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溫顓豪
Chuan-Hao Wen
論文名稱: 轉化操作記憶之設計創作
A Creation of Converting Memory of Manipulation
指導教授: 鄭金典
Jin-Dean Cheng
口試委員: 孫春望
Chung-Wang Sun
范振能
Jeng-Neng F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設計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7
中文關鍵詞: 操作記憶認知產品設計
外文關鍵詞: manipulation, memory, cognition, product Design
相關次數: 點閱:223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隨著產品設計的演化與成熟,設計的焦點已漸漸從產品具體的外部型態,轉移到抽象的操作經驗上。透過記憶的認知與轉化,設計師可以從某些物品的意象或是輪廓來幫助傳達設計中的訊息。研究者認為,這樣轉化的方式也可以應用於產品的操作上。透過生活中所熟悉的操作記憶所帶有的深刻符號與意涵,幫助設計師順暢地傳遞訊息。
研究過程首先探討人因工程對於一般操作裝置的定義,了解基本的操作設計模式。其次探討Donald Norman對產品使用上的論述,剖析使用者面對一般操作形式的適應與衝突情況。輔以認知心理學對於人類記憶與認知的相關論述,了解使用者是如何辨識所面對之事物以及記憶的累積方式,幫助研究者尋找出觸發使用者共鳴的關鍵因素。
本研究分析所收集之相關設計案例,歸納出產品操作方式的轉化能以三種設計手法達成,分別為「外部型態之轉化」、「使用動作之轉化」、「連結關係之轉化」。並以四件實體創作的形式呈現研究的成果,為(一)槌架,為一組具有照明功能之玄關衣帽架,開關方式為轉化「槌敲」、「拉拔」等有關於釘子的動作,增加操作時的樂趣。(二)踩椅,為具有可掀式椅墊之公用座椅,轉化常見踩踏式垃圾桶的結構,提供使用者的隨身物品一個暫時的置物空間。(三)憶燈,將瀕臨淘汰的雞心開關轉化為一音樂控制裝置,並且重組了雞心開關與日光燈之間的連接關係,讓老舊的裝置能有嶄新的體驗。(四)扳鐘,轉化棘輪扳手的使用動作與結構作為調整時間用之壁鐘。


As product design developing and expanding, the focus of design is moving from the pattern of product to the experiences of manipulation. Based on designer's memories and different percepts, the images or the patterns from objects also help present designer's creativity. Moreover, this concept is similar to changing the product operating. Designer can evenly develop their ideas taken from those engraved symbols and meanings in daily lives. The study of creation will be separated into two parts, the related research and designing creation.
The research first confirms how much people understand the definition of common K and the basic design model after studying literature. Then, analyze how the user faces the distinct from product using on learning Donald Norman's discuss. Also, the study of cognition psychology on mankind memories and cognitions help conclude how the user distinguishes between the reality and memories in order to let designer find out the key point of touching user's heart. There are three design methods to convert the product operation: “the converting of appearance”, “the converting of action” and “ the converting of linking”.
At the end of creating, four works present the concepts from previous studies which are (1) Knocking Hanger, a kind of coatrack with lightening, which is switched on/off by knocking, meanwhile it gets more fun; (2) Stepping Chair, a public chair with similar function of step bin to provide user a temporary setting space; (3) Memorizing Lamp, a new apparatus replaced the obsolete core by music-controlled core and redesign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ore switch and light; (4) Screwing Clock, a kind of wall clock combined the move of pulling gear wrench and structure to adjust time.

論文摘要 I 圖表索引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創作背景與動機 1 1.2 創作目的 2 1.3 設計創作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操作與設計 5 2.1.1 操作於人因工程之相關論述 5 2.1.2 Donald A. Norman對於產品操作的論述 10 2.1.3 小結 15 2.2 人類的認知與記憶 17 2.2.1 認知心理學概述 18 2.2.2 型態辨認的論述 19 2.2.3 譬喻的相似性辨識 23 2.2.4 小結 25 2.3 記憶的相關論述 26 2.3.1 記憶的探討 27 2.3.1 記憶與符碼 29 2.3.2 小結 30 2.4 實體互動介面(Tangible User Interface, TUI)的相關論述 33 2.4.1 實體互動介面的起源 33 2.4.2 實體互動介面的概念與呈現 34 2.4.3 實體互動介面之應用與影響 37 2.4.4 文獻總結 41 第三章 相關設計案例探討 44 3.1 設計案例探討 44 3.2 設計案例歸納分析 60 3.3 設計創作 66 第四章 設計實作 68 4.1 槌架 (Knocking Hanger) 69 4.1.1 第一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槌敲、拉拔 70 4.1.2 第二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型態水平發展 71 4.1.3 第三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型態的回復 72 4.1.4 第四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材質的改變 73 4.1.5 第五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精細模型製作 75 4.1.6 設計定案成果 78 4.2 踩椅 (Stepping Chair) 80 4.2.1 第一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設計方向之思考 80 4.2.2 第二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_機構功能的驗證 82 4.2.3 第三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設計侷限的突破 85 4.2.4 第三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設計語言之確定 87 4.2.5 第四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椅背的琢磨 88 4.2.6 第五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功能草模製作 90 4.2.7 第六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FRP模型製作 92 4.2.8 設計定案與成果 97 4.3 憶燈(Memorizing Lamp) 100 4.3.1 第一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情境的營造 101 4.3.2 第二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初步的外型與功能之探討 102 4.3.3 第三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外型水平概念發展 105 4.3.4 第四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造型概念垂直思考、尺寸大小之微調 107 4.3.5 第五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材質模擬 110 4.3.6 第六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精細模型之製作 111 4.3.7 設計定案成果 119 4.4 扳鐘(Screwing) 123 4.4.1 第一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概念水平思考 123 4.4.2 第二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概念垂直思考,扳手的意象。 124 4.4.3 第三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內部機構設計探討 125 4.4.4 第四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外部形態之水平設計發想 129 4.4.5 第四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外部形態之垂直設計發想 131 4.4.6 第五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3D材質模擬 134 4.4.7 第六階段設計概念發展_精細模型製作 135 4.4.8 設計定案與成果 136 第五章 設計成果之自我評述 139 5.1 槌架 (Knocking Hanger) 140 5.2 踩椅 (Stepping Chair) 141 5.3 憶燈 (Memorizing Lamp) 142 5.4 扳鐘 (Screwing Clock) 143 第六章 創作結論與建議 144 參考文獻 146

英文文獻
Loe Feijs, Steven Kyffin, Bob Young. (2005). Design Semantics of form and movement 2005
Naoto Fukasawa.(2005). Naoto Fukasawa, NEW YORK:Phaidon Press
Ali Mazalek, Tristen Jehan. (1996) .Interacting with Music in a Social Setting, MIT media Laboratory

中文文獻
童侑祥(2000)。隱喻手法於產品造形發展之應用。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長鵬(2008)。動態特質與脈絡於產品設計中的探討與應用。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芊君(2009)。Wii遊戲機的問世對女性電玩遊戲動機與觀感的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在職專班應用科技組碩士論文。
賴艾如(2003)。平面廣告中隱喻之基底域與目標域相似性類型探討。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致遠(2008)。數位發表空間 : 在空間模擬器中的可觸式架構。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佳勳(2002)。互動式媒體-以感官多模式探討數位設計環境中人機互動介面設計與應用實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
陳麒(2002)。『互動式空間』—資訊空間及建築空間的整合設計研究初探。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
鄭仕宏、林盛宏、林銘煌(2010)。以雙重隱喻之燈具探索語意式操作脈絡。設計學報第15捲,第三期。
林銘煌(2002)。產品設計中造形的編碼與解碼。設計學報第6捲,第2期。
周世箴 (2006)。我們賴以為生的譬喻,初版。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許勝雄、澎游、吳水丕(2010)。人因工程(第四版)。臺中市:滄海書局。
張一岑(2010)。人因工程學(精華版第三版)。新北市:揚智出版社。
李開偉(2009)。實用人因工程學(第三版)。台北市:全華出版社。
林崇宏(2001)。設計理論與價值:設計文化與新思維的探索。台北市:田原城市。
諾曼(Norman, D. A.)(2000)。設計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things)(卓耀宗譯)。台北市:遠流。(原作1989年出版)
張春興(1998)。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出版社。
林幸蓉(1994)。產品語意及其在工業設計的應用(上),台灣手工業51期
林幸蓉(1994)。產品語意及其在工業設計的應用(下),台灣手工業52期
鄭麗玉 (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