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岑俞
Cen-Yu Lin
論文名稱: 臺灣創新地圖:以1990-2016中文期刊論文為依據
Innovation Research in Taiwan: 1990-2016
指導教授: 劉顯仲
John S. Liu
口試委員: 何秀青
吳靜吉
盧煜煬
陳甫彥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科技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1
中文關鍵詞: 創新書目計量方法共詞網絡社會網絡分析集群分析
外文關鍵詞: Innovation, Bibliometric Methods, Co-word Network,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Clustering Analysis
相關次數: 點閱:428下載:5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全球產業結構逐漸改變,臺灣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為知識經濟時代競爭力的根源,也是我國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創新議題近年來廣為各界專家學者關注,但由於創新應用的範圍極為廣泛,不易清楚掌握其架構,故希冀藉由描繪臺灣關於創新研究之發展狀況,提供相關研究者參考。
      本研究自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Taiwan Citation Index)資料庫中蒐集1990年至2016年間與創新相關之期刊及專書文獻,共計2538篇。以文獻關鍵字進行共詞分析,建構成一個共詞網絡,並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進行集群分析,從中找尋聚焦的議題,以及議題之間的關聯。以文獻間共用關鍵字之連結為基礎,將所有文獻分為8個聚焦議題,分別為:「國家創新系統」、「組織創新」、「創新擴散」、「文創與服務創新」、「科技創新」、「創新經營與管理」、「社會創新」、「教學創新」。顯示出臺灣創新研究多元之分布狀況。
      研究結果顯示,近年來,國內創新領域之研究文獻年產出量逐漸趨緩。但隨著產業結構變化,各界皆受到服務導向此趨勢之影響,更加重視顧客體驗與創造有價值的服務,「文創與服務創新」議題因而崛起。另外,即使不同的領域,皆會談論到「組織創新」此議題之相關概念,而「國家創新系統」此議題也因為已發展良久,各界持續定量投入研究,故此兩個議題幾乎與其他議題皆有連結。相對地,「教學創新」為獨立小眾議題,雖其盛行年份最早,可看出臺灣教育界對於教學創新方面之持續重視程度,但由於其研究範圍較為限縮,因此與其他議題較無關聯性。
      本研究提出兩點建議,提供相關學術界或產業界作為未來研究方向參考。「文創與服務創新」此類議題應仍將持續成長,建議未來研究朝個案研究之方向進行,探討不同服務導向的產業以及文化創意產業之創新典範,以建立經驗分享與傳承的紀錄。其次,隨著近年來「社會企業」此新興企業型態之崛起,建議未來在「社會創新」此議題中,可以投入更多社會企業之個案研究,加深大眾對此議題的了解,以期為社會問題的解決與關懷帶來正面影響。


    With the gradual change of global industrial structure, Taiwan has entered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Under such the period, innovation is not only the source of competitiveness but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for our country. Innovative-related issues have been widely watched by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due to the wide range of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it is difficult to clearly grasp its structure. Therefore, it is hoped that by describ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research in Taiwan, it can help the relevant researchers to know the process status of the innovation research in Taiwan.
    The data used for the analysis in this study, totally with a total of 2538 journals related to innovation, which was published from 1990 to 2016 in Taiwan, was collected from the Taiwan Citation Index database. And the data is constructed into a co-word network, then using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to divide the cluster. In the end, we find eight focus topic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other, including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Innovation Diffusion",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Service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 Innovation management "," Social innovation "and" Teaching innovation ". It shows the multiple distribution of innovative research in Taiw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recent years, the annual output of domestic research literature has gradually slowed down. However, a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s, all sectors are affected by the service-oriented trend, which leads to customer experience and services more valuable. As a result, the issu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Service Innovation" rise. In addition, even in different areas, people also will talk about 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on this issue.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has also been developed for a long time and has been continuously quantified. Therefore, the two issues are almost linked with other topics. In contrast, "teaching innovation" is an independent minority issue, although its prevalence of the earliest years, which means that the education sector has emphasized on teaching innovation for a continuous long time, it has more unrelated to other issues because of its limited scope of the study.
    This study provides two recommendations for relevant academic or industry as a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First, the issu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Service Innovation" should continue to grow, so we suggest that future research can be conducted more in case studies to explore innovative models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establish a record of experience sharing and inheritance. Secondly, with the rise of social enterprise, the emerging enterprise type in recent year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ssue "Social Innovation" can be conducted more in case studies to enhance public awareness of this issue as well as the positive impact on the social problem of solving and caring in the future.

    壹、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貳、文獻回顧 2.1 創新之概念 2.2 創新回顧性研究 2.2.1 國內創新回顧性研究 2.2.2 國外創新回顧性研究 2.3 創新相關議題之文獻 2.3.1 國家創新系統 2.3.2 組織創新 2.3.3 科技創新 2.3.4 服務創新 2.3.5 教學創新 參、研究方法 3.1 研究架構 3.1.1 研究流程 3.2 資料來源與蒐集 3.3 共詞網絡 3.3.1 社會網絡分析 3.3.2 共詞分析 3.3.3 共詞網絡 3.4集群分析 肆、研究結果 4.1集群分析結果 4.2集群間關聯 4.3統計分析 4.4聚焦議題 4.4.1 國家創新系統 4.4.2 組織創新 4.4.3 創新擴散 4.4.4 文創與服務創新 4.4.5 科技創新 4.4.6 創新經營與管理 4.4.7 社會創新 4.4.8 教學創新 4.5創新地圖 4.6 次要議題 伍、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5.2 管理意涵 5.3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

    Chacke, G. (1998). "Technology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to Corporate Markets and Military Mission 1(2): 125-130.
    Chiao, C.-C., et al. (2009). "分散式領導與專業學習社群之建構: 一所高中教學創新計畫的個案研究."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Ding, Y., et al. (2001). "Bibliometric cartography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research by using co-word analysi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37(6): 817-842.
    Drucker, P. (2014).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Routledge.
    Frankel, E. G. (2012).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 great challenge of management for the future,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Freeman, C. (1982).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Gadrey, J., et al. (1995). "New modes of innovation: how services benefit indus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6(3): 4-16.
    Gallouj, F. (2002). Innovation in the service economy: the new wealth of nation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Holt, K. (1988). "The role of the user in product innovation." Technovation 7(3): 249-258.
    Hwang, H., et al. (2014). "Welfare Effects of Tariffication on Parallel Trade." 經濟論文叢刊 42(4): 453-473.
    Johne, A. and C. Storey (1998). "New service developmen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2(3/4): 184-251.
    Kanter, R. M. (1988). "Three tiers for innovation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5(5): 509-523.
    Kim, L. (1980).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structur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8(2): 225-245.
    Kimberly, J. R. (1981). "Managerial innovation."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design 1(84): 104.
    Lundvall, B.-A. (1992).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Pinter, London.
    Marquis, D. (1982). The Anatomy of Successful Innovation Cambridge, Wihrop Publishers.
    Yu, I., et al. (2007). "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教學創新內在動機與教學創新行為之相關研究." 中等教育.
    丁鋼 (2003). "同儕互助: 教學創新的內在動力." 課程與教學 6(2): 1-9+ 109.
    于文正 and 黃雲龍 (2008). "當創意人轉型為創業家-1 億 2 千萬的一門課: 創新需要風險管理." 產業管理評論 2(2): 39-49.
    于卓民, et al. (2007). "邁向企業與管理研究的永續成長-“臺灣企業與國際競爭力” 專刊引介." 臺大管理論叢 18(1): 5-19.
    方國定 and 吳智鴻 (1998). "影響企業 www 擴散程度之因素探討: 以連鎖業為例." 管理與資訊學報 3: 97-126.
    牛涵錚 and 辛敏綺 (2011). "創新與創業精神研究之回顧與發展." 創新與管理 8(4): 33-62.
    王世璋 (2006). 校長轉型領導, 學校組織學習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 國民教育研究學報.
    王平, et al. (2013). "專利分析與技術創新─ 以互動式遊戲專利佈局為例." 資訊管理學報 20(1): 39-76.
    王全興 (2008). "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成效評估與實務需求之整合研究-以國小國語文領域爲例." 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3): 25-62.
    王秀玲 and 林新發 (2006). "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權能, 知識管理對教學創新行為影響之研究."
    王玟凱, et al. (2013). 夥伴合作還是顧客共創?-探討臺灣企業之新服務協同發展, 產業與管理論壇.
    王金國 (2007). "創新教學--在爭議中尋求共識之小組論辯法."
    王美雅, et al. (2013). "藝術介入: 組織創新的新取徑." 創業管理研究 8(1): 153-179.
    王振寰 (2007). "科技追趕與創新的國家模式: 臺灣與南韓的專利比較."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5.
    王振寰 (2007). "從科技追趕到創新的經濟轉型: 南韓, 臺灣與中國."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8): 177-226.
    王振寰 (2008). "從追趕邁向創新的體制: 探討臺灣經濟體制的轉型 (III)." 研究期間: 9708~(9807).
    王振寰 (2010). 追趕的極限: 臺灣的經濟轉型與創新.
    王素彎 and 邱誌偉 (2009). 中小企業創新經營模式之研究, 中小企業發展季刊.
    王涵儀 (2002). "教師使用戲劇技巧教學之相關因素研究--性別, 科目, 戲劇經驗, 教與學的導向, 創意生活經驗與使用戲劇技巧教學, 教學創新行為之關係."
    王毓正 (2006). "論環境法於科技關連下之立法困境與管制手段變遷." 成大法學(12): 95-150.
    王環鈴, et al. (2011). "學校分布式領導與創新經營之研究: 以台中市國民小學為例." 彰化師大教育學報, 第 20 輯: 1-20.
    史美奐 (2004). "教師創新教學的類型與可能." 課程與教學 7(1): 1-14+ 177.
    田文彬 (2011). "綠色使命與競爭優勢的探討-以永豐餘造紙公司爲例." 商管科技季刊 12(1): 1-22.
    任慶宗, et al. (2010). "社會資本對創新績效之影響-知識資本的中介效果." 輔仁管理評論 17(1): 103-119.
    向乾瑋 (2013). "瑞士科研創新體系之觀察." 科技法律透析 25(9): 25-43.
    朱彩馨 and 林家五 (2008). "由強力設計的觀點檢視科技創新的採用: 時尚網站 Fashion Guide 的啟示." 產業管理評論 2(2): 26-38.
    江志卿, et al. (2005). "中小企業採用網路科技之比較: 創新擴散通用模式的整合觀點." 資訊管理學報 12(2): 103-139.
    江欣彥 and 丁仁方 (2011).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成本歸屬弔詭-從風險社會課責觀點析之." 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 7(2): 1-15.
    江雪嬌 (2009). "從國家創新系統探討大學技術移轉之發展―美國, 日本與臺灣技轉中心之比較." 中山管理評論 17(4): 971-1000.
    池文海, et al. (2009). 影響納稅義務人網路報稅行為意圖之研究. 2009 臺灣科技大學管理新思維學術研討會, 臺灣科技大學.
    池文海, et al. (2011). "使用者採用 GPS 科技產品行為意圖之研究." 創新與管理 8(2): 29-60.
    何俊青 (2014). "偏鄉特色小學創新經營的個案研究與省思."
    何紹華 and 王培林 (2008). "“服務科學” 背景下圖書情報機構的服務創."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5(3): 357-370.
    佘溪水 and 石家驊 (2009). "組織學習與創新氣候對創新績效影響之研究." 明新學報 35(1): 183-196.
    余學敏 (2002). "以 [心智繪圖] 應用於創新教學之初探." 中等教育.
    余嬪 (2006). "臺灣, 大陸與香港中小學教師之玩興, 教學創新, 工作滿足與工作表現之關係."
    余嬪, et al. (2011). "不同年齡男女專業工作者之玩興與工作創新." 教育心理學報 42(3): 423-444.
    吳仁中 (2009). "以學術論文之共詞分析探討-有機太陽電池未來發展趨勢."
    吳世陽, 楊. (2012). "服務創新、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以中華電信 MOD 客戶為例."
    吳佩君 (2006). 活力北縣, 創意無限: 從學校創新經營談起-專訪台北縣政府教育局洪啟昌副局長, 教育研究月刊.
    吳明崇 (2002). "教學創新的影響因素." 中等教育.
    吳玫瑩 and 林怡君 (2011). "臺灣的大學院校師生對 Library 2.0 網站的使用意圖及使用行為之探討." 圖書資訊學研究 6(1): 139-180.
    吳秉霖 (2005). e-learning, 知識管理與創新成效之研究, 碩士 (Master).
    吳思華 (2005). "知識經濟之路--創意, 創新與創業."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 特刊: 79-92.
    吳偉文 (2009). "服務金鑰匙與服務科學." 東亞論壇(465): 49-58.
    吳偉文 (2009). "服務科學與服務創新策略." 東亞論壇(463): 31-40.
    吳偉德 and 薛茹茵 (2013). "旅行業導入資訊科技探討知識管理, 組織文化與組織績效之研究." 創新研發學刊 9(1): 1-18.
    吳常榮 and 張家銘 (2009). "慢速排壘球運動之創新教學探討與應用-從性別與環境議題觀點." 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8(1): 243-251.
    吳清山 (2004). 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 教師天地.
    吳清山 (2005). "學校創新經營方案之建構." 中等教育.
    吳清山 and 賴協志 (2006). "國民中小學學校創新經營成效, 阻力與因應途徑之研究."
    吳博滿 and 陳偉之 (2016). "苗栗縣拓展桐花祭活動作法之研究-創新理論之應用." 藝術學報(98): 337-361.
    吳毓星 (2011).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未來發展之探討." 華人前瞻研究 7(1): 113-119.
    吳靖國 (2003). "創新教學如何可能?-從 [創造] 意涵的哲學思維談起." 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 (49-80 頁). 臺北市: 師大書苑.
    吳濟華 and 陳協勝 (2001). 臺灣地區工業區廠商創新擴散及其空間互動之探討, 中山管理評論.
    宋狄威 (2013). "知識創新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影響-日本企業在臺灣案例分析." 華人前瞻研究 9(1): 131-145.
    李一靜, et al. (2015). "行動社群使用意願之影響因素探討." 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 13(4): 403-430.
    李元墩 and 陳仕豪 (2008). "臺灣六大科技產業主管之轉換型領導, 員工創造力與創新績效關係模式之研究." 中華管理學報 9(2): 59-80.
    李元墩, et al. (2012). "高階主管知識領導, 組織學習文化與組織創新能力關係模式之研究—以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為實證." 創新研發學刊 8(2): 55-79.
    李世暉 (2010). "創新式管理-讓遊戲產業迎戰全球 日本遊戲產業前端創新管理之研究." 產業管理評論 4(1): 7-19.
    李秀珠 (2004). "臺灣有線電視採用者及採用過程之研究: 檢視有線電視早期傳佈及晚期傳佈之差異." 新聞學研究(78): 71-106.
    李治安 (2004). "寬頻網路之開放接取與競爭政策."
    李治安 (2013). "複雜創新環境中的專利取得模式."
    李沿儒, et al. (2012). 中小型企業服務創新, 吸收能力, 知識管理及組織績效之因果關係, 中小企業發展季刊.
    李金連 and 徐宏智 (2008). "改善 OTFT 電子遷移率的設計創新與其專利迴避之探究." 臺北科技大學學報 41(2): 152-168.
    李青松 (2000). "家庭親子間關係的變遷: 社會創新與子女發展階段對代間關係的交換影響." 應用心理研究(5): 43-45.
    李亭林, et al. (2012). "區位優勢, 吸收能耐與創新績效: 研發子公司之觀點."
    李亭亭 and 施玉珊 (2009). "運用創新擴散理論於促進護理資訊系統之推展." 護理雜誌 56(3): 18-22.
    李玲惠 (2003). 九年一貫課程新動力---創新教學在國民中學的實施策略, 教育資料與研究.
    李科逸 (2007). "國際推動綠色科技發展重要法制政策研析." 科技法律透析 19(3): 22-44.
    李偉俊 (2015). "從習慣領域的創新動態學解析美塔學理論發展歷程之質性研究." 習慣領域期刊 6(2): 27-46.
    李隆生, et al. (2001). "知識經濟的催化劑-創新育成中心." 育達研究叢刊 2: 51-60.
    李銘尉 and 蔡錦裕 (2007). "創新擴散理論模式之應用-以 MP3 隨身聽產業為例." 資訊管理學報 14(2): 27-48.
    李黛華 (2014). "從知識經濟觀點探討教育行政領導推動英語村實施之再脈絡化." 創新研發學刊 10(1): 64-74.
    李麗香 (2003). 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自我概念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及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
    李櫻穗 (2014). "歐債危機下德國經濟逆勢成長對臺灣之意涵." 管理與資訊學報 19: 21-62.
    汪青萍 and 沈佩儒 (2011). "董事會特性對創新績效與市場評價之影響-臺灣電子業之實證." 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6): 41-52.
    汪祖胤 and 廖慶華 (2010). "東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創新設計-松園別館古蹟建築與永續經營管理策略評析." 創新研發學刊 The Journal of INNOv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6(1).
    邢瑜 and 葉明勳 (2014). "從傳統邁向創新: 論非營利組織提供銀髮族休閒服務之策略思考." 休閒與社會研究(9): 153-164.
    阮明淑 (2003). "從農業技術創新過程探討公部門之產業知識管理架構模式."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29(2).
    周呈奇 (2013). "天津台資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問題對策研究." 華人前瞻研究 9(1): 27-41.
    周桂田 (2013). "全球化風險挑戰下發展型國家之治理創新-以臺灣公民知識監督決策為分析."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4): 65-148.
    孟憲鈺, et al. (2000). 產業創新指標: 專利引用分析與專利指標 (Ι), 科技管理學刊.
    官逸人, et al. (2012). "臺灣 IC 產業的創新機制: 以 2001 年, 2005 年臺灣 IC 產業專利的發明人網絡為例."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24(1): 51-82.
    尚憶薇 (2009). "探索體驗教育融入體育課程之效益." 大專體育(103): 30-33.
    林文寶 and 吳萬益 (2006). "技術知識資源特性, 知識學習能力, 核心競爭力與創新績效關聯性之研究." 東海管理評論 8(1): 187-229.
    林世賢, et al. (2014). "應用 TRIZ 在神明廳產品創新之研究." 管理科學研究特刊.
    林玉惠 (2008). "製造業轉型為服務導向企業之研究: 以服務科學的觀點." 中興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1-110.
    林生傳 (2003). "知識經濟社會的知識人之特質與教學相應創新之德懷術研究." 教育學刊,/21 期: 5-27.
    林生傳, et al. (2002). "運用學校本位經營機制推動教學創新之探討."
    林生傳, et al. (2007). "知識經濟社會取向的創新教學之實驗研究." 教育學刊(28): 101-135.
    林妙雀 (2003). "企業專屬資源, 創新管理與產品功能對產品競爭力 影響之研究--以全球手機產品為例." 中華管理學報 4(3): 23-48.
    林宏亮, et al. (2010). 領導風格, 玩興及組織創新之研究,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
    林志隆 and 周士雄 (2010). "屏東縣 e 化示範點學校教師應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之創新接受度與科技接受度." 教學科技與媒體(93): 77-94.
    林季蓉 (2011). "臺灣智慧財產權證券化發展之研究." 創新研發學刊 7(1): 50-74.
    林明宏, et al. (2012). "習慣領域創新動態學在學校健身房管理制度的應用." 習慣領域期刊 3(2): 37-52.
    林玥秀, et al. (2005). "以假設性模式探討品質機能展開技術在餐廳服務設計與品質提升之應用."
    林長青 and 韓欣廷 (2012). "建構整合 QFD, TRIZ 及 ANP 研發創新工具之產品概念選擇決策程序: 以智慧型手機為例." International Journal 4(3): 205-228.
    林思妍 (2013). "組織學習, 領導風格與組織創新的理論概念探討-兼論其間的可能關係." 中央警察大學警察行政管理學報(9): 259-273.
    林郁翔 and 游文婷 (2015). "創新擴散模型下的動態網路口碑傳播者-以電影產業為例." 行銷科學學報 11(1): 1-35.
    林凌仲 and 徐村和 (2008). "以模糊偏好關係建立零售業服務創新評估模式." 管理學報 25(5): 505-524.
    林浩鉅, et al. (2013). "科技創新跨域治理之法制研析——以智慧巴士產業推動為例."
    林偉文 (2011). "創意教學與創造力的培育-以 [設計思考] 為例." 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 第一百期: 53-57.
    林偉文 and 劉家瑜 (2016). "培育科學教學創造力: 科學教學創新要素之探究." 教育心理學報 48(1): 1-14.
    林畯城, et al. (2007). "彰化縣國民小學推廣網路學籍管理系統現況及影響使用之因素研究." 臺中教育大學學報: 教育類 21(1): 1-26.
    林逸甄 (2004). 服務創新與組織能力關係之研究, 撰者.
    林雅雯 (2010). "以創新擴散理論探討健康促進醫院之創新歷程與影響因素." 醫護科技期刊 12(4): 239-254.
    林勤敏, et al. (2014). "藺草文化產品創意設計研究-以 TRIZ 理論之創新原則應用為例." 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12(2): 49-90.
    林榮泰 (2011). "從服務創新思維探討感質體驗設計." 設計學研究 14(S): 13-31.
    林榮泰 and 林伯賢 (2009). "融合文化與美學促成文化創意設計新興產業之探討." 藝術學報(85): 81-105.
    林麗娟 (2007). 資訊融入-教與學之投入, 教學科技與媒體.
    邱文宏, et al. (2013). 以服務失誤觀點發展服務創新策略: 以中華電信 ADSL 維修服務為例. 產業與管理論壇/Industry and Management Forum.
    邱文宏, et al. (2014). "探討雲端服務創新模式與演進: 中華電信為例." 管理評論 33(4): 67-88+ 121.
    邱兆偉 (2004). "高雄市國小國語文教師研習活動的 內容, 成效與需求之研究." 教育學刊(22): 43-70.
    邱淑芬, et al. (2002). 組織文化, 組織知識創造情境與組織創新之關連性研究-以臺灣資訊硬體產業為例. 創新與知識管理學術研討會, 銘傳大學管理學院.
    邱皓政 (2002). "學校組織創新氣氛的內涵與教師創造力的實踐: 另一件國王的新衣?" 應用心理研究(15): 191-224.
    邱皓政, et al. (2009). "組織創新氣氛量表的發展與信效度衡鑑." 測驗學刊 56(1): 69-97.
    凃貞如 (2009). "關係資本對知識整合能力與組織創新績效之影響─ 以吸收能力為干擾變項." 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所學位論文: 1-98.
    洪世章 and 周婉婷 (2010). "整合式服務創新: 臺灣企業之比較個案研究." 科技管理學刊 15(1): 49-76.
    洪世章 and 林于婷 (2003). "國家創新系統: 概念, 成因與效果." 研考雙月刊 27(4): 24-33.
    洪志洋 and 高立翰 (2012). "產業接軌與價值創造的挑戰: 臺灣產業創新契機." 創業管理研究 7(4): 45-81.
    洪淑宜 and 范姜顥 (2010). "非同步教學融入創新教學之擴展習慣領域研究-以臺大 CEIBA 課程網頁為例." 習慣領域期刊 1(2): 151-167.
    洪新原, et al. (2011). "影響組織採行與應用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認證之關鍵因素." 電腦稽核(23): 99-112.
    洪鉛財 and 張文龍 (2001). "創新育成中心進駐戶類型與培育服務需求關係探討: 育成中心觀點." 管理與資訊學報 6: 27-41.
    洪嘉文 and 詹彩琴 (2004). "創新經營之概念分析與在體育運動實務工作之應用." 中華體育季刊 18(2): 78-85.
    胡哲生 and 張子揚 (2009). "社會企業創業議題: 社會創新與管理融入." 創業管理研究 4(4): 85-105.
    胡哲生, et al. (2015). "社區經濟類型與社會企業在社區中的影響力." 輔仁管理評論 22(1): 53-73.
    胡憲倫 (2000). "二十一世紀企業經營的新思維." 環境與管理研究.
    夏太長, et al. (2014). "以系統化創新技術 (TRIZ) 對自行車執行改良設計提升騎乘舒適性並申請專利." 建國科大社會人文期刊 33(2): 1-17.
    孫家麟 and 徐作聖 (1996). 國家創新系統之分析研究-臺灣個人電腦產業之實證.
    孫智麗 and 劉依蓁 (2013). "社會企業之組織型態與發展模式-從我國農企業案例看農業產業化發展策略." 臺灣經濟研究月刊 36(3): 58-67.
    孫嘉琪 (2004). "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企業核心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以臺灣發光二極體產業為例, 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嘉義縣.
    徐加玲 and 張雅芳 (2006). "中小學教師數位學習關切階層之探討." 教學科技與媒體, 77: 21-38.
    徐作聖 and 邱亦嘉 (2002). "國家創新系統研究: 臺灣積體電路產業為例." 載於經濟部主辦之 [2002 經濟部技術處學界科專非技術領域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 (頁 19-33), 台北.
    徐茂練 and 施慧玲 (2007). "企業創新系統之研究─ 以 P&G 為例." 朝陽商管評論 6(S): 47-78.
    徐業良, et al. (2009). "結合專利資訊與公理設計之創新設計流程." 品質學報 16(3): 153-163.
    徐聯恩 and 樊學良 (2007). "產業群聚之創新-韓國坡州出版城與 Heyri 藝術村的成功經驗." 產業管理評論 1(2): 29-38.
    徐聯恩 and 樊學良 (2011). "組織創新活力及其效果: 時間壓力干擾之探討." 臺大管理論叢 21(2): 391-421.
    秦夢群 and 莊清寶 (2012). "臺灣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創新經營及其學校效能關係之探討."
    秦夢群 and 濮世緯 (2006). "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實施之研究."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2(3): 123-150.
    袁建中 (1996). "我國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之規劃." 規劃學報, 期數 23.
    袁建中 (1999). 臺灣地區企業育成中心的發展經驗. 產業論壇, http://www. itis. itri. org. tw/forum/content/99if21. htm.
    馬世驊 (2007). "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創新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台北, 未出版.
    高明瑞, et al. (2008). 企業智慧資本對環境績效之影響, 環境與管理研究.
    高明瑞, et al. (2009). "綠色創新對環境績效與經濟績效之影響."
    高強華 (2002). "論主題統整的教學創新設計." 中等教育.
    高淑珍, et al. (2011). "VoIP 使用意向之研究-以金門縣公務機關為例." 中華管理學報 12(2): 25-46.
    商永齡 (2007). "學校創新經營之困境與省思." 教育學術彙刊 1(2): 41-56.
    崔念祖 (2011). 國民小學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以學習型學校為調節變項.
    康龍魁, et al. (2004). "中小企業進駐創新育成中心需求及相關問題之調查研究." 中臺學報.
    康龍魁, et al. (2004). "中小企業進駐創新育成中心需求及相關問題之調查研究." 中臺學報.
    張力亞 and 江大樹 (2016). "生態城鎮轉型與社會企業: 社群創新網絡觀點." 國家與社會(18): 159-200.
    張文榮 and 廖述賢 (2007). "創新管理技術與應用: 1996~ 2005 的十年文獻回顧." 創業管理研究 2(4): 143-176.
    張文賢, et al. (2010). "關係鑲嵌構形與服務創新績效." 管理與系統 17(4): 585-610.
    張民杰 (2012). "影響國中自然領域教師教學方法採用之因素初探." 國民教育學報(9): 147-174.
    張光輝, et al. (2005). "臺灣生技產業成功關鍵因素探討." 中華管理學報, 6 (3): 1-28.
    張宏帆 (2010). "知識吸收能力, 企業動態能力與創新績效之間的網絡關係." 經營管理學刊第 2-3 期.
    張秀惠 and 詹志禹 (2006). "校園創意空間的建構與經營."
    張秀樺 and 盧龍泉 (2012). "價值共創調節效果之實證研究: 以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為例."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8(1): 47-58.
    張其昌 (2004). "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服務品質指標建構之研究."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台北市.
    張明輝 (2006). "創新管理與學校經營." 線上檢索日期: 2007 年 12.
    張明輝 and 顏秀如 (2005). "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畫." 中等教育.
    張書豪 and 樊晉源 (2012). "系統動態觀點下國家創新系統之探討." 創新研發學刊 8(2): 42-54.
    張淑昭, et al. (2003). "聯盟合作網路, 知識流通, 創新績效之關連性研究-以我國電子產業為例." 企業管理學報(57): 1-36.
    張雅芳 and 徐加玲 (2003). "從種子教師的角度探討中小學資訊教育之推廣與困境."
    張雅芳 and 劉長宗 (2005). "從創新採用者觀點探究資訊種子學校的推廣策略."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3: 227-248.
    張雅芳 and 劉長宗 (2005). "從創新推廣的觀點剖析國小資訊種子學校的推廣策略." 教學科技與媒體, 73: 18-32.
    張雅芳, et al. (2007). "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研究."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4(4): 413-434.
    張愛華 and 蕭丞傑 (2010). "行動服務之再使用意願: 一項整合模式之檢驗." 輔仁管理評論 17(2): 69-94.
    張祿純 (2009). "國中體育教師教學反思及教學創新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論叢 20(1): 85-98.
    張鈿富 (2006). "知識經濟時代的學校多元經營創意." 學校行政: 理念與創新 (頁 217-231). 台北市: 高等教育.
    張碩毅, et al. (2008). "中小企業提升創新能力關鍵影響因素及對產業高值化影響之研究: 以資訊服務業為例." 臺灣企業績效學刊 1(2): 175-201.
    張翠園, et al. (2011). "服裝設計創新教學應用研究-以習慣領域之 [八擴] 與 [九深] 為例." 習慣領域期刊 2(2): 55-86.
    張翠園, et al. (2012). "以習慣領域創新理論探討毛巾設計之應用-以 [永鵬毛巾] 產學案為例." 習慣領域期刊 4(1): 23-41.
    張韶蘭 and 黃靖文 (2016). "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探討-學校行銷之調節效果." 教育研究學報 50(1): 43-65.
    張聰欽 and 周寄中 (2011). "臺灣基層農業組織創新歷程模式之研究." 環境與管理研究.
    梁定澎 and 盧懿娟 (2013). "悠活兒童旅館之服務創新." 管理評論 32(2): 41-42.
    莊立民 (2002). "組織創新模式建構與實證之研究---以臺灣資訊電子業為例." 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1-454.
    莊立民 and 段起祥 (2006). "臺灣服務業組織創新量表發展之研究." ITIS 產業論壇 8(2): 65-83.
    莊立民, et al. (2008). "以 Amabile 組織創新模式探討文化創意產業創新歷程." 文化事業與管理研究.
    許言 and 朱浚漢 (2011). "服務創新模式研究-以墾丁凱薩飯店為例." 工業設計(124): 80-85.
    許晉龍 and 金業珍 (2006). "行動通訊服務之顧客接受度影響因素研究." 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 4(2): 235-256.
    許雪真 (2001). "創新育成中心之支援服務與進駐廠商特質對育成績效之關係研究." 台南: 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許麗玲, et al. (2009). "影響部落格使用意向的前置因素." 電子商務學報 11(1): 1-28.
    郭明煌, et al. (2014). "社群網站行動定位服務對使用者隱私影響之研究." 創新與管理 10(4): 119-150.
    郭亭佑 and 林群超 (2010). "運用 TRIZ 於小型撈魚網之創新設計." 工業設計(122): 92-95.
    郭奕妏 (2015). "小汽車駕駛人對高速公路電子收費 eTag 服務之使用意願分析." 運輸計劃季刊 44(3): 215-241.
    陳以明 and 吳繪華 (2007). "以顧客導向之 TRIZ 方法於產品創新設計." 品質學報 14(4): 457-477.
    陳弘信, et al. (2009). "打開國際市場, 醫療服務商機無限-推動國際醫療健檢服務創新." 產業管理評論 3(2): 35-47.
    陳至柔, et al. (2016). "應用 Kano 和 TRIZ 發展網路品質創新方案之研究-以線上購買 3C 產品為例." 品質學報 23(2): 91-116.
    陳宏志 (2014). "香港科技研發體系之研究-以創新及科技基金為例." 科技法律透析 26(3): 31-52.
    陳協勝 (2010). "科技產品採用行為意向整合模式之研究-以數位電視為例." 行銷評論 7(1): 75-98.
    陳宗文 (2012). "社會/創新如何可能? 一種塔德式的理解."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1): 153-203.
    陳忠仁 and 蔡淑茹 (2005). "知識創造來源, 知識管理能力及知識屬性對創新績效影響之研究-組織學習理論觀點." 中山管理評論 13(2): 389-416.
    陳明達 (2009). "高爾夫球座創新構想的分析探討: 以 2008 年之前的中華民國專利公報為例." 身體文化學報(8): 117-142.
    陳東升 (2012). "社群治理與社會創新." 臺灣社會學刊(49): 1-40.
    陳宥杉, et al. (2005). "環保壓力對企業競爭優勢影響之研究-綠色創新之中介效果." 企業管理學報(64): 79-102.
    陳建成 and 陳建佑 (2010). 組織文化, 服務創新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以臺灣營造業為例, 中華管理評論.
    陳彥曲 and 游伯龍 (2009). "提昇企業競爭力新思維-創新動態學." 習慣領域期刊 1(1): 19-46.
    陳律睿 and 莊佳穎 (2015). "聯盟網絡多元性對創新績效之影響." 管理研究學報 15(1): 57-84.
    陳郁庭 (2011). "談我國產業創新條例體系下的新科專法制." 科技法律透析 23(10): 2-9.
    陳郁庭 (2012). "談科研成果境外實施及其管理之全球局勢." 科技法律透析 24(1): 12-17.
    陳智凱 (2008). "社會資本與知識經濟競爭力." 資訊管理學報, 第十五卷第四期: 79-99.
    陳意文 and 王美雅 (2015). "瑞典與新加坡創新政策之比較研究: 國家創新系統觀點." 企業管理學報(105): 1-29.
    陳筱琪, et al. (2015). "探討數位化時代臺灣出版業所採取的成長策略: 服務流程再造與服務創新模式之觀點." 科技管理學刊 20(3): 35-68.
    彭志強, et al. (2013). "電動車產業創新系統分析." 科技管理學刊 18(3): 33-56.
    彭俊亨, et al. (2010). "政策擴散下的創新治理: 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之經驗與啟發." 國家與社會(8): 99-155.
    曾信超, et al. (2007). "近十年創新研究之概念, 理論與其關聯性."
    曾春榮 (2002). "網路讀書會與教學創新." 中等教育.
    曾淑芬, et al. (2009). "再檢視臺灣科技產業生產模式: 生產網絡或是科技創新?" 科技管理學刊 14(4): 83-113.
    曾瓊慧 (2010). 臺中縣生活課程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創新之相關研究.
    湯志民 (2006). "政大附中創新經營的理念與策略." 教育研究.
    湯宗益 and 江啟惠 (2012). "物流業使用行動商務接受度之研究." 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 10(3): 269-296.
    童鳳嬌 and 林志成 (2013). "發展品德教育特色學校的挑戰與創新經營策略." 中等教育 64(2): 220-239.
    項維欣, et al. (2012). "專案團隊內創意構想守門與創新績效之關係探討." 管理評論 31(3): 21-48.
    黃天佑 and 陳佩綺 (2012).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企業部落格品質與使用者參與行為之研究." 興國學報(13): 1-26.
    黃正新, et al. (2010). "探討創新動態學-以宏碁公司能力轉化為例." 習慣領域期刊 1(2): 93-118.
    黃宗寶, et al. (2010). "從牆壁排球運動中落實品德教育-以輔仁大學為例."
    黃宗顯 (2004). "平衡計分卡的基本觀念在學校創新經營上的應用."
    黃昕瑀 (2014). "食品專利侵權迴避技術之研究-以新型專利 [M427791 具有乳酸菌之內餡與麵皮的組合體] 為例." 創新研發學刊 10(1): 51-63.
    黃建翔 and 吳清山 (2012). "臺灣近十年學校創新經營研究之分析與展望: 以期刊與學位論文為主." Journal of Educational 8(3): 1-30.
    黃珈卉, et al. (2014). "創新與生產力成長之關聯-以臺灣製造業為例." 真理財經學報, 26: 1-22.
    黃哲彬 and 洪湘婷 (2005). "創新管理與學校創新經營." 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 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 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 1,211-232.
    黃家齊 (2003). "團隊多元化與知識分享及創新-社會資本之中介效果." 創新與知識管理學術研討會: p318-349.
    黃家齊 and 林億明 (2006). "團隊導向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及社會資本對團隊知識分享與創新之影響." 臺大管理論叢 16(2): 101-130.
    黃家齊 and 許雅婷 (2006). "團隊成員人格特質對知識分享及創新績效之影響-個人與團隊層次的分析." 管理學報 23(2): 149-170.
    黃家齊 and 蔡達人 (2003). "團隊多元化與知識分享, 知識創造及創新績效." 臺大管理論叢 13(2): 233-280.
    黃惇勝 (2004). "創造思考工程化及其訓練課程設計." 課程與教學 7(1): 31-46+ 179.
    黃敏榮 (2013). 高級中等學校分布式領導, 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黃敏榮.
    黃雲龍 (2004). "電子商務情境教學之行動研究." 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 2(3): 315-332.
    黃義俊 and 高明瑞 (2003). "以利害相關人為前因之綠色創新的採行與組織環境績效關係之實證研究." 管理評論 22(3): 91-121.
    黃義俊 and 高明瑞 (2004). "從利害相關人的觀點實證研究綠色創新的採行與組織績效之關係: LISREL 模式." 中山管理評論 12(4): 633-674.
    黃靖文 and 方翌 (2014). "組織內人際信任與創造力關係之研究: 雙元學習之中介效果." 創新與管理 11(1): 75-107.
    黃慧嫺 (2006). "美國國會討論鼓勵醫藥品研發創新新制." 科技法律透析 18(5): 2-6.
    黃慧嫺 (2006). "美國國會討論鼓勵醫藥品研發創新新制." 科技法律透析 18(5): 2-6.
    黃興進, et al. (2012). "以糖尿病為例探討影響醫院建置個人健康記錄入口網站之關鍵因素-資訊人員之觀點." source: 資訊管理學報 19.
    黃鴻順, et al. (2015). "創新動態學的應用-系統化地精進個人能力." 習慣領域期刊 6(1): 19-42.
    黃馨瑩, et al. (2013). "適用於博物館的資通訊化服務設計-以故宮 iPalace 頻道為例."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39(1): 84-97.
    黃櫻美, et al. (2009). "團隊多元化與團隊創新績效之關聯性研究: 以團隊外部活動與團隊凝聚力為中介歷程." 中山管理評論 17(4): 847-882.
    楊承亮 and 戴嘉儀 (2010). "從微觀角度驗證人類行為決策動態模式之邏輯性-以 Wii 遊戲機之創新過程為例." 習慣領域期刊 2(1): 103-118.
    楊銘賢, et al. (2011). "企業家社會資本對社會企業創業與創新之影響." 創業管理研究 6(1): 81-106.
    楊銘賢, et al. (2012). "社會企業之協同作業對服務創新之影響." 創業管理研究 7(1): 27-54.
    溫肇東 and 陳泰明 (1997). "臺灣的綠色創新組織初探." 臺大管理論叢 8(2): 99-124.
    萬榮水, et al. (2008). "臺灣出版業組織創新量表建構之研究-雙核心理論觀點."
    葉乃靜 (2001). "知識經濟發展的省思."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27(1).
    葉子明, et al. (2011). "影響製造業創新績效模式的實證研究." 創新與管理 8(3): 99-124.
    葉連祺 (2007). "增進品質和品牌之教育經營策略分析."
    葉靜輝 (2014). "服務業人力資源管理措施與服務創新關聯之研究." 創新與管理 11(2): 67-89.
    董惟鳳 and 苑守慈 (2007). 服務科學之創新應用—智慧型服務設計, 產業與管理論壇.
    董惟鳳 and 張卉慈 (2016). "社會企業服務創新: 有機農業種植排程之服務模式化與系統建置." 科技管理學刊 21(2): 59-87.
    董維 and 黃凱斌 (2007). "數位內容創新通路之購買意願研究-以" GotoWatch" 寬頻影音網站爲例." 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 1(1): 74-100.
    詹世榕 (2010). "從 [歐洲之星] 計畫看中小企業研發創新促進機制." 科技法律透析 22(10): 8-13.
    詹孟傑 (2010). "學校創新經營-以屏東縣僑勇國小為例." 經營管理學刊第 2-3 期.
    廖春文 (2005). "後科層時代創新管理在學校組織經營之意義."
    廖述賢, et al. (2008). "知識取得, 知識移轉與創新能力關聯性研究." 科技管理學刊 13(1): 101-134.
    廖述賢, et al. (2008). "組織文化, 知識取得, 組織學習與組織創新關聯性之研究." 人力資源管理學報 8(4): 1-29.
    廖淑貞 and 張文忠 (2011). "從知識經濟談護理創新之成果應用." 護理雜誌 58(4): 93-98.
    廖慧伶, et al. (2016). "創新門診候藥時間管理-[具等候量語音提示機制之門診領藥時間提醒系統]~ 以豐原醫院為例." 醫學與健康期刊 5(1): 101-110.
    廖曜生 (2005). 人力資源策略, 組織結構對知識創造, 知識整合與組織創新的影響--組織生命週期為節制變項, 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學報.
    蒲逸俐, et al. (2011). "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教學創新之研究." 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 4(1): 45-60.
    蒲逸悧 (2011). "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教學信念, 教學創新與教學效能之相關." 臺灣運動教育學報 6(1): 15-28.
    趙方麟 (2006). "非設計科系通識課程產品創新教學案例分析." 藝術學報(78): 1-16.
    劉尚志 and 莊國祥 (1997). "專利侵害鑑定與技術創新概念之探討." 臺大法學論叢 26(3): 263-307.
    劉珊芳 (2006). "地方製造業生產力與創新績效之研究."
    劉啟順 and 隋廷勳 (2006).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創新研發新方向-產學合作." 東南學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劉祥熹, et al. (2016). "學校創新經營對家長選校意願影響之研究─ 以服務品質與學校形象為中介變項."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61(4): 59-88.
    樊祖燁 (2013). "高科技創新產品行銷國際." 產業管理評論 6(1): 43-58.
    樊學良, et al. (2015). "組織學習推動臺灣企業創新的新動能." 產業管理評論 8(2): 39-51.
    潘文福 (2009). "大學教學資源中心角色之省思: 以教學輔助計畫為例." 教育資料與研究(86): 59-80.
    蔡文甲 and 羅正英 (2011). "銀行業服務創新衡量之探討." 創新研發學刊 7(1): 24-42.
    蔡明田, et al. (2002). 組織創新衡量之研究, 產業論壇.
    蔡明田, et al. (2004). "臺灣中小企業 CEO 外部環境認知對技術策略, 創新績效與組織績效關係影響之研究." 科技管理學刊 9(3): 1-31.
    蔡祈賢 (2006). 知識管理與創新-以公務福利為例, 考銓季刊.
    蔡淑敏 and 廖勝能 (2004). "學校組織創新氣氛與知識管理關係之研究." 屏東師院學報第二十期.
    蔡惠婷 (2009). "利用專利共詞分析探討可撓式顯示器之技術發展趨勢."
    蔡敦浩 (2000). "組織創新能耐, 知識管理與組織學習—臺灣三家中小企業的個案研究." 1999 年中華民國科技研討會論文集, 民 88 年 12.
    蔡琰 and 臧國仁 (2007). "“創意∕ 創新” 與時間概念: 敘事理論之觀點." 新聞學研究(93): 1-39.
    蔡源成, et al. (2009). "內部市場導向對員工知識管理能力與創新績效影響之研究." 商管科技季刊 10(4): 593-624.
    鄧凱元 and 許言 (2015). "物聯網與服務創新應用探討." 工業設計(131): 26-32.
    鄧曉芳 (2004). "促進中小企業研發創新技術機制之檢討-以我國創新育成中心為例." 科技法律透析 16(4): 2-8.
    鄭光廷, et al. (2012). "影響使用者持續使用 Web 2.0 傳遞與分享知識之研究." 資訊管理學報 19(2): 249-274.
    鄭夙芬, et al. (2016). "社區福利服務中的社會創新---以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為例."
    鄭明宗 (1995). 年至 2007 年臺灣地區學校組織創新議題博碩論文研究狀況之分析與展望, 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
    鄭崇趁 (2006). "學校創新經營的積極策略."
    鄭勝分 (2007). "社會企業的概念分析." 政策研究學報 7: 65-108.
    鄭勝分 (2011). "從婦女人身安全保障到經濟自主-解析彭婉如基金會模式." 女學學誌: 婦女與性別研究(29): 233-267.
    鄭婷嫻 (2015). "介紹歐盟研究基礎設施現行政策與最新發展." 科技法律透析 27(12): 26-33.
    鄭景華 and 湯宗益 (2004). "知識整合能力模式之研究."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1: 19.
    鄭鈺靜 (2009). "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 教學創新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盧明滄 and 林希偉 (2010). "綠色環境策略導向之多準則評估模式." 運籌與管理學刊 9(2): 1-10.
    蕭文信 (2014). "九份文化地景之創新設計研究." 工業設計(130): 29-33.
    蕭再安 (2010). "結合社會創新與技術創新之綠色運輸策略." 應用倫理評論(48): 85-100.
    蕭如玲, et al. (2011). "探討醫療機構導入健康促進醫院之研究." 醫務管理期刊 12(4): 221-236.
    蕭至惠, et al. (2009). "影響消費者對電子書接受意願因素之研究." 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 7(3): 355-384.
    蕭至惠, et al. (2009). "影響消費者對電子書接受意願因素之研究." 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 7(3): 355-384.
    蕭佳純 (2011). "學生創造力影響因素之研究: 三層次分析架構." 特殊教育學報(33): 151-177.
    蕭佳純 (2011). "學校創新氣氛, 教師內在動機與教師創意教學表現關聯之研究: 多層次調節式中介效果之探討."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19(4): 85-125.
    蕭佳純 and 陳瑞欣 (2011). "國民小學創新經營成效與教師滿意度調查研究: 以學校行銷為調節變項."
    賴奎魁, et al. (2005). "非法藥品對合法藥品銷售績效影響之研究." 交大管理學報 2: 141-170.
    賴姿蓉 (1998). "組織創新對人力資源管理角色影響之研究."
    閻自安 and 李佳昕 (2007). 創新團隊的建立對中小學學校創新經營的啟示, 發表於.
    戴建耘, et al. (2013). "臺北市中小學校長科技領導之創新關切與科技接受度研究." 科學教育學刊 21(1): 97-133.
    戴貞德 and 江維晉 (2011). "品質機能展開於創新設計之研究-以公路自行車為例." 商業現代化學刊 6(2): 133-150.
    薛雅丰 (2012). "英國先進材料研發之促進輔助法制政策介紹." 科技法律透析 24(1): 4-11.
    薛義誠 and 林川傑 (2010). "綠色管理實務之個案研究-以良浩科技爲例." 商管科技季刊 11(3): 393-420.
    薛榮棠, et al. (2013). "服務創新對住戶關係品質與幸福感關聯性之研究." 績效與策略研究 10(1): 33-50.
    謝文德 and 黃靖文 (2016). "探討補教機構組織創新氣氛之研究." 經營管理學刊第 11 期.
    謝凱雯 (2013). "日本服飾零售業 [UNIQLO],[MUJI],[SHIMAMURA] 創新經營模式." 商管科技季刊 14(2): 121-142.
    謝傳崇 and 劉佳賢 (2011). "國民中小學智慧資本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
    謝傳崇 and 蕭輝勳 (2011). "國民中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 中等教育 62(1): 50-70.
    鍾健平, et al. (2011). "食用減碳食品行為意圖之研究." 經營管理論叢特刊.
    簡成熙 (2003). "創新教學的哲學省思--從分析到後現代."
    簡紅珠 (2007). "教學創新的省思."
    顏弘欽 (2012). "學校組織學習因素對組織創新影響之探討." 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 29(1): 99-127.
    顏銓志 and 鐘敏華 (2007). "臺北縣國小體育教師終身學習素養與創新接受度之研究." 臺灣運動教育學報 2(2): 41-55.
    魏久峰, et al. (2013). "行銷創新策略對臺灣文創業行銷創新績效的影響." 創業管理研究. 第八卷第三期: 85-112.
    魏士欽 and 吳國銑 (2008). "學校體育創新經營之理念與策略." 大專體育(96): 70-77.
    邊泰明, et al. (2014). "鄰近性, 吸收能力與廠商創新績效: 以臺灣生物技術產業廠商為例." 都市與計劃 41(4): 357-394.
    蘇俊憲 and 陳屏國 (2003). "創育中心策略性運作之研究-以産業政策與經濟環境爲考量." 運籌研究集刊(3): 77-94.
    蘇鴻昌 (2011). "從舊建築再利用看老字號旅店的文化創新體驗-以台南佳佳西市場為例." 設計學研究 14(S): 237-256.
    蘇麗秋 and 洪世章 (2004). "運用國家與社會資源開發技術機會: 臺灣 PDP 廠商之研究." 科技管理學刊 9(2): 1-27.
    顧敏 (2003). 網站圖書館: 知識管理與創新,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