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夆霠
Feng-Yin Chang
論文名稱: 應用圖像教學於美勞課程學習滿意度之成效研究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Satisfac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Image Teaching Method to Art Courses
指導教授: 陳建雄
Chien-Hsiung Chen
口試委員: 吳志富
柯志祥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設計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圖像式教學心智圖像動畫圖像學習滿意度
外文關鍵詞: Image teaching method, Mental image, Animation image, Learning Satisfaction
相關次數: 點閱:22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政府發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以致力推動「核心素養」為教學發展要點,表示學生面對未來挑戰時,應具備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培養學生「終身學習」之能力。而本研究透過「跨領域教學」應用於美勞課程,運用圖像作為視覺輔助教材,目的在探討藉由「心智圖像教學法」及「動畫圖像教學法」搭配語文課程進行美勞課程創作後,學生於學習滿意度上是否表現不同。
    本研究共進行兩個實驗:(1)前導性實驗,透過「美勞課程動機量表問卷」調查學生在美勞課程之學習動機表現上有無差異性。根據前導性實驗結果顯示,確認此兩組實驗學生具同性質後則繼續進行後續的實驗。(2)驗證實驗,研究者以兩種不同的圖像式教學法執行,並於實驗結束後實施「美勞課程學習滿意度問卷」調查。
    本研究經由前導性實驗以及驗證實驗後,透過訪談學生、研究者課堂觀察及學生作品綜合分析,發現受測者對不同圖像式教學及對美勞課程學習滿意度會產生不同影響。主要發現如下:(1)「心智圖像教學法」學生學習滿意度高於「動畫圖像教學法」學生。(2)利用「心智圖像教學法」來教導的學生在學習表現上,積極主動性及作品表現上高於利用「動畫圖像教學法」的學生。(3)在接受「心智圖像教學法」後,國小四年級學生的美勞課程學習興趣高於「動畫圖像教學法」。(4)國小四年級學生認為「心智圖像教學法」多層次的聯想與串連能夠幫助學習的記憶力,融入「跨領域實作課程」可以提升學生實作力,並讓學習成效更加分。總和上述研究結論,提供後續其他教師與研究者參考與運用。


    In recent years, the government released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ommitted to promoting the "core literacy" as the focus of teaching development. The goal is to indicate the knowledge, skills, and attitudes that students should possess in the face of future challenge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lifelong learning". This research study adopts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to art courses, using images as visual aids, and aims to explore the creation of art courses through "mental image teaching method" and "animation image teach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Chinese courses. After that, an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pertinent to how the students behave differently in learning satisfaction.
    Two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is study: (1) Pilot experiment: Using the "Art Course Motiv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in art courses. (2) Verification experiment: The researchers implemented two different graph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ducted the "Art Course Learning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after the experiment.
    After the pilot experiment and verification experiment in this study, and by means of interviews with students,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tudent works,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sults indicated different effects on different im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of art courses.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learn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ents regarding the "mental image teaching metho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tudents with the "animation image teaching method". (2) Students who received the "mental image teaching method" have higher learning performance, initiative, and work performance than students who received the "animation image teaching method". (3) After accepting the "mental image teaching method", the fourth-grade students' interests in art and labor cours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nimation image teaching method". (4) The fourth-grade stud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account that the multi-level association and connection of "mental image teaching method " can help the memory of lear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can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make learning more effective. In conclusion, the above research findings can provide good references and applications for other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in the future.

    摘要 II Abstract III 致謝 IV 目錄 VI 圖目錄 X 表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一、圖像式教學 5 二、學習滿意度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一、研究範圍 6 二、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圖像與圖像式教學應用 8 一、圖像的意義與形式 8 二、圖像在教學的功能 8 三、圖像式教學之相關研究 13 四、小結 18 第二節 圖像學習相關理論 19 一、認知發展論 19 二、表徵系統論 21 三、雙重編碼理論 22 四、小結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4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2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2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6 一、圖像化學習教材 27 二、美勞課程學習動機量問卷 27 三、美勞課程學習滿意度問卷 29 四、教學活動設計 30 第五節 研究流程 32 ㄧ、準備工作階段 34 二、正式測試階段 35 三、資料分析階段 35 四、研究結果撰寫 36 第六節 資料處理 36 一、質性資料 37 二、量化資料 37 第四章 前導性實驗 39 第一節 前導性實驗架構與流程 39 第二節 前導性實驗問卷設計 40 一、個人基本資料 40 二、問卷內容 40 三、實驗方法: 42 第三節 前導性實驗結果分析 42 第四節 前導性實驗小結 45 一、「正念教育」提升學生學習力與上課成效 46 二、課程主導權留給學生,讓學習成效做最大的發揮 46 三、考量課程的趣味性,讓課程豐富好玩,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47 第五章 驗證實驗研究 48 第一節 驗證實驗架構與流程 48 第二節 驗證實驗教學方案 49 一、 不同圖像教學搭配語文課程教學設計 49 二、課程活動 51 三、教學方案說明 52 四、驗證實驗問卷設計 56 第三節 驗證實驗問卷結果分析 60 一、「圖像所提供的輔助功能」之敘述統計及獨立樣本t檢定結果 61 二、「整體上課情形與流程」之敘述統計及獨立樣本t檢定結果 62 三、綜合結果分析 65 第四節 驗證實驗受測者訪談 66 一、訪談學生逐字稿紀錄 66 二、訪談學生分析 70 第五節 驗證實驗課程紀錄 72 一、 心智圖像教學法課程紀錄 73 二、 動畫圖像教學法課程紀錄 74 三、驗證實驗課程紀錄分析 7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結論 77 一、有系統式的「心智圖像教學法」可提升學習滿意度 77 二、學生無法理解課程則積極主動性及作品表現較差 78 三、圖像能輔助學生思考並提供興趣 78 四、跨領域課程提升實作力 79 第二節 建議 79 一、透過圖像式教學心智圖像優於動畫圖像 79 二、多元的評量方式讓整體學生表現更卓越 80 三、分組進行「差異化教學」減低學習落差 80 四、應適當的給予學生幫助並建立同儕關係 80 參考文獻 81 中文文獻 81 中文網路資料 85 英文文獻 86 附錄 88 附錄一:美勞課程學習動機量表 88 附錄二:美勞課程學習滿意度問卷 90 附錄三:孫悟空三借芭蕉扇劇本 93

    中文文獻
    1.王瓊珠(2004)。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2.王昭傑、陳美芳(2015)。圖像式情境脈絡數學教材對國小資優生學習成效與基模影響之實驗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0(3),59-88。
    3.王珮玲(2013)。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4.方德信(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透過網路在職進修動機與學習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5.李長燦(1997)。後皮亞傑學派對國小思考教學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6期,50-56。
    6.李漢偉(2005)。國小語文科教學探索。三版。高雄市:麗文文化。
    7.李慧如(2015)。繪本教學提升幼兒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南華大學:嘉義縣。
    8.李翠媚、王藍亭(2017)。插畫創作融入課程實施效益之研究。書畫藝術學刊,第23期,31-53。
    9.沈彥伶、孟瑛如(2012)。圖像化教學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古詩學習之成效研究。特教論壇。第12期,35-50。
    10.余慧真(2013)。國民中學學生視覺藝術課程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調查-以新竹市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台北市。
    11.林朝鳳(1986)。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意義。師大學報, 31,75-105。。
    12.林麗娟(2000)。電腦視覺設計:動態性因素與學生特質探討。台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
    13.林吟霞(2013)。另類閱讀教學一史代納的圖像式學習概念與教學運用。國教新知,60,3。
    14.林建平(2003)。學習動機的認知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國教新知,49(3),17-27。
    15.林英琪(2004)。有關水循環的課文對國小六年級學生閱讀理解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6.周鴻謀(2005)。視覺教具(圖片)在國小五年級英語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7.柳玨安(2016)。圖像式教學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英文單字學習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18.張春興(199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19.張霄亭(2002)。教學媒體與學習科技。台北:雙葉書廊。
    20.張霄亭、朱則剛(1998),教學媒體,台北:五南。
    21.張瓊云(2008)。運用圖像化教學於國小文言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22.張閏婷(2017)。圖像與文字輔助歌華語學習之成效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23.陳櫻代(1998)。概念構圖策略促進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24.陳明印(1998)。教科書圖表設計的理論基礎與運用。教育研究,15(1),54-59。
    25.陳劼(2020)繪本教學用於口腔衛生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一以國小四年級為例。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26.曾世杰、陳淑麗(2020)。以漫畫提升二年級語文低成就兒童的中文閱讀理解。課程與教學季刊。23,129-152。
    27.黃子明(1998)。要抓住讀者,先解放自己。目擊者雙月刊,8,30-31。
    28.黃瑋琳(2012)。童詩融入國小生活課程之行動研究一以台中市樂樂國小一年級為例。東海大學。台中市。
    29.黃馨儀(2014)。陶瓷鶯歌–地方生活空間的材料構思。淡江大學。新北市。
    30.溫文玲(2006)。透過圖像化學習提升國小學童語文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北市。
    31.翟治平、王韋堯(2009)。廣告圖像中對比形式設計之探討。設計學報,14(1),63-80。
    32.劉聰穎(2001)。從二元編碼理論與創造力聯想理論探討國小學童的科學創造力表現(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33.蔡欣蓓(2010)圖像式摘要教學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後設認知之影響。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34.蔡浩軒、孟瑛如(2020)。擴增實境(AR)之比與比值數學教材對國小六年級學習障礙學生學習及課堂注意力成效提升之探討。特殊教育學報。51,65-100。
    35.謝宗憲(2008)探究媒體格式提升七年級學生電腦模擬電化學學習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36.藍雅齡(1997)讀圖訓練對國二學生理解地球科學圖形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37.羅秋昭(2003)。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38.羅國方(2004)。圖片對學習理解力及創造力影響之探討。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

    中文網路資料
    1.Tim小踢開課中(2019)108課綱到底在改什麼?國小國中的孩子及家長快點看過來!!!。取自:https://learningisf.com/elementary-school-and-middle-school-changing/
    2.林麗麗(2013)。讀童詩,學修辭(上)。康軒學習雜誌。取自:https://www.top945.com.tw/celebrity_Data.asp?ID=143
    3.高雄市雙螺旋感統復健研究中心(2008)。有趣的圖像化學習。取自:https://blog.xuite.net/therapydna314/twblog/128352725
    4.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chrome-extension://efaidnbmnnnibpcajpcglclefindmkaj/https://www.naer.edu.tw/upload/1/16/doc/288/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pdf
    5.薛良凱(2011年6月30日)。什麼是圖像式思考(Visual Thinking)?。薛良凱老師的圖像思考教室。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site/visualthinkingprogramcenter/shen-me-shi-tu-xiang-shi-si-kao

    英文文獻
    1.Bruner, J. (1960).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Carlgren, F. (2009). Erziehung zur Freiheit . Die Padagogik Rudolf Steiners. Berichte aus derinternationalen Waldorfschulbewegung. Stuttgart: Verlag Freies Geistesleben.
    3.Egan, M. (1999). Reflection on Effective use of Graphic Organizers, Journal of Adolescent and Adult Literacy, 42(8).641-645.
    4.Gagne, R. (1988) Mastery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Quarterly, 1, 7-18.
    5.Inhelder, B., & Piaget, J. (1958). The Growth of Logical Thinking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
    6.Leber, S. (Hrsg.)(2001). Waldorfschule Heute.Einfuhrung in die Lebensformen Einer Padagogik. Stuttgart: Verlag Freies Geistesleben.
    7.Levin, J. R., Anglin, G. J., & Carney, R. N. (1987). On empirically validating functions of pictures in prose. In D. M. Willows & H. A. Houghton (Eds.). Illustrations, graphs and diagrams: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8.Marz, F. (1998). Personengeschichte der Padagogik. Bad Heilbrunn/Obb.: Klinkhardt.
    9.Mayer, R. E. & Anderson, R. B. (1992). The instructive animation: Helping students build connections between words and pictures in multimedia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4(4), 444-452.
    10.Paivio. (1990). Mental representations: A dual coding approa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Peeck, J. (1993), Increasing picture effects in learning from illustrated text. Learning & Instruction, 3, 227-238.
    12.Rieber, L. P. (1994). Computers, graphics, & learning. Madison, Wisconsin: Brown & Benchmark.
    13.Rosenshine, B. V. (1983). Teaching functions and instructural programs.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3, 335-351.
    14.Steiner, R. (1919). Allgemeine Menschenkuncdenals Grundlage der Padagogik. 14 Vortrage und I Ansprache, Stuttgart 1919. Rudolf Steiner Gesamtausgabc. GA 293.
    15.Steiner, R. (1908). Philosophie and Anthroposophie. Autoreferat eines Vortrags vom 17. Aug. 1908 in Stuttgart. Erstdruck: Berlin.
    16.Wileman, R. E. (1993). Visual Communicating.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25/02/05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2025/02/05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2025/02/05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