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麗淑
Li-Shu Hsu
論文名稱: 臺灣客家花布風格應用於彩妝設計
The Application of Taiwanese Hakka Floral Fabric Style to Cosmetic Design
指導教授: 柯志祥
Chih-Hsiang Ko
口試委員: 陳建雄
Chien-Hsiung Chen
柯志祥
Chih-Hsiang Ko
董芳武
Fang-Wu T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設計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7
中文關鍵詞: 客家花布彩妝設計喜好度
外文關鍵詞: Hakka floral fabric, cosmetic design, preference
相關次數: 點閱:45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近年來,在客家活動和媒體報導中,客家花布衣出現的頻率愈來愈高,更逐漸發展成代表客家的意象服裝。本研究以「創新」、「文化」、「時尚」與年輕人消費行為的概念轉化後,展現彩妝設計的創意,加入別具特色及藝術的臺灣客家文化多樣風貌,提升彩妝設計的價值及意義。目的為探討彩妝設計與客家花布的發展,應用客家花布的創作形式元素於彩妝設計,探討不同族群對客家花布彩妝設計風格的喜好度。
本研究創作出客家花布風格的彩妝設計,並分成I、II、III、IV、V五組,透過專家訪談與問卷調查,找出各作品的差異性。本研究運用平均數分析及單一樣本t檢定進行探討,結果作品IV平均數最高,平均差異都是正值,所以也是五個作品裡優點最多的。根據專家訪談結果,專家A、B、C均選擇作品IV,認為較符合主題,作品III與作品V則較沒有符合主題及理念。
本研究將受訪者依性別與有無彩妝背景進行分析比較,男性評分低於女性評分,有彩妝背景的受訪者給予的分數較高,作品喜好度排序為作品IV>作品II>作品I>作品III>作品V,與專家訪談結果一致。喜好度與平均數分析結果排序一致,代表大家均認為作品IV的視覺感受有客家花布風格熱鬧的感染力,在使用色彩之際,充分發揮客家花布色彩的力量與視覺藝術的基本堅持。


In recent years, Hakka floral clothe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visible in Hakka activities and media reports. It has been gradually emerging as a symbolic costume for the Hakkas. This study presented creative cosmetic design by transforming innovation, culture, fashion and the concept of youth consumer behavior. Diverse characteristic and artistic Taiwanese Hakka cultural styles were also supplemented to promote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cosmetic design.
This study developed five sets of cosmetic design that were based on Taiwanese Hakka floral fabric style as I, II, III, IV and V. The differences among each design were explored by using expert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of means and one-sample t-test indicated that design IV had the highest mean with mean positive deviations. It had the most advantages among the five desig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expert interview, expert A, B and C chose design IV to be mo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me while design III and V were less consistent with the theme and concept.
The participant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gender and cosmetic background. Males scored lower than females while the participants with cosmetic background scored higher. The preference ranking of design was design IV > design II > design I > design III > design V, which was the same as the result of expert interviews. However, the result of preference and analysis of means had the same order in ranking. Most of the participants agreed that design IV was imbued with lively Hakka floral fabric style in visual perception and colors. It could bring into full play the power of Hakka floral fabric colors and the basic adherence of visual arts.

論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圖表索引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動機 2 1.3 研究目的 3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1.5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2.1 彩妝設計 6 2.1.1 彩妝的種類 7 2.1.2 彩妝的運用 7 2.1.3 彩妝的色彩 9 2.2 客家花布 10 2.2.1 客家文化意象 11 2.2.2 客家花布設計 13 2.2.3 客家花布應用 15 2.3 消費者態度 16 2.3.1 喜好度 17 2.3.2 創新接受度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1 3.1 研究方法 21 3.2 專家訪談 22 3.3 喜好度調查 23 3.3.1 問卷填答說明 24 3.3.2 問卷的編製 24 3.4 統計分析方法 25 3.4.1 平均數分析 25 3.4.2 單一樣本的檢定分析 26 第四章 研究成果與分析 27 4.1 客家花布意象調查 27 4.2 客家花布彩妝設計 27 4.2.1 作品I:曇 28 4.2.2 作品II:擷 29 4.2.3 作品III:撼 31 4.2.4 作品IV:豔 32 4.2.5 作品V:疊 33 4.3 專家訪談 35 4.3.1 專家A 35 4.3.2 專家B 35 4.3.3 專家C 36 4.4 正式量表受訪者與資料收集 36 4.5 平均數分析 37 4.5.1 各作品意象創作分析 38 4.5.2 各作品美學認知分析 38 4.5.3 各作品專業技巧分析 39 4.6 各作品差異分析 40 4.6.1 作品I差異分析 40 4.6.2 作品II差異分析 41 4.6.3 作品III差異分析 41 4.6.4 作品IV差異分析 43 4.6.5 作品V差異分析 43 4.7 受訪者性別分析 45 4.7.1 受訪者性別對各作品平均數分析 45 4.7.2 受訪者性別對各作品意象創作分析 46 4.7.3 受訪者性別對各作品美學認知分析 46 4.7.4 受訪者性別對各作品專業技巧分析 47 4.7.5 受訪者性別對作品I差異分析 47 4.7.6 受訪者性別對作品II差異分析 50 4.7.7 受訪者性別對作品III差異分析 52 4.7.8 受訪者性別對作品IV差異分析 54 4.7.9 受訪者性別對作品V差異分析 55 4.8 受訪者有無彩妝背景分析 57 4.8.1 受訪者有無彩妝背景對各作品平均數分析 57 4.8.2 受訪者有無彩妝背景對各作品意象創作分析 58 4.8.3 受訪者有無彩妝背景對各作品美學認知分析 59 4.8.4 受訪者有無彩妝背景對各作品專業技巧分析 59 4.8.5 受訪者有無彩妝背景對作品I差異分析 60 4.8.6 受訪者有無彩妝背景對作品II差異分析 63 4.8.7 受訪者有無彩妝背景對作品III差異分析 66 4.8.8 受訪者有無彩妝背景對作品IV差異分析 69 4.8.9 受訪者有無彩妝背景對作品V差異分析 70 4.9 各作品優缺點 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5 5.1 研究結論 75 5.2 後續研究與建議 77 參考文獻 79 附錄A:臺灣客家花布型態特徵調查 85 附錄B:臺灣客家花布風格彩妝設計喜好度調查問卷 87 附錄C:專家訪談逐字稿 89

Boym, S. (2002). The future of nostalgia. New York, NY: Basic Book.
Chin, R. (1964). Models of and ideas about change. In W. C. Meierhenry (Ed.), Media and educational innovation (pp. 1-22).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Fiore, A. M., & Kimle, P. A.(2002)。服飾業美學(Understanding aesthetics for the merchandising and design professional)(魏易熙譯)。臺北市:商鼎。(原作1997年出版)
Flick, U., von Kardorff, E., Keupp, H., von Rosenstiel, L., & Wolff, S.(2007)。質性研究導論(Handbuch qualitative sozialforschung)(李政賢、廖志恆、林靜如譯)。臺北市:五南。(原作1995年出版)
Hill, D. (2010). Emotionomics: Leveraging emotions for business success. London, UK: Kogan Page.
Hirschman, E. C. (1986). The effect of verbal and pictorial advertising stimuli on aesthetic, utilitarian and familiarity perception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5(2), 27-34.
Hirschman, E. C., & Holbrook, M. B. (1992). Postmodern consumer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Howard, J. A., & Sheth, J. N. (1969).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Jameson, F. (1981).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otler, P., (2000). Marketing management: An Asian perspective. Singapore: Prentice Hall.
Norton, S. (1987). The coase theorem and suboptimization in marketing channels. Marketing Science, 6(3), 268-286.
Nunnally, J. C., & Bernstein, I. H. (1994). Psychological theory. New York, NY: McGraw-Hill.
Peter, J. P., & Olson, J. C. (2010). 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strategy (9th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Irwin.
Punch, K. F.(2005)。社會科學研究法:量化與質化取向(Introduction to social researc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林世華等譯)。臺北市:心理。(原作1998年出版)
Rogers, E. M. (1983). Diffusions of innovations (3rd ed.).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Rogers, E. M., & Shoemaker, F. F. (1971). 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Rosenberg, M. J., & Hovland, C. I. (1960).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components of attitudes. In M. J. Rosenberg, & C. I. Hovland (Eds.), Attitude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An analysis of consistency among attitude components (pp. 1-14).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Sheth, J. N., Gardner, D. M., & Garrett, D. E. (1988). Marketing theory: Evolution and evaluation. New York, NY: John Wiley and Sons.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2007)。大眾媒體研究:導論(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8th ed.)(黃振家等譯)。臺北市:學富。(原作2005年出版)
Zaltman, G. (1965). Marketing: Contributions from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New York, NY: Harcourt, Brace & World.
王嘉驥、游崴(2006)。以天地為棟宇:關於林明弘與其作品的一些想法。典藏今藝術,170,208-212。
石田かおり(2005)。美麗是妝出來的:為什麼女人不化妝就不出門(化粧せずには生きられない人間の歴史)(沈美雪譯)。臺北市:時報文化。(原作2000年出版)
吳明隆(2010)。SPSS操作與應用:變異數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清桂(2008)。臺灣的設計寶庫:傳統花布圖樣150。臺北市:如何。
李秀蓮(1995)。攝影化妝。臺北市:揚智。
李采洪(2005,5月8日)。一塊臺灣花布,一個世界級藝術家。商業周刊alive優生活,5。
周錦宏(2010)。客家文化產業與第三部門。臺北市:智勝文化。
林淑菁、蕭百宸(2013)。奇妙的化妝術。科學發展,485,62-68。
林惠玲、陳正倉(2009)。統計學:方法與應用上冊(四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林瑞玟(2015)。以生活型態觀點探討消費者對客家花布設計之偏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臺南市。
波朗(2009)。芭比.波朗玩美彩妝(Bobbi Brown makeup manual: For everyone from beginner to pro)(鍾玉玲譯)。臺北市:聯經。(原作2008年出版)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臺北市:果實。
垣原高志(1993)。化妝品的實際知識(化粧品の実際知識)(邱標麟譯)。臺南市:復文。(原作1987年出版)
施曉蕙(2010)。膚色與彩妝策略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新竹市。
洪久賢、胡夢蕾(2008)。廚藝創造力創造力發展歷程量表之發展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1-20。
張芳全(2008)。問卷就是要這樣編。臺北市:心理。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二版)。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素惠(2011)。客家花布的符號消費與族群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桃園市。
張麗卿(1996)。現代化妝品概論。臺北市:高立。
莊明振、張耀仁、陳勇廷(2013)。產品觸覺意象的探討:以握杯為例。感性學報,1(1),28-45。
莊奕琦(2005)。個體經濟學。臺北市:智勝。
莊錦華(2011)。桐花藍海:一朵桐花創造百億財富的傳奇。臺北市:二魚文化。
郭百修(2000)。地方文化產業化機制之研究:以美濃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新北市。
郭怡秀(2003)。苗栗客家文化產業之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苗栗縣苗栗市:國立聯合大學建築學系。
陳右欣(2011)。客家花布?臺灣花布?的設計文化現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雲林縣斗六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臺北市:楊智文化。
陳美禎(2007)。客家花布彰顯生活新美學。客家文化季刊,21,42-43。
陳嘉彌(1997)。接受創新程度的理論與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31,36-48。
陳慧嘉(2014)。以蒙太奇藝術風格應用於創意彩妝造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高雄市。
曾喜城(1999)。客家文化研究:細妹仔按靚。屏東縣內埔鄉:美和新故鄉出版部。
曾儀、陳慧娟(2006,5月18日)。當花離開布。美麗佳人Marie Claire,157。
游絲棋(2008)。絲棋美學:彩妝維納斯。臺北市:聯合文學。
黃子紋(2015)。應用生態物種造形及起承轉合意象轉化法於創意彩妝設計與實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高雄市。
黃奎祐(2015)。結合臺灣客家花布與中國園林花窗應用於服飾與裝置藝術之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高雄市。
黃靖芳(2011)。聯合社區建構效應之社會網絡分析:以桃園縣龍潭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桃園市。
楊舜云、張維安、鄭靜宜(2011)。臺灣客家文化運動中客家服飾的改良與創新。客家研究,4(1),115-149
詹慧珊(2005)。浮生若夢作品集。臺南市:漢家。
樓永堅、蔡東峻、潘志偉、別蓮蒂(2003)。消費者行為。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蕭文龍(2018)。統計分析入門與應用:SPSS中文版+SmartPLS 3(PLS-SEM)(二版)。臺北市:碁峰。
蕭坤安、陳平餘(2010)。愉悅產品之認知與設計特徵。設計學報,15(2),1-17。
蕭明媛(2005)。消費者對原住民民俗服飾商品之美感喜好與消費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新北市。
蕭瑞麟(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
謝曉菁(2009)。美甲彩繪的消費文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臺北市。
鍾馨鑫(2004)。臉部視覺美學造型。臺北市:新形象。
羅香林(1992)。客家史料彙編。臺北市:南天。
蘇美月(2014)。桐花意象應用於客家產品設計之分析與實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新北市。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