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奕安
Yi-An Chen
論文名稱: 台達電投影機事業部競爭優勢分析-研究系統整合之重要性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alysis in Projector Business Unit of Delta Electronics, INC -A research of how importance is of system integration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 林維熊
Wei-Shong Lin
口試委員: 陳正綱
Cheng-Kang Chen
梅國忠
Kuo-Chung M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企業管理系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3
中文關鍵詞: 成本優勢定位策略附加價值平台化與模組化標準化與多樣化系統整合利益優勢定位策略
外文關鍵詞: Cost Advantage Position, added value, platform and module, standard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Benefit Advantage Position
相關次數: 點閱:283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究產品開發的系統整合機制,並建構出投影機製造商產品開發的核心能力,提供高品質且低成本之產品,提升產品之附加價值,以滿足市場所需。本研究發現,產品開發的關鍵成功因素有三:一、技術創新與整合,二、流程改善與整合,三、產品開發專案與整合。而此三個成功關鍵因素有賴於系統之整合,系統整合的根本建立於標準化與多樣化;然而為執行標準化與多樣化,需建立平台化與模組化以配合標準化與多樣化的執行。藉由系統整合及平台化與模組化的建立,將可增加公司之附加價值,進而提升公司之競爭優勢。期盼此研究結果對台達電及相關業者有益。


The research purpose is to construct system integration mechanism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so that timely satisfaction of market, reliable quality, and effective cost could be achieve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ore capability in product development by overhead projector manufacturer.

The research shows three major mechanisms are key success factors of product development, namely, 1)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2)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integration, and 3)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 and integration. These three key factors are based on system integration, and system integration is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ndard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Howe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requi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platform and module to cooperate with such implementation. Through system integr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platform and module, the added value of the company could be increased and then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company. It is expected the research results could benefit DELTA and relevant manufacturer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 第四節 章節與結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回顧 4 第一節 “策略”是什麼? 4 第二節 “策略性定位”是什麼? 5 第三節 “競爭優勢”是什麼? 9 第四節 策略與組織整合之關係 1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4 第一節 研究方法 14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16 第四章 投影機產品定位策略 18 第一節 投影機產品品質需求分析 20 第二節 市場區隔分析 25 第三節 投影機技術分析 27 第四節 委託設計廠商之經濟價值分析 29 第五節 投影機價值鏈分析 32 第六節 技術選擇 34 第七節 垂直整合策略 34 第八節 投影機品質需求的未來發展趨勢及策略建議 35 第五章 台達電子投影機事業部門策略分析 39 第一節 個案公司簡介 39 第二節 面板技術選擇策略分析 40 第三節 產品開發策略-標準化與多樣化 46 第四節 平台化與模組化策略分析---以個案為例 51 第五節 價值創造與系統整合:組織能耐-競爭優勢的基礎 77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3 參考文獻 84 中文資料 84 英文資料 85 圖目錄 第一章 圖1- 1研究架構 2 第二章 圖2- 1成本優勢策略定位邏輯 6 圖2- 2利益優勢策略定位邏輯 7 圖2- 3競爭優勢架構(FRAMEWORK) 10 圖2- 4產業及企業本身對利益率的影響 10 圖2- 5衡量企業競爭優勢的方法 12 第三章 圖3- 1研究範圍與研究架構 17 第四章 圖4- 1策略定位程序圖 19 圖4- 2投影機水平品質指標—亮度的提高 21 圖4- 3投影機水平品質指標—重量的減輕 22 圖4- 4投影機水平品質指標—解析度提高 22 圖4- 5投影機水平品質指標—功能多樣化 23 圖4- 6投影機產品購買傾向的影響 24 圖4- 7投影機市場應用區隔 26 圖4- 8 投影機市場平均市價趨勢分析 27 圖4- 9全球投影機技術未來市場趨勢 29 圖4- 10投影機產業廠商市場佔有率分析 30 圖4- 11全球投影機市場銷售量與成長率之發展 36 圖4- 12投影機市場解析度佔有率之發展 36 圖4- 13投影機市場亮度佔有率之發展 37 圖4- 14投影機市場重量佔有率之發展 38 第五章 圖5- 1台達電子:企業文化與品質政策 40 圖5- 2【創造價值】機制:系統整合 46 圖5- 3標準化與多樣化對成本的影響分析 48 圖5- 4企業規模的大小決定因素 51 圖5- 5功能介面選擇面板—平台化與模組化CASE STUDY 53 圖5- 6成功案例—最佳實務 55 圖5- 7平台化與模組化之系統整合與成本競爭優勢之個案分析 56 圖5- 8平台化與模組化與產品成本結構改變趨勢與競爭優勢分析 57 圖5- 9平台化與模組化之系統整合與成本競爭優勢之個案分析 58 圖5- 10平台化與模組化對時間、成本、品質的關係 59 圖5- 11內、外兼具的策略與組織的系統整合(一) 60 圖5- 12資訊流與溝通平台化CASE STUDY 63 圖5- 13產品開發採購應扮演之角色;系統整合CASE STUDY 64 圖5- 14產品開發系統支援應扮演之角色;系統整合CASE STUDY 65 圖5- 15外包「插件」作業節省成本分析 66 圖5- 16內、外兼具的策略與組織的系統整合(二) 67 圖5- 17產品開發專案管理流程圖 68 圖5- 18可行性分析流程圖 69 圖5- 19產品開發專案管理矩陣式組織的應用 74 圖5- 20產品開發專案管理跨功能團隊組織的應用 76 圖5- 21企業價值創造流程圖 77 圖5- 22企業應建立的五種能力 80 圖5- 23彈性化的演變過程 81 第六章 圖6- 1持續性競爭優勢—價值創造 83 表 目 錄 第二章 表2- 1藉由價格開發競爭優勢 8 表2- 2策略定位的方式 9 第三章 表3- 1不同研究方法的應用時機 15 第四章 表4- 1投影機的市場應用 25 表4- 2主要投影機技術定義介紹 27 表4- 3主要投影機技術未來市場趨勢 28 表4- 4全球投影機市場成長率分析 31 表4- 5數位投影機產業結構概況 33 第五章 表5- 1面板選用策略—影響成本的主要因素 41 表5- 2面板選用策略—影響產業競争力指標的主要因素 44 表5- 3標準化的優勢和弱勢 47 表5- 4標準化與多樣化對成本的影響分析 49 表5- 5 平台化與模組化個案分析—標準化與多樣化的成本分析 52 表5- 6產品結構與產品成本改變趨勢分析 57 表5- 7產品開發專案管理流程 71

中文資料
1.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台北:遠流出版社。
2.林維熊(2004),策略管理—個人、公司與國家經營成功之道,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EMBA-策略管理教材。第一章:企業競爭力分析、第二章:市場競爭、第三章:策略性定位、第五章:市場結構、第十一章:垂直整合。
3.徐作聖、邱奕嘉、許友耕(2005),高科技產業策略與競爭,台北:全華科技圖書公司。
4.謝安田(1989),「企業研究方法」,台北:自版。
5.余朝權(2004),「產業競爭分析專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6.吳啟銘(2005),「企業評價」,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31。
7.方至民(2004),「企業競爭優勢」,台北:前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8.羅台雄(2004),「管理經濟學」,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9.王振容(2006),經濟日報_企業大學_標竿學院:企業必勝基因。
10.楊國安(2004)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人力資源與組織行為學。

英文資料
1.Chandler, A., Strategy and Structure: 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Industrial Enterpris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62, p. 13.
2.Andrews, K., Tb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 Homewood, IL, Irwin, 1971.
3.Itami, H., Mobilizing Invisible Asset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4.David Besanko, David Dranove, Mark Shanley, S. Schaefer(2004), Economics of Strategy-3rd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pp.1, pp. 358-366 & pp. 384-397.
5.Poter, Michael E., Competitive Advantage, Free Press: New York, 1985.
6.Gareth R. Jones, Introduction to Business, 2006.
7.Poter, Michael E., On Competition, Free Press: New York, 1985.
8.James A. Brickley, Clifford W. Smith, Jr., Jerold L. Zimmerman.—3rd ed., Managerial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al architecture, 2004.
9.Warren J. Keegan, 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9.
10.Jim Collins, Good to Great, 2000
11.Carliss Y. Baldwin, Kim B. Clark,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n Managing the Value Chain, 2000.
12.Yin, R. K.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 1994.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11/12/26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