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進良
Chin-Liang Chen
論文名稱: 持續性創新經營模式個案研究 —以電腦周邊廠商為研究對象
A Case Study of Continuous Innovation Business Model -The Research for PC Periphery Manufacturer
指導教授: 梁瓊如
Chiung-Ju Liang
口試委員: 紀佳芬
Chia-Fen Chi
翁文彬
Wen-Bin Ow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持續性創新創新小組美學競爭力電腦周邊客戶導向創新
外文關鍵詞: Continuous Innovation, Innovation Team, Design Competition, PC Periphery, Customer Centric Innov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218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面對全球化腳步快速的來臨,地球村的影響席捲全球,從美國次級房貸、雷曼兄弟的連動債到銀行的倒閉危機潮引發一連串經濟波動的風暴。美國引出的問題卻使全球的經濟出現了百年難得一見快速衰退。即使正值於快速成長的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大陸也無法力抗頹勢,在在顯示全球連動的關係越來越緊密。企業將無法自外於來自各地的競爭,蝴蝶效應將更加明顯。國內各產業之核心活動,面臨結構性改變之威脅,在既有的成功商業模式已無法適應此一快速之產業演變,昨日為公司創造最大股東利益的核心價值,可能因新進入者或替代品之加入,而陷公司於失敗的風險中。

    在國內電腦周邊產業中,因國內需求並未達經濟規模,又面臨來自國外先進國家之品牌優勢競爭下,如僅在國內市場耕耘,將無法獲利及成長。因此勢必往世界各地伸展觸角,也因此將和世界各地的Local King或一級大廠展開短兵相接的肉搏戰。憑藉於生產成本的優勢找尋合適的OEM或ODM的夥伴,一直是國內電腦周邊產業的業者長久以來所採取的經營策略。同時伴隨著台資企業轉戰中國大陸尋求更低廉的生產成本以取得客戶的青睞,加上偶而的創新,確實使電腦周邊業者享有短暫的榮景。然而該產業的進入門檻不高,中國大陸的掘起,以超低價格有時甚至低於自己的成本搶食原先就不大的市場規模,造成惡性競爭,而遭滅頂消失之電腦周邊公司比比皆是。

    本研究係參考全球各知名企業之成功價值創新模式,比擬於國內電腦周邊產業中,探討個案公司在創新的腳步上如何做到持續性,以及如何投資以創造企業營運之高績效及持續獲利,又如何在價值鏈上的角色,複製成功經驗,不同階段建立不同核心競爭力,一直以創業態的心態開拓新市場,掌握產業演進之軌跡,避免背離演進法則,落入必然失敗之鴻溝。同時經過市場驗證而取得成功的經驗,得以讓一樣是中小企業的台灣廠商,面臨同樣嚴苛的環境及無情的挑戰,能從個案公司學習到創新的歷程和軌跡以做為未來組織規畫,持續創新的參考。


    Faced with the coming rapid of globalization, the domestic industry’s core activities were facing the threat of structural change. The existing successful business model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this rapid evolution of the industry. Creating the company's largest shareholder interests of the core values in the past, may be a result of the new entrants to the alternatives or to join, and depression in the company of the risk of failure now.

    In domestic Computer periphery industry, the scope is not big in Taiwan, it can not get any profit and growth just only in Taiwan market , so, should be take the global market to be the target market, that is the same sitiation for Taiwan companys. The cost advantage is always Taiwan company’s weapon to looking for customers and sometimes add more or less creation, indeed created a profitable industry in recent 20 years. But the entry barrier is low for Computer periphels industry, and China company use the very low cost to stright for new order and customer. In this situation , company suffer a very bad and unfair competition, that caused many of disappeared companies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Well how to improve the compete state, that is the study want to do.

    In this study, we refer the successful value of innovative models of global well-known enterprises, compared to domestic computer periphals industry company, in the case of the innovation ways, how to keep continuous innovation, how to invest to create a high-performance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profits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 that companyies or CEO should be learn and study. As the value chain, copy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establish core competitiveness, to develop new markets. Following the industry evolution track, to avoid deviated from the evolution rule, not fall into the inevitable fail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experience of the successful process that through the test of the rigid market, will become a reference for Taiwn computer periphery company or related company.

    Hope the related company can get and learn the useful information and strategyfrom this study, and helpful for them to know how to reorganize the organization to do continuous innovation.

    圖目錄 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3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3 第二節 研究動機 1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5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7 第五節 研究架構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價值創新 19 第二節 創新的種類 21 第三節 創新的風險 23 第四節 讓創新與生命週期一致 25 第五節 創新策略 29 第六節 先驅優勢的似是而非 31 第七節 技術創新 33 第八節 明尼蘇達礦業製造(3M)領先使用者概念 34 第九節 顧客價值創新 40 第十節 創新網路化新規則 43 第十一節 另闢成長蹊徑 51 第十二節 發現下一桶金 54 第十三節 使用價格-效益定位圖 57 第十四節 使用定位圖-找出優勢 60 第十五節 擬定策略的步驟-使用S.W.O.T 62 第十六節 使用波特的五力分析 64 第十七節 五種競爭力與產業結構關聯性 66 第十八節 微笑曲線 68 第十九節 個案公司在微笑曲線之價值定位 69 第二十節 打好創新的如意算盤 72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產業分析 73 第一節 電腦周邊產業分析 73 第二節 個案公司在電腦周邊產業的定位 77 第三節 電腦周邊產業勝出條件 79 第四節 IT產業發展的影響 81 第五節 相關產業發展的影響 83 第六節 周邊產業創新風險分析 84 第四章 個案公司研究分析 89 第一節 個案公司背景介紹 85 第二節 跳脫產品生命周期 94 第三節 產品差異化 97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 100 第五節 專業化 104 第六節 成本優勢 108 第五章 持續性創新與成長的經營策略 112 第一節 持續性創新的研發程序 112 第二節 客戶導向創新(CCI) 116 第三節 美學競爭力 120 第四節 創新小組 123 第五節 從本業發現新價值 128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課題 130 第一節 結論 130 第二節 未來課題 132 參考資料 中文部份 英文部份

    中文資料:
    1. Michael E. Porter 著,周旭華譯,競爭策略,台北,天下遠見,(1998)。
    2. W. Chan Kim、Renee Mauborgne 著,黃秀媛譯,藍海策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全
    新市場,台北,天下文化,(2005)。
    3. Wayland & Cole 著,邱振儒譯,客戶關係管理,台北,商周出版,(1999)。
    4. Carliss Y. Baldwin等著,巫宗融譯,價值鏈管理,台北,天下遠見,(2001)。
    5. 施振榮著,蕭富元採訪整理,全球品牌大戰略:品牌先生施振榮觀點,台北,天下雜
    誌,(2005)。
    6. 喬治•戴(George S. Day),羅耀宗譯,〈打好創新的如意算盤〉(Is It Real?
    Can We Win? Is It Worth Doing? Managing Risk and Reward in an Innovation
    Potpolio),《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HBR),2007年12月,頁118∼130。
    7. Henry Chesbrough 著,李芳齡譯,開放式經營,台北,天下雜誌,(2007)。
    8. Anita M. McGahan著,李芳齡譯,創新的軌跡,台北,天下雜誌,(2007)。
    9. David A.Vice & Mark Malseed著,蕭美惠 & 林秀津譯,翻動世界的Google,台北,時
    報出版,(2006)。
    10.唐納德.勞瑞,伊夫.多茲,克勞德.西爾,(另闢成長蹊徑),《哈佛商業評論.全球
    中文版》(HBR),2007年8月
    11.Giovanni Gavetti & Jan W. Rivkin,(善用比擬的威力)(Tapping the power of
    Analog)y,《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HBR),2005年4月,頁56∼67
    12.Eric Von Hippel, Stefan Thomke, Mary Sonnack (1999), “Creating
    Breakthroughs at 3M”,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HBR),1999年10月,頁37
    ∼58
    13.Geoffrey A. Moore,(進退有據-老企業創新之道)(Darwin and the Demon:
    Innovating Within Established Enterprises),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
    (HBR),2004年8月,頁73∼79。
    14.Beata Perng & Linda Hsu著,3M成功秘訣:無限創新,台北,漢宇國際,(2007)。
    15.Youngme Moon,郭研希譯,(跳脫產品生周期)(Break free from the Product Life
    Cycle),《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HBR),2005年5月,頁81∼89。
    16.Chris Zook(克利斯.祖客),(發現下一桶金)(Finding Your Next Core Business:
    What if you've taken your core as far as it can go?),《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
    文版》(HBR),2007年4月。
    17.Richard A. D’Aveni, (標出你的競爭力)( Mapping Your Competitive Position),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HBR),2007年11月,頁62∼74。
    18.勇於創新(Winning Through Innovation),周旭華譯,天下文化。
    19.Tim Brown,(學創新)(Design Thinking)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HBR),
    2008年6月,頁83∼93。
    20.Lance A.Bettencourt & Anthony W. Ulwick,(顧客是你的創意中心)( The Customer-
    Centered Innovation Map),《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HBR),2008年9月,頁
    70∼77。
    21.Larry Selden & Ian C﹒MacMillan,(客戶導向創新)(Manage Customer-Centric
    Innovation-Systematically),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HBR),2006年4月。
    22.尼爾馬亞.庫瑪(Nirmalya Kumar),(突破殺價紅海)(Strategies to Fight Low-
    Cost Rivals),《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2006年12月。
    23.Ravi Chhatpar,〈設計與策略同步〉( Innovate Faster by Melding Design and
    Strategy),《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2007年9月。
    24.楊倩蓉,(用設計巴結消費者),引用網址:
    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1342,30雜誌,2008年9月
    25.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產業情報。
    26.價值創新管理講義,梁瓊如教授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財金所。
    27.核心競爭力講義,梁瓊如教授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財金所。
    28.組織與管理講義,廖文志教授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管所。
    29.國際企業管理講義,林妙雀教授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管所。
    30.創意與管理講義,覃冠豪博士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31.碩士論文參考,趙焕光,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九十五年度管理研究所EMBA碩士。
    32.碩士論文參考,張琳,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九十五年度管理研究所EMBA碩士。
    33.碩士論文參考,鄧嶼華,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九十六年度財金研究所EMBA碩士。
    英文資料
    1. Larry Huston and Nabil Sakkab “INSIDE PROCTER & GAMBLE’S NEW MODEL FOR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 March,pp.58-66
    2. Bhaskar Chakravorti (2004),”The New Rules for Bringing Innovations to
    Marke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Apr.2004,vol.31,pp.60)
    3. Anthony, S. D., Johnson, M. W., & Sinfield, J. V. (2008).
    Institutionalizing innovation.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49(2), 45-53
    4. Adner, Ron (2006) ,”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84, No4,pp.98-107
    5. Scott D.Anthony (2006), “Mapping Your Innovation St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 2006).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14/06/05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