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啟源
Ci-yuan Huang
論文名稱: 台灣指數期貨150分鐘預測系統
Prediction of Taifex based on 150-M candlestick
指導教授: 徐演政
Yen-Tseng Hsu
口試委員: 洪慧芬
none
葉治宏
non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電資學院 - 資訊工程系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9
中文關鍵詞: 程式交易台指期150分鐘線
外文關鍵詞: Taifex based on 150-M candlestick
相關次數: 點閱:18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是依據目前全球各市場相關性越來越緊密的情況下,選擇了台灣人最熟知的台灣市場為標的,對其進行程式交易系統的開發設計和績效檢視,並且對結果進行分析。
透過AiSM平台建構出一個台灣指數期貨150分鐘程式交易系統。首先,使用技術分析發展出五個單口部位的交易策略,分別是TW150_1、TW150_2、TW150_3、TW150_4與TW150_5,接著將TW150_1至TW150_5合併成多口部位的交易器(Trader),最後利用AT、PF、PP與MDD等績效評量指標與1M與1QA圖對Models與Trader進行評比。結果數據顯示Trader確實可以提升交易系統的整績效。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global market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losely related, choosing Taiwan market as a subject, which Taiwan people are familiar with. Develop and design program trading system, then review and analysis performance of the results.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build a Taifex program trading system through AiSM platform. First, use technical indicators to develop five single-position models which are TW150_1, TW150_2, TW150_3, TW150_4 and TW150_5, respectively. Then, combine TW150_1 to TW150_5 into one multiple-position Trader, and then use several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charts, such as AT, PP, PF, MDD, 1M chart, and 1QA chart,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rader and model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rader can indeed improve trading performance.

第一章 序論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章 AiSM平台期貨績效評估 第四章 台灣指數期貨150分鐘交易模型 第五章 台灣指數期貨150分鐘程式交易系統之實現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1]台灣期貨交易網站,http://www.taifex.com.tw
[2]Futures Industry Association,http://www.futuresindustry.org
[3]朱麗如,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最新營運策略及其對大型存款保險機構風險控管之措施與機制,財訊 出版社,2004。
[4]張真卿,金融期貨與選擇權,漢湘文化,1996。
[5]黃昱程,期貨與選擇權:衍生性金融商品入門經典(二版),華泰文化,2008。
[6]張傳章,期貨與選擇權概論,雙葉書廊,2007。
[7]劉坤堂、詹庭禎、陳錫硯,期貨市場--理論與實務,五南出版社,1993。
[8]李扣慶、楊秀麗,商品期貨學,五南出版社,1998。
[9]黃志典,金融市場概論,前程文化,2008。
[10]陳松男,匯率決定論與匯率風險管理策略,華泰文化,1994。
[11]日盛金控,新金融商品,宏典文化,2006。
[12]費曼,成交量與未平倉量,經史子集,2003。
[13]陳海騰、李子建,台股指數期貨:投資策略與實戰技巧,財訊出版社,1998。
[14]黃昱程,期貨與選擇權衍生性金融商品入門經典,華泰出版社,2005。
[15]張真卿,臺股指數期貨百科全書,台灣廣廈,1997。
[16]曾永政,期貨操作不靠內線:程式交易打造富足生活,聚財資訊,2007。
[17]David Nassar、William Lupien,震盪盤操作策略,寰宇出版社,2005。
[18]李春勳,程式交易的設計與三大迷思,寶來證券國際金融部,2006。
[19]郭明軒,期貨績效評估與選擇權避險平台之實現,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所碩士論文,2007。
[20]傑克.夏奈普(Jack Schannep),新世紀道氏理論提升投資績效的關鍵技術指標,財信出版社,2009。
[21]黃韋中,技術指標與波浪理論,大益文化,2007。
[22]鄭超文,股市K線大贏家,財信出版,2008。
[23]恆兆,移動平均線,2009。
[24]鄭超文,點線賺錢術︰技術分析詳解,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25]王陽生,指標會說話:指標常態分配的重新定義與使用,聚財資訊,2006。
[26]杜金龍,技術分析入門,財信出版,2008。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15/07/28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