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凱智
Kai-Chih Wu
論文名稱: 使用語法「手段」之日本功能性請求項於申請我國專利之研究—以手段功能用語之認定為中心
A Study of Japanese Functional Claims Using Language "Means" for R.O.C. Patent Application: Focuse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Means-Plus-Function Claiming
指導教授: 管中徽
Chung-Huei Kuan
口試委員: 劉國讚
Kuo-Tsan Liu
陳衍任
Yen-Jen Chen
管中徽
Chung-Huei K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應用科技學院 - 專利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atent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3
中文關鍵詞: 日文申請案手段功能用語功能性請求項請求項解釋專利審查實務
外文關鍵詞: Japanese application, means-plus-function, functional claim, claim construction, patent examination practice
相關次數: 點閱:237下載: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係自美國導入手段功能用語,解釋方法雖然係自西元2004年7月起首先明文規定於專利法施行細則當中,撰寫語法卻遲至西元2013年1月始從我國專利審查基準之電腦軟體相關發明章節移至可適用於所有技術領域。然因專利審查基準實務上本無拘束我國法院之效力,因此在就請求項之用語是否屬於手段功能用語進行判斷時,法院常有不完全遵照專利審查基準所載內容之情事。

    我國受理外國人專利申請中,申請人國籍為日本之申請數量常年佔據第一位。在日本實務當中,就源自美國之手段功能用語請求項,並未採用美國將權利範圍縮限成以發明說明所記載之對應結構的方式來進行,而是原則上直接以請求項整體之字義進行最廣合理解釋。日本就功能性用語之辨識與解釋方法與我國不同,因此對應案至我國提申時可能會被相當程度地限制其權利行使。

    本研究欲藉由文獻分析法及比較研究法,在我國專利法之基礎上,參考我國審查實務以及代表性的法院判決,對照比較日本的相關法規、日本審查實務及代表性的法院判決,考其間之不同,並就手段功能用語中作為形式要件的撰寫語法,特別是日本請求項之用語「手段」進行研究分析; 以期就我國代理人若是直接使用「手段」二字,在專利申請階段對於專利申請人來說是否有不利益之可能,相關之建議及配套措施又是為何提出解答。

    研究結果為,我國代理人應在提申前、或在申請過程中,主動建議日本申請人考慮將原文用語自「手段」修正為「裝置」或「元件」等語,必要時敘明該等用語並非手段功能用語,以在審查過程中製造對於手段功能用語之適用不利的意思表示,有效加強審查官對於該用語實非手段功能用語之心證。


    Means-plus-function claim language was introduced to Taiwan from the U.S. patent system. Though approaches to interpreting such claim language was first set forth in Taiwan’s Enforcement Rules of the Patent Act in July 2004, it was not until January 2013 that the Patent Examination Guidelines stipulated means-plus-function claim language could apply to inventions of all technical fields rather than being limited to computer software-related inventions. In practice, however, the Patent Examination Guidelines do not have a binding effect on the courts. As a result, it is not rare that a court may not fully follow the provisions in the Patent Examination Guidelines when determining whether a claim at issue uses the means-plus-function claim language.

    Japan has long ranked first for foreign applicants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s filed in Taiwan. In Japanese patent practice, means-plus-function claims, introduced from the U.S., tend to be given their broadest reasonable interpretations directly based on the literal meaning of the overall claim tex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U.S. practice that interpretation of means-plus-function claims tends to be narrowed to match corresponding structures disclosed in the specification. Japan and Taiwan adopt different practices in identifying and interpreting functional claim language. Therefore, a Japanese applicant filing a counterpart application in Taiwan may find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narrowed to a certain extent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Japanese application.

    This study intends to use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to compare, on the basis of Taiwan’s Patent Act, patent examination practice and representative court judgments in Taiwan and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patent examination practice and representative court judgments in Japan so as to ex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language used in means-plus-function claiming, which requires certain claim format; in particular, the term “means” (手段) in Japanese-language claims is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is study tries to examine whether it may be disadvantageous for Japanese applicants at the prosecution stage if Taiwanese patent agents directly use the term “means” to draft patent claims in Taiwanese counterpart applications. The study also trie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possible measures to address this issue.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is that Taiwanese patent agents should proactively suggest to Japanese applicants that they consider replacing the term “means” in Japanese-language claims with terms such as “apparatus” or “device” when filing Chinese-language claims in Taiwan. If necessary, Taiwanese patent agents should expressly indicate that the terms used are not meant to be means-plus-function claim language, so that no intention to apply such claim language is clearly expressed to avoid disadvantages for applicants during the patent examination process. This may effectively convince examiners to interpret the terms used as means-plus-function limitations.

    摘 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II 目 錄 IV 圖表索引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 4 第四節 文獻探討 5 壹、中文期刊 5 貳、中文學位論文 7 參、日文期刊 11 第二章 手段功能請求項在美國、日本、及我國之發展 13 第一節 美國 13 壹、手段功能請求項在美國之起源與專利法相關規定 13 貳、美國專利審查手冊(MPEP) 15 第二節 日本 17 壹、背景 17 貳、特許法相關規定 20 參、日本特許·實用新案審查基準 22 肆、現況 25 第三節 我國 26 壹、1998年以前 27 貳、1998年~2004年 27 參、2004年~2008年 28 肆、2008年~2013年 29 伍、2013年至今 30 第四節 小結 32 第三章 日本法院重要判決之研析 34 第一節 概說 34 第二節 東京地方裁判所昭和50年(ワ)第2564號民事訴訟判決(「硬幣儲物櫃」事件) 34 壹、案件背景 34 貳、第1029038號實用新案之功能性請求項 36 參、評析 36 第三節 東京高等裁判所昭和51年(ネ)第783號民事訴訟判決(「零件的自動選擇及組裝的裝置」事件) 38 壹、案件背景 38 貳、第267420號特許之功能性請求項 39 參、評析 41 第四節 東京地方裁判所平成8年(ワ)第22124號民事訴訟判決(「磁性媒體讀取器」事件) 43 壹、案件背景 43 貳、第1802476號實用新案之功能性請求項 44 參、評析 45 第五節 大阪地方裁判所平成11年(ワ)第10596號民事訴訟判決(「地震時閉鎖裝置及其解除方法」事件) 47 壹、案件背景 47 貳、第2926114號特許之功能性請求項 49 參、評析 50 第六節 小結 51 第四章 我國法院近期判決之研析 54 第一節 概說 54 第二節 智慧財產法院102年度行專訴字第2號判決 54 壹、案件背景 55 貳、第I260354號發明請求項是否為手段功能用語 56 參、評析 57 第三節 最高行政法院104年度判字第556號判決 58 壹、案件背景 58 貳、第I281773號發明請求項是否為手段功能用語 60 參、評析 60 第四節 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度判字第747號判決 63 壹、案件背景 63 貳、第I314388號發明請求項是否為手段功能用語 66 參、評析 67 第五節 智慧財產法院104年度行專訴字第67號判決 68 壹、案件背景 68 貳、第I223636號發明請求項是否為手段功能用語 73 參、評析 74 第六節 小結 7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0 第一節 日本在處理功能性請求項與我國在處理手段功能請求項之異同 80 第二節 觀察及建議 81 第三節 未來研究展望 85 參考文獻 87 參考專利 91 參考判決 92

    參考文獻

    中文

    一、 期刊/專書文章
    1. 大渕哲也,2018,〈日本發明專利舉發程序及撤銷訴訟之對審結構與撤銷訴訟解決紛爭之實效性(撤銷判決之拘束力等>,《專利師》,第33期。
    2. 吳凱智,2017,〈日本專利案在我國所提出對應申請案中關於手段功能用語之初探--兼論語法、解釋方法及譯法〉,《萬國法律》,第212期。
    3. 吳凱智,2020,〈我國法院近年關於手段功能用語之撰寫語法的判斷趨勢〉,《萬國法律》,第229期。
    4. 陳佳麟,2005,〈申請專利範圍之手段功能用語解釋及其侵害判決〉,《科技法學評論》,第2期。
    5. 許立穎、朱浩筠,2015,〈由智慧財產法院判決探討我國專利請求項中功能性用語之相關爭議性問題(I)-手段功能用語之認定與解釋〉,《智慧財產權》,第195期。
    6. 張仁平,2020,〈由手段(或步驟)功能請求項之審查規範與法院判決的差異探討〉,《智慧財產權》,第254期。
    7. 黃文儀,2004,〈日本功能請求項之探討(上)〉,《智慧財產權》,第68期。
    8. 黃文儀,2004,〈日本功能請求項之探討(下)〉,《智慧財產權》,第69期。
    9. 劉國讚,2006,〈日本智慧財產專業法院以及專利侵權和專利無效訴訟制度〉,《智慧財產權》,第86期。
    10. 劉國讚,2013,〈專利侵權訴訟之研究-以日本法院智慧財產權裁判為核心〉,《102年度委託學者專題研究案》,臺北: 司法院。
    11. 劉國讚,2016,〈如何辨識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為手段功能用語〉,《智慧財產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第5輯》,臺北: 司法院。

    二、學位論文
    1. 王維位,2014,《手段功能用語的類型判斷及其明確性之研究》,臺北: 臺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權研究所碩士論文。
    2. 古文豪,2014,《專利申請案權利請求範圍之解釋與判斷-以功能請求項為核心》,臺北: 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3. 陳盈竹,2015,《我國專利審查實務關於手段功能請求項探討》,臺北: 世新大學智慧財產權權研究所碩士論文。
    4. 郭榮光,2015,《臺灣功能用語法制及判決研究---以明確性及其衍伸問題為中心》,新竹: 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5. 許立穎,2014,《電腦軟體相關發明採用手段功能用語撰寫申請專利範圍之實務研究》,臺北: 臺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6. 黃盈笛,2018,《論申請專利範圍明確性要件-以手段(步驟)功能用語為中心》,臺北: 政治大學法律科技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
    7. 曾冠銘,2020,《美國和我國手段功能用語專利權範圍解釋之發展與實務》,臺北: 臺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8. 劉爾順,2006,《手段功能用語之解釋與應用》,臺北: 世新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9. 錢佳妤,2017,《美國手段功能用語請求項判例發展之研究》,臺北: 臺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書籍
    1. 劉國讚,2012,《專利權範圍之解釋與侵害》,臺北: 元照。
    2. 劉國讚,2018,《國際專利分析與布局》,臺北: 元照。

    四、網路資料
    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13,〈第二篇 發明專利實體審查〉,《專利審查基準》:
    https://topic.tipo.gov.tw/patents-tw/lp-682-101-xCat-02.html (最後到訪日: 2020.12.22)
    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19,「智慧局公布108年上半年智慧財產權趨勢」:
    https://www1.tipo.gov.tw/ct.asp?xItem=715589&ctNode=7123&mp=1 (最後到訪日: 2020.12.22)

    日文

    一、 期刊文章
    1. 小野康英,2008,<日本及び米国における機能表現クレームの実務上の取扱い>,《パテント2008》。
    2. 三山竣司,2018,<機能的クレームのクレーム解釈と記載要件等について>,《パテント2018》。
    3. 岩坪哲,2018,<機能的クレームとサポート要件>,《パテント2018》。
    4. 相田義明,2011,<「発明の要旨」について>,《パテント2011》。
    5. 塩月秀平,1996,《最高裁判所判例解說民事編平成3年度》,日本: 法曹會,頁28。
    6. 篠原勝美,2005,<知的財產高等裁判所の概要>,NBL,804號。

    二、 書籍
    1. 茶園成樹,2013,《特許法(第2版)》,東京:有斐閣。
    2. 高林龍,2017,《標準特許法(第6版)》,東京:有斐閣。
    3. 特許廳總務部總務課工業所有權制度改正審議室(編集),1995,<平成6年改正工業所有権法の解説>,日本: 発明協会。
    4. 熊谷健一,1995,《逐条解説改正特許法》,東京:有斐閣。

    三、 網路資料
    1. ウィキペディアフリー百科事典,特許法: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7%89%B9%E8%A8%B1%E6%B3%95 (最後到訪日: 2020.12.22)
    2. 明治32年法律第36號,特許法(明治32年7月1日施行版):
    http://nomenclator.la.coocan.jp/ip/i/patent/m320701p.htm (最後到訪日: 2020.12.22)
    3. 昭和34年法律第121號,特許法(昭和35年4月1日施行版):
    http://nomenclator.la.coocan.jp/ip/i/patent/s350401p.htm#sec-4-1 (最後到訪日: 2020.12.22)
    4. 昭和34年法律第122號,特許法施行法(昭和34年4月13日):
    http://nomenclator.la.coocan.jp/ip/suprev/sup/s34-122.htm (最後到訪日: 2020.12.22)
    5. 昭和34年法律第121號,特許法(平成6年1月1日施行版):
    http://nomenclator.la.coocan.jp/ip/i/patent/h060101p.htm (最後到訪日: 2020.12.22)
    6. 昭和34年法律第121號,特許法(平成8年1月1日施行版):
    http://nomenclator.la.coocan.jp/ip/i/patent/h080101p.htm (最後到訪日: 2020.12.22)
    7. 特許庁,特許·実用新案審査基準,適用於2020年12月16日以後審查者:
    https://www.jpo.go.jp/system/laws/rule/guideline/patent/tukujitu_kijun/kaitei2/2012_shisa_kijun.html (最後到訪日: 2020.12.22)
    8. 特許庁,特許·実用新案審査基準,第II部第2章第3節明確性要件(特許法第36條第6項第2號):
    https://www.jpo.go.jp/system/laws/rule/guideline/patent/tukujitu_kijun/document/index/02_0203.pdf (最後到訪日: 2020.12.22)
    9. 遠山勉,2002,<機能的クレームに関する判例の変遷と実務>,《「知財文化・創造と教育」之首頁(homepage)》,:
    http://www.ne.jp/asahi/patent/toyama/jitsumu/function_claim.htm (最後到訪日: 2020.12.22)

    英文

    一、網路資料
    1. USPTO MPEP 2181:
    https://www.uspto.gov/web/offices/pac/mpep/s2181.html (last visited Dec. 22. 2020)

    參考專利

    中文
    1. 臺灣發明專利第I223636號。
    2. 臺灣發明專利第I260354號。
    3. 臺灣發明專利第I281773號。
    4. 臺灣發明專利第I314388號。
    5. 臺灣發明專利第I589226號。

    日文
    1. 日本實用新案第1029038號。
    2. 日本實用新案第1802476號。
    3. 日本特許第267420號。
    4. 日本特許第2926114號。
    英文
    1. U.S. Patent No. 11,766
    2. U.S. Patent No. 2,156,519
    3. U.S. Patent No. 8,967,517

    參考判決

    中文
    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96年度智字第13號。
    2.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上易字第3號。
    3. 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專上再易字第2號。
    4. 智慧財產法院99年民專上更(一)字13號。
    5. 智慧財產法院100年民專上字14號。
    6. 智慧財產法院100年民專上字36號。
    7. 智慧財產法院101年度民專訴字第113號。
    8. 智慧財產法院102年行專訴字2號。
    9. 智慧財產法院102年行專訴字17號。
    10. 智慧財產法院,103年度行專訴字第70號。
    11. 智慧財產法院,104年度行專訴字第67號。
    12. 智慧財產法院,105年度行專訴字第99號。
    13. 最高行政法院,104年度判字第556號。
    14. 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度判字第747號。
    15. 司法院,釋字第216號。
    16. 司法院,釋字第371號。

    日文
    1. 大阪地方裁判所平成8年(ワ)第12220號判決。
    2. 大阪地方裁判所平成11年(ワ)第10596號判決。
    3. 大阪地方裁判所平成21年(ワ)第6994號判決。
    4. 東京地方裁判所昭和44年(ワ)第6127號判決。
    5. 東京地方裁判所昭和50年(ワ)第2564號判決。
    6. 東京地方裁判所昭和51年(ネ)第783號判決。
    7. 東京地方裁判所平成8年(ワ)第22124號判決。
    8. 東京地方裁判所平成17年(ワ)第22834號判決。
    9. 東京地方裁判所平成24年(ワ)第12351號判決。
    10. 東京地方裁判所平成25年(ワ)第32665號判決。
    11. 東京地方裁判所平成28年(ワ)第11475號判決。
    12. 知的財產高等裁判所平成17年(行ケ)第10635號判決。
    13. 知的財產高等裁判所平成31年(ネ)第10014號判決。
    14. 大審院明治36年(れ)第2662號判決。
    15. 大審院大正5年(オ)第1033號判決。
    16. リパーゼ最高裁判決・最判平成3年3月8日(昭和62(行ツ)3)「トリグリセリドの測定方法」(民集45巻3号123頁)。

    英文
    1. Halliburton Oil Well Cementing Co. v. Walker, 329 U.S. 1 (1946).
    2. Inre Donaldson Co. Inc. 16 F.3d 1189 (Fed. Cir. 1994).
    3. Tilgnman v. Proctor, 102 US 707 (1880).
    4. Zeroclick, LLC v. Apple Inc. (Fed. Cir. 201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