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正
Cheng - Hsu
論文名稱: 教育機構電子化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Eletronic Functions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指導教授: 李國光
Gwo-Guang Lee
口試委員: 周子銓
ZIH CYUAN JHOU
白榮吉
RONG JI B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資訊管理系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6
中文關鍵詞: e化M化U化
外文關鍵詞: M-commerce, e-commerce, U-commerce
相關次數: 點閱:158下載: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華民國的資訊應用環境,在經歷e化、M化的發展後,近年正進一步推動電子化,以建構一個「服務隨手可得的優質網路社會(UNS)」,讓台灣成為世界最先進網路應用的國家,而鄰近的日本和韓國也正積極推動所謂的「U-Japan」、「U-Korea」計畫,專家預估在這波電子化的潮流下,將可帶動下一波資訊社會發展,而電子化網路發展將帶動新一代創新應用服務,繼e化之後,M台灣、U台灣計畫已提供一個平台,協助廠商邁向電子化的創新應用產業。
    教育機構的電子化也朝電子化的願景邁進,本研究是透過某大學推廣教育部為個案,探討該組織在電子化上的功能,最後歸納出的結果顯示:1.知識價值管理可建構在組織電子化的功能之上,透過內容管理(content management)、學習活動(learning activity)與知識封裝(knowledge encapsulation)與電子化的結合,可增加學習組織在教學與學習的方便與效率。2.電子化確實為組織帶來管理上的效用:(1)資訊透明化產生霍桑效應,員工與消費者知道自己的言行舉止都曝露在透明之下,比較不會做出違反道德與法律的行為;(2)數位管理可以隨時掌握組織的營運狀況;(3)透過多元通訊的方式與消費顧客互動,可以提高消費者對於組織的依賴程度與滿意度。3.組織電子化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先有e化,再有M化的基礎,才有能力發展U化,對組織而言要發展電子化需要整合各種軟硬體與網路系統,整合的規模越大所需的成本愈高;對消費者而言需要克服行動裝置使用時的通訊成本。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of Republic of China has experienced e-commerce and M-commerce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U-Taiwan, government constructs a serious of readily available services in ubiquitous network society(UNS). Taiwan has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most advanced in internet applications. Neighboring Japan and South Korea are also actively promoting the "U-Japan" and "U-Korea" plans, which experts predict that the ubiquitous wave of the trend. The next wave will be driven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Ubiquitous network will bring a new generation of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M-Taiwan and U-Taiwan plans are providing a platform to help companies move towards ubiquitous of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industry.
    This case study focuses on the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This organization makes a grand effort on the function of ubiquitous computing. The final result shows that: 1.knowledge management is able to create values in the organization after ubiquitous functions through content management,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knowledge encapsulation. This combination increases learning convenience and efficienc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2. Electronic computing brings organi- zation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1)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generates “Hawthorne effect.” The staff and consumers are aware of their demeanor exposed in a transparent; as a result, more will not make violated the moral and legal actions. (2)This case organization shows keep real-time management ability of ubiquitous computing. (3)Through multiple forms of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consumer customers might improve on the level of satisfaction. 3.Organizations with ubiquitous computing in the process already has e-commerce, then have the basis of M-commerce, and finally own the capability to develop U-commerce. For right to develop ubiquitous computing, organizations need to integrate the various hardware and network systems. The integration of systems larger, the cost higher. Otherwise, the consumers need to overcome the communication the cost of usages of mobile devices.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目錄………………………………………………………………………… 4 表目錄……………………………………………………………………… 5 圖目錄……………………………………………………………………… 6 第壹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7 第二節 研究目的............................................. 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名詞釋義............................................. 11 第二節 世界各國電子化現況與趨勢............................. 13 第三節 相關理論............................................. 15 第四節 電子化基礎建設的探討................................. 25 第五節 組織電子化相關研究................................... 30 第參章 研究設計............................................. 38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8 第二節 訪談設計與調查....................................... 39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步驟....................................... 41 第四節 研究的信度效度....................................... 42 第肆章 個案研究與分析....................................... 44 第一節 個案背景............................................. 44 第二節 個案電子化功能與應用................................. 49 第三節 個案模式分析......................................... 67 第伍章 結論................................................. 76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成果....................................... 76 第二節 後續研究............................................. 77 參考文獻.................................................... 78 中文部分.................................................... 78 英文部分.................................................... 82 附錄A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部校園科技中心」訪談記錄........... 84

    中文文獻

    王昭嵐、朱斌妤(2000),「學校校務行政電腦化推行概狀與問題實證研究–行政人員電腦知能與態度分析」,中華管理評論,第三期, 135 ~ 150。

    王義智(2006),「全球行動通訊軟體市場、應用平台與服務發展趨勢」,資策會MIC。

    王靖傑(2001),「行動通訊業創新策略探討-以芬蘭Sonera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何柏慶(2004),「一種具有公平及安全的行動商務系統設計與實作」,國立中興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

    吳明隆(2003),「什麼是電子化,電子化的世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IThome,台北市。

    吳婷婷(2006),「RFID於校園數位化應用之探討」,2006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

    吳政德(2004),「消費者選擇採用定位化行動商務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李文瑞(2003),「行動商務在台灣之發展:與日本電信產業之比較」,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

    林謂立(2003),「一個涵蓋通訊、應用與辨識服務的行動商務費率設定模式」,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學程碩士班。

    林耀欽(2001),「企業導入行動科技關鍵性之策略因素」,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質性研究訪談模式與實施,國防大學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暨研究所。

    高啟文(2002),「以網路經濟學及複雜理論探討行動商務成長模式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薛夙珍(2004),「行動商務之個人化交易研究」,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台中縣。

    袁仕杰(2004),「行動商務可行營業模式之探索」,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郭義境(2004),「台灣行動內容供應商經營模式之比較性研究」,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

    黃佳櫻(2002),「建構行動商務的關鍵成功因素」,臺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毓莉(2000),「行動商務中快取機制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所。

    黃家盛(2003),「應用於無線通訊之行動購物代理人效能模型─以頻寬需求為考量」,南台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黃宣銘(2002),「使用XML簽章之行動商務系統設計與實現」,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博士班。

    陳暐(2004),「Web Service 在行動商務上的研究」,長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陳泰碩(2003),「導入Web Services技術建置行動商務平台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陳盈儒(2003),「台灣地區電子產業導入行動化決策因素之研究」,大同大學資訊經營學系。
    陳孟庭(2002),「Web Service為基礎的行動協同商務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陳則黎(2000),「我國行動銀行共用系統安全機制之研訂」,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

    陳永隆、楊澤泉、林再興(2004),「知識價值鏈模型建立與個案應用」,2004年第七屆企業經營管理個案研討會。

    陳昱新(2004),「ezBusiness - 一個創新的移動式e化商業架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若玲(2005),「改善企業的利器-問卷調查」,緯創資通公司人資專欄。

    陳鍵智(2002),「探討行動商務系統擴散的產業結構與整合機制 - 以i-mode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曾文民(2003),「植基於Web服務元件之行動商務架構設計」,國立東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曾幼蘭(2002),「影響行動電話使用者選擇行動上網服務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

    張志豪(2004),「建構行動商務的關鍵成功因素」,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詹文鑫(2007),「科技專案推動智慧化居住空間 產業之策略與方向」,經濟部技術處政策環境科技政策,vol.146。

    潘曉磊(2005),「UWB標準現況分析」,電子工程專輯。

    劉書蘭(2002),「消費者採用行動商務之行為研究─以行動銀行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

    廖瑞圖(2004),「行動商務環境下線上購票安全機制」,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薛夙珍(2004),「行動商務之個人化交易研究」,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

    鄭旭成、陳仁偉、邢溢將(2007),「中國文化大學推廣部校園科技開發中心團隊參訪記錄」。

    蕭麗娟(2003),「簡訊服務在行動商務之應用(以銀行房貸服務為例)」,大同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蕭景宏(2003),「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消費者接受行動商務的行為意圖」,大同大學資訊經營學系。

    簡義益(2000),「無線通訊結合企業電子化之研究---以醫療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羅凱揚(2003),「非強制性M化導入矩陣之發展以南山人壽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英文文獻

    Bagci F. H., Schick A. J. & Petzold A. W.(2006). The reflective mobile agent paradigm implemented in a smart office environment. Pers Ubiquit Comput, 11, 11-19.

    Denise(2005). NFC will become the next stream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Policy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Center, National Applied Research Laboratories.

    Geunho Lee(2005), Ubiquitous Sensors for u-City Applications Seminar, Taipei.

    Gregory D. A. & Elizabeth D. M.(2000). Charti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Research in Ubiquitous Computing. 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 7(1), 29–58.

    John W. & Joe P.(2002). Strategic Planning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3rd ed, 239.

    Laurent C.(2005). Emulating the Future with/of Pervasive Comput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 Pervasive 2005 Workshop.

    Mayo(1927). Hawthorne Research.

    Orlikowski, W. J., & Baroudi, J. J. (1991).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1, stud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organizations: Research approaches and assumptions, 1-28.

    Polor, R. K.(1989). 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 Revised Ed. Beverly Hills, CA:Sage.

    Rogers, E.M.(1983).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3rd ed. New York: Free Press.

    Scott T., Madhu K. & Gregory D.(2006). The Impact of Pre-Patterns on the Design of Digital Home Applications, 189-198.

    Tornatzky, L.G. and K.J. Klein(1982)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novation Adoption-Implementation: A Meta-Analysis of Findings,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Vol.29. No.1, 28-45.

    Ulrich N. & Christof M.(2006). Functionality Configuration for eHome Systems, 1-13.

    Waylon B. & Carl H.(2003). Proximity Interactions between Wireless Sensors and their Application. WSNA’03, 30-37.

    Zmud, R.W. and Apple, M.E. (1989). Measu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usion, McGraw-Hill, New York.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