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佳欣
Jia-Shin Tsai
論文名稱: 數位文化交流課程對學生之多元文化素養及敏感度之研究-以偏鄉孩童為例
The Study of Digital Cultural Exchange Courses on Students'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Sensitivity-Rural Children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翁楊絲茜
WENG YANG,SSU-CHIEN
口試委員: 朱如君
CHU,JU-CHUN
陳秀玲
CHEN,HSIU-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社會學院 - 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Digital Learning and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中文關鍵詞: 數位文化交流課程多元文化素養多元文化敏感度數位反思日誌
外文關鍵詞: Digital cultural exchange, Multicultural literacy, Cross-cultural sensitivity, Digital reflective journaling
相關次數: 點閱:21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摘要 I Abstract III 致謝 V 目錄 VI 圖目錄 IX 表目錄 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問題 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9 一、遠距教學 9 二、學習成效 9 三、偏鄉教育 9 四、多元文化教育 9 五、多元文化態度 10 六、反思學習 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一、研究範圍 11 二、研究限制 11 第六節 研究的重要性 1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多元文化 14 一、多元文化的背景 14 二、多元文化的教育 16 三、多元文化教育之重要性 19 第二節 遠距教學的相關探討 22 一、遠距教學的定義與發展 22 二、遠距教學的種類與特性 23 三、遠距教學的成效 26 第三節 反思學習 29 一、反思學習 29 二、反思學習運用於數位學習平台 30 三、反思學習與多元文化教育之關係 3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方式 35 一、單組前後測設計 35 二、質性研究 35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6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8 第四節 研究假設 39 第五節 研究對象 40 第六節 遠距數位學伴文化交流課程設計 42 第七節 研究工具 45 一、測量工具 45 二、質性資料 46 第八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9 一、資料處理 49 二、資料分析 49 第肆章 研究結果 51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習者的多元文化素養之前後差異 52 一、學習者的多元文化素養成效前、後情形 52 二、不同性別的學習者的多元文化素養前、後情形 53 三、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習者的多元文化素養前、後情形 54 四、有無此課程經驗的學習者的多元文化素養前、後情形 55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習者的跨文化敏感度之前後差異 58 一、學習者的跨文化敏感度成效前、後情形 58 二、不同性別的學習者的跨文化敏感度前、後情形 59 三、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習者的跨文化敏感度前、後情形 61 四、有無課程經驗的學習者的跨文化敏感度前、後情形 63 第三節 不同背景之間對於多元文化素養與跨文化敏感度之比較 65 一、不同性別對於多元文化素養之比較 65 二、不同學習階段對於多元文化素養之比較 66 三、有無此課程經驗對於多元文化素養之比較 68 四、不同性別對於跨文化敏感度之比較 69 五、不同學習階段對於跨文化敏感度之比較 70 六、有無此課程經驗對於跨文化敏感度之比較 72 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檢定總整理 74 第五節 質性資料分析 76 一、學習者能夠認識異國文化: 76 二、學生能夠應用知識並互動 78 三、學生能夠將學習內容進行反思 7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1 第一節 結論 81 一、不同性別、學習階段與課程經驗之學生於遠距數位學伴文化交流課程後,其學習前後測成效皆有顯著提升。 81 二、不同性別、學習階段與課程經驗之學生於遠距數位學伴文化交流課程後,多元文化素養皆無顯著差異。 81 三、不同性別、學習階段與課程經驗之學生於遠距數位學伴文化交流課程後,跨文化敏感度皆無顯著差異。 83 第二節 建議 86 一、教育實務之建議 86 二、未來研究之建議 87 參考文獻 89 附錄一、多元文化素養量表內容 95 附錄二、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內容 98

壹、中文部分
王怡又(2012)•大學生學習投入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8,127-164。
王雅玄(2010)。檢視「多元文化素養量表」內涵建構之合理性基礎。載於陳清溪(主編),培育高素質現代國民與世界公民之教育規劃,4- 29。
艾莉亞(2015)。運用臉書即時通進行約旦與台灣學生跨文化溝通之個案研究。國立
台灣海洋大學應用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李淑菁(2017)想像與形構:臺灣多元文化教育發展之論述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7(2),1-44。
李佳玲,陳白云(2013)。數位學習課程同步視訊活動研究─以學生觀點分析。教育
傳播與科技研究,105,1-19。
李宛霏 (2010)。幼稚園教師多元文化人格、經驗與多元文化教學能力之研究。政治
大學幼兒教育所學位論文。2010。1-195。
李育維(2018)。多元文化課程對提升學生多元文化素養之研究-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
公民課程設計為例。,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呂美慧(2012)。協同教學。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
1453896/。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作比較,教育研究集刊,043(000)。
佘曉清(1997)。二十一世紀的科學教育 – 科技如何豐富科學教育。教育科技與媒體,33,12-19。
何聖傑 (2010)。跨文化能力面向與變數之研究-業界期待與台灣各大學德語系學生跨文化能力為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德語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沈中偉(1994)。即時群播遠距教學之教學設計與教學策略探討。遠距教學,7,
13-19.
沈中偉(1998)。《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宥蓁(2013)。教師多元文化教育素養量表之編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測驗統
計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佩誼(2019)。線上同步教學一對一即時互動系統使用性之研究-以JoinNet為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台東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吳秀珠(2008)。發展同步網路教學品質量表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9)。教育資料與教育研究雙月刊。90,177-178。
吳清山、林天佑(2003)。教育小辭書。
徐綺穗(2007)。行動學習理論及其對教師教學的啟示,50-56。
袁蜀賢(2009)。科技大學應英系學生之跨文化敏感度。南台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碩
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高婉貞(2009)。 國中學生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翁晴(2014)。探討台灣大學生透過同步線上聊天室與視訊科技使用溝通策略進行跨
文化溝通。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習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貴枝、陳進冬、林義棟(2014)。探討數位學習課程認證在網路合作學習學習行為與群組互動及學習成效之分析研究。2014年大學遠距教學認證成果發表暨學術研討會。170-187。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教育部。
陳木金、吳佩陵(2013)。反思學習法在領導人才培訓的應用。反思學習法在領導人
才培訓研討會手冊,1-14。
陳立楀(2015) 。跨國線上課輔教師教學行為之研究:以「韓國僑鄉線上課輔服務計
畫」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0(2) , P1 – 24。
陳年興(2002)。國內遠距教學的現況介紹。中山網大課程。
陳年興、楊錦潭(2006)。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博碩文化。
陳伶艷(2000)。花蓮縣國小校長多元文化教育認知與實際辦學情形之研究。花蓮師
範學院多元文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美玉(2000)。師生合作反思教學在師資 培育上運用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
(1),120-133。
陳聖謨(2012)。偏鄉人口結構變 化與小學教育發展關係:以雲林縣濱海鄉鎮為例。
教育資料與研究,106, 23-56。
陳蓉倩(2007)。角色扮演法於網路同步教學實施之研究-以訓練需求評估課程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憶芬(2003)。師資培育中的多元文化教育之研究。台北市:秀威資訊股份有限公
司。
許瑛昭、廖貴菁(2003)。情境式網路學習環境互動行為分析:以高中地球科學線上學習為例。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 48(1), 91-116。
許倪瑋(2007)。國小教師與外籍配偶親師合作之行動研究。教育與社會研究,14,33-74。
湯瓊惠(2008)。多元文化課程中幼兒呈現之文化學習歷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文齡(2012)。數位學伴遠距課輔教師之教學困擾探討。2012提升補救教學成效之
理論與實務研討論壇,台南市。
張本文(2011)。論全球化思惟之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實踐。學校行政雙月刊,76, 110-128。
張秀雄(2004)多元文化教育 VS.公民教育。公民訓育學報,15,37-60。
張美瑤(2009)多元文化教育改革之省思。正修通識教育網,6,321-340。
張德永(2005)多元文化的理論與議題。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國立教育
研究院,台北市。
張鶴齡(2018)。遠距教學對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以康寧大學為例。康寧大學數位應
用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玉梅(2007)。探索同步線上學習的世界-執行要領分享,研習論壇, 81, 14-
30。
黃政傑(1995)。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6(4),69-
81。
黃國安、楊家豪(2006)。情意注意與反應目標之同步遠距教學機制研製,科學教育
學刊,14(2),189-208。
黃聖芳(2011)。以同步視訊遠距教學為主軸之跨文化華語口語教學設計。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鄒景平(2004)。線上教師要先訓練。遠程教育雜誌,第4期,頁61。
經濟部工業局(2006)。線上課程帶領技能規範(v1.3 版)。台北市:經濟部工業
局。
劉美慧(2017)。多元文化教育與國際教育的連結。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
刊,12。
劉美慧,洪佳慧(2009)當師培生遇到多元文化教育:準教師的多元文化意識與教學
實踐。5(1),1-34。
劉美慧、陳麗華(2000)。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模式及其應用。花蓮師院學報, 10,
101-126。
蔡姈津(2015)。以《新北市多元文化繪本》教學提升國小四年級學童多元文化素養
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所,未出版,台北市。
賴怡珮(2007)。學前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及其與外籍配偶家長親師互動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薛慶友、傅潔琳(2015)。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4),77-84。
薛雅慈(2014)。提升多元文化素養與增進文化理解:論高等教育課程國際化之理念
與實施內涵,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1),頁 20-24。
鄭文鵬(2014)。文化資本影響學業成就之研究:以台灣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教育學習,未出版,台北市。
簡梅瑩(2010)。反思教學應用於培養大學生批判思考與多元文化學習之探討。師資
培育,教師專業發展期刊,3(1),21-40。
顏任珮(2012)。國中教師跨文化敏感度與多元文化素養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蘇榮俊(2001)。線上學習市場之投資評估研究-以中山網大為例。 國立中山大學財
務管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蘇慧貞(2020)。成大校長蘇慧貞:後新冠時代,高教還要講求國際移動力嗎?天下
雜誌,701。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2017)。為甚麼要推動國際教育。台北市:親子天下。
謝臥龍、駱慧文、吳雅玲(1999)。從性別平等的觀點來探討高雄地區國小課堂中師
生互動的關係。教育研究資訊,7(1),57-80。
錢富美(2011)。多元文化課程設計之應用-以國小社會學習領域為例。區域與社會
發展研究期刊,2,215-246。

貳、英文部分
Ahern,T,C.et al.(1992).The Effects of Teacher Discourse in Computer Mediated Discuss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Computing Research,8(3),291-309.
James A. Banks (1998).多元文化教育概述(李苹綺譯)。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原著出版於1994)
James A. Banks (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Historical Development,Dimensions,and Practice.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Vol.19,3-49
Jame A. Banks& Cherry A. McGee Banks 主編(2008)。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陳 枝烈、陳美瑩、莊啟文、王派仁、陳薇如譯。台北:心理。
Bannan-Ritland, B.(2002).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e-learning, and interactivity.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3(2): 161-179.
Baker(1974). Instructional priorities in a culturally pluralistic school.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2(3),176-178.
Benson, P. (2001).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Chen, G.M.,Starosta, W.J.(2000).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ensitivity.Human Communication,3,1-15
D. R. Garrison & D. Shale. (1987) Mapping the boundaries of distance
education: Problems in defining the field.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 1, 7-13
Falls, J. A.(2001). Using a reflective process to implement electronic portfolio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Blacksburg, Virginia, USA
Ford, T.(1999). Becoming multicultural: Personal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through critical thinking. New York: Falmer Press.
Garrison, D. R.(2011). E-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NY : Routledge.
Gsttidon, D. R. & Shale, D. (1987). Mapping the boundaries of distance education: Problems in defining the field.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1), 7-13.
Hsu, W.C.(2005). Representations, constructs and practice of autonomy via a learner training programme in Taiwan. Unpublished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John Dewey.(1993). How We Think: 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 D.C. Heath and Company.
Kahle, J. B., & Lakes, M. K.(1983). The myth of equality in science classroom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0(2), 131–140.
Kohonen, V.(1992). Experiential language learning :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s cooperative learner education. In D. Nunan (Ed.) Collabo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39.
Kolb‚D.A.(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Z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leaders can make a differen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arkin, J. M. (1995). Curriculum themes and issues in multicultural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n J. M. Larkin & C. E. Sleeter (Eds. ), Developing Multicultural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a.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Little, D. (1997). Language awareness and the autonomous language learner. Language Awareness, 6(2/3),93-104.
Lincoln, Y. S., & Guba, E. G.(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oore, M. G., & Kearsley, G.(1996). Distance education: A systems view. Belmont: Wadsworth.
Nieto,S.(1999). The light in their eyes: Creating multicultural learning communiti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ieto,S.(2000).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3rd Ed.).New York: Longman.
Otanga, S., Weng, C.,Weng , A., & Chu, R.(2019)International Students' Tutoring Experiences and Cultural Awareness in the Digital Learning Companion Project,373-399.
Owston, R.D.(1997). The World Wide Web: A Technology to Enh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6(2), 27-33.
Pope, R. L., Reynolds, A. L., & Mueller, J. A. (2019). Multicultural
competence in student affairs: Advancing social justice and inclus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ope, R. L., Reynolds, A. L., & Mueller, J. A. (2019). Multicultural
competence in student affairs: Advancing social justice and inclus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ope, R. L,, Reynolds, A. L& Muller, J. A. (2004). Multicultural competence in student affairs.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Sener,J.,(1996).Delivering an A.S.engineering Degree Program through Home Study Distance Education,Reports of Northern Virginia Community College.
Sutton, J.,(1991), Sunk Costs and Market Structu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Terrel,S.(1996).From Teaching to Learing : Transi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Intercom,.
Verduin, J. R. & Clark, T. A.(1991). Distance education: The foundations of effective practic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Wallin,D.,Crippen,C.(2008).Manitoba Superintendents: Mentoring and Leadership.
Wickstrom, C. D.(1998).Student-teacher discourse in a college reading course using the portfolio process: The reflective portfolio conference - a conversation about lear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Diego, California, USA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24/09/10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