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郭盈良
Ying-Liang Kuo
論文名稱: 視障者對於行動電話外觀造形與材質觸感之偏好研究
Visually Impaired Persons’ Preference for the Shape and Texture of Mobile Phones
指導教授: 柯志祥
Chih-Hsiang Ko
口試委員: 陳建雄
Chien-Hsiung Chen
張建成
Chien-Cheng C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設計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5
中文關鍵詞: 視障者行動電話造形材質
外文關鍵詞: visually impaired person, mobile phone, shape, texture.
相關次數: 點閱:496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視覺障礙者,在社會上一直屬於弱勢團體,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能改善這些族群消費者,在使用行動電話上的不方便,以達到「無障礙」社會的理念。本研究在先期階段,透過蒐集分析有關視覺障礙者的等級,了解視覺障礙者在視力上的差異性,以及調查相關性產品,並且透過相關文獻的研究分析,針對研究對象設計問卷並進行調查,並且抽取重點對象進行深入訪談。本研究的目的有以下幾點:(1)研究視覺障礙者對行動電話造形握持的喜好度。(2)研究視覺障礙者對行動電話材質觸摸的喜好度。(3)綜合研究實驗成果,提出視障者對行動電話的偏好因素。
經由實驗的結果發現,視覺障礙者對於模型握感的偏好為上寬下窄的造形,在方向的確認度較為明確。在材質觸感的偏好為絨布材質或是皮革材質,受測者偏好表面柔軟度較高的材質。在訪談的過程中,並得知折疊式行動電話是受測者最喜歡使用的型態;主要的原因,在於折疊行動電話經由開闔的過程當中,很直覺性的了解行動電話的接通與切斷,直覺的使用方式不需要經過摸索研究,就能立即操作。在材質的議題上,受測者也表示,設計上使用流行感較重的造形與材質,可以讓他們在使用該輔具時,能與周圍朋友有共同的話題,並且接受度也相對提高。


Visually impaired persons are always categorized as a disadvantaged group in society.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help this group of consumers to improve the inconvenience of using mobile phones to achieve the ideal of a barrier-free society. First of all, the level of visually impaired person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o verify the difference in vision. Secondly, the literature and relative products were surveyed to design questionnaire and to carry out in-depth interview with target subjects. Consequently,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as followed. (1) To investigate visually impaired persons’ preference for mobile phone shape. (2) To verify visually impaired persons’ preference for mobile phone texture. (3) Summing up research results, visually impaired persons’ preferred factors for mobile phone were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isually impaired persons preferred a top wide and bottom narrow shape. This shape helped the subjects to identify the correct direction. The preference for texture was flannelette and leather. It showed that the subjects preferred softer material. Meanwhile, the subjects in the interview preferred foldable mobile phones. The main reason was that foldable mobile phones could be instinctively recognized as on or off without learning. On the issue of material, the subjects preferred fashionably designed shape and material because they could have common conversation with their friends.

論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圖表索引 V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1.4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視覺障礙者的區分 5 2.1.1 視覺障礙的等級 5 2.1.2 全盲與弱視的差異 5 2.2 輔助科技的定義與分類 7 2.2.1 輔助科技的定義 7 2.2.2 輔助科技的分類 7 2.2.3 視障者現有的輔助科技 8 2.2.4 現階段視障者使用行動電話的功能 9 2.3 行動電話的市場現況 10 2.3.1 行動電話的購買因素 10 2.3.2 行動電話的設計趨勢 14 2.3.3 現有視障行動電話設計 15 2.4 造形的探討 18 2.4.1 人性化設計 18 2.4.2 通用設計 19 2.5 觸覺與質感的認知 24 2.5.1 手部觸覺的操作認知過程 24 2.5.2 手部觸覺的方位認知 24 2.5.3 觸覺與形態辨識 25 2.5.4 握感探討 27 2.5.5 手部操作探討 27 2.5.6 質感知覺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3.1 研究步驟 31 3.2 研究對象 32 3.3 問卷設計 33 3.4 實驗設計 35 3.5 分析方法 38 3.6 檢驗與分析 39 3.7 其它影響測量的因素 40 第四章 研究成果與分析 42 4.1 視障者初步拜訪之調查 42 4.2 材質收集與外觀造形模型問卷製作過程 45 4.3 材質觸感偏好之統計分析 53 4.3.1 材質觸感的舒適感平均值與標準差之分析 53 4.3.2 材質觸感的安全感平均值與標準差之分析 54 4.3.3 材質觸感的辨識感平均值與標準差之分析 56 4.4 外觀模型握感偏好之統計分析 58 4.4.1 外觀模型握感的體積大小喜好程度平均值與標準差之分析 58 4.4.2 外觀模型握感的方向辨識度平均值與標準差之分析 59 4.4.3 外觀模型握感的開闔使用方便性平均值與標準差之分析 61 4.4.4 外觀模型握感的曲面喜好程度平均值與標準差之分析 62 4.5 材質與觸感認知變數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4 4.5.1 舒適感觸感認知因子之分析 64 4.5.2 安全感觸感認知因子之分析 66 4.5.3 辨識感觸感認知因子之分析 67 4.6 外觀模型與握感認知變數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9 4.6.1 體機大小喜好程度握感認知因子之分析 69 4.6.2 方向辨識度握感認知因子之分析 70 4.6.3 開闔的使用方便性握感認知因子之分析 71 4.6.4 曲面的喜好程度握感認知因子之分析 72 第五章 研究成果與分析 74 5.1 研究結論 74 5.2 後續研究與建議 77 參考文獻 78 附錄:視障者對於行動電話的外觀造形與材質觸感偏好問卷調查 81

1. 台灣無障礙協會網(2006)。http://www.depa.org.tw/。截取日期:2006/3/15。
2. 行政院衛生署(2001)。身心障礙等級表。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3. 伍大忠(2004)。造形與握感之設計模擬研究-以排檔桿、行動電話與釣竿為例。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4. 李玉龍(1990)。人體工學概論。台北:六合。
5. 李開偉(1999)。人因工程-基礎與運用。台北:全華。
6. 呂明泉(2001)。觸覺與視覺對意象差異研究–以塑膠材質咬花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7. 余虹儀(2006)。國內外通用設計現況探討與案例應用之研究。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8. 林榮泰(2003)。人與機器的對話。科技發展368期。
9. 美國盲人基金會(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2006)。http://www.afb.org/。截取日期:2006/4/08。
10. 吳統雄(1984)。電話調查-理論與方法。台北:聯經。
11. 建築世界(2006)。無障礙產品設計。http://www.arch-world.cn/。截取日期:2006/9/19。
12.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2006)。http://www.stpi.org.tw/STPI/index.htm。截取日期:2006/9/11。
13. 胡海曉(2005)。設計以人為本-論工業設計的人性化。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http://www.dolcn.com。截取日期:2006/9/19。
14. 高猶濤(2006)。台灣手機產業之設計品質探討。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財團法人愛盲文教基金會網(2006)。http://www.cefb.org.tw/。截取日期:2006/3/15。
16. 莊明政(2000)。測量與測量的淨化。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研究報告。
17. 陳旭建(2003)。視障者家用飲水機之介面操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陳膺強(1994)。應用抽樣抽查。台北:台灣商務。
19. 基隆市政府(1996)。基隆市推動無障礙生活環境手冊。基隆:基隆市政府。
20. 曾思瑜(2003)。從「無障礙設計」到「通用設計」-美日兩國無障礙環境理念變遷與發展過程。設計學報。
21. 張芳瑜、吳東擎、穆可繽(2005)。視障者手機之人因工程研究與改設計。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業管理學系畢業專題。
22. 黃群智(2005)。企業對「通用設計」概念於產品開發管理之認知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新通訊元件雜誌(2008)。http://www.2cm.com.tw/index.asp。截取日期:2008/5/3。
24.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5)。http://www.insightxplorer.com/index.html。截取日期:2006/9/2。
25. 詹偉雄(2006)。手機產業全新未來-設計美學比科技更值錢。數位時代,第132期。
26. 楊熾康(2005)。輔助科技的發展趨勢。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身心障礙與輔助科技研究所教授研究報告。
27. 資訊市場情報中心(2008)。2008台灣數位生活消費需求調查報告-行動電話篇。台北:資訊市場情報中心
28. 劉幼懷(1992)。人體工學。台北:正文。
29. 霍樂琤(2004)。香港視網膜病變協會。視網之窗,108期。
30. 賴百興(2002)。透明塑膠材質之不同表面處理對產品意象之影響-以口紅設計為例。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31. 鍾葉儀(2004)。手部的觸覺形態特徵辨識與方位認知之關係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32. The Center for Universal Design(2006)。http://www.design.ncsu.edu/cud/。截取日期:2006/9/19。
33. Havranek, J., Field T. F. & Grimes, J. W. (2001). Vocational assessment: Evaluating employment potential. Athens, GA: Elliott & Fitzpatrick.
34. Wicks, J.(2006)。Motorola原廠新聞。
35. Kroemer, K.(2002),劉又升譯。人體工學-容易與有效設計法。台北:六合。
36. Rubin, S. & Roessler, R. (2001). Foundations of the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process. Austin, Texas: Pro-ed。
37. SK Telecom(2004)。SK Telecom原廠新聞。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