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建富
Chien-Fu Wang
論文名稱: 專利產生之研究-以圖表法為例
Research of Patent Production– A Case of Diagram Method
指導教授: 陳正綱
Cheng-Kang Chen
口試委員: 李國光
Gwo-Guang Lee
欒斌
Pin Luar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3
中文關鍵詞: 專利檢索曼陀羅思考法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圖法心智圖法
外文關鍵詞: Patent Search, Mandala Reflections law, patent law matrix effect, mind mapping
相關次數: 點閱:39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智慧財產權局於2016年4月公告智慧財產局104年中文年報,其中專利申請案之發明專利為44415件、新型專利為21404件、設計專利為7808件,共73627件,較上年減少5.6%,主要是本國個人申請人件數下降較多。⁽¹⁾
    本研究將針對「本國人專利申請件數下降」之問題,以專利創意管理探討。由「專利管理實務訪談表」調查不同職業之個人對專利管理實務之認識,及由大學技術學院年青學子對圖解創意技法之教學效果研究(包括:曼陀羅思考法、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圖法、心智圖法…),推展至社會大眾對專利申請之興趣,刺激多數公司領導者或專業經理人,回頭檢視公司內部的專利創意管理模式,提升本國人未來專利申請件數。
    本研究結論知道本國專利申請人需要創意訓練,可證明創意經訓練可更精進;設計專利之創意程度為中偏高,如表4.3專利的創意程度,可證明設計專利創意程度没有比較新型專利為低;由學生上專利課更生動有趣味,讓學生了解申請專利前要有所準備,專利檢索之技巧非常重要,也是創意的來源,提升本國人未來專利申請件數。


    According to the Taiw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2015 annual report, there are 44,415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s, 21,404 new patent applications, 7,808 design patent applications and a total of 73,627 applications that decreased 5.6 percent from last year and domestic applications decreased the most.
    The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roblem of the decreasing of domestic applications by patent innovation management. The study use “Pat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interviews Table” to figure out the understanding of pat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from different jobs. Furthermore, the study examine the learning of the Graphic creative techniqu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 which include Mandala Reflections law, patent law matrix effect and mind mapping. The study also examine the public interest in the patent application. The study aims to stimulate leaders and professional managers from most of companies back to view their company's internal patent innovation management model and enhance the number of domestic patent applications in the future.
    Results of the study reveal the domestic patent applicants need innovation training, and that approved creativity can be trained more sophisticated. Results of the study reveal the creative level of design patent is medium to high, and that approved the creative level of design patent have no degree lower than the new patent. Students from the patent class learn more lively and interesting in patent, and students learn to be prepared before the patent application, the patent search skills is very 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number of domestic patent applications in the future.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第 1 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第 2 章 文獻探討 4 2.1 創意之定義與理論 4 2.2 圖解創意技法 5 2.2.1 腦力激盪繪圖法/電子腦力激盪法 5 2.2.2 曼陀羅思考法 7 2.2.3 心智圖法 10 2.2.4 SCAMPER檢核表法 11 2.2.5 專利地圖法/技術功效矩陣圖法 14 2.2.6 TRIZ法 19 2.3 專利創意管理 23 第 3 章 研究設計 24 3.1 研究對象 24 3.2 研究工具 24 3.2.1 專利管理實務訪談表 25 3.2.2 曼陀羅思考法圖 26 3.2.3 技術功效矩陣圖法圖 28 3.3 研究方法 30 第 4 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1 4.1 研究結果 31 4.2 討論 37 第 5 章 結論與建議 39 5.1 結論 39 5.2 建議 39 參考文獻 41 附錄 43 附錄1 曼陀羅思考法圖集 43 附錄2 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圖法圖集 53 附錄3 心智圖法圖集 63   圖目錄 圖2.1 創意三因素 5 圖2.2 腦力激盪三部曲 6 圖2.3 曼陀羅圖 8 圖2.4 水平思考 9 圖2.5 垂直思考 9 圖2.6 心智圖 10 圖2.7 幫浦反轉圖 13 圖2.8 專利地圖分析研究流程 15 圖2.9 PATENT MAP─技術生命週期圖 16 圖2.10 美法日化妝品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圖 17 圖2.11 各年度技術功效案件分佈圖 18 圖2.12 TRIZ創新思考系統 21 圖2.13 TRIZ發明性問題的標準化過程 22 圖3.1 曼陀羅思考法圖空白圖 26 圖3.2 曼陀羅思考法圖圖例 27 圖3.3 技術功效矩陣圖空白圖 28 圖3.4 技術功效矩陣圖圖例 29 圖3.5 本研究方法之步驟 30 附錄1.1 手機-曼陀羅思考法圖 43 附錄1.2 台灣-曼陀羅思考法圖 44 附錄1.3 機械-曼陀羅思考法圖 45 附錄1.4 手機-曼陀羅思考法圖 46 附錄1.5 英文單字-曼陀羅思考法圖 47 附錄1.6 夜市-曼陀羅思考法圖 48 附錄1.7 交通工具-曼陀羅思考法圖 49 附錄1.8 國家-曼陀羅思考法圖 50 附錄1.9 天氣-曼陀羅思考法圖 51 附錄1.10 亞洲-曼陀羅思考法圖 52 附錄2.1 包裝結構-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圖 53 附錄2.2 行動電源-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圖 54 附錄2.3 染色-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圖 55 附錄2.4 椅子-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圖 56 附錄2.5 機器人-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圖 57 附錄2.6 環保筷-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圖 58 附錄2.7 湯匙-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圖 59 附錄2.8 手電筒-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圖 60 附錄2.9 洗球機-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圖 61 附錄2.10 杯墊-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圖 62 附錄3.1 素食301考照-心智圖 63 附錄3.2 素食303考照-心智圖 64 附錄3.3 日本北海道-心智圖 65 附錄3.4 大台北-心智圖 66 附錄3.5 學校生活-心智圖 67 附錄3.6 戰車-心智圖 68 附錄3.7 錢-心智圖 69 附錄3.8 台灣-心智圖 70 附錄3.9 衣架-心智圖 71 附錄3.10 泰國-心智圖 72   表目錄 表2.1 電子腦力激盪法與傳統腦力激盪法比較 7 表2.2 SCAMPER檢核表法 12 表2.3 專利地圖種類及意義 15 表2.4 專利管理圖種類及意義 16 表3.1 專利管理實務訪談表空白表 25 表4.1 訪談對象人數統計表 32 表4.2 較佳答題統計表 32 表4.3 專利的創意程度 38

    1. 智慧財產局,智慧財產局104年中文年報,臺北市:智慧財產局,2016年4月。
    2. 智慧財產局,104年專利百大排名,2016年2月,http://www.tipo.gov.tw/ct.asp?xItem=579105&ctNode=7123&mp=3。
    3. 王友龍,「會圖解思考的人最厲害! : 寫報告、提企畫案、開發新產品、解決問題,一生受用無窮的38種思考法!」,臺北市 : 臉譜, 城邦文化出版 :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2012。
    4. 葉忠福,創新發明原理與應用,新北市 : 揚智文化,2011。
    5. 陳耀茂,創意激發術,臺北縣新店市: 探索文化出版 : 學英文化總經銷,2011。
    6.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理事長王鳯奎博士,創新專欄-創新溝通的方法(一):腦力激盪法,2014年11月產業雜誌,http://www.apiaa.org.tw/information_show.php?pid=5&sid=14&id=609。
    7. 陳慧霞、游萬來,腦力激盪法在創意發想階段的運用,政治大學:第三屆創新與創造力研討會,2005。
    8. Kay,G.,Effective meetings through electronic brainstorming,Management Quarterly,35(4),15-26(1995).
    9. 洪偉志、徐塵亮譯,今泉浩晃著,改變一生的曼陀羅MEMO技法,台北市:世茂,1997。
    10. 蔡承志 譯,Tony Burzan 著,超高效心智圖學習法,臺北市:商周, 2010。
    11. 孫易新,心智圖法,臺北縣板橋市 : 耶魯國際文化出版,2002。
    12. 張瑋容,整合心智圖法與概念構圖於數位內容創意脈絡之研究,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多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13. Akinoglu,O&Yasar,Z.The Effects Of Note Taking In Science Education Through The Mind Mapping Technique On Stusents' Attitudes,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Concept Learning,Journal of Baltic Science Education,6(3),34-43(2007).
    14. 陳龍安,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 心理,1995。
    15. 幫浦反轉圖,http://3q.creativity.edu.tw/teach/8/index.htm。
    16. 陳亞男 譯,李茂煇 著,跨越發明的門檻: 增進創意的祕訣,臺北市: 松崗, 1997。
    17. 魯明德,解析專利資訊,新北市土城區 : 全華, 2014。
    18. 郭俊賢,奈米生技化妝品專利地圖及分析,台北市 : 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資料中心,2004。
    19. 蕭詠今,TechOptimizer 訓練教材 Version 1.5,May 1999。
    20. 王仁慶,TRIZ創新設計方法之改良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1。
    21. Ideation International,Inc.,Ideation International FAQs,http://www.ideationtriz.com/.
    22. Altshuller,To Find An Idea, http://www. Altshuller.ru/world/eng/triz5.asp .
    23. 陳世軸,應用TRIZ方法建立手工具創新設計資料庫,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4。
    24. D.W.Clarke,TRIZ:Trough the Eyes of an American TRIZ Specialist-A Study of Ideality,Contradictions,Resources,Ideation International,Inc.(1997).
    25. 陳玉芬, 吳為聖譯,Neil Coade著,超創意管理,臺北市: 高寶國際, 1999。
    26. 曹泰安,尺度判定法(SJM)於創意值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1998。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21/07/05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