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彥潔
YEN-CHIEH HUANG
論文名稱: 創造四贏的白馬騎士─群益與金鼎合併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f Win-Win Solution in White Knight Strategy on the M&A of Capital and TISC Securities
指導教授: 劉代洋
Day-Yang Liu
口試委員: 陳俊男
Chen, Chun-Nan
邱敬仁
Chiu,Ching-R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財務金融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Finance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2
中文關鍵詞: 併購敵意併購反併購防禦策略
外文關鍵詞: 併購, 敵意併購, 反併購防禦策略
相關次數: 點閱:296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政府逐步開放外資證券商來台設立標準,為順應此波國際化的潮流,主管機關實施多項的金融改革措施,目的就是要推動台灣成為區域金融服務中心。隨著全球化趨勢之興起,面對國際潮流的瞬息萬變,併購活動儼然成為企業提升自我競爭優勢的手段之一,而敵意併購雖然是企業直接進取目標公司最快速的方法,但是也衍生了更多問題,尤其是主併公司與目標公司大股東之間的利害衝突問題、目標公司所採取的防禦措施等,均極具爭議且複雜。
    目標公司不願進行併購,而主併公司為實現其併購目的,採取強硬方式迫使目標公司成為併購案的參與者,此時敵意併購隨即產生。本研究以開發金控發動敵意併購金鼎證券為前案, 藉以探討主併公司敵意併購之動機,以及目標公司為預防成為被併購的對象,所採取一連串的反併購防禦策略。
    這延宕多年轟動金融界的爭奪經營權大戰,最終在群益證券出面擔任白馬騎士,與金鼎證券合意併購下畫下句點。本研究以此個案為研究標的,深度探究其併購之動機、併購之過程及併購後是否產生綜效,其中併購綜效之評估係以綜效理論之營運、財務及市場等三大構面指標進行分析,並輔以併購前後整體財務報表作為比較。最後對整體研究所得結論提出建議,以供日後欲採併購之企業參考。
    本研究透過對該併購個案之研究,發現個案公司併購動機在於擴大營運規模及財務綜效,並藉由該合併案圓滿完成進而提升在金融市場的地位。併購案完成後,透過財務分析觀察到個案公司在此購併一年後之效益評估,該合併案已初步達成綜效理論下之財務綜效,唯營運綜效及市場綜效並不顯著。


    摘要i 誌謝ii 目錄iii 表目錄v 圖目錄vi 第壹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研究目的2 第三節研究內容與流程2 第四節研究限制3 第貳章文獻探討5 第一節企業併購相關理論5 第二節敵意併購之探討14 第三節敵意併購之防禦策略16 第參章研究方法20 第一節研究設計20 第二節個案訪談23 第肆章產業分析與個案公司介紹26 第一節產業分析26 第二節個案公司介紹35 第伍章個案分析51 第一節個案發生背景與動機51 第二節個案公司合併經過58 第三節個案的挑戰與因應方案63 第四節個案公司合併綜效66 第五節未來規劃74 第陸章結論與建議76 第一節研究結論76 第二節研究建議78 參考文獻80 一、中文文獻80 二、英文文獻81 三、網站部份82

    一、中文文獻
    1.方嘉麟、樓永堅、林進富、朱德方審定,「企業併購個案研究(六)」,元照出版社。
    2.伍忠賢,2000,「企業併購--理論與實務」,台北:新陸書局出版。
    3.吳佩桂,2009,「敵意併購防禦措施之研究-以毒藥丸(PoisonPill)之種類及適法性為研究中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碩士論文。
    4.吳曉萍,2011,「企業併購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5.李紀珠,2005,「理想與目標相違的二次金改」,天下雜誌
    6.沈中華,2004,「啟動二次金融改革」,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
    7.沈中華,2005,「第二次金融改革是金融建築的問題」,臺灣綜合研究院。
    8.周芝君,2008,「非合意併購與反併購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9.林嬋娟與吳安妮,1992,「台灣企業併購綜效及績效之實證研究」,會計評論第26期。
    10.林靜怡、林絹惠、劉芝巧、吳佳儒、呂志益,2003,「證券產業分析暨富邦證券策略分析與研擬」,輔仁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第三十七屆企業政策專題報告。
    11.范仁耀,2012,「台灣二次金改與公司治理-以內部控制為中心」,逢甲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12.莊蕎安,「攻防戰之守方政策」,會計研究月刊,第254期,2007年1月。
    13.許家銘,2007,「敵意併購在我國法制之問題與攻防策略實例」,康寧學報第九期。
    14.許振明、林雅玲,2007,「金控公司整併及金融財團的隱憂」,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財金(研)096-005號
    15.郭正漢,2011,「併購動機、併購對象之選擇與併購後之整合階段分析-以O公司併購L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
    16.楊智翔,2010,「企業併購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17.鄧金生,2007,「私募股權基金與併購之評價分析-以凱雷併購日月光為例」,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8.謝佩霓,2002,「企業合併綜效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9.謝劍平,2008,財務報表分析,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二、英文文獻
    1.Amihud, Yakov, and Baruch Lev (1981), “Risk reduction as a managerial motive for conglomerate mergers”,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2,,pp.605-617.
    2.Babbie, E. (1989),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5th Edition, CA:Wadsworth.
    3.Duggal, Rakesh, and James A. Millar (1995),”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titakeover defenses and success of hostile takeover bids”,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34.4,387-402
    4.Kathleen M. Eisenhardt (1989),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No. 4, pp.532-550
    5.Kitching, J. (1967), “Why Do Mergers Miscarr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45,6,pp.84-101.
    6.Michael E. Porter (1979), “The Five Competitive Forces That Shape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Muller, D.C. (1985), “Merger and Market Shar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67,2,pp.259-267.
    8.Richard Roll (1986), “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s”, Journal of Business, 59, No. 2. pp. 127-216.
    9.Robert W. Rodriguez (1987), “Hostile Takeover Contests: The Rise and Fall of Lock-Up Options”,1987 Colum. Bus. L. Rev. 193.
    10.Yin, R.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 Sage.

    三、網站部份
    1.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http://www.fsc.gov.tw
    2.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http://new.gretai.org.tw
    3.群益金融網,網址:http://www.capital.com.tw.
    4.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
    5.臺灣證券交易所:http://www.twse.com.tw
    6.臺灣證券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http://mops.twse.com.tw/mops/web/index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19/05/14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