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殳柏凱
Su-Po-Kai
論文名稱: 我國與美國天然纖維製備技術領域專利地圖之探討
The study of Patent map in technological field of natural fiber preparation i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指導教授: 耿筠
Yun Ken
口試委員: 袁建中
Yuan-Jian-Zhong
蘇友珊
Su- You- Sh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應用科技學院 - 專利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atent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4
中文關鍵詞: 專利分析功效矩陣圖天然纖維紗線管理圖分析
外文關鍵詞: patent analysis, power matrix diagram, natural fiber yarn, management diagram analysis
相關次數: 點閱:24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受到全球環保與永續發展的影響,促使全球對永續材料以及天然材質更為重視各項紡織產品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為人類之基本需求,且紡織業為我國重要的創匯產業之一。
    本研究以天然纖維紗線製備整體與技術領域為主題進行專利分析,以了解天然纖維紗線製備整體與技術領域的技術發展趨勢,以提供我國廠商對研發的參考,進而提升我國廠商掌握該領域的技術度。
    藉由專利分析了解產業的技術發展,對產業具有極大的價值本研究以台灣及美國專利資料庫對天然纖維紗線製備整體與技術領域進行檢索,並經過反覆檢查檢索式以及透過人工逐篇閱讀後,評估檢全及檢準率以人工逐篇閱讀檢準率為100%,遺漏率經由反覆引證最終美國遺漏率為16%,台灣遺漏率為0%:經剔除重複後最終確定分析標的,共檢出美國一共226件專利、台灣一共26件專利。
    將檢索出之專利進行整理及分析,以統計圖和矩陣圖方式分析技術與功效分析項目包含整體趨勢分析、申請趨勢分析、主要專利權人分析、主要國家分析、技術功效矩陣等,用以了解產業的研發方向、申請策略以及技術發展的熱點與缺口。
    分析結果經整理如以下:(1)天然纖維紗線製備整體與技術領域專利數量穩定上漲,以美國為技術領先國,次之為中國、日本與加拿大,而我國相對較弱,但我國依舊具備研發潛力。(2)我國與美國在天然纖維紗線製備整體與技術領域之專利皆有技術集中度不高之現象。(3)我國主要研發方向著重在提高紗線環保性以及增加紗線功能性的技術改良,複合材料原料混合為美國產界重視的研發項目、或近年技術有所突破,導致專利數量提升。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affected by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mpting the worl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sustainable materials and natural materials, because various textile produc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daily life as the basic needs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textile indus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oreign exchange-earning industries in Taiwan.
    Therefore, this study conducts patent analysis on the overall and technical field of natural fiber yarn prepara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trend of natural fiber yarn preparation as a whole and the technical fiel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aiwan manufacturers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hen improve the technical mastery of Taiwan manufacturers in this fiel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atents to understand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which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industry, this study uses the Taiwan and U.S. patent databases to examine the whole and technical fields of natural fiber yarn preparation, and after repeated inspection and retrieval and manual reading,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nspection and approval rate Because the manual article-by-article reading inspection rate is 100%, the omission rate is repeatedly cited, the final U.S. omission rate is 16%, the Taiwan omission rate is 0%, and the final analysis target: after eliminating the repetition, a total of 226 pat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 total of Taiwan were detected 26 patents.
    The relevant patents are sorted out and analyzed, and the technology and efficacy are analyzed in the form of statistical charts and matrix diagrams, including overall trend analysis, application trend analysis, major patentee analysis, major country analysis, technical efficacy matrix, etc., to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industry, application strategies and hot spots and gaps i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1)The number of patents in the field of natural fiber yarn preparation as a whole and technology has risen steadily,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leading country in technology, followed by China, Japan and Canada, while Taiwan is relatively weak, but Taiwan still ha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2)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field of natural fiber yarn preparation of the whole and technology patents have the phenomenon of low technology concentration. (3)Taiwan's m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cuses on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yarn and increas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yarn technology improvement, composite material raw material mixing for the United States industry attaches importance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or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breakthroughs in technology,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atents.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動機 7 1.3 研究目的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2.1 技術標的產品技術 10 2.1.1 天然纖維 11 2.1.2 化學再生纖維 11 2.1.3 機能性紡織品之加工方式 12 2.2 台灣及五大局資料庫 13 2.2.1 中華民國專利資訊檢索系統 13 2.2.2 美國專利資訊檢索系統 14 2.2.3 歐洲專利局專利資訊檢索系統 14 2.2.4 日本特許廳專利資訊檢索系統 15 2.2.5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信息檢索系統 15 2.2.6 南韓專利檢索系統 16 2.3 分類碼緣起及五大局與我國使用情況 17 2.3.1 IPC國際專利分類號 18 2.3.2 UPC美國專利分類號 19 2.3.3 CPC合作專利分類 19 2.3.4 日本專利分類號 20 2.3.5 本研究選擇專利分類碼考慮的因素 21 2.4 檢索分析 22 2.4.1 檢索方法 22 2.4.2 分析方法 25 第三章 資料分析 29 3.1 資料分析流程 29 3.1.1 檢索範疇確定 29 3.1.2 資料庫選擇 30 3.1.3 分類號選擇 31 3.1.4 檢索式 32 3.1.5 驗證檢索式 33 第四章 分析結果 35 4.1 整體趨勢分析 35 4.1.1 歷年趨勢分析 35 4.1.2 主要國家別分析 37 4.1.3 主要專利權人分析 40 4.1.4 主要IPC分析 42 4.1.5 法律狀態分析 45 4.1.6 國際專利佈局狀況分析 46 4.2 技術趨勢分析 51 4.2.1 技術定義 51 4.2.2 功效定義 54 4.2.3 美國整體技術功效分析 56 4.2.4 台灣整體技術功效分析 59 4.2.5 失效技術功效分析 61 4.2.6 近年技術功效矩陣分析 64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建議 66 5.1 專利分析結論 66 5.2 實務貢獻 70 5.3 研究限制 71 5.4 未來研究建議 71 文獻參考 72 附錄 76 附錄1-1、D01與D01C分類定義表 76 附錄2-1.、檢索式 78 附錄2-2.、檢索式 80 附錄2-3.、檢索式 81 附錄2-4、檢索式 82

    1. 陳建文,陳穎笙.(2015),聚酯織物補強PLA 複合材料製備與性能探討,華岡紡織期刊 第二十二卷 第三期。頁156-159(1)
    2. 黃坤山,蔡筱蘄.(2015),生質系聚醯胺6/10 異形斷面纖維之紡絲特性探討,聚隆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紡織綜合研究期刊,第25卷第4期,頁1-5(2)
    3. 林煜登.( 2021),再生苧麻纖維之紡絲製程與研究,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原料及纖維部,紡織綜合研究期刊,第31卷第4期。頁15-20(3)
    4. 洪靜姿,林秋堂,施君翰.(2020),臺灣紡織產業的國際綠色標章發展策略,休憩管理研究第7卷第2期秋季號。頁71-98(4)
    5. 林怡君,林裕軒,胡焯淳,江肇.(2015.6),以聚合法製作之聚酯奈米複合材料於功能性紡織品之應用,銘, 鑛冶 第59卷第2期。頁33-42(5)
    6. 張莛,吳文演.(2017),消費者生活型態,知覺價值與環保紡織品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紡織綜合研究期刊第二十七卷第三期。頁46-53(7)
    7. 樊允尊,薛招治.(2016),以專利分析探討我國機能性紡織技術發展趨勢,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屏東縣。頁 463-476(8)
    8. 陳省三,喬昭華,王廷佳.(2016.5),NIKE 之專利與商標分析研究(2005-2014),紡織綜合研究期刊,第二十六卷第四期。頁12-30(9)
    9. 安大中,陳喧應,賴怡君,黃玲娉,姚興川.(2021.3),什麼是天然纖維? What are natural fibres?,全球紡織資訊網,紡織知識庫-紡織入門知識。取自https://www.tnet.org.tw/Article/Detail/29826(12)
    10. (,紡織材料之纖維篇:纖維及其分類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Kng3Kd.html)
    11.杨柳,王利娜,高琳.(2010),浅谈纺织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河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广东化工》第8期。頁205-206(14)
    12. 李貴琪,陳幼良,朱政崑,陳弘昌….(2005)不同纖維複合材料抗彈性能模擬與評估研究,華岡紡織期刊,第12卷第1期。頁71-82(15)
    14. 李貴琪,王啓中.(2005),不同添加量紫外線吸收劑塗佈於芳香族聚醯胺纖維織物的抗彈及機械性質之研究,華岡紡織期刊,第12卷第4期。頁359-365 (17)
    15. 楊茵茹,趙蓓瑩,林徉臨,張仕欣,黃泳彬.(2021.9),紡織品機能膜之趨勢發展,工研院材化所,材料世界網。取自https://www.materialsnet.com.tw/DocView.aspx?id=47303)(18)
    16.李珍瑜.(2015),人工牙根之專利地圖分析,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模具工程系碩士班論文,高雄市。頁1-51(19)
    17. (陳達仁、黃慕萱,2009、 AFINET 經通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
    18. (Grupp,1999;Mahmood,2003)19.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科技產業資訊室 )
    20. 黃荔其.(2010.6),專利地圖及創新能量之探討─以紙與紙漿業為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班論文,台南市。頁1-71(21)
    21.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2. 陳省三,喬昭華,張芮嘉.(2016),微膠囊紡織品專利分析研究,華岡紡織期刊,第二十三卷第五期。頁267-275 (22)
    23. 新聚能科技.( 2011.11),Cooperative Patent Classification, CPC)。(CPC 合作專利分類系統, ,2011-11-15)
    24. (小辭典—合作專利分類(CPC),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111-01-25)
    25.林暐傑,分析兩岸專利審查差異以電子商務專利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碩士班論文,台北市。 (23)
    26. 張晉源 ,管中徽, IPC 或 CPC ?美國專利分類系統的比較與分析,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計量理論與應用研究中心,台北市。(25)
    27. 陳省三,喬昭華,鄭舒尹,紡織品撥水劑專利分析研究,華岡紡織期刊,第二十四卷第四期。頁197-204 (26)
    28. 陳省三(2009.5),專利地圖。
    29. 阮明淑,梁峻齊.(2009),專利指標發展研究.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第35卷第2期。頁88 -106(32)
    30.趙斯偉,何勇,陳明,徐乃勇.(2005)一種新穎的劍杆織機引緯方法,上海紡織科技,第5期。頁26-28 (33)
    31. 倪士敏.(2011),梳棉梳理工艺研究,棉纺织技术,2011年第8期 。頁1-4(34)
    32. 周經潤,尤政平.(2014.4),橫編針織機疊紗組織覆蓋效果之研究紡織綜合研究期刊,第24卷第2期。頁9-18(35)
    34. 陳昱廷,吳政樑,王振乾.(2021),以常壓電漿表面改質技術製備導電纖維之研究,紡織綜合研究期刊第31卷第3期。頁21-26(37)
    35. 贾仲伟.(2008),利用新家蚕添食法生产天然彩色丝,江苏丝绸,2008年 06期。頁31-32、37(38)
    37. 王忠霞.( 1994),柞蚕丝的精炼、漂白国外纺织技术,化纤.染整.环境保护分册。(40)
    38.李貴琪,陳志展.(2013),銀纖維複合氯化銀電化學改質法之探討,華岡紡織期刊,第20卷第1期 。頁35-39(41)
    39.王崇.(2008),纺织用苯丙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大連理工大學碩士論文,大連市。 (42)
    40. 黃宜璿,李貴琪,潘同澤.(2016),竹纖維/竹屑複合板材之機械性質對吸音效果的影響,華岡紡織期刊,第23卷第6期。頁378-383(43)
    41.洪紹軒,李貴琪.(2013),天然纖維製成複合板材之機械性質及吸音性探討, 華岡紡織期刊,第20卷第3期。頁116-121(44)
    42.刘海波.(2021),纺纱车间空调气压平衡与温湿度控制,全国纺织企业空调除尘系统节能工作会议论文集,2021年 02期 。頁36-38、57(45)
    43. 王麗敏.(2005),不銹鋼纖維混紡紗線的工藝技術探討,上海紡織科技上海纺织科技 2005年 11期。頁42-43(46)
    44.陳錦茂,林敬文,樓靜文,蔡忠信,雷澄環,林佳弘.(2007),碳纖維/聚丙烯複合加勁格網之製備技術及其機械性質,華岡紡織期刊第14卷第1期
    。頁75-81(47)
    46.陳榮輝,鄭寶樹,陳文揚,蘇錦梅.(2012,)MMA/MAA/TiO2 抗靜電光學奈米複合材料之合成與物性的研究,高雄師大學報:自然科學與科技類,第32期 。頁1-18 (49)
    47. 儲詠梅,王國和.(2005),竹纖維純紡及混紡紗線彈性性能的測試與分析, 毛紡科技,2005年第 11期。頁47-49 (50)
    48. 黃彥尊,潘毅鈞,蔡尚志.(2019),不同撚向與撚度對長纖維彈性雙包芯紗之物性研究,華岡紡織期刊,第二十六卷第一期。頁63-68(51)
    49.汪采寬,王權泉,不同基重聚酯不織布經防燃劑處理其耐燃性及耐用性之研究-,華岡紡織期刊,第5卷第1期。頁86-93(52)
    50.李婉瑜.(2016),鳳梨葉纖維性質及其應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木材科學與設計系所碩士論文,屏東縣。(53)
    51. 蔡坤成.(2016),織造製程品質提升與染色優化創新技術發展,電工通訊季刊2016第2季。頁78-84 (54)
    52. 張明宗,李銘,吳繼仁.(2016),改質m-TMXDI 水性PU 於超細纖維織物應用加工物性之研究,華岡紡織期刊,第23卷第6期。頁394-404 (55)
    53.黃智宏,王權泉.(1997),防燃聚酯織物經不同撥水撥油劑處理其撥水撥油性及防燃性之研究,華岡紡織期刊第4卷第4期。頁345-354 (56)
    54.王權泉,林念芝.(2005),聚酯織物經奈米Ag-TiO2 複合光觸媒加工其抗菌性及耐用性研究,華岡紡織期刊,第12卷第2期。頁118-128 (57)
    55. 董勤霞,潘玉明,柯華.(2006),牛奶蛋白纖維的性能及其染整加工,印染 2006年 01期。頁30-33(58)
    56. 陳瀅.(2008),以靜電紡絲製備幾丁聚醣纖維膜內填矽膠管對大鼠坐骨神經再生影響之評估,中國醫學研究所博碩士論文,台中市。(59)
    57. 黃濟時.(2014),運用MCDM 方法於紡織業新機能產品開發-以膠原蛋白胜肽紗線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60)
    58. 王秀燕,張會青,王會.( 2005),羊毛/錦綸賽絡菲爾針織產品的開發- 毛紡科技, 毛纺科技 2005年 10期。頁38-40(61)
    59.黃浩淋.(2012.5),環境教育訓練,第67期電子報, 輔導組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保護人員訓練所出版環境教育及訓練電子報。取自epa.gov.tw (62)
    60.藍弋丰.(2015),保護海洋生態,愛迪達推出海洋垃圾回收再製鞋,TECH NEWS科技新報。取自https://technews.tw/2015/07/08/adidas-designs-shoes-made-of-ocean-garbage/(63)
    61. 全球紡織資訊網.(2012),寶特瓶變身紡織品大愛環保紗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經濟日報。取自https://www.tnet.org.tw/Article/Detail/11020 (64)

    62.林欣靜,林格立.(2010.11),垃圾變黃金寶特瓶夯綠色商機,台灣光華雜誌。取自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19492191-a27b-4874-8bcb-ece572605b74 (65)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25/08/02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2025/08/02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2025/08/02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