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俊仲
Chun-chung Chen
論文名稱: 學校及補教業教學經營研究-以北縣某國中及補習班為例
Teaching Management of Schools and Cram-school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a Cram School in Taipei County
指導教授: 張順教
Shun-Chiao Chang
口試委員: 林維熊
none
吳世英
non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企業管理系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2
中文關鍵詞: 國中學校國中補習班教學經營
外文關鍵詞: junior high school, cram school,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相關次數: 點閱:204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藉由個案學校、補教業老師群以及相關家長、學生們作教學問卷分析,並經由個案補習班主任及該學區的國中校長作教學經營訪談探索,進而更加了解國中學校和補習班教學經營之現況與發展趨勢、兩者之差異;以及老師、家長、學生之間,教學供給面與需求面的適配情形。期望本文能讓家長、同學在建議或選擇教育機構時有所依據,或作為學校及補教業相關老師提升和調整教學經營時之參考。
透過個案研究發現,補教機構相較於學校在教學經營方面更明顯著重於智育成績的提升;在學校中,五育並重、適才適性的教學觀已普遍為教師與學生所接受;教師教學經營的投入程度仍是影響學生學習效能的關鍵;學校、家長、補習班三者已為學生建構完整的教育適配網絡;教師與學生之關係可視作供需關係的兩端,在少子化衝擊下,學校與補習班的教師必須提供額外服務,以滿足家長以及學生更多的需求期望。


This is a case study 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collected from students, parents, and teachers in schools and cram-school industries. By interviewing directors of the cram school and principals of two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he distric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and cram school is gained in terms of teaching and managerial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Comparisons are also made through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views. Moreover, the interviews and surveys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 of teaching in relation to teachers, parents, and student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erve as a basis of reference for parents and students while selecting or recommend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for school and cram-school teachers while enhancing or adapting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Through the case study, it can be perceived that cram-school institutes emphasize the boost of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 more evidently than that of schools with regard to teaching management. In schools, the teaching beliefs of “five educations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team-building, and artistic) are equally important” and “teach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ptitude of the students” are widely accept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teachers’ commitment to teaching management is still essential and influential to the students’ learning curve. Schools, parents, and cram schools have constructed a compatible network around the stud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be seen as two extremes of demand and supply. With the impact of the low birth rate, school and cram-school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offer extra services so as to meet the growing expectations of parents and students.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IV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 第二章 相關研究文獻 6 第一節 國中學校概況 6 第二節 國中補教業概況 9 第三節 教學的意涵與經營 14 第四節 校方與老師的教學經營概況 19 第三章 問卷結果與分析 24 第一節 實施問卷對象及流程 24 第二節 問卷敘述統計分析 26 第三節 學校與補習班老師教學差異分析 44 第四節 教學相關人員意見分析 49 第四章 以教學供給需求探討教學經營 53 第一節 教學供給面的現況 53 第二節 教學供給與教學需求的適配性 58 第三節 學校及補習班教學供給比較 6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66 參考文獻 68 附錄 72

一、中文文獻
丁文祺,「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社群互動、教師專業實踐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2007)。
王文科,課程與教學論,五南圖書,第528-543頁(2007)。
王文科,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麗文文化,第1-24頁(2000)。
王全興,「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92期,第75-110頁(2010)。
石幸真,「台中縣國民小學因應少子化經營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2009)。
吳品玫,「高中補習班數學教師信念與教學行為之質性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1999)。
吳郁萱,「補習班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技術學院(2008)。
吳萬益,企業研究方法,華泰文化(2008)。
巫有鎰,「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台東縣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結合教育機會均等與學校效能研究的分析模式」,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1998)。
周祝瑛,台灣教育怎麼辦?心理出版社,第80-84頁(2008)。
林佩璇,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麗文文化,第221-238頁(2000)。
林勝結,「國民中學校長專業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2004)。
邱永富,「補習班之服務品質-以屏東縣某立案補習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2002)。
徐政業,「學校與補習班數學教育情況及其對學生數學學習的影響」,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2008)。
高強華,勁在教學,南宏圖書(2009)。
張世忠,教學原理統整與應用,五南書局,第21-34頁(2007)。
張德銳、許志賢、洪文向、段懿真、謝雅惠、張雲龍、丁一顧、簡賢昌、高紅瑛,「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標準及其資源檔之研究」,國民教育資料館(2004)。
許綺婷,「探討國三學生對補習班與學校教學的看法及其與基本學測數學科之表現的關係」,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1)。
陳伯璋,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麗文文化,第25-50頁(2000)。
陳佳真,「美語補習班英語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2008)。
陳怡靖,「台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財務資本論在台灣的適用性」,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1999)。
陳義汶,「國中生數學焦慮及態度與數學課後補習之研究」,台南科大人文管理學報,第26期,第43-064頁(2006)。
黃光國,教改錯在哪裡?我的陽謀,INK刻版出版有限公司,第179-193頁(2003)。
黃光雄,教學原理,復文圖書,第1-32頁(1991)。
黃琇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現況、困境與因應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71-88頁(2009)。
黃錫隆,「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3)。
賈馥茖,教育的本質,五南書局,第215-225頁(1997)。
齊藤孝著,張雅梅譯,生活力,台灣商務印書館(2008)。
劉正,補習在臺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第52期,第1-33頁(2006)。
歐陽教,教學原理,師大書苑,第1-15頁(1993)。
盧進義,「國民中學教務主任角色踐行之個案研究-以盧進義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2002)。
蕭瑞麟,不用數字的研究,培生集團(2006)。
簡茂發、彭森明、李虎雄、毛連塭、吳清山、吳明清、林來發、黃長司,「教育部87年中小學教師基本素質之分析與評量專案研究計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97)。
簡榮輝,「補習班與學校自然科教師的教師信念差異之研究」,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2008)。
藍順德,教科書政策與制度,五南圖書,第43-75頁(2005)。
關秉寅、李敦義,「補習數學有用嗎?一個「反事實」的分析」,台灣社會學刊,第41期,第97-148頁(2008)。
Glickman, C. D. 著,陳佩正譯,教學視導,遠流出版(2002)。
Grix, J. 著,林育珊譯,研究的必修課,寂天文化(2008)。
Sekaran, U. 著,祝道松及林家五譯,企業研究方法,智勝文化(2003)。
Wolcott, H. F. 著,顧瑜君譯,質性研究寫作,五南圖書(2006)。

二、英文文獻
Tsai, C. C. and Kuo, P. C., “Cram School Students’ Conception of Learning and Learning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Vol. 3, No. 3, pp. 351-373(2008)
Stevenson, D. L. and Baker, D. P., “Shadow Education and Allocation in Formal Schooling: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in Jap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7, pp. 1639-1657 (1992)
Bray, M., “Private supplementary tutoring: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patterns and implications,” Compare: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Vol.36, pp. 515-530(2006)
Kwok, P., “Examination-Oriented Knowledge and Value Transformation in East Asian Cram School,”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Vol.5 No. 1, pp 64-75(2004)

三、參考網站
方少筠、戴昱菁有補有保佑:○○國中學生補習行為之調查研究高雄區97 年度國中資優教育學生獨立研究成果冊http://web2.spec.kh.edu.tw/69/20090515115016.pdf
中華民國統計處http://www.stat.gov.tw
北北基「一綱一本及共辦基測」政策公聽會資料http://ppk.tp.edu.tw/policy.pdf
教育部官網http://www.edu.tw/index.aspx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級評鑑中心http://www.cere.ntnu.edu.tw/main.php
國立教育資源館http://data.nioerar.edu.tw/mp4.html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http://tepsb.nccu.edu.tw/
教育論文索引資料庫http://search.nioerar.edu.tw/edu_paper/detail.htm
大紀元網系http://www.epochtimes.com/b5/10/2/7/n2812247.ht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