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歐李佳宣
Jia-Syuan O Lee
論文名稱: 建築施工損鄰事件之判決實證分析
Judicial Empirical Analysis on Construction Damage to Neighboring Properties
指導教授: 楊亦東
I-Tung Yang
口試委員: 王維志
Wei-Chih Wang
楊亦東
I-Tung Yang
洪嫦闈
Cathy C.W. H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程學院 - 營建工程系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7
中文關鍵詞: 損鄰事件判決分析侵權行為契約行為
外文關鍵詞: Neighborhood Damage Dispute, Legal Analysis, Tortious Acts, Contractual Acts
相關次數: 點閱:20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臺灣因地理環境使都會區呈現高度集中化,建物設計朝向高層化及深層化,且建造於毗鄰鄰房之施工現象,皆會提升損鄰事件發生之風險。損鄰爭議事件不論事由是在「規劃設計階段」或「工程施工階段」所造成的危害,處理機制若無法釐清責任歸屬,或是無法促使雙方達成合意,終須以司法訴訟的方式解決紛爭。故本研究將從實際判例中探析損鄰事件之司法觀點。
本研究係由文獻回顧及案例分析的方式,先蒐集相關研究,整理歸納損鄰事件之原因、現行處理機制及權責探討。再探析民國85年至95年間之民事判決書,據以分析損鄰事件中「行為主體」與「請求內容」之關係,探討實務上行為主體之權利義務、請求項目之審判依據及鑑定機構實務上之定位。
經研究發現實務上損鄰事件之司法訴訟大致歸類成「侵權行為」與「契約行為」兩種類型,前者為工程施工造成鄰房受損,所引起之責任義務爭議;後者為兩造間有簽訂契約,因損鄰事件所引起之履約爭議。而侵權行為中承攬人根據鑑定報告以民法第184條來定責,定作人則根據違反「保護他人」之義務以民法第185條來定責,請求權時效則以民法第197條為審理依據,其中請求項目係依民法第196條、第213條及第216條來審理。契約行為則以「債之相對性」原則及「契約自由」原則,其請求項目就損鄰事件之賠償金額,與侵權行為之審理邏輯相似,工程款爭議實務上認為屬損鄰事件第三人之利益,與工程款給付之履行無關。鑑定機構實務上則是作為「工程施工及鄰房損害關係」、「請求時效計算」及「損害賠償範圍」之依據。


Taiwan's geographical landscape has led to a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 of population in metropolitan areas, resulting in a growing trend of high-rise and deep-building designs. As a result, there is an increased risk of incidents that can cause damage to neighboring structures when buildings are constructed in close proximity to one another. These disputes have become a persistent social issue that remains unresolved. Whether these conflicts arise during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phase or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f a project, when mechanisms for handling them fail to clarify responsibilities or facilitate mutual agreement, resorting to legal litigation becomes inevitable.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neighbor disputes from a judicial perspective, drawing insights from actual court cases.
To achieve this objective, the study employs a 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case analysis. It gathers relevant research, organizes and summarizes the causes of neighbor disputes, current handling mechanisms, and discussions on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Additionally, it examines civil court judgments between 1996 and 2006,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 of action" and the "claim content" in neighbor dispute cases. The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parties involved, the criteria used for judgment regarding claim item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position appraisal institutions in real-world scenarios.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neighbor disputes in judicial litigation can generally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types: "tortious acts" and "contractual acts." Tortious acts involve disputes over liability and obligations resulting from property damage caused by construction projects, while contractual acts involve disputes over performance obligations arising from contracts between the parties involved. In cases of tortious acts, the contractor's liability is determined based on appraisal reports, as specified in Article 184 of the Civil Code. The principal's liability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breach of the duty to "protect others," as stipulated in Article 185 of the Civil Code.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for the right to claim is governed by Article 197 of the Civil Code, and the claims are evaluated based on Articles 196, 213, and 216 of the Civil Code. In cases of contractual acts, the principles of "reciprocity of obligations" and "freedom of contract" apply. The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ng the claim amount in neighbor disputes is similar to that of tortious acts. Disputes over project payments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in the interest of third parties affected by the neighbor dispute, rather than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ulfillment of project payments. In practice, appraisal institutions serve as the basis for deter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nd neighbor property damage, calculating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for claims, and determining the scope of damage compensation.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研究目的 2 1.3研究範圍與方法 3 1.3.1研究範圍 3 1.3.2研究方法 4 1.4論文架構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6 2.1建築產業分析 6 2.1.1建築開發業之定義及經營模式 7 2.1.2建築開發業之經營特性 9 2.1.3營造業之定義及經營模式 10 2.1.4營造業之經營特性 13 2.2營建工程施工損鄰事件概述 14 2.2.1損鄰事件發生之原因 14 2.2.2損鄰事件常見之爭議類型探討 15 2.3營建工程損鄰事件之處理機制 17 2.3.1現行處理機制 17 2.3.2損鄰事件之判定 21 2.3.3損鄰事件之處理模式 25 2.4營建工程損鄰事件之權責探討 28 2.4.1損鄰事件之法定權責 28 2.4.2損鄰事件之權責探討 30 2.5小結 31 第三章 司法判決書蒐集及分析 33 3.1判例搜尋與篩選 33 3.2各判例之整理與分析 37 3.2.1判例1 40 3.2.2判例2 44 3.2.3判例3 46 3.2.4判例4 47 3.2.5判例5 51 3.2.6判例6 52 3.2.7判例7 56 3.2.8判例8 59 3.2.9判例9 61 3.2.10判例10 63 第四章 結果分析 66 4.1各判例司法見解之節錄 66 4.2各主體之權利義務 70 4.2.1侵權行為之權利義務 70 4.2.2契約行為之權利義務 76 4.3請求項目之審判依據 82 4.3.1侵權行為之請求項目 83 4.3.2契約行為之請求項目 87 4.4鑑定機構之定位 90 4.4.1鑑定機構之證據能力 93 4.4.2 鑑定機構之困難 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5 5.1結論 95 5.2建議 97 參考文獻 98 附錄 102

朱信忠(2002),「從營造業觀點對『建築施工損鄰處理機制』之研究-以台中市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臺南市。
朱語蕎(2022),「施工損鄰糾紛不斷 北市規定建商先鑑定才准施工」,《自由時報》, 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13431
江良淵(2019),「竹北市及周邊地區建築施工損鄰事件之研究」,碩士論文,工學院工程技術與管理學程,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李得璋(1991),「營建災害處理及賠償制度建立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建築研究所籌備處。
李佳慶、邊國鈞(2008),「工程鑑定在工程爭議處理中之角色」,仲裁季刊第85期,P.26-45。
吳桂陽、謝浩明(1990),「建築公司住宅產品定位與規劃績效關係之探討」,第四屆營建工程與管理研究成果聯合發表會論文集,P.202。
吳英亮(2011),「營建工程體系侵權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法律學系,東吳大學,台北市。
吳家德(2022),《房地產理論與實務》,第14版,五南圖書,台北市。
沈松茂(1999),「SMW工法之損鄰事件研究-高雄地區擋土開挖損鄰事件案例研究」,地工技術,第75期,P.50。
余振銘(2000),「提升國內營造業競爭力關鍵性因子之研究」,碩士論文,建築學系,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宋政維(2000),「台北市內湖第六期重劃地區損鄰敏感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建築學系,淡江大學,新北市。
何泰源、陳聰海(2008),「拆除舊建築物新建捷運共構大樓之深開挖案例探討」,技師月刊,第49期,P.114。
周勤富(1995),「加入WTO對國內營建產業之衝擊及因應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建築研究所,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林耀煌、吳毓勳、田耀遠(1995),「建築施工災害防治技術及法令制度研究架構之規劃」,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報告,臺北市。
林峰旭(2015),「建築施工損鄰事件處理機制之研究-以台南市個案為例」,碩士論文,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研究所,崑山科技大學,臺南市。
洪啟綜(2013),「地工階段施工損鄰費用預估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高雄市工務局(1997),《高雄市建築物工程施工損害鄰房鑑定手冊》,高雄市政府。
高啟恩(2003),「基礎開挖損鄰事件之研究」,碩士論文,土木工程學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許海龍、林宗州(1994),「建築施工災害鑑定及爭議事件處理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P.10,臺北市。
陳志隆(1995),「建築工程損鄰事件之探討研究:依臺北縣轄區為例」,碩士論文,土木工程研究所,中華工學院,新竹市。
陳啟榮(2009),「建築施工損鄰爭議事件交付仲裁之研究」,碩士論文,在職專班工程技術與管理組,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陳永明(2016),「小型建設業經營及行銷策略之探討-以台南地區建設公司為例」,碩士論文,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黃崇典(1995),「建築施工損鄰糾紛陳情處理體制建立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碩士論文,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逢甲大學,台中市。
曾國龍(2003),「台灣建築開發與全方位管理實務探討」,碩士論文,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營建技術與管理學程,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葉昱賢(2003),「建築施工損鄰事件處理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新北市政府工務局(2020),《新北市建築物工程施工損壞鄰房 鑑定手冊》,新北市建築師公會、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臺灣省結構工程技師公會、新北市結構工程技師公會、中華民國大地工程技師公會共同修訂。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2006),《臺北市建築物工程施工損害鄰房 鑑定手冊》,臺北市土木技師公會、臺北市結構工程工業技師公會、臺北市建築師公會共同修訂。
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1993),《鑑定手冊》,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編撰。
蔡瑞興(2014),「施工損鄰賠償責任之研究」,碩士論文,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怡君(2016),「運用倒傳遞類神經網路預估建築損鄰之費用-以新竹縣為例」,碩士論文,工學院工程技術與管理學程,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蕭江碧、辛其亮(1999),「施工災害防治建築師、各專業技師及承包商責任制度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告,施工災害防治。
謝定亞(2000),「以財務比率探討建築業之營運績效」,第四屆營建工程與管理研究成果聯合發表會論文集,P.491-492。

中華民國法務部 (1993年5月1日),發文文號:「(72)法律字第 08264 號」,主管法規查詢系統,行政函釋: https://reurl.cc/o7D4lg
天秤座法律網,「時效中斷」,2023年5月25日查詢,https://www.justlaw.com.tw/News01.php?id=2957
民法,全國法規資料庫,2023年5月25日查詢,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B0000001
民事訴訟法,全國法規資料庫,2023年5月25日查詢,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B0010001
自由心證,司法院,裁判書用語辭典資料庫查詢系統,2023年5月25日查詢,https://reurl.cc/AA1LQE
建築法,全國法規資料庫,2023年5月24日查詢,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70109
建築師法,全國法規資料庫,2023年5月25日查詢,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70112
營造業法,內政部營建署,2023年5月25日查詢,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70110
營造業管理規則,內政部營建署,2023年5月25日查詢,https://reurl.cc/VLala6
營造業家數及資本額,內政部營建署,營建統計資訊,2023年5月25日查詢,https://reurl.cc/jDdoM2
鄉鎮市調解條例,全國法規資料庫,2023年5月25日查詢,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I0020003
雷皓明、張學昌(2018年10月24日),「什麼是消滅時效?」,法律百科,https://www.legis-pedia.com/article/lawABC/239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2020),臺北市建築管理各項證照核發件數,政府資料開放平台,https://data.gov.tw/dataset/132958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2021年04月28日),建築施工損鄰爭議處理標準作業流程圖,https://reurl.cc/o7Dbng
臺北市建築施工損鄰事件爭議處理規則,臺北市政府,2023年5月25日查詢,https://www.laws.taipei.gov.tw/Law/LawSearch/LawArticleContent?lawId=P06J1001-20130708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2025/07/26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