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傅瑞婷 FU, JUI-TING |
---|---|
Thesis Title: |
人工智慧物聯網構建城市智慧交通之商業模式研究 – 以海運貨櫃碼頭為例 The Research on the business model of constructing the urban smart transportation base on the AIoT technologies - taking marine container terminals as an example |
Advisor: |
梁瓊如
Chiung-Ju Liang |
Committee: |
彭雲宏
Yeng-Horng Perng 王孔政 Kung-Jeng Wang |
Degree: |
碩士 Master |
Department: |
管理學院 - 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
Thesis Publication Year: | 2022 |
Graduation Academic Year: | 110 |
Language: | 中文 |
Pages: | 84 |
Keywords (in Chinese): | 5G 、物聯網 、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智慧碼頭 、自駕車 |
Keywords (in other languages): | 5G, Internet of Things, Smart City, Smart Transportation, Smart Terminal, Autonomous Vehicle |
Reference times: | Clicks: 914 Downloads: 6 |
Share: |
School Collection Retrieve National Library Collection Retrieve Error Report |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之整合創新科技,以結合5G 高速通訊、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雲端平臺(Cloud Platform)等ICT 資通訊技術,將數據可視化進階換化為智慧化資訊,跨領域應用於多元情境,藉以產出最佳化、智慧化的決策建議以及提升管理與服務,帶動ICT 資通訊科技產業鏈之新生態商機。近年,氣候變遷與新冠肺炎(COVID-19) 的產生,全球各界對於ESG 之對應迫在眉睫,而大氣和海洋中的溫室氣體過量,導致溫度升高,亦是引發地球暖化的主因之一。此外,本研究,實際舉例臺灣港務公司高雄港智慧碼頭,跨領域結合5G、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數據分析等技術,應用於智慧碼頭之創新系統管理新型態模式。本研究,旨在以5G、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術整合,跨領域導入智慧交通運輸,探討全球暖化議題。同時,探究臺灣交通運輸產業電汽化、自動化創新科技技術解決廢氣排放之環境議題,臺灣將持續朝著智慧城市的方向發展以及全球2050 淨零碳排目標前進。
The IoT (Internet of Things) and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ies which
be integrated of innovative technology. It combined with 5G high-speed
communication, edge computing, cloud platform and other IC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he data visualization is advanced into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and
cross-domain application to multiple scenarios. Then that can produce optimal,
intelligent decision-making suggestions and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The
services will drive new ecological business opportunities in the IC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In recent years,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COVID-19. The global community for the response to ESG is
imminent, and the excessive amount of greenhouse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and
oceans, resulting in temperature increases. Which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global warming. In addition, this study, for example, the Kaohsiung Port Smart
Terminal (Taiwanese port company) combines 5G, IoT, AI, data analysis and other
technologies across fields to apply the new mode of innovative system management
of smart terminals.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tegrate 5G, IoT, and AI technologies. It
introduc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cross fields, and explore the issue of global
warming. At the same time, exploring the environmental issues of electric
vaporization and automation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 Taiwan'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exhaust emissions, Taiwan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smart cities and the global 2050 net zero
carbon emission target.
中文文獻
Audi 官方網站新聞中心(2017) 。Audi Summit 全球高峰會。
CIO TAIWAN(2021),Gartner 預測2022 年主要科技趨勢 ─ AI、雲端、混合式工作型
態。
Deloitte(2022),3 項智慧城市的關鍵差異。
IDC(國際數據資訊)(2022) 。IDC 預計 2025 年亞太地區物聯網支出將達到
4370 億美元。
IDC(國際數據資訊),儘管PC 與平板電腦市場將繼續面臨供應短缺,但未來
五年仍呈現正成長。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IDC 國際數據資訊(2018),2022 年全球數位化轉型支出將達近2 萬億美元。每日
頭條。
Shiying Wang(2019),5 大關鍵 透徹解讀運輸碳排大戶!。CSRone。
比爾蓋2021 年針對能源議題所撰寫「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王明德 (2021),新四年政策聚焦三大技術林佳龍擘劃交通國家隊願景。
Digitimes。
王若樸(2018),鹿特丹港IoT 智慧港,實現港內航運連網全自動。iThome。
王茜穎(2021),負碳排計畫微軟靠內部碳稅與高管薪資掛鉤除碳量,一年減碳
6%|從近零到淨零。CSR@天下。
70
交通部(交通部科技顧問室)「5G 動智慧交通技術與服務創新及產業發展計劃」
法定版,P.18-19。
行政院 (2022),台灣5G 行動計畫。新聞傳播處。
行政院(2020),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劃(110 年至113 年) 。
何佳文、李道林、舒馨慧、劉軍呈(2018),智慧家庭AIoT 發展趨勢探討-以智慧
音箱為列。107 年度跨領域產業創新科技管理與智財運用人才培訓計劃海外
培訓成果發表會。
吳永昌(2021),從後物聯網邁向人工智慧物聯網的台灣未來智慧城市發展概況。
國立空中大學管理與資訊學系管理與資訊學報26 期。
吳瑟致(2020),台灣該如何從「智慧城市」邁向「智慧國家」之路?。關鍵評論。
李世暉(2018),2020 東京奧運日本的AI 奧運。ETtoday 新聞雲。
李智揮(2018),5G x 人工智慧x 大數據x 物聯網之數位轉型發表。專題報導。
周桂田(2019),名家觀點/AIoT 與低碳社會的雙人舞。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所。
周儷芬(2019),日本能源情勢更新。第15 屆臺日能源合作研討會。
林良齊(2022),不只2050 淨零碳排入法2030 減碳目標也將調整。CSRone。
林鴻益(2020),企業加快數位轉型全球智聯網商機擴大。自由時報財經週報專欄
文章。
林邏耀(2018),物聯網技術應用於智慧港口及碼頭作業之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
所。
邱龍傑(2108),德國電信於漢堡市區新停車系統部署NB-IoT 技術。DIGITIMES
金武鳳(2021),中華智慧運輸協會爭取2026 世界大會在台舉辦。Nownews。
胡湘湘(2021),掌握軟硬體與系統 搶占物聯網市場。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徐慶柏(2022),2022 年3 月物聯網商機持續溫,企業們需加緊貼和市場的腳步。
FINDIT。
高雄市政府全球資訊網(2021),亞灣5G AIoT 產業生態系成型大廠搶進駐特貿三
招商有成園區增4 萬坪產業發展空間。
國發會政府機關資訊通報(2018),透過 AIoT 實現全球智慧城科技建設共生。
國際船舶網(2021),韓國海運巨頭HMM 明年起將試運營冷藏貨櫃物聯網技術。
張彥文(2020),專訪金管會黃天牧 加入ESG 精神 推動台灣公司治理3.0。哈佛
商業評論。
莊美如、莊秋華、徐七冠、陳月英、陳季呈(2017),我國與德國智慧城市探討
陳念舜(2022),工業電腦整合OT+IT 資安解決方案。聯合新聞網。
陳逸格 (2020),提供整廠輸出在地整合服務,讓台灣同步與世界接軌。工商時報。
陳嘉茹(2019),智慧交通發展趨勢與技術方向。經濟部技術處。
陳憶慈(2020)。2020 人工智慧趨勢解析!臺灣AI 發展首推製造、醫療。工研院。
智慧國家觀測報告(2022),從指間到頂尖的網路世界脈動擘畫你我居住的未來城
市。關鍵評論。
黃昭勇(2020),市值超過11 兆從ESG 深入了解,台積電為何能帶台股創30 年新
高? 。天下雜誌。
黃昭勇(2021),想配股加薪?先做好ESG!張忠謀親自定義的ESG 矩陣 將成
台積電主管獎酬關鍵準則。CSR@天下。
楊朝棟(2020),AIoT 的智慧應用。臺灣研究亮點。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21),2021 全球暨臺灣家族企業調查報告。今周刊。
綠港政策主題網(2015),漢堡面對智慧港口的挑戰。臺港港務股份有限公司。
綠學院(2022),台灣邁向淨零碳排第一步從交通運輸下手?專家:推廣電動車仍
有「5 大挑戰」。財訊。
綠學院(2022),國家淨零排放路徑圖之「換車路線」。信傳媒。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開發計畫簡介。
趙怡萌(2021),日本運輸淨零怎麼做?。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鄧凱元(2021),本土碳費、淨零大浪來襲 2022 台灣哪些法規將修改?。聯合新
聞網。
賴威霖(2021),全面整合人、車、路資訊車聯網創新應用。DIGITIMES。
顏瑞田(2022) ,高雄電動車產業鏈 起飛。工商時報。
魏茂國(2019),AIoT 實現自駕車多元應用。工研院技術與資訊月刊,327 期2019
年03 月號。
英文文獻
Mark Weiser (1991), The Computer of the 21st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