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松濱
Song-bin Lin
論文名稱: 裸晶粒自動化視覺檢測模組之開發
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 Module for Bare Dies
指導教授: 鄧昭瑞
Geo-Ry Tang
修芳仲
Fang-Jung Shiou
口試委員: 何清華
non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程學院 - 機械工程系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0
中文關鍵詞: 自動化光學檢測裸晶粒反射映射影像處理
外文關鍵詞: 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 bare die, reflection, mapping, image processing
相關次數: 點閱:332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運用自動化光學檢測技術,開發完成一套具量測功能與缺陷檢驗之裸晶粒檢測模組。模組僅使用一組影像擷取裝置,但透過反射元件可同時對晶粒外觀的多面輪廓進行檢測。機台測試的過程中以無缺陷之晶粒為樣本,利用二值化像素面積趨勢圖決定判斷缺陷的門檻值。此外,本模組依幾何光學理論中的物像空間映射關係,校正反射元件的量測誤差,而有效的提升晶粒缺陷檢出率。


The research utilizes the technologies of 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 to develop a defect inspection module for bare dies. With only one set of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s, this module can inspect several surfaces of a die simultaneously by means of reflection component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threshold discriminating defect dies from good ones, sample bare dies are used to generate a self-developed pixel trend chart. In addition, the performance of inspection module can be significantly upgraded through a calibration process which builds up a mapping between object space and image space and corrects the variations associated with optical components.

目錄 摘要I AbstractII 誌謝III 目錄IV 圖目錄VII 表目錄X 第一章緒論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動機與目的3 1.3文獻回顧4 1.4研究方法5 1.5本文架構6 第二章檢測模組機構設計7 2.1模組機構設計8 2.1.1模組成像設計9 2.1.2反射鏡元件11 2.1.3影像擷取裝置13 2.2光源選用14 2.3模組機構組裝18 第三章晶粒檢測方法21 3.1幾何光學21 3.1.1光的傳播形式21 3.1.2光線傳播基本定律22 3.2 晶粒成像分析23 3.2.1成像基本概念23 3.2.2平面光學系統23 3.2.3晶粒成像與工作距離25 3.2.4晶粒成像與景深27 3.3影像處理工具29 3.4模組影像誤差與校正31 3.4.1影像校正之概念32 3.4.2影像校正之方法32 3.5晶粒檢測38 3.5.1晶粒尺寸量測38 3.5.2晶粒缺陷檢測39 3.5.3裸晶粒檢測程式40 第四章實驗結果與討論42 4.1量測與缺陷試驗43 4.2晶粒檢測實驗50 4.3結果與討論53 第五章結論與未來展望55 參考文獻56 附錄60

參考文獻
[1]春日壽夫、宇都宫久修、遠藤隆弘原著、許詩濱編譯,「高密度構裝技術–100問題解說」,全華圖書,2006。
[2]拓墣產業研究所,「系統級封裝,搶攻市場快狠準」,http://www.topology.com.tw/release/releasecontent.asp?ID=0MUD1JD7C1KJ8JLUEPTFD5CA16,2011。
[3]王慶善,「SiP年成長率超過50%,強勢後勁將持續5年」,經濟部工業局半導體產業推動辦公室,產業趨勢人物專訪,http://proj.moeaidb.gov.tw/sipo/industrytrend/character-more.asp?vrlSh4V=,2011。
[4]楊雅嵐,「封裝技術的下一個十年–3D IC」, IEK產業情報網,http://ieknet.iek.org.tw/FreeDOC/32419/a1213922824027.pdf,
2011。
[5]董鍾明,「3D IC市場運用趨勢」,IEK產業情報網,http://ieknet.iek.org.tw/FreeDOC/3245D9CE5DE97C724825733A000763C1/a1187675818344.pdf,2011。
[6]陳玲君,「SiP之市場與應用發展趨勢」,IEK產業情報網,http://ieknet.iek.org.tw/FreeDOC/38755/a1272955926107.pdf,
2011。
[7]方正儀,「集中資源掌握中國商機–2011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IEK產業情報網,http://ieknet.iek.org.tw/BookView.do?rptidno=529541410,2011。
[8]陳玲君,「手機趨勢看先進封裝暨3DIC之發展」,IEK產業情報網,http://ieknet.iek.org.tw/FreeDOC/384507735/手機趨勢看先進封裝暨3DIC之發展.pdf,2011。
[9]楊雅嵐,「由3D IC製程變化看技術發展挑戰」,IEK產業情報網,http://ieknet.iek.org.tw/FreeDOC/32634/a1218769268593.pdf,2011。
[10]許祥禎,「常用半導體與封裝術語」,義守大學, http://www.isu.edu.tw/upload/81201/56/vocabulary/pack.pdf,2011。
[11]陸蘇財,「3D IC之C2C和C2W堆疊技術」,IEK產業情報網,http://ieknet.iek.org.tw/FreeDOC/39110/a1276500603531.pdf,
2011。
[12]唐和明,「晶片封裝產業的文藝復興時代即將來臨」,經濟部工業局半導體產業推動辦公室,產業趨勢人物專訪,http://proj.moeaidb.gov.tw/sipo/industrytrend/character-more.asp?vrlSho5=,2011。
[13]王君展,「二維影像量測與邊緣嵌合系統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自動化及控制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14]郭智揚,「油路控制閥光學檢測系統之開發」,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所碩士論文,2010。
[15]黃國書,「晶粒圖紋瑕疵之自動檢測」,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所碩士論文,2010。
[16]張元碩,「晶粒表面缺陷自動視覺檢測系統之設計與開發」,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所碩士論文,2009。
[17]吳宙遠,「應用影像處理技術於高亮度LED外觀瑕疵檢測」,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自動化及控制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18]劉宗憲,「自動化高亮度發光二極體瑕疵檢測系統之開發與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高分子系碩士論文,2009。

[19]廖尹業,「應用機器視覺於發光二極體外觀瑕疵檢測」,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自動化及控制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20]魏子軒、陳永祥,「晶粒表面瑕疵之快速檢測系統」,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http://www.itrc.narl.org.tw/Publication/Newsletter/no91/p10.php,2011。
[21]潘世耀、馮勝凱、王銘輝、簡宏達,「一種自動光學檢測設備及其檢測方法」,中華民國發明專利, 201018898 ,2011。
[22]Universal Enterprise, http://www.ue.com.hk, 2011.
[23]葉玉堂、饒建珍、肖峻編著,「幾何光學」,五南圖書,2008。
[24]黃衍介,「近代實驗光學」,東華書局,2005。
[25]Edmund Optics, http://www.edmundoptics.com/, 2011.
[26]Basler, http://www.baslerweb.com/, 2011.
[27]美商國家儀器,http://www.ni.com.tw/,2011。
[28]CCS, http://www.ccs-grp.com/, 2011.
[29]楊宗哲,「近代物理學簡介」,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http://physical.tcfsh.tc.edu.tw/physical/study/95年暫綱新課程研習/近代物理學簡介.pdf,2011。
[30]長春理工學院,「工程光學講義」,http://sparc.nfu.edu.tw/~disteach/檔案/97年上學期課程內容/工程光學/工程光學講義.pdf,2011。
[31]陳木星、陳傑閔、卓達雄、陳賢堂、孫涵瑛、葉上民、黃宣瑜等編著,「幾何光學」,新文京開發,2010。
[32]耿繼業、何建娃編著 ,「幾何光學」,全華圖書,2010。
[33]陳庭軒,「微型鑚針專用砂輪輪廓半徑量測最佳化方法」,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所碩士論文,2007。
[34]鍾國亮,「影像處理與電腦視覺」,台灣東華書局,2008。
[35]肯定資訊,「Telecentric鏡頭特色」,http://www.surevision.com.tw/productaa01001.htm,2011。
[36]吳漢雄,「工程光學與實習」,俊傑書局,2002。
[37]得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i-link.com.tw/,2011。
[38]莊水發,「微型鑽針芯厚自動量測系統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所博士論文,2010。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14/07/28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