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士文
Shih-wen Cheng
論文名稱: 國民小學學生思考傾向與憂鬱程度關連之研究--- 以基隆市、台北市三所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
A Research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Distraction and Degree of Depression --- Sampling on Grade 5 Students from Three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Keelung City and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吳克振
Cou-Chen Wu
口試委員: 楊文
none
楊維寧
non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6
中文關鍵詞: 思考傾向青少年憂鬱症
外文關鍵詞: distraction
相關次數: 點閱:19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主要探討國民小學學生的「思考傾向」發生與「憂鬱程度」之關連性,以及產生憂鬱與思考傾向的背景因素。以釐清憂鬱的發生與「思考傾向」間之關係,以作為將來第一線教師輔導與補救的建議。
本研究使用的樣本,係取樣93學年度基隆市兩所及台北市一所國小五年級學生填寫「國民小學學生思考傾向與憂鬱程度關連問卷」,並採取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選取共同之因子,同時利用最大變異法轉軸(varimax rotation),使各變相再每一因子負荷量的平方和達至最大值,並具有較佳的解釋能力,以建購該次量表之效度。
本研究中將思考傾向的18個問項依因素分析分成5個構念,並將其命名為「貪、瞋、痴、慢、疑」,分別用這五個因素來探討思考傾向與其他因素的關係。結果顯示:
一、思考傾向中的「貪」與「痴」念的發生與上網時間與看電視的時間,有明顯的關連性,這兩項花的時間越長,思考傾向中貪、痴的產生程度也越強。
二、憂鬱的程度也與上網與看電視的時間有明顯關連。時間長憂鬱程度也越高。
三、思考傾向中貪、瞋、痴、疑與憂鬱程度有十分明顯的關連,唯獨慢念的關係不明顯。

最後依據結論,對教育主管機關、學校及老師、學生家庭、網路及視聽媒體提出建議。


The research study aims at the relation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distraction and degree of depression as well as causes behind their distraction and depression. Moreover, clarific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distraction and depression is provided for future reference to practical counseling and anticipation.
The research data is collec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distraction and degree of depression.”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research study are grade 5 students at two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Keelung city and one in Taipei city in 2005. The research data is analyzed b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achiev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varimax rotation is employed to make the maximum sum of the variances of the loadings possible.
All of the 18 questions of distraction in the questionnaire fall into 5 categories, which are: greed, hatred, inflexibility, arrogance, and doub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distraction and other variable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above 5 categories. The findings are:
1.There ar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greed, inflexibility and time they spend on the Internet and television. In other words, the more time the participants spend on surfing the Internet and watching television, the higher level their greed and inflexibility will reach.
2.Positive correlation is also found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degree of depression and time they spend on watching television. That is, the participants who spend more time on television have higher degree of depression than those who spend less time on television.
3.There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greed, hatred, inflexibility, doubt of distraction and degree of depression, but not arrogance.
In the last chapter of the research,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ministration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f schools, teachers, students’ families, and the Internet, as well as audio-visual media on the basis of the findings.

Keywords: distraction, degree of depression, chronic depression

第一章 緒論9 第一節 研究動機9 第二節 研究目的、研究問題13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14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16 第一節 思考傾向的內涵與其相關研究16 第二節 青少年憂鬱傾向的內涵與其相關研究2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5 第一節 研究程序35 第二節 研究方法37 第三節 研究架構37 第四節 研究假設39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42 第六節 研究工具44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解釋47 第一節 資料處理47 第二節 因素分析49 第三節 統計分析與檢定51 第四節 研究結果與分析討論68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74 第一節 研究發現74 第二節 建議75 參考文獻81

一、中文部分

孔繁鐘編譯(1999)。Fish 氏臨床精神病理學精神醫學之症狀及病徵(1999)。台北:合記。
孔繁錦、孔繁鐘譯(2002)。DSM-IV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北:
合記。
石佳音、柳惠容、賴美佳譯(2003)。陪青少年度過掙扎期—完全輔導指南(增訂版)台北:基督橄欖文化。(原著出版年:1993 年)
江文慈(1998)。完美主義與憂鬱症病理發展之分析。諮商與輔導,
155,20-25。
百法明門論表解 民78
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統計資訊網(2005)。民國93 年青年死因統計資料。http://www.doh.gov.tw/statistic/index.htm 上網日期:2005/06/10。
李曉蓉(1997)。青少年身體意象與自尊、沮喪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呂怜慧(2002)。變調的求學路:中途輟學學生對生活事件解釋風格之尋跡。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導活動教學碩士班
碩士論文。
吳櫻菁(1987)。團體領導新手的完美主義。諮商與輔導,21,36-38。
林正文(2002)。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林明進(1993)。國民小學教師非理性觀念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昱伶(2001)。青少年完美主義傾向與人際關係問題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俊德(1998)。準諮商員於初次晤談中有關完美主義思考與相關行為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林俊德(2000)。完美主義個案的諮商與輔導技巧。學生輔導,68,
34-47。
林擎寰(1994)。認知偏誤與負向情緒之關係的探討。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振能、陳營生、傅世良譯(2000)。性格型態:心理取向的九種人格分類。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7 年)
邱一峰(1996)。國中生憂鬱傾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性別、年級、家庭狀況、鬱卒、憂鬱與尋求幫助、自殺傾向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鈺茹(2000)。青少年之生活事件與憂鬱症狀。國立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星雲法師(2001)迷悟之間2 香海文化出版
高民凱(2001)。中學生解釋風格量表之編製及其效度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徐世杰(2003)。青少年憂鬱與社會畏懼、雙親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徐佩君(2000)。父母管教方式、解釋風格、負向家庭生活經驗與兒童解釋風格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
論文。
許仁榮(1990)。高中生的非理性觀念、認知風格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杏容(2001)。給他們一個Easy 的環境:青少年因應壓力行為之探討-憂鬱情緒與偏差行為。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玫伶(1996a)。談資優學生與完美主義。資優教育月刊,61,25-31。
陳玫伶(1996b)。國小資優學生完美主義傾向與自我觀念及學業成就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昌蘭(2001)。陽光照不到的青春—憂鬱傾向青少年人際關係的歸因與因應之探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輝(2001)。青少年自我中心與偏差行為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柏齡(1999)。國中生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姿廷(2003)。國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完美主義與學業延宕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子恩(1992)。憂鬱傾向與非憂鬱傾向大學生之負面想法、轉移策略之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黃德祥、魏麗敏(2000)。諮商理論與技術。台北市:五南。
葉雅婷(2000)。高中生知覺其父母教養方式、完美主義及身心健康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雅馨(主編)(2002)。十七歲的冬天教師手冊。台北:董氏基金會。
葉雅馨(主編)(2003)。下一次的微笑教師手冊。台北:董氏
基金會。
菩提心旅—思考傾向的止息—收攝六根http://www.ctworld.org/disciple/feeling/index.htm 上網日期:2004/06/10
游恆山譯(2001)。變態心理學(Carson, C. R. & Butcher, N. J.,
Abnormal Psychology and Modern Life)。台北市:五南。
董氏基金會(2005)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查表
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overblue.asp
董氏基金會(2005)。憂鬱與憂鬱症現況調查。
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44&Page=2上網日期:2005/5/10。
董氏基金會(2005)。兒童、青少年日常生活及情緒現況調查。
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42&Page=2上網日期:2005/5/10。
董力華(2003)。大學生完美主義傾向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張玉玲(2000)。尋找挑戰難題、打死不退的學生:國中學生解釋風格、自尊、學業失敗忍受力與挑戰學業難題行為之研究。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張春興(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曾光佩(1993)。大學生的憂鬱情緒與歸因—憂鬱性歸因理論的驗證。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浩然(2002)。青少年憂鬱疾患與憂鬱症狀之追蹤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流行病學組博士論文。
楊順南(1996)。憂鬱理論的整合研究—認知取向。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桂嫚(1994)。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嘉慧(1998)。國中生的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因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鄭惠萍(2002)。雙親教養態度、人格特質、社會支持、生活事件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碩士論文。
斌宗法師()在般若波羅密心經要義
劉玉玲(2002)。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市:揚智。
盧俊宏、曾慧桓、趙文其、黃瀅靜(1999)。完美主義概念與測初
探。大專體育,43,42-51。
謝怡玲譯(2001)。你是資優生。台北:漢藝色研文化。(原著出版年:1996 年)
謝佳原(2003)。國中學生解釋風格與依附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葉真秀(2004)。高中生完美主義傾向、解釋風格與憂鬱程度
之關係—以台中縣市六所高中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ccordino, B. D., Accordino P. M., & Slaney, B. R.(2000). An investigation of perfectionism, mental health, achievement,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adolescent.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 37,
535-545.

Ashby, S. J., Rice, G. K., & Slaney, B. R. (1998). Self-esteem as a
mediator between perfectionism and depression: A structural equations
analysi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5, 304-314
.
Chang, C. E., & Sanna, J. L. (2001). Negative attributional style as a
moderator of the link between perfectionism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
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an integrative model.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8, 490-495.

DiBartolo, M., Frost, O. R., Hunt, L. S., & Kawamura, Y. K. (2001).
Perfectionism,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re the relationships independent?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5, 291-301.

Diego, M., Field, T., Sanders, C. (2001). Adolescent depression and risk
factors. Adolescence, 36, 491-498.

Fleet, L. G., & Hewitt, L. P. (1991). Perfectionism in the self and social
contexts: Conceptualization, assessment, and association with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456-470.

Fleet, L. G., & Hewitt, L. P. (2002). Perfectionism: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Washington, DC :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Halpin, K., & Lester, D. (2001). Hopelessness and perfectionism. Psychological Reports,88, 252.

Joiner, T. E. Jr. (2001). Negative attributional style, hopelessness depression and endogenous depression. 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 39, 139-149.

Preusser, J. K., & Rice, G. K. (2002). The adaptive/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scal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34, 210-221.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