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子為
TZ-WEI LO
論文名稱: 亞熱帶之台灣與中國綠建築標準探討-以照明系統為例
Study of Subtropical Green Rating System Taiwan and China-Lighting System in Green Building
指導教授: 呂守陞
Sou-Sen Leu
口試委員: 謝佑明
none
陳鴻銘
non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程學院 - 營建工程系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6
中文關鍵詞: 綠建築EEWH-BC綠色辦公建築評價標準照明系統亞熱帶
外文關鍵詞: Green Building, EEWH-BC, Green Office, Lighting System, Subtropical
相關次數: 點閱:587下載: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綠建築」被視為未來建築產業發展之基礎,儼然已成為各國環境設計的新典範。回顧當前文獻,各國皆有符合國情需求或主流之綠建築系統,鮮少以不同國家之綠建築系統下來探討通用設計。
    因此本研究藉由台灣之「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EEWH-BC」與中國之「綠色辦公建築評價標準」亞熱帶地區之綠建築系統做為轉換可行性之探討。以指標中「照明系統」項目為例,建立標準資料連結並整合不同的流程模式,以台灣節能指標之流程準確得到符合中國綠建築架構下之規範,供使用者參考符合需求之通用設計方案。


    “Green Building” is regarded as the basis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for the future, and becomes the new paradigm of building design. Today, almost every industrialized country has its own green building rating system, but rarely on explored other systems for universal design.
    Therefore, this study built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manual, EEWH-BC”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office building” separate from Taiwan and China for feasibility of application on Subtropical green building system. In case of lighting system, establishing data flow from combine different method.
    The target to conform standard for green office of norms in China which used by energy-saving process in EEWH-BC to provide program for owner meets their requirements.

    摘要 I ABSTRACT III 致謝 V 目錄 VII 圖目錄 X 表目錄 XII 第一章 緒論 1 1.2研究範圍與內容 4 1.3研究方法與步驟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8 2.1綠建築評估標準發展概述 8 2.1.1綠建築之定義 8 2.1.2綠建築評估制度回顧 9 2.2台灣EEWH綠建築評估體系回顧 13 2.2.1台灣綠建築體系發展概況 13 2.2.2台灣綠建築評估體系文獻回顧 15 2.3 中國綠建築標準評估體系 16 2.3.1中國綠建築發展歷程 16 2.3.2綠色建築評價標準體系 18 2.3.3中國綠建築評估體系文獻回顧 21 第三章 研究標準之探討與基本架構比較 22 3.1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 22 3.1.1 EEWH-BC的評估架構 22 3.1.2 EEWH-BC的分級評估 23 3.1.3 EEWH-BC的評價內容 25 3.2綠色辦公建築評價標準 28 3.2.1綠色辦公建築評價標準的評估架構 28 3.2.2綠色辦公建築評價標準的評價方法 31 3.2.3綠色辦公建築評價標準的評價內容 33 3.3綠建築評價標準基本架構比較 36 3.3.1發展沿革比較 36 3.3.2指標架構比較 36 3.3.3評價方法比較 38 3.3.4執行方式比較 39 3.4綠建築評估標準之項目內容比較 40 3.4.1評估標準主要項目比較 40 3.4.2評估標準項目內容比較 40 第四章 研究內容與模式建構 42 4.1照明系統之基本組成 42 4.1.1照明之光源用語 42 4.1.2照明之基本裝置 44 4.2.3照明常用之設計方法 46 4.2照明系統節能之評估 48 4.2.1 EEWH-BC 照明系統節能之評估內容 48 4.2.2綠色辦公建築評價標準照明系統節能之評估內容 50 4.3 照明系統模式建構與比較 53 4.3.1節能評估指標流程 53 4.3.2照明系統模式整合與比較 57 第五章 綠建築標準之照明系統內容轉換與架構整合 60 5.1評價項目內容流程轉換 60 5.1.1照明系統指標內容轉換 60 5.1.2照明系統資料索引轉換 61 5.2照明系統模式架構 63 5.2.1系統架構輸入與輸出 63 5.2.2系統限制 65 5.3照明系統節能指標模式整合 65 5.3.1照明系統節能指標流程步驟 65 5.3.2照明系統節能指標架構整合 67 5.3.3照明系統整合流程之驗證 6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75 6.1結論 75 6.2建議 76 參考文獻 78 附錄:綠色辦公建築評價條例 81

    一、碩博士論文
    [1]Nguyen Viet Ba,(2012),“Evaluation of the Vietnamese Green
    Building Standard”。
    [2]LUONG MANH TIEN,(2011),“STUDY OF LEED-BASED APPROXIMATE
    FUN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INK TO EEWH” 。
    [3]楊謙柔,(2000),「綠建築設計評估工具之研究以辦公建築為例」。
    [4]林政賢,(2004),「綠建築評估指標適用性之研究」。
    [5]黃輝雄,(2005),「高層集合住宅綠建築設計可行性評估-以高雄
    市民間開發案為例」。
    [6]黃琪英,(2005),「國內綠色建築評價的研究」。
    [7]劉春江,(2005),「綠色建築評價技術與方法研究」。
    [8]楊冬,(2005),「綠色辦公建築評估與設計研究」。
    [9]李學徵,(2006),「中國綠色建築的政策研究」。
    [10]劉瑞波,(2006),「我國綠色建築發展的管理技術研究」。
    [11]徐莉燕,(2006),「綠色建築評價方法及模型研究」。
    [12]邪明泉,(2008),「基于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的建築設計模式研
    究」。
    [13]黃振東,(2009),「中小學校綠建築之日常節能、基地保水、綠
    化量及水資源成本效能分析」。
    [14]楊森源,(2009),「EEWH及CASBEE綠建築評估系統比較研究~以
    綠水樹谷活力館為例」。
    [15]萬一夢,(2009),「我國綠色建築評價指標標準與美國LEED比較
    分析」。
    [16]馬末妍,(2010),「基于LEED標準的綠色建築設計模式研究」。
    [17]歐陽娟娟,(2010),「夏熱冬暖地區辦公建築能耗預測模型研
    究」。
    [18]楊豪中,(2011),「綠色建築評價體系研究」。
    [19]梁傳志,(2011),「夏熱冬暖地區辦公建築能耗特型研究」。
    [20]張偉,(2011),「國內外綠色建築評估體系比較研究」。
    [21]王顥蓉,(2012),「案例式推理(CBR)運用於水資源和污水及垃圾
    改善設計之探討」。
    二、技術規範標準
    [1]內政部營建署,(2009),「辦公類建築物節約能源設計技術規範」。
    [2]經濟部能源局,(2010),「照明系統Q&A節能技術手冊」。
    [3]內政部營建署,(2012),「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
    [4]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3),「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築設計
    標準」。
    [5]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4),「建築照明設計標準」。
    [6]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5),「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
    [7]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6),「綠色建築評價標準」。
    [8]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1),「綠色辦建築評價
    標準」。
    三、出版書籍
    [1]林義讓,(1988),「照明設計」。
    [2]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建築物理」。
    [3]伊根 (Egan, M. David),(2006),「建築照明」。
    [4]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2007),「綠色建築在中國的實踐」。
    [5]綠色建築論壇,(2007),「綠色建築評估」。
    [6]陳啟中,(2009)。「建築物理概論」。
    [7]班廣生,(2010),「建築圍護結構節能設計與實踐」。
    [8]王靜,(2010),「城市住區綠色評估體系的應用與優化」。
    [9]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2010),「綠色建築評價
    技術指南」。
    [10]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2011),「中國最新綠色建築一百案例」。
    四、資訊網站
    [1]內政部建築研究所,http://www.abri.gov.tw/。
    [2]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http://www.taiwangbc.org.tw/。
    [3]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http://www.tabc.org.tw/。
    [4]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網,http://www.cngb.org.cn/。
    [5]飛利浦,http://www.philips.com.tw/。
    [6]綠建築資訊網,http://green.abri.gov.tw/。
    [7]中國天氣,http://www.weather.com.cn/。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18/07/31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