 取代法設計實驗_61 5.1 實驗方法與步驟_62 5.2 取代法設計_63 5.2.1 設計方針_63 5.2.2 構想草圖發展_63 5.2.3 初選草案3D建模_69 5.2.4 定案3D建模_72 5.3 實驗設計_73 5.3.1 造型特徵設定_73 5.3.2 刺激物選擇和製作_73 5.3.3 問卷設計_73 5.3.4 受測者結構_73 5.3.5 實驗流程_74 5.3.6 實驗題目設計與目的_75 5.5 實驗結果與分析_78 5.5.1 實驗題目分析_78 5.5.2 實驗綜合分析_85 5.6 認知比對實驗小結_88 第六章 設計實作_89 6.1 設計實作方針_89 6.2 設計實作流程與架構_90 6.3 設計實作過程_91 6.3.1 細部修正_91 6.3.2 草模製作_92 6.3.3 發包翻模_94 6.3.4 成品量產_97 6.4 設計實作成果探討_102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_104 7.1 結論_104 7.1.1 視覺認知實驗成果整理_104 7.1.2 局部特徵取代法應用成果_110 7.2 建議_112 7.2.1 眼動儀實驗方面_112 7.2.1 設計手法應用方面_113 參考文獻_114 附錄_118

    中文書籍
    1. John F.Pile、官政能(譯),2000,家具設計:現代與後現代,臺北,亞太圖書。
    2. Kohler Wolfgang,李珊珊(譯),1988,完形心理學,臺北,桂冠。
    3. Richard Gregory,羅德旺(譯),1987,視覺心理學,臺北,東亞圖書。
    4. Sparke、Penny et al.,李玉龍、張建成(合譯),1992,新設計史,臺北,六合。
    5. Worringer,wilhelm、魏雅婷(譯),1994,藝術風格的心理學:抽象與移情,臺北,揚智文化。
    6. 小林重順,丘永福(審訂),1991,造型構成心理,臺北,藝風堂。
    7.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1989,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臺北,錦鏽。
    8. 王冠英,1993,中國古代民間工藝,臺北,台灣商務。
    9. 安海姆、李長俊(譯),1976,文化符號學,臺北,雄獅圖書。
    10. 何秀煌,1999,記號•意識與典範:記號文化與記號人性,臺北,東大圖書。
    11. 吳山(編),2002,宜興紫砂辭典,臺北,唐人工藝。
    12. 吳山,1998,宜興紫砂壺藝術,臺北,藝術家。
    13. 吳山、徐思民、陸曄,1994,中國八千年器皿造型,臺北,藝術圖書。
    14. 吳盛木,1986,心理學,臺北,三民。
    15. 呂清夫,1996,後現代的造型思考,高雄,傑出文化。
    16. 李幼蒸,1997,文化符號學:符號學和意識形態,臺北,唐山。
    17. 李英豪,1996,茶壺珍藏,臺北,藝術。
    18. 李素卿(譯),2003,完形心理學,臺北,五南。
    19. 李欽賢,1992,臺灣美術歷程,臺北,自立晚報社。
    20. 周慶華,2000,中國符號學,臺北,揚智文化。
    21. 金丹元,1992,撿拾藝術的記憶:中國古典美學漫談,臺北,葉強。
    22. 倪再沁,1995,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臺北,雄獅。
    23. 朗,1998,胸中之竹:走向現代之中國美學,安徽省合肥市,安徽教育。
    24. 莊伯和,1988,中國造型=Chinese Forms,臺北,光華畫報。
    25. 莊伯和,1994,台灣民藝造型,臺北,藝術家。
    26. 陳潤民、光冉(撰文),1997,中國古瓷集珍,臺北,南天。
    27. 程啟坤、姚國坤、王存禮,2000,茶文化,臺北,新視野。
    28. 楊國樞(主編),1996,文化心理學的探索,臺北,台大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
    29.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臺北,亞太圖書。
    30. 葉維廉,1992,解讀現代•後現代:生活空間與文化空間的思索,臺北,東大。
    31. 鄔昆如,2004,形上學,臺北,五南。
    32. 熊寥,1990,中國陶瓷與中國文化,杭州巿,浙江美術學院出版。
    33. 鄭伯壎、洪光遠、張東峰,1980,心理學,臺北,桂冠。
    34.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桂冠。
    35.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臺北,五南。
    36. 盧文格•布萊西、李維(譯),1995,自我的發展:概念與理論,臺北,桂冠。
    37. 羅蘭•巴特、董學文,王葵(譯),1992,符號學美學,臺北,商鼎。
    38. 龔鵬程,1992,文化符號學,臺北,臺灣學生。

    學術論文
    1. 王鉅富,2003,造形於形變過程中與情感意象之關係研究-以汽車造形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2. 林佳音,2004,視覺引導作用之設計傳達效應研究,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3. 林房儹,1996,藉由眼球運動探討視覺搜尋型態與視覺疲勞之研究,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管理技術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臺北。
    4. 林旻慧,1998,藝術作品的詮釋-以背景脈絡觀點為考量詮釋作品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5. 張世明,2000,中國設計哲學與美學之研究,大葉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
    6. 曾懷德,2003,產品造形形變於情感意象空間之探討-以椅子造形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7. 游昭文,1997,台灣本土青少年色彩觀之研究,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技術學程碩士論文,臺北。
    8. 廖家寧,2003,物體形狀屬性與視覺搜尋:眼球運動的分析,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9. 劉欣茹,2002,以眼球運動模式探討辨識面部情緒表情之脈絡效應,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10. 蔡蕙如,2000,流行時尚的斷裂與差異-中國風在台灣,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11. 鄧建瑋,2003,屬性特徵比對理論應用於本土化設計,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英文
    1. Anthony Santella, & Doug DeCarlo (2002,June). Abstracted painterly renderings using eye-tracking data. Non-Photorealistic Animation and Rendering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on-photorealistic animation and rendering, New York, NY.
    2. Anthony Santella, Doug DeCarlo (2004 June). Visual interest and NPR: an evaluation and manifesto. ACM Press New York, NY.
    3. Bing Pan, Helene A. Hembrooke, Geri K. Gay, Laura A. Granka, Matthew K. Feusner, Jill K. Newman (2004 March) The determinants of web page viewing behavior: an eye-tracking study. ACM Press New York, NY.
    4. Dodge,R(1990) Visual perceptions during eye move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7.pp.454-465.
    5. K. Cater, A. Chalmers, G. Ward (2003 June) Detail to attention: exploiting visual tasks for selective rendering. Eurographics Association Aire-la-Ville, Switzerland, Switzerland.
    6. Kirsten Cater, Alan Chalmers, Patrick Ledda (2002 November) Selective quality rendering by exploiting human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looking but not seeing. ACM Press New York, NY.
    7. Poika Isokoski (2000 November) Text input methods for eye trackers using off-screen targets. ACM Press New York, NY.
    8. Ravikrishna Ruddarraju, Antonio Haro, Kris Nagel, Quan T. Tran, Irfan A. Essa, Gregory Abowd, Elizabeth D. Mynatt (2003 November) Perceptual user interfaces using vision-based eye tracking. ACM Press New York, NY.
    9. Robert L.Solso(1994) Cognition and the Visual Arts,London,Cambridge。
    10. Stavri G. Nikolov, Timothy D. Newman, Dave R. Bull, Nishan C. Canagarajah, Michael G. Jones, Iain D. Gilchrist (2004 March) Gaze-contingent display using texture mapping and OpenGL: system and applications. ACM Press New York, NY.
    11. Yang,G.Z.,Laura,D.M.,Hu,X.P. and Rowe A. (2002) Visual search:Psychophysical models and pracital applications. Image and Vision computer.20.pp.273-287

    網路資源

    1. ACM Digital Library, http://portal.acm.org.
    2. Marielle Lange(2004) Cognitive Psychology lecture notes: Attention and Focus, Retrieved June 13 , 2005, from http://homepages.inf.ed.ac.uk.
    3. SR Research Ltd.(2004,November) Complete Eye Tracking Solutions, Retrieved December 28 , 2004, from http://www.eyelinkinfo.co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