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金輝
Chin-Hui Lee
論文名稱: 黃氏富勒緻密配比設計法應用於活性粉混凝土性質之研究
THE STUDY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BY USING HWANG-FULLER’S DENSIFIED MIXTURE DESIGN ALGORITHM
指導教授: 黃兆龍
Chao-Lung Hwang
口試委員: 楊錦懷
none
潘誠平
none
李隆盛
non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程學院 - 營建工程系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0
中文關鍵詞: 活性粉混凝土黃氏富勒緻密配比設計法飛灰爐石鋼纖維
外文關鍵詞: Hwang Fuller’s Densified Mixture Design A, fly ash, slag, steel fiber,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相關次數: 點閱:318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應用「黃氏富勒緻密配比設計法」,配合不同配比模式:包含水泥堆積級配、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與應用水泥與矽灰水化平衡方式,以化學強化來有效提高早期強度,探討其對活性粉混凝土性質的影響,並添加傳統工業廢棄物(飛灰與爐石)、改變漿質及粒料最大粒徑(Dmax)、富勒曲線次方數(h)、養護溫度與添加鋼纖維藉以瞭解影響活性粉混凝土的因素。包含工作性、抗壓、抗彎、劈裂抗張、動彈及動剛性模數、超音波波速、表面電阻、水份吸收、乾縮、氯離子電滲及顯微觀測等實驗。結果顯示,改變拌合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活性粉混凝土工作性;硬固性質方面,隨W/B越低與單位重越重,其性質越佳,早期以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之發展較快,晚期則以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性質較好;另外,添加鋼纖維對硬固性質有提昇作用。耐久性質方面與硬固性質相同,但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之水泥用量過多,使得晚期產生折減的情形。包含水泥堆積與化學強化計算配比對早期硬固與耐久性可以有效的提昇,且均達到一般活性粉混凝土的要求。高溫養護雖可在早期即達到晚期的效果,但其對晚期性質皆有不良的影響,甚至折減的情形發生。


    This study is mainly applying Hwang-Fuller’s Densified Mixture Design Algorithm (HFDMDA) to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 to replace traditional method. The parameters are 1) cement is included in packing; 2) cement is not included in packing but chemically balance cement and silica fume; and 3) chemically strengthening to achieve high early strength. The influences of pozzolanic material, such as fly ash and slag, of changing the paste quality, the maximum size of aggregate (Dmax), different h, curing temperature, and adding steel fiber on the property of RPC are explored. The test items include workability, compressive strength, bending strength, splitting tension, and dynamic modulus of electricity, dynamic modulus of rigidity, ultrasonic pulse velocity, electrical resistant, water absorption, drying shrinkage, chloride penetration,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etc. The results show by changing the mixing method can improve the workability of RPC. For hardened property, it shows the lower the water-to-binder ratio (w/b) and the higher the unit weight, the better the quality of RPC. The more the cement used the higher the early strength. The addition of steel fiber can improve the hardened property as expected. Under low w/b condition, the durability of all mixtures is similar. High temperature curing can improve early performance, but it is harmful to long-term property and durability of RPC.

    總目錄 摘 要 Ⅰ Abstract Ⅱ 致 謝 Ⅲ 總 目 錄 Ⅳ 表 目 錄 Ⅵ 圖 目 錄 Ⅸ 符號及代號說明 ⅩⅨ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方法 2 1-4 研究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 2-1 活性粉混凝土簡介 4 2-1-1 法國經驗配比設計法 5 2-1-2 裹漿厚度緻密配比設計法 6 2-2 活性粉混凝土之新拌性質 18 2-3 活性粉混凝土之力學性質 20 2-4 活性粉混凝土之耐久性質 23 2-4-1 活性粉混凝土之超音波波速 23 2-4-2 活性粉混凝土之表面電阻 24 2-4-3 活性粉混凝土之水分吸收 24 2-4-4 活性粉混凝土之氯離子電滲量 24 2-5 活性粉混凝土之顯微結構 25 2-5-1 活性粉混凝土之孔隙結構(MIP) 25 2-5-2 活性粉混凝土之顯微觀測(SEM/EDS) 27 第三章 試驗計畫 53 3-1 試驗規劃與變數 53 3-2 試驗材料及基本物化試驗 54 3-2-1 材料基本物理與化學性質試驗 57 3-3 配比設計 59 3-3-1 包含水泥堆積級配之緻密配比(Ⅰ) 59 3-3-1-1 添加飛灰與爐石 59 3-3-1-2 僅添加爐石 62 3-3-1-3 不添加飛灰與爐石 66 3-3-2 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之緻密配比(Ⅱ) 69 3-3-2-1 添加飛灰與爐石 69 3-3-2-2 僅添加爐石 73 3-3-2-3 不添加飛灰與爐石 76 3-3-3 包含水泥堆積與化學強化配比(Ⅲ) 80 3-4 活性粉混凝土新拌性質試驗 82 3-5 活性粉混凝土硬固性質試驗 83 3-6 活性粉混凝土耐久性質試驗 87 3-7 活性粉混凝土顯微結構 9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110 4-1 配比之比較 110 4-2 活性粉混凝土新拌性質 112 4-2-1 拌和方式之探討 112 4-2-2 工作性 113 4-3 活性粉混凝土之力學性質 114 4-3-1 抗壓強度 114 4-3-2 劈裂強度 121 4-3-3 抗彎強度 124 4-3-4 動彈性模數 127 4-3-5 動剛性模數 133 4-4 活性粉混凝土之耐久性質 134 4-4-1 超音波波速 134 4-4-2 表面電阻 141 4-4-3 水份吸收 146 4-4-4 乾縮-長度變化量 152 4-4-5 氯離子電滲量 154 4-5 活性粉混凝土之微觀結構 157 4-5-1 活性粉混凝土之孔隙結構(MIP) 157 4-5-2 活性粉混凝土之顯微觀測(SEM) 16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72 5-1 結論 272 5-2 建議 275 參考文獻 276 表目錄 表2-1 典型活性粉混凝土配比 29 表2-2 粒料編號表 29 表2-3 粗粒料各標準篩級之 30 表2-4 細粒料各標準篩級之 30 表2-5 各配比流度表(cm) 30 表2-6 活性粉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質比較表 30 表2-7 活性粉混凝土力學性質 31 表2-8 活性粉混凝土於不同齡期之力學性值試驗結果表 31 表2-9 配比(重量比)與抗壓強度 31 表2-10 各配之超音波波速 32 表2-11 各配比之表面電阻 33 表2-12 各配比之水份吸收試驗值 33 表2-13 各配比之電滲量 34 表2-14 C30與C80之配比設計表 34 表2-15 PRC200與RPC200c之配比設計表 34 表2-16 PRCM在不同溫度養護之配比設計表 35 表2-17 MIP孔隙分佈試驗值 (RPC) 35 表2-18 M16-1-25,28天齡期之元素含量 35 表2-19 M16-1-85,28天齡期之元素含量 36 表3-1 本研究之配比設計表(kg/m3) 93 表3-2 本研究之配比設計表(重量比) 94 表3-3 本研究之配比設計表(體積比) 95 表3-4 各化合物之分子量(g) 96 表3-5 本研究物理緻密與化學平衡之配比設計表 96 表3-6 強塑劑之物理與化學性質 97 表3-7 矽灰之物化性質 97 表3-8 爐石之化學性質 97 表3-9 飛灰之物理與化學性質 98 表3-10 波特蘭第Ⅰ、Ⅱ型水泥之化學性質 98 表3-11 波特蘭第Ⅰ、Ⅱ型水泥之物理性質 99 表3-12 各材料之比重與平均粒徑 99 表3-13 依據通過電荷量評估氯離子穿透性[CNS14795] 99 表4-1 各種典型RPC材料配比 (kg/m3) 163 表4-2 本研究與各種典型RPC材料配比(重量比) 164 表4-3 配比之新拌流度試驗值 165 表4-4 化學強化配比(Ⅲ)之新拌流度試驗值 165 表4-5 配比之理論與硬固單位重之比較 166 表4-6 各配比之硬固試驗值 167 表4-7 各配比之硬固試驗值(續) 168 表4-8 化學強化配比(Ⅲ)之硬固試驗值 169 表4-9 化學強化配比(Ⅲ)之硬固試驗值(續) 169 表4-10 各配比抗壓強度與齡期關係回歸方程式 170 表4-11 配比抗壓強度與活性粉混凝土單位重之回歸方程式 171 表4-12 配比劈裂抗張強度與抗壓強度關係回歸方程式 171 表4-13 配比(Ⅰ)各齡期之不同鋼纖維含量劈裂抗張強度回歸方程式 171 表4-14 配比(Ⅲ)各齡期之不同鋼纖維含量劈裂抗張強度回歸方程式 171 表4-15 配比劈裂抗張強度與齡期關係回歸方程式 171 表4-16 配比抗彎強度與抗壓強度關係回歸方程式 172 表4-17 配比(Ⅰ)各齡期之不同鋼纖維含量抗彎強度回歸方程式 172 表4-18 配比(Ⅲ)各齡期之不同鋼纖維含量抗彎強度回歸方程式 172 表4-19 配比抗彎強度與齡期關係回歸方程式 172 表4-20 各配比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回歸方程式 173 表4-21 各配比之耐久試驗值 174 表4-22 各配比之耐久試驗值(續) 175 表4-23 化學強化配比(Ⅲ)之耐久試驗值 176 表4-24 化學強化配比(Ⅲ)之耐久試驗值(續) 176 表4-25 各配比超音波波速與齡期關係回歸方程式 177 表4-26 各配比水份吸收與用水量回歸方程式 178 表4-27 各齡期不同水膠比與乾縮回歸方程式 178 表4-28 各齡期不同鋼纖維含量與乾縮回歸方程式 178 表4-29 各配比乾縮與齡期關係回歸方程式 178 表4-30 各齡期配比用水量與乾縮回歸方程式 179 表4-31 各齡期配比水灰比與乾縮回歸方程式 179 表4-32 各配比表面電阻與氯離子電滲量回歸方程式 179 表4-33 配比之MIP孔隙分佈試驗值 179 表4-34 YYY-1603-20之MIP孔隙分佈試驗值 180 表4-35 各配比活性粉混凝土水灰比(W/C)與孔隙回歸方程式 180 表4-36 活性粉混凝土孔隙與用水量回歸方程式 180 表4-37 活性粉混凝土孔隙與水份吸收回歸方程式 180 表4-38 活性粉混凝土孔隙與硬固性質回歸方程式 180 表4-39 活性粉混凝土孔隙與耐久性質回歸方程式 180 圖目錄 圖1-1 本研究流程圖 3 圖2-1 Fuller’s curve【11】 37 圖2-2 Ratio per Partical Dimension for Fuller’s curve【11】 37 圖2-3 不同鋼纖維含量與流度之關係圖【5】 38 圖2-4 矽灰添加比例與RPC坍流度之關係【14】 38 圖2-5 石英粉添加比例與RPC坍流度之關係【14】 39 圖2-6 水泥添加比例與RPC坍流度之關係【14】 39 圖2-7 RPC-200組成相對密度、養護溫度及添加鋼纖與抗壓強度之關係圖【2 】 40 圖2-8 RPC-200之單軸抗壓試驗曲線【14】 40 圖2-9 RPC-800之單軸抗壓試驗曲線【14】 41 圖2-10 RPC-200之抗彎試驗曲線【14】 41 圖2-11 纖維混凝土之破壞型式【15】 42 圖2-12 纖維排列方向與混凝土強度之關係【17】 42 圖2-13 纖維混凝土之應力應變圖【17】 43 圖2-14 不同鋼纖維含量之RPC試體抗彎歷程曲線【4】 43 圖2-15 活性粉混凝土之吸水率關係【20】 43 圖2-16 活性粉混凝土經過海水乾溼循環後其電滲量變化之情形【5】 44 圖2-17 各配比之電滲量【21】 44 圖2-18 各配比之電滲量【21】 45 圖2-19 四種材料之累積孔隙【20】 45 圖2-20 RPCM之孔隙分佈圖【22】 46 圖2-21 施加壓力與累積灌入量之關係圖【13】 46 圖2-22 典型#13-1試體MIP孔隙量測結果【21】 47 圖2-23 典型#14-1 MIP孔隙量測結果【21】 47 圖2-24 典型#15-1 MIP孔隙量測結果【21】 48 圖2-25 典型#15-2 MIP孔隙量測結果【21】 48 圖2-26 活性粉混凝土9天齡期SEM觀測情形【5】 49 圖2-27 活性粉混凝土經30次海水乾濕循環SEM觀測情形【5】 49 圖2-28 活性粉混凝土經60次海水乾濕循環SEM觀測情形【5】 49 圖2-29 M16-1-25,28天齡期之SEM成像圖【13】 50 圖2-30 M16-1-85,28天齡期之SEM成像圖【13】 50 圖2-31 M16-1-25,28天齡期之EDS元素分佈圖【13】 51 圖2-32 M16-1-85,28天齡期之EDS元素分佈圖【13】 52 圖3-1 配比設計流程圖 100 圖3-2 試驗計劃流程圖 101 圖3-3 強塑劑 102 圖3-4 消泡劑 102 圖3-5 矽灰 102 圖3-6 爐石粉 103 圖3-7 石英粉 103 圖3-8 飛灰 103 圖3-9 矽砂 104 圖3-10 鋼纖維 104 圖3-11 李氏比重瓶 104 圖3-12 比重瓶 105 圖3-13 單位重量筒 105 圖3-14 搖篩機及篩組 105 圖3-15 粉料之粒徑分佈圖 106 圖3-16 流度儀 106 圖3-17 200T電腦式自動抗壓試驗機 106 圖3-18 100T萬能試驗機 107 圖3-19 動彈性模數量測儀 107 圖3-20 混凝土超音波波速量測儀 107 圖3-21 混凝土表面電阻量測儀 108 圖3-22 混凝土電阻與鋼筋腐蝕性 108 圖3-23 長度比較測微器與恆溫恆濕室 108 圖3-24 混凝土電滲試驗儀 109 圖3-25 掃瞄式電子顯微鏡 109 圖3-26 孔隙壓汞試驗機 109 圖4-1(a) 不同水膠比(W/B)配比材料關係圖 181 圖4-1(b) 不同鋼纖維量配比材料關係圖 181 圖4-1(c)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水泥堆積級配配比材料關係圖 181 圖4-2(a)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之材料關係圖添加飛灰爐石 182 圖4-2(b)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之材料關係圖僅添加爐石 182 圖4-2(c)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之材料關係圖不添加飛灰爐石 182 圖4-3(a) YYY-1603-20,Ⅰ與Ⅲ配比之材料關係圖 183 圖4-3(b) NYY-1603-20,Ⅰ與Ⅲ配比之材料關係圖 183 圖4-3(c) NNY-1603-20,Ⅰ與Ⅲ配比之材料關係圖 183 圖4-4(a) 1.0%鋼纖維添加量之Ⅰ與Ⅲ配比材料關係圖 184 圖4-4(b) 2.0%鋼纖維添加量之Ⅰ與Ⅲ配比材料關係圖 184 圖4-4(c) 3.0%鋼纖維添加量之Ⅰ與Ⅲ配比材料關係圖 184 圖4-5(a) 各配比之新拌流度試驗值 185 圖4-5(b) 水膠比與新拌流度試驗值關係圖 185 圖4-6(a) 不同纖維添加量與新拌流度試驗值關係圖 185 圖4-6(b)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新拌流度試驗值關係圖 185 圖4-7 各配比之新拌流度試驗值 186 圖4-8 各配比之新拌流度試驗值(續) 187 圖4-9 化學強化配比之新拌流度試驗值 188 圖4-10(a) 漿質(即W/B)變化與活性粉混凝土抗壓強度關係圖 189 圖4-10(b) 不同鋼纖維添加量與活性粉混凝土抗壓強度關係圖 189 圖4-10(c) 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抗壓強度關係圖 189 圖4-11(a) 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抗壓強度關係圖 190 圖4-11(b)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添加飛灰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抗壓強度關係圖 190 圖4-11(c)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僅添加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抗壓強度關係圖。 190 圖4-12(a)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不添加飛灰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抗壓強度關係圖 191 圖4-12(b) 最大粒徑(D)與活性粉混凝土抗壓強度關係圖 191 圖4-12(c) 富勒曲線次方數(h)與活性粉混凝土抗壓強度關係圖 191 圖4-13(a) 爐石取代石英粉與活性粉混凝土抗壓強度關係圖 192 圖4-13(b) 文獻【19】與本研究抗壓強度關係圖 192 圖4-14 Ⅰ與Ⅲ配比之抗壓強度關係圖 193 圖4-15 Ⅰ與Ⅲ配比不同鋼纖維含量之抗壓強度關係圖 193 圖4-16(a) 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抗壓強度與齡期之回歸關係圖 194 圖4-16(b) 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抗壓強度與齡期之回歸關係圖 194 圖4-16(c) 漿質(即W/B)變化抗壓強度與齡期之回歸關係圖 194 圖4-17(a)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添加飛灰爐石抗壓強度與齡期之回歸關係圖 195 圖4-17(b)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僅添加爐石抗壓強度與齡期之回歸關係圖 195 圖4-17(c)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不添加飛灰爐石抗壓強度與齡期之回歸關係圖 195 圖4-18(a) 不同鋼纖維添加量抗壓強度與齡期之回歸關係圖 196 圖4-18(b) 最大粒徑(D)抗壓強度與齡期之回歸關係圖 196 圖4-19(a) 富勒曲線次方數(h)抗壓強度與齡期之回歸關係圖 197 圖4-19(b) 爐石取代石英粉抗壓強度與齡期之回歸關係圖 197 圖4-20(a) 抗壓強度與齡期之回歸關係圖 198 圖4-20(b) 抗壓強度與齡期之回歸關係圖(W/B=0.20) 198 圖4-20(c) 活性粉混凝土單位重之回歸關係圖 198 圖4-21(a) 不同鋼纖維添加量與活性粉混凝土劈裂強度關係圖 199 圖4-21(b) 劈裂抗張強度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199 圖4-22(a) 養護溫度與活性粉混凝土劈裂強度關係圖 200 圖4-22(b) 文獻【5】與本研究劈裂抗張強度關係圖 200 圖4-23 Ⅰ與Ⅲ配比不同鋼纖維含量之劈裂抗張強度關係圖 201 圖4-24 Ⅰ與Ⅲ配比不同鋼纖維含量之劈裂抗張強度回歸關係圖 201 圖4-25(a) 0%鋼纖維含量之劈裂抗張強度與齡期回歸關係圖 202 圖4-25(b) 1.0%鋼纖維含量之劈裂抗張強度與齡期回歸關係圖 202 圖4-25(c) 3.0%鋼纖維含量之劈裂抗張強度與齡期回歸關係圖 202 圖4-26(a) 不同鋼纖維添加量與活性粉混凝土抗彎強度關係圖 203 圖4-26(b) 抗彎強度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03 圖4-27(a) 養護溫度與活性粉混凝土抗彎強度關係圖 204 圖4-27(b) 文獻【5】與本研究抗彎強度關係圖 204 圖4-28 Ⅰ與Ⅲ配比不同鋼纖維含量之抗彎強度關係圖 205 圖4-29 Ⅰ與Ⅲ配比不同鋼纖維含量之抗彎強度回歸關係圖 205 圖4-30(a) 0%鋼纖維含量之抗彎強度與齡期回歸關係圖 206 圖4-30(b) 1.0%鋼纖維含量之抗彎強度與齡期回歸關係圖 206 圖4-30(c) 3.0%鋼纖維含量之抗彎強度與齡期回歸關係圖 206 圖4-31(a) 漿質(即W/B)變化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彈性模數關係圖 207 圖4-31(b) 不同鋼纖維添加量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彈性模數關係圖 207 圖4-31(c) 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彈性模數關係圖 207 圖4-32(a) 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彈性模數關係圖 208 圖4-32(b)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添加飛灰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彈性模數關係圖 208 圖4-32(c)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僅添加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彈性模數關係圖 208 圖4-33(a)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不添加飛灰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彈性模數關係圖 209 圖4-33(b) 最大粒徑(D)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彈性模數關係圖 209 圖4-33(c) 富樂取線次方數(h)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彈性模數關係圖 209 圖4-34(a) 爐石取代石英粉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彈性模數關係圖 210 圖4-34(b) 養護溫度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彈性模數關係圖 210 圖4-35 Ⅰ與Ⅲ配比之動彈性模數關係圖 211 圖4-36 Ⅰ與Ⅲ配比不同鋼纖維含量動彈性模數關係圖 211 圖4-37(a) YYY-1603-14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2 圖4-37(b) YYY-1603-17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2 圖4-37(c) YYY-1603-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2 圖4-38(a) YYY-1603-23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3 圖4-38(b) NYY-1603-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3 圖4-38(c) NNY-1603-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3 圖4-39(a) YYN-1603-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4 圖4-39(b) NYN-1603-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4 圖4-39(c) NNN-1603-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4 圖4-40(a) YYN-2003-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5 圖4-40(b) NNY-S-1603-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5 圖4-40(c) NNY-S-1604-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5 圖4-41(a) NNY-S-1605-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6 圖4-41(b) YYY-1603-20-0.5%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6 圖4-41(c) YYY-1603-20-1.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6 圖4-42(a) YYY-1603-20-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7 圖4-42(b) YYY-1603-20-3.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7 圖4-42(c) 各配比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17 圖4-43(a) 漿質(即W/B)變化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剛性模數關係圖 218 圖4-43(b) 不同鋼纖維添加量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剛性模數關係圖 218 圖4-43(c) 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剛性模數關係圖 218 圖4-44(a) 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剛性模數關係圖 219 圖4-44(b)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添加飛灰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剛性模數關係圖 219 圖4-44(c)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僅添加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剛性模數關係圖 219 圖4-45(a)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不添加飛灰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剛性模數關係圖 220 圖4-45(b) 最大粒徑(D)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剛性模數關係圖 220 圖4-45(c) 富樂取線次方數(h)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剛性模數關係圖 220 圖4-46(a) 爐石取代石英粉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剛性模數關係圖 221 圖4-46(b) 養護溫度與活性粉混凝土動剛性模數關係圖 221 圖4-47 Ⅰ與Ⅲ配比之動剛性模數關係圖 222 圖4-48 Ⅰ與Ⅲ配比不同鋼纖維含量動剛性模數關係圖 222 圖4-49(a) 漿質(即W/B)變化與活性粉混凝土超音波波速關係圖 223 圖4-49(b) 不同鋼纖維添加量與活性粉混凝土超音波波速關係圖 223 圖4-49(c) 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超音波波速關係圖 223 圖4-50(a) 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超音波波速關係圖 224 圖4-50(b)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添加飛灰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超音波波速關係圖 224 圖4-50(c)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僅添加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超音波波速關係圖 224 圖4-51(a)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不添加飛灰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超音波波速關係圖 225 圖4-51(b) 最大粒徑(D)與活性粉混凝土超音波波速關係圖 225 圖4-51(c) 富樂取線次方數(h)與活性粉混凝土超音波波速關係圖 225 圖4-52(a) 爐石取代石英粉與活性粉混凝土超音波波速關係圖 226 圖4-52(b) 養護溫度與活性粉混凝土超音波波速關係圖 226 圖4-52(c) 為文獻【13】與本研究超音波波速關係圖 226 圖4-53 Ⅰ與Ⅲ配比之超音波波速關係圖 227 圖4-54 Ⅰ與Ⅲ配比不同鋼纖維含量之超音波波速關係圖 227 圖4-55 活性粉混凝土超音波波速與單位重、動彈性模數及抗壓強度回歸關係圖 228 圖4-56(a) YYY-1603-14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29 圖4-56(b) YYY-1603-17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29 圖4-56(c) YYY-1603-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29 圖4-57(a) YYY-1603-23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30 圖4-57(b) NYY-1603-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30 圖4-57(c) NNY-1603-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30 圖4-58(a) YYN-1603-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31 圖4-58(b) NYN-1603-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31 圖4-58(c) NNN-1603-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31 圖4-59(a) YYN-2003-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32 圖4-59(b) NNY-S-1603-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32 圖4-59(c) NNY-S-1604-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32 圖4-60(a) NNY-S-1605-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33 圖4-60(b) YYY-1603-20-0.5%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33 圖4-60(c) YYY-1603-20-1.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33 圖4-61(a) YYY-1603-20-2.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34 圖4-61(b) YYY-1603-20-3.0%動彈性模數與抗壓強度關係圖 234 圖4-62(a) 漿質(即W/B)變化與活性粉混凝土表面電阻係數關係圖 235 圖4-62(b) 不同鋼纖維添加量與活性粉混凝土表面電阻係數關係圖 235 圖4-62(c) 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表面電阻係數關係圖 235 圖4-63(a) 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表面電阻係數關係圖 236 圖4-63(b)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添加飛灰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表面電阻係數關係圖 236 圖4-63(c)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僅添加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 表面電阻係數關係圖 236 圖4-64(a)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不添加飛灰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表面電阻係數關係圖 237 圖4-64(b) 最大粒徑(D)與活性粉混凝土表面電阻係數關係圖 237 圖4-64(c) 富樂取線次方數(h)與活性粉混凝土表面電阻係數關係圖 237 圖4-65(a) 爐石取代石英粉與活性粉混凝土表面電阻係數關係圖 238 圖4-65(b) 養護溫度與活性粉混凝土表面電阻係數關係圖 238 圖4-66 Ⅰ與Ⅲ配比之表面電阻關係圖 239 圖4-67 Ⅰ與Ⅲ配比不同鋼纖維含量之表面電阻關係圖 239 圖4-68(a) 漿質(即W/B)變化與活性粉混凝土水份吸收關係圖 240 圖4-68(b) 不同鋼纖維添加量與活性粉混凝土水份吸收關係圖 240 圖4-68(c) 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水份吸收關係圖 240 圖4-69(a) 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水份吸收關係圖 241 圖4-69(b)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添加飛灰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水份吸收關係圖 241 圖4-69(c)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僅添加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水份吸收關係圖 241 圖4-70(a)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不添加飛灰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水份吸收關係圖 242 圖4-70(b) 最大粒徑(D)與活性粉混凝土水份吸收關係圖 242 圖4-70(c) 富樂取線次方數(h)與活性粉混凝土水份吸收關係圖 242 圖4-71(a) 爐石取代石英粉與活性粉混凝土水份吸收關係圖 243 圖4-71(b) 養護溫度與活性粉混凝土水份吸收關係圖 243 圖4-71(c) 不同水膠比與文獻【13】活性粉混凝土水份吸收關係圖 243 圖4-72 高溫養護後之試體表面 244 圖4-73 常溫養護後之試體表面 244 圖4-74 Ⅰ與Ⅲ配比之水份吸收關係圖 245 圖4-75 Ⅰ與Ⅲ配比不同鋼纖維含量之水份吸收關係圖 245 圖4-76(a) 活性粉混凝土用水量與一小時水份吸收回歸關係圖 246 圖4-76(b) 活性粉混凝土用水量與一天水份吸收回歸關係圖 246 圖4-76(c) 活性粉混凝土用水量與三天水份吸收回歸關係圖 246 圖4-77(a) 漿質(即W/B)變化與活性粉混凝土長度變化量關係圖 247 圖4-77(b) 不同鋼纖維添加量與活性粉混凝土長度變化量關係圖 247 圖4-77(c) 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長度變化量關係圖 247 圖4-78(a) 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長度變化量關係圖 248 圖4-78(b)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添加飛灰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長度變化量關係圖 248 圖4-78(c)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僅添加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長度變化量關係圖 248 圖4-79(a)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不添加飛灰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長度變化量關係圖 249 圖4-79(b) 最大粒徑(D)與活性粉混凝土長度變化量關係圖 249 圖4-79(c) 爐石取代石英粉與活性粉混凝土長度變化量關係圖 249 圖4-80(a) 漿質(即W/B)變化與活性粉混凝土長度變化量回歸關係圖 250 圖4-80(b) 不同鋼纖維添加量與活性粉混凝土長度變化量回歸關係圖 250 圖4-80(c) 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長度變化量回歸關係圖 250 圖4-81(a) 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長度變化量回歸關係圖 251 圖4-81(b) 最大粒徑(D)與活性粉混凝土長度變化量回歸關係圖 251 圖4-81(c) 爐石取代石英粉與活性粉混凝土長度變化量回歸關係圖 251 圖4-82 各齡期配比用水量與乾縮回歸關係圖 252 圖4-83 各齡期配比水灰比與乾縮回歸關係圖 252 圖4-84 混凝土電阻與鋼筋腐蝕性【28】 253 圖4-85 混凝土表面電阻與氯離子電滲量之關係圖 253 圖4-86(a) 漿質(即W/B)變化與活性粉混凝土氯離子電滲量關係圖 254 圖4-86(b) 不同鋼纖維添加量與活性粉混凝土氯離子電滲量關係圖 254 圖4-86(c) 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氯離子電滲量關係圖 254 圖4-87(a) 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與活性粉混凝土氯離子電滲量關係圖 255 圖4-87(b)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添加飛灰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氯離子電滲量關係圖 255 圖4-87(c)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僅添加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氯離子電滲量關係圖 255 圖4-88(a) 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不添加飛灰爐石與活性粉混凝土氯離子電滲量關係圖 256 圖4-88(b) 最大粒徑(D)與活性粉混凝土氯離子電滲量關係圖 256 圖4-88(c) 富樂取線次方數(h)與活性粉混凝土氯離子電滲量關係圖 256 圖4-89(a) 爐石取代石英粉與活性粉混凝土氯離子電滲量關係圖 257 圖4-89(b) 養護溫度與活性粉混凝土氯離子電滲量關係圖 257 圖4-90(a) 不同齡期之累積孔隙圖 258 圖4-90(b) 不同齡期之孔隙分佈圖 258 圖4-90(c) 不同齡期之膠體與毛細孔隙圖 258 圖4-91(a) 齡期56天,不同水膠比之累積孔隙圖 259 圖4-91(b) 齡期56天,不同水膠比之孔隙分佈圖 259 圖4-91(c) 齡期56天,不同水膠比之膠體與毛細孔隙圖 259 圖4-92(a) 齡期56天,不同鋼纖維添加量之累積孔隙圖 260 圖4-92(b) 齡期56天,不同鋼纖維添加量之孔隙分佈圖 260 圖4-92(c) 齡期56天,不同鋼纖維添加量之膠體與毛細孔隙圖 260 圖4-93(a) 齡期56天,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添加飛灰爐石之累積孔隙圖 261 圖4-93(b) 齡期56天,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添加飛灰爐石之孔隙分佈圖 261 圖4-93(c) 齡期56天,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添加飛灰爐石之膠體與毛細孔隙圖 261 圖4-94(a) 齡期56天,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僅添加爐石之累積孔隙圖 262 圖4-94(b) 齡期56天,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僅添加爐石之孔隙分佈圖 262 圖4-94(c) 齡期56天,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僅添加爐石之膠體與毛細孔隙圖 262 圖4-95(a) 齡期56天,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不添加飛灰爐石累積孔隙圖 263 圖4-95(b) 齡期56天,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不添加飛灰爐石之孔隙分佈圖 263 圖4-95(c) 齡期56天,包含與不包含水泥堆積級配計算配比-不添加飛灰爐石之膠體與毛細孔隙圖 263 圖4-96(a) 齡期56天,爐石有無取代石英粉之累積孔隙圖 264 圖4-96(b) 齡期56天,爐石有無取代石英粉之孔隙分佈圖 264 圖4-96(c) 齡期56天,爐石有無取代石英粉之膠體與毛細孔隙圖 264 圖4-97(a) 齡期56天,不同養護溫度之累積孔隙圖 265 圖4-97(b) 齡期56天,不同養護溫度之孔隙分佈圖 265 圖4-97(c) 齡期56天,不同養護溫度之膠體與毛細孔隙圖 265 圖4-98 活性粉混凝土水灰比(W/C)與毛細孔隙之關係圖 266 圖4-99 活性粉混凝土水灰比(W/C)與膠體孔隙之關係圖 266 圖4-100 活性粉混凝土用水量與毛細孔隙之關係圖 267 圖4-101 活性粉混凝土水份吸收(一天)與毛細孔隙之關係圖 267 圖4-102 活性粉混凝土用水量與總孔隙之關係圖 268 圖4-103 活性粉混凝土水份吸收(三天)與總孔隙之關係圖 268 圖4-104 (56天齡期)活性粉混凝土抗壓強度、動彈及動剛性模數與總孔隙之關係圖 269 圖4-105 (56天齡期)活性粉混凝土超音波波速及氯離子電滲與總孔隙之關係圖 270 圖4-106 SEM顯微照片 271

    參考文獻
    1. Richard, P. and M. Cheyrezy.,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s with High Ductility and 200-800 MPa Compressive Strength.”, ACI Spring Convention, San Francisco, April 1994.
    2. Richard, P. and M. Cheyrezy., “Composition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s.”,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 25, No. 7, pp. 1501-1511, 1995.
    3. 苗伯霖,「新型高性能超高強建築材料—活性粉混凝土」,營建知訊,162 期,第52-60 頁,1996。
    4. 何曜宇,「活性粉混凝土破壞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民國89年。(陳振川教授指導)。
    5. 吳建興,「活性粉混凝土補強混凝土構件與耐久性能之測試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民國92年。(李明君教授指導)。
    6. 陳振川、苗伯霖、李明君,「超高強高性能混凝土配比及性質研究」,期末報告,財團法人台灣營建研究院,1996。
    7. Matte, V. and M. Moranville, “Durability of Reactive Powder Composites: Influence of Silica Fume on the Leaching Properties of Very Low Water/Binder Pastes”,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Vol. 21, No. 1, pp.1-9, 1999.
    8. Liao, Sha and Y. R. Ma, “Study on the bending performance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prestressed composite beams”, Hunan Daxue Xuebao/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Vol 32, No. 1, p 57-62, 2005.
    9. Yan, Z. G., G. P. Yan and X. Wu, “Study on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restressed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simply supported beam”, Beijing Jiaotong Daxue Xuebao/Journal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Vol 29, No. 1, pp.18-22, 2005.
    10. E. Dallaire et al. “The Sherbrooke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Footbridge”, ACI 1997 International Concrete on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Kuala Lumpur, Malaysia, 1997.
    11. 葉叔通,「以理想級配曲線估算粒料緻密混合比及飛灰水泥漿包裹厚度評估混凝土性質之探討」,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四月,pp.41-59。 (黃兆龍教授指導)
    12. 黃兆龍,混凝土性質與行為,第三版,詹氏書局,2002年。
    13. 林坤德,「鋼纖維與矽砂含量對活性粉混凝土熱學與力學性質之影響」,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七月。(張大鵬教授指導)
    14. Dugat, J., N. Roux, and G. Berni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Vol. 29, pp 233-240, May 1996.
    15. 宋佩瑄,「纖維混凝土實務」,現代營建雜誌社出版,台北,1991。
    16. 陳振川,「特殊混凝土—纖維加強混凝土」,混凝土施工技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第135-161 頁,1987。
    17. 賴榮森,「纖維混凝土之發展與應用」,財團法人台灣營建研究院,1983。
    18. 楊錦懷、陳振川,「纖維與混凝土界面握裹力研究及纖維混凝土應用於預鑄接頭」,纖維混凝土發展與應用,台北,第77-121 頁,1997。
    19. 譚業成,「活性粉混凝土力學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民國89年,(詹穎雯教授指導)。
    20. N. Roux, C. Andrade, M. A. Sanju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Durability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Feb 1996.
    21. 活性粉混凝土補強R.C.構件與耐久性之研究(1/2)(期末報告),交通部運輸研究所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合作辦理,民國94年11月。
    22. Masami UZAWA, Yoshihide SHIMOYAMA and Shigeo KOSHIKAWA, “Fresh and Strength Properties of New Cementitious Composite Material Using Reactive Powder,” Report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Nihon University, Number 75, 2005.
    23. 簡嘉男,「活性粉混凝土於剛性鋪面修補之應用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民國90年。(陳振川教授指導)。
    24. 黃金源,「活性粉混凝土潛變與乾縮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民國93年。(陳振川教授指導)。
    25. 廖文正,「活性粉混凝土薄板製程及韌性行為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民國93年。(陳振川教授指導)。
    26. Rossi, P., “Ultra High Performanc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Concrete International, Vol. 23, No. 12, pp. 46~52(2001).
    27. Rossi, P., P. Acker, and Y. Malier, “Effect of Steel Fibers at Two Stages: The Material and the Structur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Vol. 20, pp. 436~439(1987).
    28. Cavalier, P.G. and P.R. Vassie, “Investigation and Repair of Reinforcement Corrosion in a Bridge Deck”, Proc. Inst. Of Civil Engineers, Vol. 70, Part 1, August, 1981, pp.460-480.
    29. 黃兆龍,湛淵源,「結構混凝土的耐久性設計」,第四屆結構工程研討會,台北,pp.30~60(1999)。
    30. 湛淵源,「水泥漿質與量對混凝土工程行為之影響」,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博士論文,1999年12月。(黃兆龍教授指導)
    31. 方裕欽,「緻密混凝土工程性質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0, pp 81-88。(黃兆龍教授指導)
    32. Young, J.E., “The Microstructure of Hardened Portland Cement Paste,” Creep and Shrinkage in Concrete Structure, Ed. by Bazant, Z.P. and Wittman, F.H., 1982.
    33. Powers, T. C., “The physical structure and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concret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ulletin, NO. 90, Portland Cement Association, Skokie, Il., U.S.A., 1958.
    34. 沈得縣,「高等混凝土技術講義」,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4年8月。
    35. Matte, V., C. Richet, M. Moranville and J. M. Torrenti, ”Characterization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as A Candidate for the Storage of Nuclear Wastes”.
    36. Malcolm, N., and S. Shent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Low-Heat, High-Performance,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37. Syed, M., S. Rahman, C. K. Molyneaux and I. Patnaikumi,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Modified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38. G’erard Birelli-J’erome DUGAT-Arnaud BEKART, ”The Use of RPC in Cross-Flow Cooling Towers;.
    39. Vernet, C., J. Lukasik, E. Prat, ”Nanostructure, porosity, permeability, and diffusivity of 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
    40. Abouzar Sadrekarimi, “Development of a Light Weight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41. 朱書賢,「鋼纖維與活性粉混凝土間界面性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民國89年。(詹穎雯教授指導)。
    42. 鄭瑞濱,「活性粉混凝土構件之工程性質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民國92年。(陳振川、詹穎雯指導)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