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孟惠
Meng-huei Wang
論文名稱: 台灣高中生圖畫書插畫風格偏好之趨勢
The Preference Trend of Illustration Style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 to Senior High Student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伊彬
Bin I
口試委員: 王韋堯
Wei-yao Wang
趙惠玲
Huei-ling Jha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設計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2
中文關鍵詞: 年齡高中生青少年插畫風格偏好審美性別
外文關鍵詞: aesthetic, gender, senior high, adolescence, age, preference, illustration style
相關次數: 點閱:368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論文延續黃淮鱗(2001)對於大台北地區幼兒到初中學生的審美偏好研究,繼續探討高中生對於圖畫書插畫風格之偏好。本研究沿用相同的刺激物:三個故事,各六種風格,共18張的圖畫書插畫圖卡,要求408位,男女生約各半,來自台北縣、新竹縣市、台中縣市五所高中的高一、高三學生,選出最偏好的風格與最不喜歡的風格,後續並回答相關問題。研究每次有兩位參與者分開在獨立不受干擾的空間進行。研究結果與黃淮鱗(2001)的結果做一比較,獲得台灣兒童至青少年階段在插畫風格偏好上的趨勢,而性別對於此趨勢有明顯的影響。本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一、高中生對於圖畫書插畫風格偏好:
1.高中女生明顯比男生較偏好含有可愛、趣味、或甜美的風格;而男生明顯較能接受較嚴肅、表現性、寫實、或成人感的風格。
2.隨著年齡成長,高中男生對於風格類型偏好的變化微小,女生則有較多的改變及成長。
3.高一仍維持與國中階段相同的風格偏好,高三時期是審美喜好轉變的關鍵點之一。
4.高三學生在畫面喜好的描述上,能以較細微且深度的分析來表達對畫面的感覺,而高一學生則多以氣氛一詞來涵蓋,顯示高年級學生在藝術語彙的表達也較為成熟豐富。
二、兒童至青少年階段對於圖畫書插畫風格偏好之比較:
1.隨著年齡增加,男、女生皆逐漸對不同的風格產生興趣。集中的偏好分布現象逐漸消失,不過,男生比女生對於各種風格的接受度明顯較高,且發生較早。
2.台灣兒童到青少年階段在審美趨勢上,與國外諸多學者所提出的審美發展模式,雖有部份符合,但整體而言,步調較為緩慢。其中,女生的偏好趨勢並不符合西方審美理論,較趨向於甜美可愛、趣味的風格偏好。
3.綜合本研究結果,該偏好趨勢可修正為三個階段:
階段一:卡通風格偏好階段,年齡4歲(幼一)至8歲(小三):男女生皆喜好童話卡通風格。
階段二:青少年風格偏好轉變階段Ⅰ,年齡12歲(國一)至16歲(高一):國一到高一的男生從卡通風格轉變為類西畫表現風格,但女生仍維持童話卡通風格的偏好不變,此階段的男生轉變比女生明顯。
階段三:青少年風格偏好轉變階段Ⅱ,年齡18歲(高三):高三男生轉變為喜歡表現性風格,其次仍是類西畫表現,其餘的風格轉變不大;而高三女生轉變為喜歡甜美溫馨風格,其次是表現性,其中表現性風格喜好的比例有明顯的增加。整體而言,此階段女生的轉變比男生明顯。


This research continues Huai-Lin Huang’s (2001) aesthetic preference from kindergarten to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area and keeps probing into the preference of the picture book illustration style to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research adopted the same stimulant: three stories, including six style for each story and 18 picture book illustration diagram cards. It requested 408 G10 and G12 high school students (about half male and half female) who come from five different area of senior high schools, Taipei County, Hsinchu County, Hsinchu City, Taichung County and Taichung City. They select the preferences and dislikes of the styles. In the study, there were two participants separating into different and independent spaces. Comparing the result of Huai-Lin Huang’s research, it shows from children to teenagers that they trend to have more preference of illustration style, and the gender has obvious influence on it.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as follows:
I.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reference of illustration style of picture book:
1. Comparing to the boys, the girls of senior high prefer cute, funny, or sweet style, and the boys can accept serious, expressive, realistic, or adult-liked ones.
2. The changes of the boys’ style preference happen earlier than the girls and are more stable when age increases. Nevertheless, the girls’ preferences keep changing gradually.
3. G10 students still maintain the same preference style to G7 students, but G12 is the key changing time of aesthetic preference.
4. G12 students describe more detail and deep analysis with their feelings to the pictures, but G10 students shows their feelings with atmosphere of the picture. It shows that seniors are mature and rich in describing art phrases.
II.The comparison of child to teenager’s stage of the picture book illustration style preference.
1. As the age increases, boys and girls are all interested in different styles little by little. The same references of different styles disappear gradually. However, comparing to the girls, the boys can accept various styles getting more obvious and higher, and it also occurs earlier.
2. Comparing with many foreign scholars’ study of aesthetic development mode, generally, the trend of child to teenager’s aesthetic in Taiwan is slow. Among them, the trend of girl’s preference isn’t go with the west aesthetic theories. It is toward sweet, cute, and funny styles.
3. Comprehending the origin studies result, the trend of preference is amendable into three stages:
Stage 1: The “Cartoon Style Stage”, age 4-8 (K1-G3): children of both genders and both age levels in this stage significantly highly prefer the “Cartoon’ style.
Stage 2: The: “Transition StageⅠ”, age 12-16 (G7-G10): The boys of G7 to G10 prefer the “Cartoon” style change to “Realistic” style , but the girls still prefer “Cartoon” styles , the boys of this stage change obvious than the girls.
Stage 3: The Transition Stage Ⅱ”, age18 (G12): G12 boys change to prefer “Expressive” style, secondly is “Realistic” style, but the other styles changes not greatly; and the G12 girls turn out to prefer “Warm and Sweet” style, “Expressive”style secondly. Generally, girl's change is more obvious than boys in this stage.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背景與動1 1.2研究目的2 1.3研究名詞詮釋3 1.4研究範圍與限制6 1.5研究架構與流程7 第二章文獻探討 2.1青少年認知發展的相關理論8 2.1.1Piaget 認知發展理論8 2.1.2Vygotsky社會文化認知發展理論10 2.2青少年心智發展特質12 2.2.1思考認知的轉變12 2.2.2情緒的發展13 2.2.3性別自我概念14 2.3青少年美感發展的相關理論16 2.3.1Gardner美感知覺發展的階段理論16 2.3.2Parsons 審美能力發展階段論19 2.3.3Bruner 審美發展理論20 2.3.4Feldman 「兒童認知發展的普遍性到獨特性的連續體」理論21 2.3.5Eisner兒童藝術理論22 2.3.6Lowenfeld 藝術發展理論23 2.3.7Burt 兒童造形發展24 2.3.8崔光宙的美感判斷發展研究24 2.3.9人類審美發展階段論25 2.3.10小結26 2.4性別與年齡在藝術發展上的差異29 2.4.1性別在藝術發展上的差異29 2.4.2年齡在藝術發展上的差異31 2.4.3不同社會文化對藝術發展的影響34 2.5風格構成之要素與插畫風格的特徵36 2.5.1風格的分類36 2.5.2風格的構成37 2.5.3插畫風格的特徵38 第三章研究方法39 3.1參與者39 3.2研究抽樣40 3.3研究工具40 3.3.1視覺刺激物40 3.3.2問卷41 3.3.3施測環境43 3.4施測程序43 3.4.1預試43 3.4.2正式施測44 3.4.3施測程序44 3.5資料分析方法45 第四章研究結果與分析46 4.1高中生對於圖畫書插畫風格之偏好46 4.1.1高一男女生和高三男女生對不同主題的風格偏好-最喜歡46 4.1.2高一男生和女生對不同主題的風格偏好最喜歡的原因49 4.1.3高一男生和女生對不同主題的風格偏好最喜歡的原因所造成的效果50 4.1.4高三男生和女生對不同主題的風格偏好最喜歡的原因51 4.1.5高三男生和女生對不同主題的風格偏好最喜歡原因所造成的效果53 4.1.6高一男女生和高三男女生對不同主題的風格偏好-最不喜歡54 4.1.7高一男生和女生對不同主題的風格偏好最不喜歡的原因56 4.1.8高一男生和女生對不同主題的風格偏好最不喜歡的原因所造成的效果58 4.1.9高三男生和女生對不同主題的風格偏好最不喜歡的原因59 4.1.10高三男生和女生對不同主題的風格偏好最不喜歡的原因所造成的效果60 4.2性別之差異61 4.2.1高一男女生和高三男女生對風格的偏好-最喜歡61 4.2.2高一男女生和高三男女生對風格的偏好-最不喜歡63 4.2.3高一男生和女生對風格的偏好最喜歡的原因64 4.2.4高一男生和女生對風格的偏好最喜歡的原因所造成的效果66 4.2.5高一女生最喜歡「童話卡通」風格的原因和此原因所造成的效果68 4.2.6高一男生最喜歡「類西畫表現」風格的的原因和此原因所造成的效果69 4.2.7高一男生和女生對風格的偏好最不喜歡的原因70 4.2.8高一男生和女生對風格的偏好最不喜歡的原因所造成的效果72 4.2.9高一女生最不喜歡「表現性」風格的原因和此原因所造成的效果74 4.2.10高一男生最不喜歡「表現性」風格的原因和此原因所造成的效果75 4.2.11高三男生和女生對風格的偏好最喜歡的原因76 4.2.12高三男生和女生對風格的偏好最喜歡的原因所造成的效果78 4.2.13高三女生最喜歡「甜美溫馨」風格的原因和此原因所造成的效果80 4.2.14高三男生最喜歡「表現性」風格的原因和此原因所造成的效果81 4.2.15高三男生和女生對風格的偏好最不喜歡的原因81 4.2.16高三男生和女生對風格的偏好最不喜歡的原因所造成的效果83 4.2.17高三女生最不喜歡「表現性」風格的原因和此原因所造成的效果86 4.2.18高三男生最不喜歡「甜美溫馨」風格的原因和此原因所造成的效果86 4.2.19其他問卷分析87 4.3年級的差異92 4.3.1高一和高三男女生對風格的偏好-最喜歡92 4.3.2高一和高三男女生對風格的偏好-最不喜歡93 4.4兒童至青少年階段對圖畫書插畫風格偏好之比較94 4.4.1性別之差異94 4.4.2年級之差異97 第五章討論98 5.1高中生對於圖畫書插畫風格偏好之趨勢98 5.1.1高中生對於不同主題的風格偏好98 5.1.2不同年級和性別的差異對於圖畫書插畫風格偏好的影響99 5.1.3小結101 5.2高中生對於圖畫書插畫風格喜好之原因102 5.2.1高中生對於不同主題的風格喜好的原因102 5.2.2高中生對於圖畫書插畫風格偏好之原因103 5.2.3高中生對於不同風格喜好的原因105 5.3兒童至青少年階段對於圖畫書插畫風格偏好之比較106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110 6.1高中生在圖畫書插畫風格之偏好趨勢110 6.2台灣兒童至青少年在圖畫書插畫風格偏好之比較111 6.3後續研究建議114 參考文獻115 附錄 附錄一 問卷 附錄二 風格偏好記錄表

王秀雄(1998)。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台北:史博館。
王瑍琛、柯華葳(2003)。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
王蕾雅(2003)。徐秀美插畫風格分析與其時代意義。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主編(1986)。青年心理。台北:水牛。
伊 彬 (2000)。台灣兒童圖畫書插畫風格演變。國科會89年度研究計畫補助結案報告。執行期間為1999.8-2000.7;計畫編號為NSC:89-2411-H-011-001;共同主持人:邱炯友;研究助理:鄧逸平、張婉琪、黃永宏。
伊 彬、鄧逸平、黃永宏(2004)。從中華兒童叢書(1965-1999)到信誼基金會(1979-2001)出版兒童圖畫書插畫風格之演變及其意義。藝術教育研究,7,23-53。
伊彬、鄧逸平、林慧雅(2005.4)。台灣民間出版兒童圖畫書插畫風格分布與相關意義。國科會主辦:藝術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 (pp. 193-211)。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呂燕卿(1986)。皮亞傑的研究-對國小兒童美術教育的啟示。國教世紀,22(2), 16-20。
呂燕卿(1996)。兒童繪畫發展之認識與實際。美育,69,11-26。
沈中偉(1994)。魏考斯基理論在認知策略上的運用。教學科技與媒體,13,23-31。
林邦傑(1980)。國中及高中學生具體運思、形式運思與傳統智力之研究。中華心理學刊,22,33-49。
林邦傑(1982)。我國國中及高中學生認知發展之研究。科學教育月刊,51,12-22。
林玉山(1988)。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與兒童藝術的成長初探。國教天地,77,66-71。
林仁傑(1992)。評介帕森斯(Michael J.parsons)的《審美能力發展階段論》。美育,20,16-27。
林玉山(1993)。葛德納兒童繪畫發展研究與認知發展之探討。國教月刊,39,60-68。
林仁傑(1995)。你瞭解學生的美術能力嗎?應用「克拉克繪畫能力測驗」與「帕森斯美感判斷發展理論」。教育實習輔導通訊,1(2),23-28。
周愫嫻(2001)。蛻變的青春-青少年自我概念形成原因之兩性差異。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375-396。
吳武雄(1981)。國中學生認知發展與科學及數學程之相關研究。教育學院學報,6,257-280。
吳隆榮(1990)。美術教育之理論及其實踐。台北:千華。
吳仁芳(1993)。兒童繪畫造形與色彩表現特徵。國教月刊,40(1.2),9-17。
邱皓政(200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邵宗海(2000)。外來文化對台灣地區青少年行為之影響。文化視窗,41,22-37。
祈藹嵐、劉婉珍、菲爾塞、文德博(2003)。台加繪畫發展與審美評鑑跨文化研究。藝術教育研究,5,23-47。
高強華(2000)。青少年的價值選擇與價值教育。中等教育,51(3),119-130。
袁汝儀(1993)。費德曼的發展心理學理論與藝術教育。美育,35,19-29。
袁汝儀(1998)。國小學童兩性現象之觀察與意義。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15-29。
徐素霞(1996)。插畫:獨立而完整的藝術-兼談插畫在兒童圖畫書中的角色與創作。雄獅美術,302,11-17。
徐秀菊(2000)。兒童與青少年對情感圖像表現策略的判斷與選擇。花蓮師院學報,11,261-279。
徐秀菊(2000)。The Development of Representational Strategies in 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 Expressive Drawings. 花蓮師院學報,10,337-358。
徐素霞編著(2001)。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徐素霞(2001)。且讓藝術創意妝點生活空間。美育,124,66-73。
陳淑敏(1994)。Vygotsky的心理發展理論和教育。屏東師院學報,7,119-144。
陳正乾(1995)。從維高斯基(Vygotsky)的理論來討論其對幼兒教育的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4,14-19。
陳俊宏、黃雅卿(1996)。色彩嗜好調查研究報告。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學報,5(2),95-105。
陳瓊花(1997)。從兒童繪畫表現探討文化的差異與特質。美育,83,47-56。
陳正乾(1998)。發展與學習之間的關係-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幼教天地,15,185-203。
陳瓊花(1999)。兒童與青少年描述藝術作品時的觀念傾向。美育,106,39-55。
陳學志(2000)。認知心理學其實很海闊天空。應用心理研究,6,19-25。
陳瓊花(2000)。二十一世紀藝術教育圖象-談文化因素對審美教育的省思。文化視窗《文化教育專輯》,18,14-19。
陳建州(2004)。教育期望的性別差異:高中、高職的比較。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6,43-57。
陳武鎮(1990)。兒童知覺的發展與美術教育。台北:世界文物。
許信雄(1994)。兒童對國畫的偏好之研究。海峽兩岸兒童藝術教育改革與研究論文集(pp. 27-38)。台北:中華民國美術教育學會,兒童美術教育研究委員會。
許瑛玿、洪榮昭(2003)。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的新詮釋。教育科學月刊,260,2-9。
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郭麗玲(1991)。在畫中說故事的「圖畫書」。社教雙月刊,46,20-33。
郭禎祥(1996)。藝術在通識教育中的角色。藝術教育特輯,美育,73,1-10。
郭禎祥(1996)。幼童對美術館的初起概念:跨文化研究。美育,78,41-53。
郭禎祥、Kindler, A. M., & Darras, B. D.(1998)。以跨文化觀點論藝術的目的。美育, 93,23-30。
曾文星、徐靜(1994)。青少年的心理衛生。台北:水牛。
張婉琪(2000)。洪義男、曹俊彥、趙國宗三位台灣兒童圖畫書插畫家插畫風格之演變。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湯清二(1980)。高中-高職學生認知推理能力之比較研究。教育學院學報,5, 225-233。
黃春枝(1988)。青年期親子溝通之研究。台北:桂冠。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壬來(1994)。兒童美術作品評量規準之批判。海峽兩岸兒童藝術教育改革與研究論文集(pp. 159-172)。台北:中華民國美術教育學會,兒童美術教育研究委員會。
黃鈺琴(1999)。藝術語彙與審美認知。台灣美術,43,15-20。
黃淮鱗(2001)。兒童對圖畫書插畫風格喜好發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
黃永宏、伊 彬(2002.5)。風格研究過程中可能涉及之問題、方法及其意涵之探討。中華民國設計學會舉辦:中華民國設計學會2002年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pp. 121-126)。台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
楊美雪(2000)。繪本童書的性別角色訊息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51,30-36。
廖翎吟(2003)。美術教育就是生活的成果報告-鄭明進專訪。美育,131,26-29。
蔡春美(1988)。兒童智慧心理學-皮亞傑智慧發展學說。台北:文景。
趙雲(1997)。兒童繪畫與心智發展。台北:藝術家。
趙惠玲(2003)。視覺文化的性別議題。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4,39-47。
劉豐榮(1992)。視知覺與審美反應之發展-談兒童美術教學。美育,26,13-19。
劉思量(1992)。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台北:藝術家。
劉豐榮(1992)。審美判斷之認知歷程與其教學原理。教師之友,33(1),32-37。
劉安彥、陳英豪(1994)。青年心理學。台北:三民。
劉婉珍(2002)。從普遍到特殊:人類的審美發展。美育,130,86-91。
劉婉珍(2002)。人類繪畫發展與審美判斷之跨文化研究。國科會90年度研究計畫補助結案報告。計畫編號為NSC:90-2411-H-018-001。
劉豐榮(2004)。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台北:水牛。
鄭和鈞、鄧京華(1995)。高中生心理學。台北:五南。
鄭英耀、桂慶中、翁秋玲、葉明芬、陳雅文(2000)。高中學生思考風格之研究:台灣與香港的比較。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2(3),97-112。
鄧曉燕、林炎琴、王文芳(2001)。維格斯基對西方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影響述評。[電子版本]。全球教育展望,10。2005.3. from http://www.edu.cn/20011203/3012595.shtml
鄭明憲(2004)。藝術世界與個人世界的交融:我對〈兒童對圖畫的直覺性理解〉中網狀脈絡的藝術世界的看法。美育,139,19-23。
蘇育任(1996)。漫談皮亞傑理論的泛文化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5,3-16。
蘇振明(1998)。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其教育性。美育,《兒童插畫特輯》,91,1-10。
蘇振明(2001)。台灣兒童畫導賞。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吳敏而、柯華葳、陳淑美(2003)。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羅美蘭(1995)。美術館觀眾特性與美術鑑賞能力關係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漢寶德。(2004)。漢寶德談美。台北:聯經。
大辭典。(1985)。台北:三民。
中文大辭典。(1973)。第九冊。中華學術學院。
國語辭典。(1981)。第三冊。台北:台灣商務。
國語活用辭典。(1987)。台北:五南。
新辭典。(1989)。台北:三民。
漢語大辭典。(1997)。第11卷。台北:東華。
辭源。(1981)。台北:台灣商務。
Blaikie, F., Schönau, D., & Steers, J.(2003). Students’ Gendered Experiences of High School portfolio Art Assessment in Canada, The Netherlands, and England.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4(4), 335-349.
Feldman, D. H.(1987).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Art Education: Two Fields at the Crossroads.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21(2), 243-259.
Freeman, N. H. (1995). Commonsense aesthetics of rural children. Visual Arts Research, 21(2), 1-10.
Gardner, H.(1970). Children’s sensitivity to painting styles. Child Development, 41(3), 814.
Gardner, H., Winner, E., & Kircher, M.(1975).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the Arts.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9(3), 60-77.
Graham, M.(2003). Responding to the Demise of Adolescent Artmaking: Charting the Course of Adolescent Development in an Exceptional Classroom.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 44(2), 162-177.
Housen, A.(1992). Validating a measure of aesthetic development for museums and schools. ILVS Review: A Journal of Visitor Behavior, 2(2), 213-237.
Jo Chiung-Hua Chen.(1997). An Examination of Theories of Aesthetic Development with Impli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42, 13-27.
Jo Chiung-Hua Chen.(1998). 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 Conceptions in Describing, preferring, and Judging a Work of Art. Journal of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43(2), 1-9.
Kindler, A. M., Darras, B., & Kao, C. S.(2003). An Artist: a cross-cultural or a culture-specific category?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Education, 1, 94-117.
Moore, B. E.(1973). A description of children’s verbal responses to works of art in selected grades one through twelv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14(3), 27-34.
Parsons, M.J.(2003).Endpoints, repertoires, and toolboxes: development in art as the as the acquisition of tool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Education, 1(1),67-82.
Scott, L. E.(198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ersonality, Values, and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of Artistically Talented, Academically Talented, and Average 11th and 12th Grade Student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29(3), 292-301.
Shaffer, D.R.(1996).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University of Georgia.
Salkind, L., & Salkind, N. J. (1997).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s in perference for Works of Art.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A Journal of Issues and Research , 38(4), 246-256.
Wang, W., & Ishizaki, K.(2002). Aesthetic Development in Cross-cultural Contexts:A Study of Art Appreciation in Japa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3(4), 373-392.
Berryman, J. C., Hargreaves, D., Herbert, M., & Taylor, A.(2001)。發展心理學導論(陳萍、王茜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不詳)
Fraenkel, J. R., & Wallen, N. E.(2003)。教育研究法(楊孟麗、謝水南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2000)
Freeman, N.H., & Parsons, M.J.(2004)。兒童對於圖畫的直覺性理解(鄭明憲譯)。美育,139,4-18。
Lowenfeld, V.(1991)。創造與心智之成長(王德育譯)。台北:啟源。(原著出版不詳)
Lowenfeld, V.(1991)。兒童美術與成長(李叡明譯)。台北:世界文物。(原著出版不詳)
Moebius, W.(2000)。圖畫書符碼概論(馬祥來譯)。兒童文學學刊,3,160-182。
Michael, G., Henley, P., & Trueman, T.(2003)。性別優勢學習法-為男孩女孩打造理想教室(丁凡、許琳英譯)。台北:城邦文化。(原著出版於2001)
Rice, F. P., & Dolgin, K.G.(2004)。青少年心理學(黃俊豪、連廷嘉譯)。台北:學富文化。(原著出版於2002)
Solso, R. L.(1998)。認知心理學(吳玲玲譯)。台北:華泰。(原著出版於1998)
Winner, E.(1997)。創造的世界-藝術心理學(陶東風譯)。台北:田園文化。(原著出版於1982)
霜田靜志(1993)。兒童畫的心理與教育(蔡金柱、李叡明譯)。台北:世界文物。(原著出版不詳)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