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耀仁
Yao-jen Hsu
論文名稱: 大地工程界面問題之系統評估與解決原則初探
An exploratory research of systematic evaluation and problem solving principle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terface issues
指導教授: 呂守陞
Sou-Sen Leu
口試委員: 李順敏
Shun-Min Lee
楊亦東
I-Tung Yang
謝佑明
Yo-Ming Hsie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程學院 - 營建工程系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4
中文關鍵詞: 系統性問題解決大地工程界面管理
外文關鍵詞: systematic problem solvi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nterface
相關次數: 點閱:35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大地工程係為高技術需求及高風險作業,為了降低施工風險,於工程設計、施工、營運維護各階段均應妥為規劃,以避免災損之產生,發生災損時亦亟須有對症下藥之搶救措施。而遭遇問題時,往往侷限於個人學識經驗及工作背景,所思考出的問題解決對策未必切中要點。
    本研究蒐集整理大地工程技術及界面管理領域之問題及解決對策,透過系統性問題解決理論釐清界面管理問題與相應問題解決對策之關聯性,並研擬問題情境參數意涵,建立界面管理矛盾矩陣。工程先進可經由界面管理矛盾矩陣所建議之發明原則,透過系統性思考方式找出適切的問題解決方案。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s part of the high-tech demand and high-risk operations. To reduce construction risk, each stage of engineering design,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re required to be properly planned so as to avoid disasters. It needs to have the proper remedies when disasters occur. Limited to personal knowledge and work background, the coming up with countermeasures may not be 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two hundred geotechnical interface problems and technical solutions in the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fields. Via the theory of systematic problem solving (i.e., TRIZ), the relevance of management interface problem and the countermeasure are clarified, and the meaning of parameters in problem situation is explored. Finally, a management interface contradiction matrix is established.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s may refer to the matrix to find appropriate solutions.

    第一章 緒論 1.1前言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1.3研究範圍與內容 1.4研究流程 1.5論文架構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界面管理之回顧 2.2 TRIZ創新研發理論 2.3小結 第三章 案例彙整與討論 3.1 大地工程界面管理問題類型與特性 3.2大地工程界面管理問題與解決案例彙整 3.3小結 第四章 矛盾矩陣模式操作與成果探討 4.1 運用TRIZ矛盾矩陣建立界面管理問題解決模型 4.2案例蒐集成果統計分析 4.3 小結 第五章 界面參數轉換之初探 5.1 TRIZ矛盾矩陣對應界面管理矛盾矩陣之轉換 5.2界面管理矩陣之回饋改善 5.3 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 6.2 建議 參考文獻

    [1]黃金田,「捷運軌道工程界面管理知識庫系統建構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論文,桃園(2009)。
    [2]簡哲宏,「臺北捷運淡水線「軌道工程界面」探討」,捷運技術,第十九期,第39-47頁(1998)。
    [3]公共工程委員會,「品質管理訓練班教材」,公共工程委員會,台北,第5.11-5.20頁(2009)。
    [4]林宗銘,「捷運工程施工階段土機界面管理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2003)。
    [5]鄭國雄,「台北捷運軌道技術」,台北捷運十周年工程技術研討會,(1997)。
    [6]李政安,「介面管理及協調」,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教育訓練管理系統線上學習土建類課程,pp.225-249 頁,台北(2002)。
    [7]陳建宏、張雅程、鍾世鳴,「捷運軌道之設計與施工管理—以臺北捷運新店線、中和線為例」,捷運技術半年刊,第23期,台北(2000)。
    [8]裴文正等、洪瀛章、林賢樑,捷運工程介面整合管理,捷運技術半年刊3期,台北(2000)。
    [9]劉家安,「TRIZ方法中矛盾問題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研究所,台中(2009)。
    [10]劉棨庭,「使用萃思工具及價值工程於產品簡約設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新竹(2007)。
    [11]曾惠文、張介謙、李豐壽、張柏毅,「價值工程分析及TRIZ 方法應用在側線道岔基本軌磨耗改善之研究」,價值管理,第十五期,第37-49頁(2009)。
    [12]廖文進,「萃思(TRIZ)方法之實務應用-以液晶螢幕翻轉裝置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程碩士班,新竹(2006)。
    [13]溫敏智,「FMEA與TRIZ理論應用在動力手工具問題與決策系統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台北(2006)。
    [14]吳誌銘,「應用 TRIZ 分析模板工程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新竹(2007)。
    [15] Y. Mohamedand and S. AbouRizk,”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in Tunnel Construction”,Journal of Ournal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ASCE,pp.1099-1108(2005).
    [16]張瑞弘,「以TRIZ為基礎之節能創新設計方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台南(2008)。
    [17]劉志成,「TRIZ方法改良與綠色創新設計方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台南(2003)。
    [18]葉繼豪,「創新研發與創新思維執行力」,品質學會,台北,第112-124頁(2009)。
    [19] D.Mann, Hands-On Systematic Innovation,2008
    [20]D.W.Clarke, TRIZ:Through the Eyes of An American TRIZ Specialist-A Stydy of Ideation International, Inc.(1997)。
    [21]鄭紹材、劉雅芳,「營建管理文獻中管理問題案例應用TRIZ解決之初探」,現代營建,台北,第388期,第48-58頁(2012)。
    [22]D.Mann、E.Domb, 40 Inventive (Business) Principles With Examples,http://www.triz-journal.com/archives/1999/09/a/index.htm。
    [23]Bruno Ruchti、Pavel Livotov, TRIZ-based Innovation Principles and a Process for Problem Solving i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European TRIZ Association, November 2001.
    [24]D.Mann, Hands-On Systematic Innovation for Business & Management,2007.
    [25]張佩倫,「基於經驗學習之營建問題解決模式研究」,博士論文,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博士學位學程,新竹(2012)。
    [26]李魁士、呂守陞,「地下工程施工風險管控體系建置」,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10)。
    [27]方永壽,陳福勝,「大地工程困難案例」,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10)。
    [28]周世澧,「以RF-UP 工法縮短高層鋼構造建築營造工期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2011)。
    [29]顧文翔,「營造廠建立經驗學習資料庫之研究-以捷運車站工程介面管理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台北(1999)。
    [30]林信宏, http://ilusonovar.net/SI/39para.html
    [31]檀潤華,「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科學出版社,北京(2004)。
    [32]徐志成,「系統模板之技術發展策略」,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營建系,台北(1995)。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19/07/31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