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文婷
Wen-Ting Yeh
論文名稱: 國中生自我概念與創造力關係之研究
The Relationship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Concept and Creativity
指導教授: 陳秀玲
Hsiu-Ling Chen
口試委員: 翁楊絲茜
none
陳昭儀
non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社會學院 - 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Digital Learning and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國中生自我概念創造力
外文關鍵詞: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self-concept, creativity
相關次數: 點閱:1166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的自我概念與創造力之關係,並進一步瞭解不同層面的自我概念與創造力的關係及其對創造力的解釋力。為達此目的,本研究抽取台北縣市十所學校之國中學生505位為研究對象,並以國中生自我概念量表及新編語文創造思考測驗來了解國中生自我概念與創造力的表現;本研究回收的有效問卷共45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2.46 %。
在資料處理與分析上,本研究採用描述性統計、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考驗各項研究假設。研究結果顯示目前國中生的自我概念與創造力表現均呈現中上。更進一步發現國中生的整體自我概念與創造力呈顯著正相關,其中國中生的生理自我概念與能力自我概念與創造力達顯著相關。另外,研究透過多元迴歸證實個體所擁有的能力與情緒層面的自我概念對其創造力表現達顯著的解釋力。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的建議以供教育機關研擬相關政策及教師輔導學生或教學研究之參考,期能提昇我國對國中生自我概念與創造力的重視。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concept, creativity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in greater Taipei area.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Two assessment tools are implemented, which include “New Creativity Test for Use with Students in Taiwan” developed by Dr.Ching-Chi Wu, and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Concept Scale” was revised by this study. There were 505 student participants from 10 junior high schools. The total number of valid return was 454, and with a valid return rate of 92.46%.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Findings are as follow.
Both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concept and creativity presented upper medium level.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concept and creativity; and further, physical self and ability self are related to creativity. Moreover, ability self and emotion self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creativity.
Future research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educational authority,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les and teachers to place importance on cultiva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concept and creativity.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圖目錄 IV 表目錄 V 附錄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創造力理論與相關研究 10 第二節 自我概念理論與相關研究 24 第三節 自我概念與創造力的關係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6 第一節 研究假設 46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4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8 第四節 實施程序 53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7 第一節 國中生自我概念得分情形 57 第二節 國中生的創造力得分情形與評分者間信度 59 第三節 自我概念與創造力的相關性 61 第四節 不同層面的自我概念與創造力的相關性 62 第五節 國中生不同層面之自我概念對創造力之預測 65 第五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 67 第一節 結論討論 67 第二節 建議 76 參考文獻 80 圖2-1-1 Sternberg 對創造力的投資觀點 17 圖2-1-2 Amabile創造力成份理論 18 圖2-1-3 Csikszentmihalyi 的系統模式 19 圖2-1-4 Gardner創造力的互動觀點 20 圖2-2-1 Shavelson等人的自我概念階層模式 31 圖2-2-2 學生自我概念的層次結構 32 圖3-5-1 研究流程圖 55 圖5-5-1 創造的衍生結構 72 表2-1-1 創造人物特質 15 表2-2-1 自我概念的定義 25 表2-3-1 自我概念各層面分析一覽表 43 表3-3-1 研究樣本人數分佈 47 表3-4-1 新編語文創造思考測驗之評分者信度 49 表3-4-2 新編語文創造思考測驗之再測信度 49 表3-4-3 國中生自我概念量表之信度分析 52 表4-1-1 受試者在整體自我概念量表得分之描述分析摘要表 58 表4-1-2 受試者的不同層面自我概念得分之描述分析摘要表 58 表4-2-1 新編語文創造思考測驗之平均數與標準差一覽表 60 表4-3-1 自我概念與整體創造力的相關 61 表4-4-1 各層面的自我概念與創造力相關性 62 表4-5-1 國中生不同層面自我概念對創造力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 65

一、中文文獻
大紀元時報(2006/10/14)。升學壓力成重擔 中學生每10人有1人憂鬱。2007年3月取自,http://tw.epochtimes.com/bt/6/10/14/n1487329.htm。
方德隆(譯)(2007)。開啟創造力之門:跨課程領域的教學。R.Fisher, M.William著。台北:高等教育。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妙雯(1998)。開放教育與內在學習動機、創造力及自尊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王佳玲(2003)。大學生情緒智力信念、創造力信念與情緒智力、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碩士論文。
王怡絜、江雅鈴、陳啟光(2002)。「工業工程教育之創造力與學業成就相關性的探討」。九十一年度元智大學工程學院論文競賽佳作獎。
王蕆真(譯)(2003)。Asian創造力:為什麼西方人比東方人有創造力。N.A.Kwang著。台北:台灣培生教育。
王麗文(1981)。國中生認知發展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學紅、李葉(2002)。初中生學業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的相關研究。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
金繼春、劉雅瑛、柯任桂(1989)。學齡兒童的自我概念--高雄市測驗常模之調查。高雄醫學科學雜誌,5(5),264-269。
伍至亮(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爲、偶像崇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曲輝(譯)(1992)。社會學理論的結構。J.H.Turner著。台北:桂冠。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
吳淑玲(1999)。台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靜吉(2002a)。創造力的研究取向之回顧與展望。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創造能力課程開發學術研討會」。
吳靜吉(2002b)。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應用心理學研究,15,17-42。
吳靜吉(2004)。台灣實施創造力教育的樣貌。2004年創造力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吳靜吉、陳甫彥、郭俊賢、林偉文、劉士豪(1998)。「新編創造思考測驗」指導及研究手冊。台北:教育部訓委會。
吳靜吉。創造力的評量--4P觀點。2006/05/20取自http://www.creativity.edu.tw/modules/wfsection/download.php?fileid=436
李翔(2005)。中科院研究發現:知識份子家庭孩子創造力低。96年3月18取自,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t/2005-04/10/content_2809241.htm。
李雅怡(2003)。年級、城鄉別、出生序、建設性思考、情緒能力與國小高年級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嘉曾。(2003)。創造的魅力。新竹:凡異文化。
李澄賢(2004)。大學生的情緒調節、調節焦點、樂觀與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麗香(2004)。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自我概念、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及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
沈映輝(2006)。天才愛因斯坦想的和你不一樣。台北縣:華立文化。
周佑玲(2002)。國小學童自我對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惠文(2002)。焦點解決短期團體諮商對高職低自我概念學生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在職進修專班論文。
官容、張裕幸(2004)。從出版寫作與傳播媒介看「 部落格 」的發展與應用。國家圖書館館刊,2,143-161。
林士郁(2002)。父母創意教養方式、父母閱讀教養方式、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宜靜、廖昭文(2006)。青少年自我概念發展與輔導之探究。木柵高工學報,10,49-70。
林幸台(1995)。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修訂報告。特殊教育研究期刊,11,133-149。
林明皇(2006)。創作性戲劇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與自尊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思伶(2005)。學習機構的創造與競爭-全系統觀的學習系統設計。教育研究月刊,133,42-62。
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筱瑩(2006)。臺北市國民中學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碧珠(2002)。如何激發學生的「情意」:「自我肯定」與「鈷鉧潭西小丘記」,中國語文,90(1),74-76。
林錦坤(2000)。青少年生涯自我概念之研究─以台南市國中學生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初正平(1973)。兒童創造能力之研究。台北市:台北女師專兒童研究實驗中心。
邱皓政(2000a)。從小我到大我-青少年自我概念中個人認同與社會認同的內涵與發展之研究。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家人關係及其心理歷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邱皓政(2000b)。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
邱皓政(2002a)。「通情」才能「達理」?創造歷程的社會文化影響與人際互動機制之探討。第四屆華人心理學加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邱皓政(2002b)。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 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邱皓政(2003)。青少年自我概念向度與成份雙維理論之效度檢驗與相關因素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6,15-16。
邱皓政(2004)。結構方程式。台北:雙葉。
邱霓敏(2001)。高雄市高年級學生氣質、自我概念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阿孝札記(2004)。部落格在教育上的運用。2007年3月16日取自,http://ashaw.typepad.com/editor/2004/10/post_1.html。
洪若和(1995)。國小兒童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東師院學報,6,91-134。
洪聖陽(2002)。不同性別之國小六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就之關係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蘭(譯)(1999)。不同凡想:在一窩蜂文化中開拓創造力。R.J.Sternberg & T.I.Lubart著。台北:遠流。
胡國強(2004)。個人創造力歷程之研究—動機理論之整合觀點。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夢鯨、魏惠娟、陳姚真(2005)。大學生在創造歷程中的學習經驗:以數位化創意學習線上課程設計為例的探索。政治大學:學習與創造、教育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
徐文光、徐木蘭(1984)。我國未來管理人才的創造力實證研究。管理評論,3(3),19-37。
馬建青(1999)。影響中國青少年心理素質的教育因素探析。人的素質論文集,128-134。
高屏(譯)(1988)。中學生心理學。波多野勤力著。台北市:水牛圖書出版。
國立空中大學學習資源區(無日期)。情緒與學習。2006年9月18日,取自http://lhl.nou.edu.tw/~research/mean2/index2.htm
張小鳳(1997)。活力一輩子:開發你的自我潛能。台北:元尊文化。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台北:東華。
張添洲(1998)。創意過生活-做自己的生涯贏家。台北:正中書局。
張景媛、陳學志、黃譯瑩(2004)。幽默訓練融入綜合活動對國一學生創造思考與人際因應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6(1),13-33。
張華憫、鄧怡莘(2004)。產品設計與情緒研究初探。國際設計論壇暨第九屆中華民國設計學會設計學術研討會。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新課程介紹。公教資訊,2(4),1-5 頁。
教育部統計處(2006)。主要統計表。2007年4月16日,取自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service/sts4-3.htm?TYPE=1&UNITID=93&CATEGORYID=0&FILEID=112834。
教育部(無日期)。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07年4月23日取自,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JE/EDU5147002/9CC/9CC.html。
許憶真(2004)。父母管教方式及國小學生自我概念對其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有遹(1983)。創造心理學。台北市:正中書局。
郭有遹(1992)。發明心理學。台北:遠流。
郭為藩(1972)。自我心理學。台南:開山書局。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文典(2003年,6月30日)。培養創造能力的教學。2006年8月18日,取自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0kE_pnOLFCUJ:www.phy.ntnu.edu.tw/nstsc/doc/explore/class910715/00-2.doc。
陳文長、王俊明(2005)。體育教師讚美量表之信度與效度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2),111-122頁。
陳仲庚、張雨新(1990)。特質的因素分析。載於人格心理學(pp.75-107)。台北:五南。
陳秀娟(譯)(1998)。生命的心流。M. Csikszentmihaly著。台北:天下遠見
陳佳琳(譯)(2002)。檸檬的滋味。V. E.Wolff著。玉山社出版。
陳宗麟(2004)。體育課學習歷程價值取向對國中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以探索教育為例。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儀(1991)。二十位傑出發明家的生涯路。台北:心理。
陳昭儀(2003)。創意人物研究之回顧與探析。資優教育季刊,87,27-40。
陳昭儀、陳琦、張素華(譯)(1995)。瞭解創意人。J.Piirto著。台北:心理。
陳炳煌(2002)。學習單、思考風格及自我概念與國小高年級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龍安(1994)。創造思考教學在開放教育的價值與運用。鄧運林編:現代開放教育。高雄:復文。
陳龍安(2004)。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傅安生(2004)。BLOG部落格在校園的應用。北縣教育,50,59-64。
傅佩榮(譯)(2001)。創造的勇氣。R. May著。台北:立緒文化。
黃冬富、張麗昀、石光生(2007)。藝術教育史概述。載於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台北:桂冠。
黃光明(1983)。社經地位、產序、家庭氣氛與高職學生自我概念的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茂在、陳文典(2004)。「問題解決」的能力。科學教育月刊,273,21-41。
黃煜峰、雷靂(1995)。國中生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
黃藿(2005)。英國國定課程中的創意培養。教育研究月刊,133,135-136。
黑幼龍(2005)。卡內基為什麼成功?創業制勝七大關鍵。台北市:天下遠見。
楊世英(2002)。當創造與智慧相遇:台灣華人文化中創造力與智慧的關係。教育資料集刊,30,48-74。
楊思偉、吳明振、張明輝、李繼來 陳清誥、黃淑馨、陳盛賢(2004)。台北市未來五年(93-97學年度)後期中等教育需求評估期中報告。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7年05月20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minfei/researchpaper/taipeimiddleschoolneeds.pdf
葉思欣(2005)。隔代教養家庭國中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所碩士論文。
葉倩亨(2006)。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共依附特質與創造力關係之研究。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葛品宏(2003)。成為e世代教師:資訊融入教學運用之策略。師友,429,32-35。
董奇(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臺北:五南。
詹志禹(1999)。從演化論的觀點看創造力。發表於中央大學第二屆創意教學研討會。
詹志禹(2002)。影響創造力的相關因素―從小學教育環境與脈絡來考量。學生輔導,79,32-47。
賈馥茗(1997)。人格心理學概要。台北:三民。
廖怡佳(2005)。幼兒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
劉世南、郭誌光(2002)。「創造力理論的發展:一個心理構念演進的省思」,資優教育季刊,85,20-30。
劉玉玲(2005)。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台北:揚智文化。
劉設珍(2007)。素質教育與右腦開發。96年3月22取自,劉設珍博客空間http://www.usors.cn/blog/liushezhen/MyEssayDetail.asp?id=4020。
劉燁(譯)(2006)。馬斯洛的智慧。A. H. Maslow著。台北:正展。
潘震澤(譯)(2005)。我的創意哪裡來-躁鬱症與創造力。K. R. Jamison著。科學人雜誌,45,54。
鄭石岩(1984)。心理分析與教育。台北:遠流出版社。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桂冠。
鄭黛麗(1992)。台北市國小二年級語言障礙學生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盧希鵬(2005)。要當有氣質的「狗熊」:創新學習年代的7種氣質。台北:久石
盧雪梅(1980)。創造性的人格特質。創造思考教育,2,33-39。
鐘蔚文(2005)。創意是嚴肅的遊戲。科學人雜誌,45,37。
蕭錫錡、張仁家、黃金益(2000)。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專題製作創造力影響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4),395-410。
錢蘋(1980)。自我:個人的與社會的發展。載於青年心理學(65-68)。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顏湘如(譯)(2006)。學學藝術家的減法創意。E. J. Langer著。台北:天下遠見。
謝忠豪(2003)。主題探索式資訊融入教學之初探。教育研究資訊,11(2),91-112。
謝苑玫、陳虹百(2004)。資訊科技融入音樂科教學的實施策略。國教輔導,43(6),13-17。
鍾聖校(1990)。認知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韓順興(2005)。創造性探究教學對國中生理化科學習動機、創造力與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尚姿(2006)。大學生修習創造力課程對於創造力與學習狀況影響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吳敏而、柯華葳、陳淑美(1998)。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66WEN(編)(2006)。家庭--兒童創造力培養的搖籃。96年3月15取自,論文網http://www.66wen.com/04jyx/jiaoyu/xueqianjiaoyu/20060816/33056.html。
二、英文文獻
Adler, A.(1907).The physician as educator. In Healing and education: medical-educational papers of the society for individual psychology. Chicago: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Amabile, T. M.(1982).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A Consensual Assessment Techniqu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3(5), 997-1013.
Aronson, E., Wilson, T. D. & Akert, R. M.(2004a).Self-knowledge:How We Come to Understand Ourselves.Social Psychology(pp.130-163). USA: Prentice Hall
Aronson, E., Wilson, T. D. & Akert, R. M. (2004b). Basic Motives Underlying Prosocial Behavior: Why Do People Help? Social Psychology (pp.368-369). USA: Prentice Hall.
Auh, M.(2000).Effects of Using Graphic Notations on Creativity in Composing Music by Australia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nual Meeting of the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Barron, F., & Harrington, D.M.,(1981). Creativity,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2, 439-476
Cooley, C. H.(1902).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Csikszentmihalyi, M.(1988). Society, culture, person: A systems view of creativity. In R.J.Sternberg.(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pp. 325-339). NY: Cambridge.
Csikszentmihalyi, M.(1997). Happiness and creativity: Going with the flow. Futurist, 31(5), 8-12.
Csikszentmihalyi, M.(1999).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R.J. Sternberg(Ed.), In Handbook of Creativity(pp. 313-33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zentmihalyi, M. & Wolfe, R.(2000). New conceptions and research approach to creativity: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creativity in education. In K.Heller, F. J. Monk, R. J. Sternberg, & R. F. Subotnik(Eds.).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pp. 81-94).NY: Elsevier.
Dewey, J. (1971). How we think: 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 Chicago : Regnery.
Epstein, S.(1973). The self-concept revisited: Or a theory of a theo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28, 404-416.
Fitts, W. H. (1965). The manual of Tennessee Self Concept Scale. Nashville, Tenness: Counselor Recording sand Tests.
Fleith, D.S., Renzulli, J.S.& Westberg, K.L.(2002). Effects of a Creativity Training Program on Divergent Thinking Abilities and Self-Concept in Monolingual and Bilingual Classroom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4(3&4), 373-386
Gans, M. A., Kenny, M. C., & Ghany, D. L.(2003).Comparing the Self-Concept of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36(3),287-295.
Gardner, H.(1995). Reflections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yths and messages. Phi Delta Kappan, 77(3), 200-209.
Ginsburg, H. P., & Golbeck, S. L.(2004). Thoughts on the future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learning and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9(1),190-200.
Guilford, J. P.(1950)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5, 444-454.
Hattie, J.(1992). The Dimensionality of Self-concept. In Self-concept(pp. 58-93).Hillsdale, NJ: Erlbaum.
Higgins, M.(2003).Welcome to the Creative Age.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9(1/2), 253-255.
Isaksen, S. G., & Parnes, S. J.(1985).Curriculum Planning for Creative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9(1), 1-29.
Jamison, K. R. (1989). Touched with Fire: Manic depressive illness and the artist temperament. Scientific American, 272, 62-67.
Kline, R. B.(1998).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ws.
Lieberman, E. J. (1995). Book reviews: Social sciences. Library Journal, 120(10), 142-147.
Marsh, H.W.(1990). Causal ordering of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 multiwave, longitudinal panel 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 , 646∼656.
Maslow, A.(1967).The creative attitude. In: Mooney, R. L., Rasik, T. A. (Eds.), Explorations in Creativity. New York:Harper & Row, 43-57.
Maslow, A.(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370-396.
Mayer, R. E. (1996).Learners as information processors: Legacies and limitations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s second metaphor.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4, 151-162.
Milgram, R. M., & Milgram, N. A. (1976).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gifted Israeli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29, 185-194.
Mpofu, E., & Thomas K. R.(2006).Classroom Racial Proportion: Influence on Self-Concept and Social Competence in Zimbabwean Adolescents.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67(1),93-111.
Neelands, J.(2004).Miracles are happening: beyond the rhetoric of trans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traditions of drama education.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 9(1), 47-56.
Rhodes, M. (1961). 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 In S.G. Isaksen(Ed), Frontie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pp.216-222).New York: Bearly Limited.
Rogers, C. R.(1951). A Theory of Therapy,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
Rogers, C. R.(1991). ROGERIAN SELF-ACTUALIZATION: A Clarification of Meaning.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31(2), 101-111.
Rogers, J. R., & Alexander, R. A.(1990).The Effects of Running on Self-Concept and Self-Efficacy. ERIC: ED361611, 1-19
Schmidt, C. P.(2005). Relations among Motivation, Performance Achievement, and Music Experience Variables in Secondary Instrumental Music Stud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53(2), 134-147.
Shavelson, R. J., Hubner, J. J., & Stanton, G.C.(1976). Self-Concept: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3),407-441.
Simonton, D. K.(1998). Donald Campbell’s model of the creative process:creativity as blind variation and selective retention.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2, 153-158.
Simonton,D.K.(1975).Socialcultural context of individual creativity: Atranshistorical time-series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2, 1119-1133.
Sternberg, R. J.(2005). Creativity or creativ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63, 370-382.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1999).The concepts of creativity: prospects and paradigms. In R.J. Sternberg(Ed.).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3-15).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uper, D. E. (198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3, 282-298.
Torrance, E. P. (1974). Torre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Norms-technical manual. Lexington, MA: Ginn.
Wallas, G. (1976). Stages in the Creativity Process. In A. Rothenberg & C. R. Hausman (Ed.), The Creativity question.(pp. 69-73). US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isberg, W.(1994). Genius and Madness: A quasi experimental test of hypothesis that Manic Depression Increases Creativ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5, 361-36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