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余文惠
Wen-hui Yu
論文名稱: 從後現代思維談當代台灣大學生之工作價值觀
A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Work Value in the View of Postmodernism
指導教授: 朱如君
Ju-Chun Chu
口試委員: 翁楊絲茜
Sz-Chien Wengyang
吳靖國
non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社會學院 - 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Digital Learning and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後現代工作價值觀詮釋現象學
外文關鍵詞: postmodern, work value,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相關次數: 點閱:297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時代改變、價值觀遞嬗,若能以不同的視角以及試圖了解的心態,對於將正式進入職場之人力妥切適配及管理,可提升管理上的效率。因此,本研究以環境變動為前提,從後現代的觀點,來剖析當前大學生其工作價值觀的特質,期望有助於用人機關能據以思考、探究新世代工作者其行為背後的意義,而更加了解他們的工作價值觀。並期許社會新鮮人生在思考自己的工作價值觀時,可透過哲學探問,反思人與環境、生活之間的關係,能夠了解自身所擁有的資源、限制,有助於未來的生涯發展。
就社會學的觀點來說,後現代可以說是人類生活方式和思考行為的新典範,因此,本文首先確立「後現代」的特性,分別為多元性和不確定性、創新性、批判性和差異性以及資訊和媒體主導的社會。並以此特性分析時下即將為社會新鮮人的大四學生之工作價值觀。
  本研究採用理論分析法並輔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北、中、南共九位受訪者且皆為大四學生,以進行資料蒐集,並以詮釋現象學加以分析之。根據資料分析結果與文獻理論之整合後,本研究發展出四項討論,其研究結果發現為:
一、對未來工作選擇的矛盾、猶豫與不確定感,正是呈顯出後現代
的特色之一。
二、敢想、敢表達的工作態度與主從關係的平行化,展現出後現代
解構權威的方案。
三、多元、不確定與無可預期的混沌現象,將可激發創意的觀念與
新奇、獨特的工作特質。
四、資訊與媒體所形成的後現代風貌進入工作場域中,所帶來的現
象是工作意義的轉變,以乎意味著人和工作二者之間的關係正
在變化。

關鍵字:後現代、工作價值觀、詮釋現象學


With the changes of time and values, we should try to understand the seniors’ work value from different views. Therefore,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changes of the environment using the postmodern persp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niors’ work valu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help organizations recruit new-coming employees by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their behaviors and their work value. We also hope when seniors think about their work value, they could consider the relation between people, environment and life through the concept of philosophy. Then understand their resources and limits for the career development.
From sociology’s point of view, the term “postmodern” is said to be a new paradigm of human lifestyle and way of thinking. For this reason, this study first establish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odern”, which are composed of pluralism, indeterminacy, creativity, critical, difference and the information and media-lead society, and then using these characteristics to analyze the work value of seniors.
This study present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half-structured method by interviewing nine seniors from the north, the middle, and the south of Taiwan and interpreted the hidden meaning on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Based on the cross-reference of the literatures reviewed and the results collected from interviewees, the study came up with four most important propositions: First, the contradiction, hesitation, uncertainty of seniors’ job choice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stmodern. Second, the work attitude of daring to think, daring to express, and the equality between executive and subordinate are the deconstruction of authority. Third, the pluralism, uncertainty and un-anticipation of Chaos phenomenon can excite the creative ideas and novelty. Finally, with information and media-lead society, the meaning of work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job are changing.

Keywords: postmodern, work value,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界定..........6 第三節 研究重要性..................7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後現代的意涵特徵.............8 第二節 工作價值觀..................22 第三節 工作價值觀相關研究.........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36 第一節 研究方法....................36 第二節 研究受訪者...................38 第三節 研究工具....................42 第四節 研究程序....................4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0 第六節 研究的信效度................54 第七節 研究的限制..................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59 第一節 工作價值觀..................59 第二節 從後現代思維談工作價值觀....75 第三節 綜合討論....................91 第五章 結論反思與建議...............93 第一節 結論與反思..................93 第二節 後續研究之建議..............102 第三節 最後之觀察者................102 參考文獻............................105 附錄................................113 附錄一 專家學者名單(按姓氏筆劃排序)113 附錄二 訪談逐字稿範例..............114

一、中文參考文獻

王叢桂(1998)。三個世代大學畢業工作者的價值觀。載於鄭伯
壎、黃國隆、郭建志主編海峽兩岸之企業倫理與工作價值(頁
205-263)。台北:遠流。
王叢桂(1995)。工作價值變遷及影響因素的探討 
  (NSC-84-2413-II-031-00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報告。
王叢桂(2002a)。價值觀的形成與變遷。應用心理研究,14,77-
78。
王岳川(1992)。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揚智。
方永泉(1996)。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主義對於比較教育研究的
挑戰與啟示。載於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145-164。
尹淑萍、黃芳裕(1999)。以後現代主義評析國中理化教師的教育
實習。第十二屆科學教育學會論文集。
朱敬一(2006)。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信。台北:聯經。
吳清山(2005,11月)。後現代思潮與教育改革。載於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之「後現代思潮與教育發展」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頁75-98),台北市。
吳鐵雄(1996)。工作價值觀量表之編製研究。台北巿:行政院
青年輔導委員會。
吳靖國,2000。教育理論。台北市:師苑。
沈清松(1993)。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頁4-25)。
李瑞娥(2005,4月)。後現代主義與創造性發展。載於樹德科技大
學通識教育學院舉辦之「2005以永續生存為導向之通識教育國
際研討會」,高雄縣。
李美枝、楊國樞(1992)。中國大學生的價值觀。載於李亦園、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性格(325-344頁)。台北:桂冠。
李華璋(1990)。大學生工作價值觀之評量研究。彰化: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雪莉(2002)。為什麼新世代不再忠誠。台北:天下雜誌。
林繼偉、潘正德、王裕仁(2002,12月)。生命教育對後現代台灣
社會問題的回應。載於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舉辦之「2002年全國
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9-100),苗
栗市。
林邦傑(1990)。大專在學青年工作價值觀與工作環境需求之調查
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靜宜(1998)。專科學生工作價值觀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
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周珮儀(1996)。後現代思潮衝擊下的教育研究。研習資訊,13
(5),42-46。
周珮儀(1997)。後現代社會學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國教學報,
9,333-351。
周珮儀(2002)。後現代課程理論的萬花筒。教育研究月刊,102,
40-53。
金耀基(1978)。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
洪瑞斌、劉兆明(2003)。工作價值觀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
理研究,19,211-250。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台北市:五南。
高立文(2002)。半邊天-女性領導人成功經驗之探索。嘉義:國
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高淑清(2001)。海外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
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夏林清、游慧卿(1983)。工作價值問卷介紹初步修訂報告。測驗
與輔導,30,1013-1036。
袁志晃(1983)。臺灣地區接受感化教育處境的男性少年犯之工作
價值分析-地區、學業成就、家庭社經地位之比較。輔導學
報,6,53-90。
徐增圓(2001)。新世代工作者之工作價值觀、期望報酬類型暨兩
者相關因素與組織承諾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
文,台北市。
許立一(1999)。後現代主義與公共行政:理論與實務的反思。行
政暨政策學報,1,219-263。
陳韻琳(1997)。過招。台北市:宇宙光。
陳家齊(2005,12月18日)。變變變 丫世代工作觀。經濟日報,
B4版。
陳淑玲、趙必孝、黃英忠(2001)。新人類工作價值觀、工作生活
品質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勞資關係論叢,10,75-101。
陳銘宗(1995)。工作價值觀及其形成歷程之探討。輔仁大學應用
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縣。
陳秉璋、陳信木(1990)。價值社會學。台北:桂冠。
陳筱育(2004)。工作價值與世代間互動歷程之研究。台北: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實渝(2005,11月)。後現代思潮與教育改革。載於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之「後現代思潮與教育發展」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頁13-30),台北市。
黃瑞祺(2002)。「現代與後現代」專題導言。歐美研究,32
(3),387-392。
黃瑞祺(2002)。台灣高等教育的後現代省思。教育研究月刊,
102,21-26。
黃光國(1995)。儒家價值觀的現代轉化: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
本土心理學研究,3,276-338。
黃囇莉、楊國樞 (1984)。中國大學生人生觀的變遷:二十年後。載
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蛻變(頁193-233)。台北:桂冠。
黃永和(2002)。後現代思潮與與課程改革。教育研究月刊,
(102),54-66。
黃正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苑。
温明麗(2005,11月)。後現代對教育專業的衝擊-打造一個既批
批判又感恩的教育希望。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舉辦之「後現代思潮與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9-
120),台北市。
張學善(2003)。從後現代思維談E世代青少年異性交往價值觀的輔
導。學生輔導,89,9-19。
張國清(2000)。後現代情境。台北:揚智。
張瀧升(1992)。台灣地區印刷科系所應屆畢業班學生工作價值觀
與就業意願之調查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1994)。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桂冠。
楊國樞 (1972)。中國大學生的人生觀。載於楊國樞(主編),中
國人的蛻變(143-191頁)。台&北:桂冠。
楊國樞 (1985)。台灣民眾之性格與行為的變遷。載於楊國樞(主
編),中國人的蛻變(419-456頁)。台北:桂冠。
楊洲松(2000)。後現代知識論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楊裕富(2005 )。後現代設計論述回顧、批判與展望。新莊:
  輔仁大學出版社。
楊明磊(2001)。資深諮商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詮釋學觀點。
  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莊明貞(2002)。後現代思潮的課程研究及其本土實踐之評析。
  教育研究,102,27-39。
趙雅博(1969)。哲學新論。台北:啟業書局。
葉啟政(1982)。從中國社會學既有性格論研究中國話的方向
  與問題。載於楊國樞、文崇一(主編),社會與行為科學研
  究的中國化,(頁115-152)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
鄭韻玫(2001)。工作價值之形成與轉變。社教雙月刋,104,
  15-21。
鄭祥福(2000)。後現代主義。台北:揚智。
鄧盈嘉(2005)。後現代情境對組織結構之影響:以客服產業為
例。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
版)。
謝曉雯(2001)。變中找序-初為人父母之生活經驗。嘉義:國
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永明(2003)。九年一貫課程的哲學基礎。刊於楊龍立主編九年
一貫課程與文化,台北:五南。
Castells, M.(2000)/夏鑄九等譯(2000)。網絡社會之崛起。台
北:唐山。
Fredric Jameson)/ 唐小兵譯(1990)。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台北:合志。
Marcel Proust(1990)/劉方、陸秉慧譯(1990)。追憶似水年華。台北:聯經。
Maxwell, J. A. (2001)/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質化研究設計:一種
  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
Weber, M.(1930)/于曉、陳維綱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台北:唐山。
Tulgan, B(1996)/李根芳譯(1997)。X 世代的價值觀。台
北:天下文化。

二、英文參考文獻

Steven B. & Kellner D. (1997). The Postmodern Turn. NY:
Guilford Press.
Baudrillard J. (1981).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St. Louis: Telos.
Baudrillard J. (1983). Simulation. NY: Semiotexte.
Bauman (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London:
Routledge.
Bauman (1997). Postmodernity and Its Discontents. London:
Polity Press.
Braman (1993). Harmonization of Systems: The Third Stage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3) 133-140.
Brindley T. A. (1989). Socio-psychological value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Ⅰ). Asian Thought and Society, 14
(41-42), 98-115.
Castells (2000). End of Millennium. Oxford: Blackwell.
Derrida (1981). Pos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slle G. (2004). Management.p112-113.
Erlandson D. A. et al. (1993). Doing naturalistic inquiry.
Thousand Oaks, CA:Sage.
Foucaul M. (1977).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s.
Ithaca, NY: Cmell University Press.
Foucault M. (1980). Power/Knowledge. NY: Vintage Book.
Giddens A.(1991).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azer J.T. & Alvares, K.M. (1981). Police Work Values
During Organizational Entry and Assimil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6(1), 12-18.
Hassan I. (1987). The Postmodern Turn: 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 Columbus: Ohio State
UP.
Habermas J.(1980). “The Hermeneutic Claim to
University” . In ContemporaryHermeneutics, ed. by
Josef Bleicher.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Husen T. & Postlethwaite, N. (Eds.) (1994).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Second
edi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Kinnane J.F., & Gaubinger, J.R.(1963). "Life Values and
Work Valu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0)4,
362-567.
Lyotard, J. F. (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arcia J.(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J. Adelson
(E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159-187).
New York: Wiley.
Pine G. J. & Innis, G. (1987). Cultural and individual
work values.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14(2),
279-287.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CA:SAGE.
Rounds J. B. (1990). The comparative and combined utility
of work value and interest data in career
counseling with adults. (ERIC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502494)
Super D. E. (198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6
(3), 282-298.
Van Manen M. (1997). 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Second
Edition). The Althouse Press.
London, Ontario, Canada: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Walter S. (ed.). (1997). Globalization,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ondon:Zed Book.
Wills J. E. (1995) The post-modern university. Change, 27
(2), 59-63.
Wollack S., Goodale, J. G., Wijting ,& Smith, P. C.
(1971). Development of efficacy and beliefs about
contro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5(4), 31-
338。
Zytowski D. G. (1970). The concept of work values.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18), 176-186.

三、網路資料參考文獻

Dickens C. (1859). A Tale of Two Cities. May. 25, 2007, 取
自http://www.online-literature.com/dickens/twocities/1/
劉紀雯(1998)。後現代主義簡介。2006年8月15日,取自  
http://www.eng.fju.edu.tw/Literary_Criticism/postmodernism/intro_chinese.html
呂宗麟(2005)。對後現代社會與後現代教育的思考-兼論東海大
學的勞作教育。2006年8月15日,取自  
  http://edu.thu.edu.tw/meeting/meeting3/speaker04.htm
就業互動網(2000)。近五成大學畢業生不知何去何從。2006年8
月15日取自http://www.jobsdb.com/tw/B5/HTML/News/13.htm
藍麗娟(2003)。職場工作世代大調查:五年級生vs.工作新世
代。CHEERS雜誌,34。民92年8月19日,取自:
http://www.cheers.com.tw/content/036/036062.asp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