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奕茹
Yi-ju Lai
論文名稱: 客家特質在文化商品上的轉化與應用
The Adap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akka Characteristics to Cultural Products
指導教授: 柯志祥
Chih-Hsiang Ko
口試委員: 林品章
none
王鴻祥
non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設計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9
中文關鍵詞: 客家特質文化商品文化創意產業
外文關鍵詞: Hakka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Product,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相關次數: 點閱:546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近年政府大力推展文化創意產業,鼓勵各鄉鎮社區發展各自的文化特色商品,結合觀光資源,投入市場行銷,以「活化」、「振興」地方經濟。本研究以客家文化特質為基礎,透過蒐集創意商品、文獻探討及訪談,進一步以問卷分析商品的元素。在客家文化商品購買意願之調查中,大部分受測者皆有注意到客家文化,並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客家文化商品的相關內容。在客家文化商品價值感之調查中,受測者對於文化商品著重滿足個人喜好與具有獨特的風格,希望商品具有趣味與新鮮感。
本研究從第一階段的調查,擷取代表性客家文化特質與轉化的方式,分別從感受度、特質、設計元素分析,進一步發想草圖,並實作產品。本研究彙整出反向思考文化特質與設計的模式,期望幫助設計師整理文化範疇中應用的資源,參考此依據進行實作,選取設計需要使用的部分,依照不同的目標與詮釋方式,將元素與特質進行重組排列,在文化商品上做出嶄新的設計,並更進一步讓文化內涵賦與至商品表現。


In recent year the government is intensifying its efforts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and encourage local villages, towns and communities to develop individual cultural specialties and products. The purpose is to revitalize and prosper local economics by tourist resources and retail marketing. This research was based on Hakka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was accompanied by the collection of creative products,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erview to further analyze product elements by questionnaires. In the survey of buying desire for Hakka cultural products, most testees noticed Hakka culture and were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related content of Hakka 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survey of feeling for Hakka cultural products value, testees emphasized personal preference and distinctive style on cultural products and wished for interesting and novel products.
This research extracted representative Hakka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aptation methods from investigation of the first stage. Idea sketches and physical products that derived from the analysis of affe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 elements were generated. A model for reverse thinking of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 was developed. It was hoped that designers could coordinate applicable resources from cultural categories and used this model as a reference to practical works. Designers could also select needed components of the model for design and rearranged el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goals and interpretations. Finally, new designs could be achieved on cultural products and furthermore to bestow cultural content on product representation.

論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圖表索引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1.4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2.1 文化的定義 6 2.2 客家特質 8 2.2.1 客家的定義 8 2.2.2 客家文化 8 2.2.3 民俗的定義 12 2.2.4 客家文化的應用 13 2.3 客家商品之文化特色 14 2.3.1文化結合創意 14 2.3.2桐花祭的擬像與模仿 16 2.4 消費文化 18 2.5 造形原理 19 2.5.1 造形要素 19 2.5.2 設計元素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3.1 研究方法與步驟 23 3.2 研究流程與架構 24 3.2.1 第一階段:針對市面上量產之客家文化商品進行現況調查 25 3.2.2 客家文化特質樣本與設計 26 3.2.3 第二階段:針對問卷樣本提出問題並深入訪談 27 3.3 研究設計 28 3.4 問卷調查對象 29 3.5 問卷調查實施程序 30 3.6 前測問卷分析 31 3.6.1 受測者對客家商品的印象 32 3.6.2 客家文化特質與設計元素分析 33 3.6.3 購買客家文化商品之意願調查 39 3.6.4 客家文化商品之價值感調查 39 第四章 研究成果與分析 41 4.1 受測者對客家文化商品的購買及文化的了解 41 4.2 受測者對客家商品的印象 42 4.2.1 親切的 42 4.2.2 勤儉的 44 4.2.3 保守的 46 4.2.4 簡單的 47 4.2.5 團結的 49 4.3 客家文化特質與設計元素分析 50 4.3.1 親切特質分析 50 4.3.2 影響親切特質的設計元素分析 51 4.3.3 勤儉特質分析 52 4.3.4 影響勤儉特質的設計元素分析 53 4.3.5 保守特質分析 54 4.3.6 影響保守特質的設計元素分析 55 4.3.7 簡單特質分析 56 4.3.8 影響簡單特質的設計元素分析 57 4.3.9 團結特質分析 59 4.3.10 影響團結特質的設計元素分析 60 4.4 購買客家文化商品之意願調查 62 4.5 客家文化商品之價值感調查 63 第五章 轉化與應用-客家文化商品設計案例分析 66 5.1 方法與架構 66 5.2 參考項目與細節說明 67 5.2.1 文化特質分析 67 5.2.2 設計元素分析 68 5.2.3 感受程度分析 69 5.2.4 設計案例實作過程 71 5.3 設計與細節 71 5.3.1 桐樂冰設計構想與參考 71 5.3.2 褊幨圍巾設計構想與參考 72 5.4 實作模型與細節 73 5.4.1 桐樂冰 73 5.4.2 褊幨 74 5.5 模型圖片 75 5.5.1 桐樂冰 75 5.5.2 褊幨 79 5.6 後續驗證 80 5.6.1 實驗假設 80 5.6.2 假設圖說 80 5.6.3 驗證分析 81 5.6.4 第二階段驗證實驗 8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3 6.1 研究結論 83 6.2 後續研究與建議 86 參考文獻 88 附錄A:客家文化商品蒐集樣本 92 附錄B:客家文化商品購買意願及特色分析的問卷調查 97 圖表索引 表2.1 文化定義彙整表 6 表2.2 客家文化相關論文整理 14 表2.3 文化創意理論彙整表 16 表2.4 消費文化特質彙整表 18 表3.1 客家文化特質 27 表3.2 客家文化特質彙整表 27 表3.3 客家文化商品購買意願及特色分析前測調查問卷 28 表3.4 年齡分佈人數 30 表3.5 教育背景分佈人數 30 表3.6 受測者的樣本印象統計表 32 表3.7 親切特質分析 34 表3.8 影響親切特質的設計元素分析 34 表3.9 勤儉特質分析 35 表3.10 影響勤儉特質的設計元素分析 35 表3.11 保守特質分析 36 表3.12 影響保守特質的設計元素分析 36 表3.13 簡單特質分析 37 表3.14 影響簡單特質的設計元素分析 37 表3.15 團結特質分析 38 表3.16 影響團結特質的設計元素分析 38 表3.17 購買客家文化商品之意願調查表 39 表3.18 客家文化商品之價值感調查表 40 表4.1 受測者對客家文化的了解 41 表4.2 受測者對樣本的親切印象 43 表4.3 受測者對樣本的勤儉印象 44 表4.4 受測者對樣本的保守印象 46 表4.5 受測者對樣本的簡單印象 47 表4.6 受測者對樣本的團結印象 49 表4.7 親切特質分析 50 表4.8 影響親切特質的設計元素分析 51 表4.9 勤儉特質分析 53 表4.10 影響勤儉特質的設計元素分析 54 表4.11 保守特質分析 55 表4.12 影響保守特質的設計元素分析 56 表4.13 簡單特質分析 57 表4.14 影響簡單特質的設計元素分析 58 表4.15 團結特質分析 60 表4.16 影響團結特質的設計元素分析 61 表4.17 購買客家文化商品意願調查之人數分佈表 62 表4.18 客家文化商品之價值感調查表 63 表4.19 客家文化商品價值感調查之人數分佈表 65 表5.1 客家文化特質代表圖片 67 表5.2 客家文化商品設計元素代表圖片 68 表5.3 客家文化商品感受程度代表圖片 69 圖1.1 玻璃工業著稱的威尼斯 2 圖1.2 旅客趨之若鶩的日本鐵路便當 2 圖1.3 研究流程圖 5 圖2.1 客家擂茶 9 圖2.2 傳統客家小吃 9 圖2.3 客家藍衫男女裝 10 圖2.4 藍衫師傅謝景來先生 10 圖2.5 廟會祭典 12 圖2.6 客家民間信仰義民廟 12 圖2.7 客家桐花相關產品 17 圖2.8 客家桐花相關產品 17 圖2.9 形態的表象 20 圖3.1 拜訪三峽客家園區 23 圖3.2 客家園區內的公共藝術 23 圖3.3 客家文化園區館藏文物 23 圖3.4 受訪的園區工作人員 23 圖3.5 桐花比賽參加作品之一 24 圖3.6 桐花比賽參加作品之二 24 圖3.7 頑石文創客家商品之一 25 圖3.8 札木工坊客家商品之一 25 圖3.9 客家文化商品樣本之一 26 圖3.10 客家文化商品樣本之二 26 圖3.11 Blog發佈圖片 30 圖3.12 問卷調查研究流程 31 圖4.1 樣本A1 43 圖4.2 樣本A2 43 圖4.3 樣本A3 44 圖4.4 樣本A4 44 圖4.5 樣本A5 44 圖4.6 樣本B1 45 圖4.7 樣本B2 45 圖4.8 樣本B3 45 圖4.9 樣本B4 45 圖4.10 樣本C1 46 圖4.11 樣本C2 46 圖4.12 樣本C3 47 圖4.13 樣本D1 48 圖4.14 樣本D2 48 圖4.15 樣本D3 48 圖4.16 樣本D4 48 圖4.17 樣本D5 48 圖4.18 樣本E1 49 圖4.19 樣本E2 49 圖4.20 樣本E3 49 圖4.21 樣本A3 51 圖4.22 樣本A5 51 圖4.23 樣本A4 52 圖4.24 樣本A5 52 圖4.25 樣本B1 54 圖4.26 樣本B4 54 圖4.27 樣本10 56 圖4.28 樣本11 56 圖4.29 樣本D4 59 圖4.30 樣本D5 59 圖4.31 電影「1895」劇照1 60 圖4.32 電影「1895劇照2」 60 圖4.33 樣本E2 61 圖4.34 樣本E3 61 圖5.1 實作發想流程 66 圖5.2 台灣花布 70 圖5.3 原住民花布 70 圖5.4 樣本D5 73 圖5.5 樣本D4 73 圖5.6 樣本A1 74 圖5.7 樣本A2 74 圖5.8 樣本E3 74 圖5.9 樣本A4 74 圖5.10 製冰器3D外觀模擬1 75 圖5.11 製冰器3D外觀模擬2 76 圖5.12 製冰器3D外觀模擬3 76 圖5.13 模型實際正面照片 77 圖5.14 模型實際背面照片 77 圖5.15 模擬凝結冰塊之情境 77 圖5.16 產品使用示意圖 78 圖5.17 產品概念模擬圖 79 圖5.18 驗證架構假設圖 80 圖5.19 客家花布1 82 圖5.20 客家花布2 82 圖6.1 前刀糸氏展場 83 圖6.2 Cutting片段 83 圖6.3 文化特質轉化方式假設圖 84 圖6.4 客家文化特質轉化架構 86

Adorno, T. W. & Horkheimer, M. (1979). The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London: Verso.
Baudrillard, J. (1983). Simulations. New York: Semiotext.
Baudrillard, J. (1996). The system of objects. New York: Verso.
Crang, M. (1998). 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Durkheim, E. (1983).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civic morals. London: Routledge.
Eagleton, T. (2000). The idea of culture. London: Blackwell.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Fiske (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Geertz, C. (1973). Deep play: Notes on the Balinese cockfight. New York: Basic Books.
Gilroy, P. (1997). Diaspora and the detours of identity. In K. Woodward (Ed.),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pp. 299-343). London: Sage.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Hall, S.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S. Hall & P. Du Gay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p.4). London: Sage.
Hebdige, D. (1979).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London: Methuen.
Hobsbawm, E. (1983). Introduction: Inventing tradition. In E. Hobsbawm & R. Terence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ggart, R. (1958). The uses of literacy: Aspects of working-class lif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ublications and entertainments. Harmondsworth: Penguin.
Jameson, F. (1992).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CA: Duke University Press.
Likert, R. (1932). A techniqu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ttitudes. Archives of Psychology, 140: 1-55.
McCracken, E. (1983). In search of the female consumer: Latin American women’s magazines and the transnational model. Studies in Latin American Popular Culture, 2, 226-233.
Miller, D. (1987). Material culture and mass consumption. Oxford: Blackwell.
Warde, A. (1997). Culinary antinomies and commodity culture. London: Sage.
Williams, R. (1983).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London: Fontana.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文建會(2003)。文化創意發展計畫-文化創意產業手冊。台北市:文建會。
王秀美(2004)。地方文化館經營策略之規劃研究-以美濃客家文物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研究所,台南縣官田鄉。
王雯君、張維安(2004)。客家文化與產業創意:2004年客家桐花祭之分析。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18,121-146。
李薦宏、賴一輝(1983)。造形原理。台北市:大聖書局。
李侑芳(2004)。社區文化商品的符號運用-以湖本村文化創意產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雲林縣斗六市。
邱坤良(1983)。民俗藝術的維護。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何淑君(2005)。台灣客家文物館之文物詮釋與展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雲林縣斗六市。
阿喊(2007)。客家文學文化現象。客家文化季刊,22,42-43。
林佳蓁(2005)。客家文化創意產業之回應性評估研究-以苗栗大湖草莓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林崇宏(2005)。基礎設計-立體構成原理。台北市:新文京開發
客家桐花祭(2008)。關於桐花祭。上網日期:2008年4月7日,檢自:http://tung. hakka.gov.tw/Hakka/internet/doc/doc.aspx?did=30&uid=30#c
郭麗敏(2003)。傳統藝術的國際新視野。傳統藝術,27,39。
陳月針(2004)。媒體與文化之對話-析論客家電視台未來發展方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台南縣永康市。
陳板(2002)。化邊緣為資源-台灣客家文化產業化的策略。在張維安編,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頁1-18)。台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馬淑德(2009)。消費價值、美感經驗與客家文化商品購買意願之研究。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31(1),59-72。
張紫晨(1995)。中國民俗與民俗學。台北市:南天。
張長傑(1988)。立體造形基本設計。台北市:東大。
盛寧(1999)。人文困惑與反思-西方後現代主義思潮批判。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莊伯和(2003)。民俗藝術與文化創藝產業。傳統藝術,27,37-38。
曾喜城(1999)。台灣客家文化研究。台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黃一民(2004)。文化與商品:擂茶的社會學考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北市。
黃順意(2004)。客家文化產業行銷之研究-以客家桐花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鄭惠美(2004)。六堆客家藍衫(上)。台灣文獻,別冊9,7-14。
管倖生(2006)。設計研究方法。台北縣土城市:全華。
歐迪民(2004)。結合文化特質之生態教育園區之規劃研究-以客家文化園區之生態教育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村規劃研究所,屏東縣內埔鄉。
劉惠玲(2004)。台灣客家文化運動與族群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中市。
蔡淑真(2006)。中堆客家聚落文化景觀的圖式與重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台中市。
潘東波(2007)。設計基礎與基本構成。台北市:相對論。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