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宋武
Wu - Sung
論文名稱: 公共工程履約爭議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dispute in performanc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ontract
指導教授: 楊文鐸
Wen-dwo Yang
口試委員: 周碩彥
Shuo-Yan Chou
張聖麟
Sheng-lin C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8
中文關鍵詞: 公共工程調解仲裁履約爭議
外文關鍵詞: Infrastructure contract, mediation, arbitration, contract dispute
相關次數: 點閱:289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公共工程自規劃、設計、招標、施工、驗收及保固營運使用,期間所產生的爭議不斷地在改變,而公共工程之進行歷經業主、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各類下包商等多方單位與人員的共同參與方能完成。因此工程之完成過程即成為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多風險之系統。大體而言,施工階段之履約爭議最為複雜,對工程之成敗影響最為直接,故本研究係以公共工程履約爭議為探討主題。
    工程爭議不管是透過調解、仲裁或是訴訟,皆已非當事人能夠主導及掌握的,最終所爭的只是分擔比例而已。最好的方式應是不要有爭議(不太可能)或爭議一出現馬上透過合理的機制迅速解決。
    事後之工程爭議解決,不但要花時間、花錢、花人力來解,從工程管理的角度來看,應該盡量降至最低限度,因此如何建立迅速有效解決工程爭議之制度,實為工程計劃進行是否順利之重要闗鍵,亦為業主與承商最為關注的問題。
    本研究乃本於此先就公共工程履約爭議之特性、履約發生之原因、履約爭議常見之類型及履約爭議處理,概要之相關研究為探討之基礎,再針對國內目前公共工程履約爭議處理制度及現況,分析履約爭議處理在實務上之運用及其所遭遇之問題,建構一套爭議處理選用模式,但最好最徹底的方法,應該要有好的工程合約管理制度,很踏實的實行工程與合約管理的工作,並建立協商機制,降低履約爭議之發生,減少爭訟及人力、物力、財力之耗損。


    Abstrac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t planning, design, tender, construction,
    inspection and guarantee operation, during these period the dispute is ongoing
    chang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combined participant of client, designer,
    contractor and subcontractor to complet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the stage
    of construction ongoing is full fill with uncertain and risk. Generously,
    litigation happened in construction stage is the most complex and critical effect;
    this research will inspect the dispute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ontract.
    Construction dispute through mediation, arbitration and litigation is not
    the person involved can control or handle, finally the solution is only share
    percentage. The best way is no dispute (almost impossible) or solve it through
    an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in early stage of dispute.
    To settle of construction dispute will cost time, money and manpower,
    from the view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hould minimize the effect. Build a
    efficient system to solve construction dispute is the key point of construct plan
    smooth going, both client and contractor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is
    issue.
    This research will insp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ontract, the reasons of happen, types of dispute solving, and based on related
    research. Against the present domestic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ontract
    dispute, analysis problems happened at performance contract dispute in real
    case. Build a system to make option of dispute solve model. The best and
    complete method is make a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honestly complet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ettle a
    negotiation system minimize dispute happen, save the manpower, material and
    money waste in dispute.

    目 錄 摘 要 I Abstract II 致 謝 III 目 錄 V 圖 目 錄 VII 表 目 錄 VIII 第一章、緒  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研究內容與範圍 1 第三節:研究方法及架構 2 第二章、公共工程履約爭議處理方式概要 5 第一節:公共工程之特性 5 第二節:公共工程爭議的特性 7 第三節:公共工程履約爭議之原因 8 第四節:公共工程履約爭議常見之類型 11 第五節:現行公共工程履約爭議處理方式概要 16 第六節:訴訟外之替代爭議解決方式 19 第七節:我國常用履約爭議處理方式之比較 23 第三章、公共工程履約爭議處理制度之探討 25 第一節:公共工程履約爭議處理流程 25 第二節:工程仲裁之探討 26 第三節:政府採購法履約爭議調解之探討 34 第四章、建立公共工程履約爭議處理制度芻議 54 第一節:國內仲裁制度之發展及困境 54 第二節:如何重建政府機關對仲裁制度之信任 57 第三節:政府採購爭議處理之因應之道及建議 77 第四節:政府採購調解機制委外之研究 82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結論 87 第二節:建議 89 中文參考文獻 91 英文參考文獻 96 圖 目 錄 圖1.1 研究架構 4 圖3.1 公共工程履約爭議處理流程圖 26 圖3.2 工 程 仲 裁 流 程 圖(修改至中華民國仲裁協會仲裁程序) 28 圖3.3 申訴審議流程 43 圖3.4 異議處理流程 44 圖3.5 停權爭議處理流程 45 圖3.6 採購申訴調解流程一 46 圖3.7採購申訴調解流程二 47 圖3.8採購申訴調解流程三 48 表 目 錄 表2.1 營建工程常見問題統計表 8 表2.2 工程契約品質與糾紛發生機會頻率表 10 表2.3 工程爭議類型的分類表: 11 表2.4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90年~93年受理工程仲裁事件糾紛類型統計表(共980件) 12 表2.5 調解案件類型件數統計表(共865件) 13 表2.6 履約階段易發生爭議之項目表 16 表2.7 工程爭議處理方式之比較表 23 表3.1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申訴審議作業時程表 49 表3.2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履約爭議調解作業時程表 50 表3.3採購申訴審議收費辦法 51 表3.4採購履約爭議調解收費辦法 52 表4.1 民國76年至94年歷年所受理之仲裁件數統計表 55

    中文參考文獻
    1. 王明德「我國仲裁制度對工程契約管理之影響」第一屆營建管理及工程法學研討會,P1~P41。
    2. 民法第二條:民事所適用之習慣,以不背於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為限。
    3. 民法第七十一條:法律行為、違反強制或禁止之規定者,無效。但其規定並不以之為無效者,不在此限。
    4. 邱雅文「公共工程仲裁特性」商務仲裁,第39期,P20~32頁(1995)。
    5. 楊英君「公共工程履約爭議處理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1999)。
    6. 陳國書「公共工程履約爭議處理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2003)。
    7. 「政府採購法令彚編」,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2)。
    8. 「政府採購法爭議處理手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2)。
    9.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仲裁人倫理規範」 (2001)。
    10.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仲裁人倫理規範」 (2002)。
    11. 「我國公共工程爭議特性與處理需求之研究」,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1998)。
    12. 吳澤成「如何經營公共工程」,中華民國營建管理協會年會專題演講 (2006.5.20)。
    13. 李家慶「工程仲裁之過去、現在與未來」,仲裁季刋,第75期,P33~69(2005.8.31)。
    14. 王明德「工程契約糾紛與仲裁」,營建管理季刋,第19期,P6~17(1994.7)。
    15. 王伯儉「工程糾紛與索賠實務」,元照出版(2003.8)。
    16. 李家慶「工程爭議處理與法律責任」,「合約管理與求償」,營建研究院(2004.2.19)。
    17.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仲裁季刋(2006.12)。
    18.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政府採購法爭議處理事件案源及問題類型分析」(2004.9)委託理律法律事務所。
    19. 李宗德「工程契約糾紛處理的檢討與建議」,重大工程管理研討會實錄,行政院公共建設督導會報,P11~28(1992.6)。
    20. 林俊益「國際商務仲裁淺釋」,永然文化出版公司,P12~13(1993.10)。
    21. 李耀明「國軍軍事工程招標與履約爭議防制及處理之研究」,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軍事工程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P63(2001)。
    22. 藍瀛芳「商務仲裁」44,P1~12(1996.12)。
    23. 楊崇森、黃正宗等人「仲裁協議書」, 「仲裁法新論」,中華民國仲裁協會修訂再版,P51~131(2002.5)。
    24. 李得璋「營建工程爭議與仲裁之處理(上)」,商務仲裁第33期,P90~102(1993.8)。
    25. 王明德「工程糾紛的處理橂式與實例」,國立高雄技術學院工程契約與規範研習會論,P13。
    26. 施茂林「國際仲裁研討會」,(2005.12)。
    27. 李得璋「公共工程履約爭議處理與仲裁」,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1997年年會論文集,P197~217(1997)。
    28. 謝定亞「工程仲裁未來之方向」「先調後仲之爭端解決模式仲裁季刊第八十期」,P41(2006.12)。
    29. 陳煥文「國際仲裁法專論」,五南出版社,P29~44(1994.4)。
    30. 李家慶「工程仲裁未來之走向」仲裁季刊第八十期,P5(2006.12)。
    31. 2002年12月04日中國時報,第22版。
    32.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6年10月16日「研商『建立工程仲裁配套機制』座談會」之會議記錄。
    33. 李家慶「工程仲裁未來之走向」仲裁季刊第八十期,P4(2006.12)。
    34. 林曉瑩「論仲裁人之獨立性與公正性」仲裁季刊第六三期,(2001.12)。
    • 古嘉諄、陳希佳「仲裁人之角色與選定」仲裁季刊第七七期,(2006.3)。
    • 李家慶「論工程仲裁之仲裁人選任方法」仲裁季刊第七一期, (2004.5)。
    • 陳煥文「論仲裁人之選任方式與程序」商務仲裁第五八期,(2000.9)。
    • 范光群「論仲裁人的選任與廻避」(上)(下),萬國法律107期108期。
    • 藍瀛芳「法院在選任仲裁人上角色」商務仲裁第四九期,(1998.3)。
    • 陳煥文「論仲裁庭之組織」商務仲裁第四七期,(1997.9)。
    • 陳清秀「從公共工程結果看仲裁公平性」,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公共工程仲裁制度之檢討與展望」研討會論文,(2003.9)。
    • 范光群「仲裁人的選任方法」,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公共工程仲裁制度之檢討與展望」研討會論文,(2003.9)。
    35.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ICC) Rules of Arbitration (1988)第二條第八款中言及仲裁人之獨立性而不包括公正性之規定,惟該款規定「仲裁人如因欠缺獨立性或其它事由時,得被聲請拒却」(an arbitrator could be challenged whether for an alleged lack of independence or otherwise)。
    36. 仲裁法第十五條第一項。
    37.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規則第五條。
    38. 台灣營建工程爭議仲裁協會仲裁規則第四條前段。
    39. 中華工程仲裁協會仲裁規則第三條。
    40. 林曉瑩「論仲裁人之獨立性與公正性」仲裁季刊第六三期,P69(2001.12)。
    41. 林曉瑩「論仲裁人之獨立性與公正性」仲裁季刊第六三期,P70(2001.12)。
    42. 古嘉諄、陳希佳「仲裁人之角色與選定」仲裁季刊第七七期,P2~3(2006.3)。
    43. 楊崇森「商務仲裁之理論與實際」,中華文化叢書,P45。
    44. 林曉瑩「論仲裁人之獨立性與公正性」仲裁季刊第六三期,P73(2001.12)。
    45. 林曉瑩「論仲裁人之獨立性與公正性」仲裁季刊第六三期,P72(2001.12)。
    46. 仲裁法第十一條第一項。
    47. 仲裁法第十二條第一項。
    48. 仲裁法第十一條第二項。
    49. 仲裁法第十二條第二項。
    50. 李家慶「論工程仲裁之仲裁人選任方法」仲裁季刊第七一期,P81~82 (2004.5)。
    51. 仲裁法第九條第二項參照。
    52. 仲裁法第九條第二項及第四項參照。
    53. 仲裁法第九條第三項參照。
    54. 仲裁法第九條第三項及第四項參照。
    55. 古嘉諄、陳希佳「仲裁人之角色與選定」仲裁季刊第七七期,P14~15(2006.3)。
    56. 法務部編印「仲裁法規編」,P66~67(1998.3) 。
    57. 陳清秀「從公共工程結果看仲裁公平性」,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公共工程仲裁制度之檢討與展望」研討會論文,P4(2003.9)。
    58. 李家慶「論工程仲裁之仲裁人選任方法」仲裁季刊第七一期,P83(2004.5)。
    59.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仲裁人選定委員會組織簡則第十條。
    60. 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1996年6月修訂版之「施工標準規範」第3.26.10條。
    61. 陳煥文「論仲裁庭之組織」商務仲裁第四七期,P33(1997.9)。
    62. 李家慶「工程仲裁未來之走向」仲裁季刊第八十期,P13(2006.12)。
    63. 林瑤、池美佳「仲裁人的評鑑制度」仲裁季刊第八十期,P63(2006.12)。
    64. 林瑤、池美佳「仲裁人的評鑑制度」仲裁季刊第八十期,P84~88(2006.12)。
    65. 李家慶「工程仲裁未來之走向」仲裁季刊第八十期,P14(2006.12)。
    66. 陳清秀「仲裁人的評鑑制度」仲裁季刊第八十期,P90~94(2006.12)。
    67. 楊敦和「仲裁人的評鑑制度」仲裁季刊第八十期,P95~96(2006.12)。
    68. 李家慶「工程仲裁未來之走向」仲裁季刊第八十期,P16~17(2006.12)。
    69. 李家慶「工程法律與索賠實務」,中華民國仲裁協會,P129~226(2004.9)。
    70. 范光群「工程仲裁未來之走向」「先調後仲之爭端解決模式」仲裁季刊第八十期,P43~44(2006.12)。
    71. 古嘉諄、陳希佳「工程仲裁人名冊之建立」仲裁季刊第八十期, P45~59(2006.12)。
    72. 楊鍚安「工程仲裁人名冊之建立」仲裁季刊第八十期, P60(2006.12)。
    73. 李建中「工程仲裁人名冊之建立」仲裁季刊第八十期, P61(2006.12)。
    74. 藍瀛芳「合意公開仲裁判斷」仲裁季刊第八十期, P97~113(2006.12)。
    75. 邱琳濱「合意公開仲裁判斷」仲裁季刊第八十期, P114~118(2006.12)。
    76. 林俊益「合意公開仲裁判斷」仲裁季刊第八十期, P119~123(2006.12)。
    77. 羅明通「政府採購調解機制委外之研究」仲裁季刊第八十期, P124~141(2006.12)。
    78. 李復甸「政府採購調解機制委外之研究」仲裁季刊第八十期, P142~144(2006.12)。
    79. 陳希佳「先調解後仲裁之理論與實務」仲裁季刊第七五期, (2005.8)。
    80. 張迺良「從馬特拉案談仲裁」,台北市採購發包協會演講內容(1993.10)。
    81. 藍瀛芳「仲裁制度的形成與其發展的過程」仲裁季刊第七五期, P1~31(2005.8)。
    82. 黃正宗「仲裁協議」, P51~131。
    83. 蕭偉松「論營建工程遲延與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私立東吳大學法學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2001)。
    84. 李家慶「工程法律與索賠實務」,中華民國仲裁協會 (2004.9)。
    85. 李得璋、李大行「建立工程糾紛仲裁制度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 P107~125(1987)。
    86. 王伯儉「工程糾紛仲裁條款不應取消」,商務仲裁第34期, P104~105(1993.11)。

    英文參考文獻
    1. American Arbitration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Rules (1991)[hereinafter”AAA International Rules”],Art.7.
    2. AAA/ABA Code.Canon I , Para D.
    3. AAA/ABA Code.Canon I , Para E.
    4. AAA/ABA Code.Canon I , Para F.
    5. AAA/ABA Code.Canon I , Para G.
    6. Text of the IBA Rules of Ethics from the 1989 Guide to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and Arbitrators,The Parker School of Foreign and Comparative Law,Columbia University, at411~12(Transnational Juris Publications,Inc,Dobbs Ferry. N.Y.,1989)
    7. AAA/ABA Code.Canon Ⅱ.
    8. IBA Rules of Ethics, Supranote 17 at 412.
    9. Siemens AG and BKMI Industrienlagen GmbH V. Ducto Constraction Co.,Cass.Civ.7 Jan.1992
    10. See Art.10 of ICC Rules and Art.8 of the LCIA Rules.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12/05/28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