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瓊玉
Chiung - Yu Chiu
論文名稱: 台北縣市高職學生的線上遊戲行為、家庭氣氛與創造性傾向之關係研究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On-line Game Behaviors, Family Atmosphere and Creative Tendency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County.
指導教授: 陳秀玲
Hsiu-ling Chen
口試委員: 王淑玲
Shu-ling Wang
吳明雄
Ming-Hsiung W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社會學院 - 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Digital Learning and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3
中文關鍵詞: 線上遊戲行為家庭氣氛創造性傾向
外文關鍵詞: online game behaviors, family atmosphere, creative tendency
相關次數: 點閱:878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參與線上遊戲之高職學生的家庭氣氛、線上遊戲行為和創造性傾向之關係,採用問卷調查法抽取台北縣市八所高職學校,共13個班級500位學生為受試者。本研究回收有效問卷413份,有效問卷之比率為85.51%。主要研究工具為林幸台、王木榮(1994)編製的「Williams創造性傾向量表」、改編陳佳琪(2002)編製的「家庭生活狀況量表」及研究者自編的「線上遊戲行為問卷」。
    本研究發現,家庭氣氛在線上遊戲行為達顯著差異,顯示線上遊戲行為的確會因家庭氣氛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此外,線上遊戲行為在整體「創造性傾向量表」未達顯著差異,但其中線上遊戲玩家資歷和每週參與線上遊戲時間在創造性傾向量表中的「挑戰性」分量表達顯著差異。雖然高職學生的家庭氣氛與創造性傾向未達相關,但在家庭氣氛五個構面中的手足情誼、家庭功能與整體創造性傾向呈現正相關,家人情感交流與整體創造性傾向則呈現負相關。
    依據上述研究發現與結論,建議家長應與孩子一起訂定線上遊戲時間及規劃適當的休閒活動,促進和諧的家庭氣氛。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online game behaviors, family atmosphere and creative tendency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County.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Three assessment tools were implemented, which include “CAP/Test of Divergent Feeling” revised by Dr. Hsin-Tail Lin and Dr. Mu-Long Wang, the “Family Life Inventory” revised by this study and a self-developed “Online Game Inventory”. There were 500 student participants from 13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nd County. The total number of valid return was 413 and with a valid return rate of 85.5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family atmosphere and online game behaviors. It revealed that family atmosphere played a role in online game behaviors. Moreove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online game behaviors and creative tendency; however, the history of playing online games and the hours played per week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mplexity factor of creativity. Additionally, there were no correlations between family atmosphere and creative tendency; but, it had correlations among brotherhood, function of family and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family members.
    Based on the findings, it was suggested that parents could discuss and make rules with children for the time of playing online games as well as plan appropriate leisure activities together.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線上遊戲 11 第二節 創造力理論 21 第三節 家庭氣氛理論 34 第四節 線上遊戲行為、家庭氣氛與創造性傾向之關係研究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0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2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5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5 第五節 實施程序 70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7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73 第一節 描述性統計分析 73 第二節 參與線上遊戲之高職生的家庭氣氛與線上遊戲行為 之關係 83 第三節 線上遊戲行為與創造性傾向之關係 98 第四節 家庭氣氛與創造性傾向之關係 10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1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111 第二節 建議 122 附錄一 線上遊戲名稱 138 附錄二 線上遊戲行為問卷(預試) 140 附錄三 線上遊戲行為與家庭生活狀況問卷(正試問卷) 143

    一、中文文獻
    內政部兒童局(2006)。台閩地區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台中:內政部兒童局
    方德隆(譯)(2007)。開啟創造力之門:跨課程領域的教學。R.Fisher, M.William著。台北:高等教育。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
    王木榮、林幸台(1994)。威廉斯創造力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世全(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王怡絜、江雅鈴、陳啟光(2002)。工業工程教育之創造力與學業成就相關性的探討。九十一年度元智大學工程學院論文競賽佳作獎。
    王釗文(2001)。單親家庭成年子女手足關係之互動情形及互動意義之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古益靈(譯)(2004)。Andy Lack著。絕對創造力(ABSOLUTE CREATIVITY)。台北市:海洋文化
    向陽基金會(2001)。e世代青少年網咖經驗調查報告。台北:財團法人向陽公益基金會。
    池青玫(2006)。國中生涉入線上遊戲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何榮桂(2002)。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54,22-31。
    余嬪(2000)。如何增進家庭休閒。測驗與輔導雙月刊,160,3347-3350。
    余嬪(2003)。業精於勤,荒於嬉?談成人的玩興與組織玩興氣氛。載於2003創造力實踐歷程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
    吳幸玲(2003)。兒童遊戲與發展:Play and child development。台北:揚智文化。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
    吳武典和林繼聖(1985)。加強家庭聯繫對兒童學習效果與家庭氣氛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8),97-116。
    吳靜吉(2001)。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靈機一動觸創意:華人創造力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
    吳靜吉(2002)。創造力的研究取向之回顧與展望。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創造能力課程開發學術研討會」。
    呂秋華(2005)。線上遊戲小學生玩家經驗之質性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杜明城(譯)(1999)。Csikszentmihalyi, M.著。創造力。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周甫亮(2001)。青少年在網咖中的次文化認同建構初探。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宜平(2005)。智力 性別 出生序 家庭社經地位與國一學生創造力傾向之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周美麗(2004)。靜坐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與情緒智力之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台北:五南。
    林幸台(2002)。青少年的創造力發展。應用心學學研究,15,63-67。
    林俊瑩(2001)。國小學生家長的子女教育期望、民主參與態度與參與學校教育行為關連性之研究。國立台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林姿君、史明全(2001)。線上遊戲對少年的影響研究-以桃園地區網咖線上遊戲使用者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學士論文企劃書,中壢市。
    林瑞基(2004)。國小資優生背景變項、手足關係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靜怡(2002)。創造力青少年其家庭教養環保之研究-以全國科展國中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麗玲(2005)。青少年家人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邱紹一(2005)。電玩對家庭教育功能之另類思考。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7。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邱絨軒(2004)。沉迷網路遊戲高中生心理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邱聖玲(2004)。中學生網路沉迷與改善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金車教育基金會(2003)。2003青少年休閒生活調查報告。台北:財團法人金車教育基金會
    施香如(2000)。中學生父母對子女網路沈迷現象之態度與行為研究: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術發展處舉辦之「網路科技對教育的影響」研討會。
    施香如(2001)。迷惘、迷惘-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74,18-25。
    洪美鈴(2004)。父母教養態度、知覺青少年子女網路沈迷情形與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蘭(譯)(1999)。不同凡想:在一窩蜂文化中開拓創造力。R.J.Sternberg & T.I.Lubart著。台北:遠流。
    胡春嬌(2003)。從心流理論探討國小學童電腦遊戲經驗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胡錦蕉(1995)。靜坐訓練對國小資優兒童創造力、注意力、自我概念及焦慮反應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聖和(2000)。遊戲理論及幽默感應用於設計教育之可行性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翁凱昕(2005)。線上遊戲式學習對創造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振發(2006)。連線電玩。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7。
    崔夢萍(2001)。國小教師電腦融入教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169-194。
    張志豪(2000)。高中生活科技課程創造性思考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智超、虞孝成(2001):網咖‧連線遊戲e軍突起。台北:聯經。
    張蜀永(2003)。從遊戲到On-line-線上遊戲的發展介紹。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3。
    張麗瓊譯(2005)。森昭雄著。小心電玩腦。台北:遠流
    張瓈文(2004)。愈憂鬱的孩子 愈愛上網。中國時報。
    教育部 (2003)。我國創造力教育發展與政策。2006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creativity.edu.tw/info/info_1b.php#start
    莊元妤(2002)。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兒童電腦遊戲行為與創造力、寂寞感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信德(2007)。異質分組之合作學習對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之影響。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有遹(2001)。創造心理學。台北市:正中書局。
    郭明裕(2004)。宜蘭地區青少年線上遊戲經驗及其相關變項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教育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郭秋動、郭美辰(2005)。中小學教師如何強化創造力提昇競爭力。教育研究月刊,133,11-18。
    郭靜晃(譯)(2000)。Fergus P. Hughes著。兒童遊戲-兒童發展觀的詮釋(Child, Play, and Development)。台北:洪葉。
    郭靜晃、曾華源、湯允一和吳幸玲(2000)台灣青少年對家庭生活認知與感受之分析。香港青年學報,6,110-121。
    陳代真(2002)。國中青少年家庭休閒活動與家庭凝聚力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大直地區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佳琪(2002)。青少年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市。
    陳佳靖(2003)。網路空間.人際關係:線上線下.生活世界。資訊社會研究(4),141-179。
    陳宗麟(2004)。體育課學習歷程價值取向對國中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以探索教育為例。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安(2002)。線上遊戲的魅力。資訊社會研究(3),184-215
    陳怡芬(2006)。創造力並非資賦優異學生之專利品。2007年7月12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eduReport/checkDir/jumior20060428141816.htm
    陳冠貝(1999)。重要他人期望對國小資優學生學習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勇祥(2002)。從網路電玩熱潮探討創造力。資優教育季刊,82,33-36
    陳南君(譯)(2003)。谷口和正(Mosakazu toniguchi)著。如何在30歲前成為創意點子王。台北:台灣廣廈
    陳建文(2005)。電子遊戲產業分析與臺灣遊戲廠商之策略硏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昭儀(1991)。二十位傑出發明家的生涯路。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美芳(2006)。高職學生使用網路遊戲與問題解決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淑惠(2003)。擬像世界中的真實心理問題—從心理疾病實徵研究談起。學生輔導,86,13-33。
    陳淑雯(2003)。親子共讀團體輔導對健康家庭、親子關係和家庭氣氛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慶峰 (2001)。從心流(flow)理論探討線上遊戲參與者之網路使用行為。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龍安(2004)。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陳龍安(無日期)。創造力的時代背景。2007年5月20日,取自http://3q.creativity.edu.tw/teach/3/index.htm
    陳龍安、朱湘吉(1998)。創造與生活。台北:五南。
    富邦文教基金會(2004)。媒體MEDIA LITERACY SEE SEE看。媒體素養雙週刊,26期。
    曾敬梅、吳靜吉(2003,3月)。玩興、幽默、創意態度、對研究所創造氛圍知覺與創新行為的關係。2003 創造力實踐歷程研討會(頁342-359),台北市。
    游森期(2002)。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程薇(2004)。教育心理學講義。台北:志光。
    黃玉華(1998)譯。創意生活之道。Sally Rasberry & Padi Selwyn著。台北縣:雅音。
    黃俊豪、連廷嘉(譯)(2004)。F. Philip Rice、Kim Gale Dolgin著。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學富文化。
    黃庭郁(2006,11月13日)。榮總研究發現 可能有害思考 暴力電玩越打腦越空。中國時報, A1版。
    黃淑絹(1999)。國小學生家庭氣氛與社會科創造表現之關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朝凱(2003)。國民小學學童知覺班級氣氛、學習態度與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嘉宏(2002)。校園網路使用與學生學業成績之關聯性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藿(2005)。比較教育:英國國定課程中的創意培養。教育研究月刊,133,135-136。
    傻呼嚕同盟(2002)。遊戲線上:漫談線上遊戲獨特迷人的世界。台北:城邦文化。
    楊宜勳(2005)。中學生和父母間的親子溝通情況,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電子報,24。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卷,1期,7-28頁。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媛婷(2003)。國中生線上遊戲經驗與社會適應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葉玉珠(2000)。創造力發展的生態系統模式及其應用於科技與資訊領域之內涵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2(1),95-122。
    葉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心理出版社。
    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2000)。影響科技與資訊產業人員創意發展的因素之量表編製。師大學報:教育教學類,45(2),39-63
    葛品宏(2003)。資訊科技融入國中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董氏基金會(2004)。青少年日常生活、網路使用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2007年9月5日,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4&Page=1
    董家豪(2001)。網路使用者參與網路遊戲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詹志禹(2002)。影響創造力的相關因素―從小學教育環境與脈絡來考量。學生輔導,79,32-47。
    詹志禹(2005)。台灣地區國小高年級兒童的創意經驗及其家庭因素。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研究28卷4期,頁591-615
    詹秀美(1989)。國小學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相關變項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資策會ACI-IDEA-FIND(2003)。2003年我國家庭資訊通信技術應用概況調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65
    資策會ACI-IDEA-FIND(2006)。我國網際網路用戶數調查統計。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145
    資策會MIC(2005)。台灣網路線上娛樂行為調查。取自:http://mic.iii.org.tw/home/pressroom2.asp?l=c&f=9&menu=92
    廖珮珊、鄭景仁(2002)。大台北地區中學生線上遊戲涉入研究。智慧科技與應用統計學報,2,73-101。
    翟本瑞(2001)。逃到網中:網路認同形成的心理機制研究。第四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
    趙梅華(2002)。電腦遊戲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與成就動機之影響。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心理輔導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劉世南、郭誌光(2002)。「創造力理論的發展:一個心理構念演進的省思」,資優教育季刊,85,20-30頁。
    劉世南、郭誌光 (2003)。創造力實踐的基礎建設:評量方法的發展。資優教育季刊,86,10-20。
    潘玉華(2002)。電子遊戲專家與生手之表現差異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岱安(譯)(2007)。為青少年立界線:什麼時候說好!怎樣說不!。台北:道聲。
    蔡恒翠(2004)。國中生知覺之父母婚姻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劍琴、謝建群(1999)。開展創新教育 培育創新能力。2007年6月22日,取自http://big5.51daifu.com/documents/2007/0305/2AD330FBF7976DA7H100596.shtml
    請家長關心青少年的線上遊戲文化(2002,5月27日)。聯合報,第二版。
    鄭英耀、王文中(2002)影響科學競賽績優教師創意行為之因素。應用心理研究,15,163-187。
    鄭媖瑋(2003)。E世代網路價值觀與網路偏差行為。學生輔導,89,42-53。
    盧麗卉(2002)。台北地區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及其相關背景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富元(2006)。主宰創意時代的六大就業力。天下雜誌,351,120-126。
    薛世杰(2002)。國中男女生的網路遊戲使用時間與動機、自我效能、人格特質、學業成就、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薛秀(2001)。國中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學生為例。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榮宏(2005)。線上遊戲對青少年家庭親子互動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羅淑貞(2000)。網路咖啡屋如何轉型?。廣告雜誌,113,120-124。
    蘇芬媛(1996)。網路虛擬社區的形成-MUD 之初探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二、英文文獻
    Anderson, C. A., & Bushman, B. J. (2001). Effects of violent video games on
    aggressive behavior, aggressive cognition, aggressive affect, physiological arousal,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 353-359.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Press.
    Berk, L. E. (2006). Child Development(7th. Ed.). Boston:Pearson/Allyn and Bacon, 26-29.
    Bruner,J.S. (1972). The nature and uses of immatur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27:687-708.Christie
    Clark, P., Griffing, P. & Johnson, L. (1989). Symbolic play and ideational fluency as aspects of the evolving divergent cognitive style in young children.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51, 77–88.
    Coughlin, C., & Vuchinich, S. (1996). Family experience in preadolesc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le delinquenc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8, 491-501.
    Crozier, W.R. (200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rtistic achievement: A within-family case stud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5(4), 311-319.
    Csikszentmihalyi, M. (1999).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R.J. Sternberg (ed.), The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313-33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cey,J.S. (1989). Discrimin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ies of high creative adolescents. Fourth Quarter,23(4),263-271
    Daniels, D., & Moos, R. H. (1990). Assessing life stressors and social resources among adolescents: Applications to depressed youth. Journa of Adolescent Research, 5, 268-289.
    Dansky, J. & Silverman, F. (1973). Effects of play on associative fluency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9, 38–43.
    Dansky, J. (1980). Make-believe: a medi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y and associative fluency. Child Development, 51, 576–579.
    Davis, G.A. (1986). Creativity is forever(2nd ed.)Dubuque, IA:Kendall/Hunt
    Dewey, E. A. (1991). Basic applications of Adlerian psychology for self-understanding and human relationships. Coral Spring, FL: CMTI.
    Durkin, K., & Barber, B .(2002). Not so doomed: computer game play and positive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3(2),373-392.
    Farley, F. (1986). World of the Type T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oday, 20 (5), 46-52.
    Fedlman, D.H. (1999).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In R.J. Sternberg(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ldhusen, J. F. (1995). Creativity: A Knowledge lase, metacognitive skills, and personality factors.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9, 255-268.
    Gowan, J.C. (1978). The facilitation of creativity through meditation procedures.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2(3),156-160.
    Greenfield, P., deWinstanley, P., Kilpatrick, H. & Kaye, D. (1996). Action video games and informal education: Effects on strategies for dividing visual attention.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5(1), 105-123.
    Johnson, J. (1976). Relations of divergent thinking and intelligence test scores with and nonsocial make-believe play of preschool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47, 1200–1203.
    Jonathan A. P. & Robert Q. D.(1998).Creativity of undergraduates with and without family history of alcohol and other drug problems. Addictive Behaviors, Vol. 23, No.5, pp 711-714.
    Kaplan, D.S., Lium X., & Kaplan, H.B. (2001). Influence of parents’ self-feelings and expectations on children’s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4(6), 360-369.
    Keller, D. S. (n.d.). The Game of Non-Formal Pedagogy. Retrieved May 20, 2007, from http://www.dream.sdu.dk/uploads/files/Keller%20Diana%20Silberman%20.pdf
    Keppers, G.A. (1990). Pathological preoccupation with videogam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29(1),49-50
    Mayer, R. E. (1999). Fifty yea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449-46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B.C., & Gerard, D. (1979). Family influen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in children: an intergrative review. Family Coordinator, 28, 259-312
    Moos, R.H., & Moos, B. (1986). Family environmental Scale manual: Second edition.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Peppler, D. & Ross, H. (1981). The effects of play on convergent and divergent problem solving. Child Development, 52, 1202–1210.
    Pohlman, L. (1996). Creativity,Gender and the family:A Study of Creative Writers.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0(1),1-24.
    Raw,J.S., & Marjoribanks,K. (1991).Family and school correlates of dolescents creativity, morality and self concept. Educational Studies, 17(2), 183-190.
    Rhodes, M. (1961). 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 In Isaksen, S. G. (Ed.), Frontie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pp. 216-222). New York: Bearly Limited
    Russ, S. W. (2003). Play and Creativity: developmental issue. Joun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7(3), 291-303.
    Siegelman, M. (1973).Parent behavior correlates of personality traits related to creativity in sons and daughter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0, 43-47 Feldman, D.H.(1999).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In R.J. Sternberg(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monton, D. K. (1998). Donald Campbell’s model of the creative process:creativity as blind variation and selective retention.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2, 153-158.

    Smith, E. P., Prinz, R.J., Dumas, J.E., & Laughlin, J. (2001). Latent models of family processes in African American families: Relationships to child competence, and problem behavior. Jounal of Marriage & the Family, 63(4), 967-981.
    Sternberg, R. J. (2005). Creativity or creativ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63, 370-382.
    Sternberg, R. J., & Lubart,T.I. (1999). 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Prospects and paradigms.In R. J. Sternberg.(ed.).(1999) Handbook of Creativity.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3-15.
    Suler, J. (1998). Adolescents in Cyberspace-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Retrieved Sep. 5, 2007, from http://www-usr.rider.edu/~suler/psycyber/adoles.html
    Sun, Y. (1994). Parental involvement :A contrast between rural and other communit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4 461).
    Tennent, L., & Berthelsen, D. (1997). Creativity:What does it mean in the family context? Journal of Australian Research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1, 91-104.
    Travis, F. (1979). The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technique and creativity: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ornell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13(3),169-180.
    Vygotsky, L. S. (1976). Play and its role in the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In J.S.Bruner,A.Jolly,& K.Sylva(Eds.), Play:537-554.New York:Basic Books.
    Wallas, G.. (1926). The art of thought.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Williams, F. E. (1980). Creativity Assessment Packer (CAP): Manual. Buffalo, New York: D. O. K.
    Young, K.S.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1(1), 25-2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