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永都
Yang-Tu Chou
論文名稱: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既有建物修繕管理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Existing Old Construction Renovation and Management
指導教授: 杜功仁
Kung-Jen Tu
口試委員: 何明錦
Ming-Chin Ho
黃世孟
Simon huang
李威儀
Wei-I Le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建築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2
中文關鍵詞: 國家公園景觀風貌既有建物修繕管理
外文關鍵詞: National Park, Landscape, Existing Old construction, Renovation Management
相關次數: 點閱:329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陽明山國家公園園區為大台北最富盛名旅遊點,獨特之火山地貌生態,兼具多元人文史蹟與地域特色建物形成之景觀風貌,列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園區內現有建物近半數為國家公園成立前已既存,生命週期皆已進入老化破敗階段。惟園區嚴格限制或禁止開發,依規定多數既有建物無法進行新增改建及修建。居民僅能透過修繕程序改善其居住品質,恢復原功能以繼續使用。但因歷年無明確規範修繕方式,地域特色建物已逐漸變調,影響園區既有景觀風貌。
    本研究係基於永續經營的角度,針對園區既有建物問題原因分析及提出公部門行政管理可行性建議。本研究目的有:1.探討陽明山國家公園景觀風貌具有之特色。2.探討陽明山國家公園既有建物現況及對景觀風貌之影響。3.探討陽明山國家公園既有建物之現行修繕管理制度與執行現況。4.調查園區居民既有建物之修繕行為及對修繕管理制度之意見。5.歸納主管機關執行既有建物修繕管理所面臨之困境,針對各問題分析原因及提出可行性因應對策。
    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居民及公部門問卷調查、歷年申請案及田野調查等方法,所得到研究成果為:1.彙整園區特殊火山地貌及豐富人文史蹟形成景觀風貌特色。2.彙整園區既有建物風格類型多元對景觀風貌具正面意義。3.管理處因屬建築法特設主管機關無訂法授權及無建管編制難落實建築管理,其既有建物修繕行政執行標準不明。4.彙整園區居民既有建物修繕行為原因有:建物結構老舊劣化,建物構造滲漏水,建物外觀老舊劣化,空間機能不符需求及為增進經濟效益等。歷年既有建物曾進行修繕後約占73.2%個案已改變原風格材質。5.歸納目前管理處執行既有建物修繕管理面臨二大困境:其一、我國國家公園政策層面衍生建築管理問題對策為:(1)透過檢討修正國家公園不合時宜之政策及法令,提供符合國家公園特色建築管理法源;(2)國家公園體制應引進建築管理機制。其二、管理處執行既有建物修繕管理層面面臨問題對策為:(1)管理處通盤檢討修正不合時宜之土地管理政策;(2)建立適法之園區建築管理機制;(3)建立園區建築管理執法標準;(4)既有建物修繕行為需因地制宜分級分類管理;(5)既有建物修繕訂定輔導及合理經費補助機制。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is the most famous tourist spot in greater Taipei. With unique volcanic landscape and ecology, as well as landscape formed by diverse historical sites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it was listed as one of Taiwan’s Potential World Heritage Sites. Since more than half of the existing buildings within the park exist prior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Park, their life cycles have reached the aging and dilapidating stage. However, a lot of the existing old constructions cannot be repaired or reconstructed because the Park strictly restrict or prohibit develo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regulations. Residents can only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ving through renovation to restore the original features and continue to use the building. Due to the lack of clear renovation norms over the years, the regional feature buildings have been gradually changed, affecting the existing park landscap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ze on the causes of existing old constructions and feasibl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by government office.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1. To explore the landscape features in the Park. 2. The existing old l constructions’ current status in the Park, as well as their impact on the landscape. 3. To explore the current renovation polic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n the existing old constructions. 4. Investigating the residents’ renov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existing old constructions. 5. Summarize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while implementing renovation management of the existing old constructions and analyses on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 and feasibl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after integration.
    The study monthods are: (1) literature review; (2) the residents and the public sector questionnaire survey; (3) applications on over the years and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1. Compilation of special volcanic landscape in the Park and landscape features formed by rich cultural and historic characteristics. 2. Compilation of multiple types of styles of existing old constructions in the Park that have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on the landscape. 3 Since the Management Office is a special competent authority established under Building Act, it has no regulation to implement building management. Therefore, the administration standard of existing old construction renovation is unknown. 4. Compiled reasons that the residents renovate existing old constructions in the Park are: (1) deteriorated structure of the old buildings; (2) leaking buildings; (3) deteriorated appearance of the old buildings; (4) spatial functions that fail to meet demands; (5) enhancing economic efficiency. Approximately 73.2% of existing old construction renovation changed the original style and material. 5. The summarized unresolved dilemmas faced by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currently while implementing renovation management of existing old constructions, one of the dilemmas is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sues arising from National Park policy and the response strategies proposed to solve the dilemma are (1) By reviewing and revising the outdated policies and laws of the National Park, provid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 line with National Park feature building management law source; and (2) National Park system shall introduce a build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The other dilemmas is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while implementing renovation management, then the response strategies proposed to solve the dilemma are (1) the administration shall overall review and revise the outdated land management policies; (2) establish a legalized park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3) establish park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nforcement standards; (4) manage existing old construction renovation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5) set counseling and reasonable subsidy mechanism for old building renovation.

    摘 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II 目 錄 IV 圖 目 錄 VI 表 目 錄 VIII 第一章 緒 論 1 1.1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範圍 4 1.3研究目的 4 1.4研究方法 5 1.5研究流程 7 1.6用語定義 8 第二章 陽明山國家公園景觀風貌特色與既有建物現況 10 2.1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的宗旨及土地使用管理概況 10 2.2陽明山國家公園園區景觀風貌具有之特色 13 2.3陽明山國家公園之既有建物現況 16 2.4園區既有建物現況所衍生應予正視的課題 31 2.5小 結 33 第三章 陽明山國家公園既有建物之修繕管理制度與現況 35 3.1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執行既有建物之修繕管理現況 35 3.2我國各主管建築機關既有建物修繕管理法令規定與執行現況 38 3.3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既有建物之修繕管理需面對的執法課題 48 3.4小 結 48 第四章 陽明山國家公園既有建物之居民修繕行為探討 50 4.1研究方法 50 4.2園區居民產生既有建物修繕需求原因探討 53 4.3園區居民歷年修繕行為之調查 58 4.4園區居民對公部門行政管理之建議 64 4.5小 結 67 第五章 陽明山國家公園既有建物修繕管理之策略探討 69 5.1研究方法 69 5.2國家公園政策層面所衍生建築管理之問題 72 5.3陽明山國家公園層面既有建物修繕管理之問題 76 5.4小 結 8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6 6.1結 論 86 6.2後續研究建議 88 參 考 文 獻 90 附 錄

    中文文獻
    1. 內政部營建署(2004)。中華民國台閩地區營建業務指標月報,第278期,內
    政部營建署。
    2. 內政部(2012)。陽明山國家公園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計畫書(草案)。
    3. 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郭中端(2004)。陽明山國家公園日式溫泉建築解說及保存規劃,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
    4.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協會/黃雯娟(2007)。陽明山地區族群變遷及聚落發展之研究-以日治時代北投地區為中心的考察,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
    5.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2009)。國家公園系統及管理組織之規劃,內政部營建署委託研究。
    6.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2010)。陽明山國家公園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先期規劃案計劃檢討與建議,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
    7.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2012)。陽明山國家公園整體景觀風貌規劃(以管一用
    地暨周邊地區聚落、陽投公路次要道路為例)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
    8. 中華民國國家都市計劃協會(2008)。陽明山國家公園區域內寺廟現況調查及管理模式評估報告,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
    9. 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李乾朗(1988)。陽明山國家公園傳統聚落暨建築調
    查研究,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
    10. 中華民國景觀協會/郭中端(2003)。陽明山國家公園日式溫泉建築調查研究,陽
    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
    11. 中華民國地區發展學會/李永展等(2005)。陽明山國家公園內老舊社區更新可行性評估-以新園街老舊社區為例,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
    12.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1990)。陽明山國家公園區內建築物全面調查報告,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
    13. 台灣省政府主計處(1998)。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台灣省統計年報,第57期,台灣省政府主計處。
    14.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化白皮書。
    15. 李如南(1963)。陽明山國家公園計畫報告書,台灣省公共工程局。
    16. 李光中(2008)。國家公園與文化景觀,國家公園季刊2008年3月號。
    17. 李宗霖(2008)。高雄市違章建築管理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18. 李瑞宗等(2009)。陽明山地區產業遺址調查與保存規劃研究(二)》陽明山國家
    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 。
    19. 邱齊滿譯(2010)。景觀形成計畫(日本國丸善出版社)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20. 林美吟(2010)。日本歷史街區與聚落保存經驗之啟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21. 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林慶元等(2007)。國家公園土地利用與
    自然資員經營管理機制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委託研究。
    22. 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郭瓊瑩等(2007)。國家公園中長期保育政策及成效評估機制建立,內政部營建署委託研究 。
    23. 侯慶辰(2001)。我國建築法制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24. 張智元等(2007)。建築物專業建診機制之供給與需求探討,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59期。
    25. 張金鶚(2010)。張金鶚的房產七堂課,方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6. 黃世孟等(2010)。建築屋主觀點對於建築物建康診斷與定期檢查共識之研究,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71期。
    27. 黃文卿(1985)。台灣地區國家公園規劃體制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28. 陳仲玉等(1987)。陽明山國家公園人文史蹟調查,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
    研究。
    29. 陳宏宇等(2003)。建置陽明山國家公園地質災害資料庫之調查研究(二),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
    30. 陳瑞玲、林憲德(2001)。台灣建築物生命週期使用年限調查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31. 國家公園學會/康培德(2002)。大屯山、七星山系聚落史調查研究,陽明山國家
    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
    32. 曾華璧(2011)。戰後台灣環境史-從毒油到國家公園,國立編譯館主編,五南圖書出版社。
    33. 蕭文雄等(2007)。台灣當前建築使用階段之修繕法律課題研究-以探討公寓大廈修繕行為與建築法之關係主軸,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60期。
    34. 薛化元、翁佳音總纂(1997)。萬里鄉志,萬里鄉公所。
    35. 蕭代基等(2000)。建立限制發展地區救助、補貼、回饋制度與辦法之研究
    限制發展地區補償財源籌措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劃。
    36. 蕭照芳譯(2010)。思考打造觀光城鄉,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日文文獻
    1. 小林正(2007)。我か囯の景観保全形成法制,レフアレンス平成19年1月號,国立囯会図書館調查及ひ立法考查局,日本国。
    2. 日本の景観法(2004)。国土交通省都市の整備局,日本国。
    3. 石川定俊(1938)。台湾における囯立公園の沿革,囯立公園VOL10,NO.16
    4. 出口敦(2004)。景観形成の計画,社团法人日本建築学会,日本国
    5. 片岡美喜(2009)。日本の観光政策における自然観光資源の位置うけとその現狀,地域政策研究第11卷,高崎经済大学地域政策学会,日本国。
    6. 西村幸夫等(2009)。観光まちうくり-まち自慢からほいまる地域マネシメント,日本国。
    7. 国土交通省(2010)。改修によるマンシヨンの再生手法に関するマニユアル,国土交通省,日本国。
    8. 岡崎篤行(2004)。歴史の都市地区と集落の保存の活性化する方法,日本建築学會,日本国。
    9. 須田寬(2003)。新観光資源論,交通新聞社,日本国。
    10.黑田乃生等(2003)。白川村荻町における文化的景観の保全に関する研究,東京大学農学部研習林報告,日本国。
    11.劉 東啟,油井正昭(1999)。陽明山囯家公園の指定からみた台湾囯家公園制度とその成立の影響要因,日本国。

    英文文獻
    1.De Blij﹐Harm J.1995﹐Human Geography:Cultural﹐Society﹐and Space﹐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
    2.Sauer﹐C.O.1925﹐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Geography 2.2﹐19-53﹐reprinted in J.Leighley(ed.) Land and Life:a selection from the Writings of Carl Ortwin Sauer.1963﹐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The Federal Interageency Stream Restoration Working Group (FISRWG).1998 .Stream Corridor Restoration:Principles﹐Processes﹐and Practices
    4.Thorne and Huang﹐1991.Toward a Landscape ecological aesthetic:methodologies for designers and planners﹐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相關網站
    1. 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http://www.unesco.org/new/en/
    2. 文化部http://www.moc.gov.tw/main.do?method=find&checkIn=1
    3. 內政部營建署網站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
    4.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網站http://www.culture.gov.tw/
    5. 台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網站http://www.dba.tcg.gov.tw/
    6. 台北市區里鄰電子地圖網http://www.czone.tcg.gov.tw/tp92-1/first_frame.cfm
    7.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8. 新北市戶政服務網http://www.ris.ntpc.gov.tw/_file/1392/SG/24964/38972.html
    9. 陽明山國家公園網站http://www.ymsnp.gov.tw/index.
    10.維基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wiki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18/07/24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