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竣宇
Jun-yu Yang
論文名稱: 以有限元素法探討鋼筋構架化之行為
Us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o study the behavior of framed reinforcements
指導教授: 潘誠平
Chan-Ping Pan
口試委員: 鄭蘩
none
蔡幸致
non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程學院 - 營建工程系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1
中文關鍵詞: 鋼筋混凝土有限元素法鋼筋構架化
外文關鍵詞: reinforced concrete, finite element method
相關次數: 點閱:35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台灣地區建築物往往因地震、腐蝕、自然損害,或當初設計不敷現代需求,為了提昇營建的品質,鑒於現行傳統鋼筋混凝土工法種種缺失,期望改善施工上的困難,致力研發新的工法,本文探討之重點以有限元素法來模擬鋼筋構架化,透過有限元素軟體來探討此工法,針對各種鋼筋混凝土梁之型態來作模擬,嘗試了解其能夠展現的優勢與可能發生的問題。
本研究利用FORTRAN分析軟體模擬鋼筋混凝土(含裂縫)構架之力學行為,考慮材料參數、鋼筋混凝土之握裹行為、開裂模數等因素,建立出鋼筋構架化與傳統鋼筋混凝土梁之模型,比較出傳統鋼筋混凝土與鋼筋構架化之差異性。就本研究模型之分析結果來看,鋼筋構架化對於傳統鋼筋混凝土沒有造成明顯的差異性。


Buildings in Taiwan are offten failed by earthquake, corrosion, natural harm, or initialbad design. Therefore, we have to study new method to rais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eveloped a finite element program to study a new construction idea, and then simulate any typ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to find out the superiority or the question of this idea.
This study uses FORTRAN to develop a program to simulate mechanics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include crack, various material parameters, the bond strength between steel and concrete, crack modulus etc., and then built beam models of traditional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and the members with new idea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se two. The compared results didn’t show too much difference.

論文摘要I ABSTRACTII 誌謝III 目錄IV 圖目錄VI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1 1-2 研究方法2 1-3 本文內容2 第二章 文獻回顧4 2-1 前言4 2-2 鋼構架與鋼筋構架化混凝土工法介紹4 2-2-1 鋼構架混凝土工法4 2-2-2 鋼筋構架化混凝土工法6 2-3 鋼筋混凝土握裹行為7 2-4 裂縫10 第三章 鋼筋構架化工法之有限元素分析19 3-1 鋼筋構架化工法19 3-1-1 鋼筋構架化工法的介紹19 3-1-2 鋼筋構架化工法與傳統鋼筋混凝土工法之比較20 3-1-3 鋼筋構架化工法與預鑄混凝土工法之比較21 3-2 程式介紹22 3-3 基本假設24 3-4 材料參數27 3-4-1 混凝土之彈性係數27 3-4-2 平面之應力應變關係28 3-5 建立分析模型29 第四章 例題及分析結果32 4-1 程式模擬之範例32 4-2 分析結果40 4-2-1 簡支梁之分析結果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57 5-1 結論57 5-2 建議59 參考文獻60

【1】 江育賢,「鋼構架混凝土之研擬」,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2)。
【2】 Park, R. and Paulay, T.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Published by Jho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pp.392-410(1975)。
【3】 J. N. Redd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3rd ed., McGraw-Hill Education, (2005)。
【4】 ACI Committee 318,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ACI 318-89) (REVISED 1992) AND COMMENTARY - ACI 318R-89 (REVISED 1992) ”,Americation Concrete Institute, (1994)。
【5】 Johnson, K. L., “Contact Mechan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ark, pp.129-134(1985)。
【6】 黃玉麟、顏聰、劉玉雯,「高溫作用後鋼筋混凝土之握裹應力」,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第4卷,第1期,第71-76頁,(1992)。
【7】 陳柏志,「鋼筋拉拔與混凝土握裹破壞之有限元素分析」,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2)。
【8】潘子瑜,「結構有限元素分析:理論與AMPS套裝軟體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7)。
【9】 梁文明,「以有限元素法求取鋼筋混凝土桿件之勁度矩陣」,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8)。
【10】 吳明剛,「以有限元素法探討混凝土梁彎曲行為」,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8)。
【11】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
【12】毛昭鋼,「材料力學」,全華圖書公司,台北(2008)。
【13】毛昭鋼,「鋼筋混凝土學」,全華圖書公司,台北(2006)。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14/07/29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