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冠銘
Kuan-Ming SU
論文名稱: 消費者對強固型消費性平板電腦的偏好
Consumer Preference of Robust Consumer Tablets
指導教授: 柯志祥
Chih-Hsiang Ko
口試委員: 陳建雄
Chien-Hsiung Chen
衛萬里
Wan-Li W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設計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9
中文關鍵詞: 強固意象平板電腦意象偏好
外文關鍵詞: robust image, tablet computer, image preference
相關次數: 點閱:365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一般消費者在選購平板電腦時,對產品外觀造形與強固意象的認知差異與偏好。首先收集目前市面上強固造形的平板電腦及筆記型電腦,使用問卷訪查、半結構性訪談、專家評估法,以得到消費者喜好的強固造形特徵;再將其經由排列、組合、分類後,繪製成四種三維模型,以網路方式發佈問卷。結論分析如下:
1. 消費者對平板電腦是長方形,整體是認同且喜好的,在強固意象則是不認同的。
2. 在一般保護殼常用的材料認知上,金屬是強固的,軟膠與玻璃是不強固的。
3. 消費者認為具有強固意象的特徵有:外形有全包覆或局部包覆、具止滑造形、整體造形中性且有厚度感、有重複性線條結構、銀色色彩。
4. 性別族群對於強固型樣本的喜好,具有顯著差異。全周包覆+剛性線條的造形特徵,男性比女性喜歡且易受到影響。局部包覆+剛性線條的造形特徵,女性比男性喜歡且易受到影響。
5. 年齡族群對於強固型樣本的喜好,具有顯著差異。男性年長者對於局部包覆+圓滑感的設計元素感受程度,比其他年齡較輕族群敏銳。女性年長者對於全周包覆+剛性線條的整體造形較為喜歡,且易受到包覆造形特徵的影響。
6. 設計與非設計背景族群,對於強固型樣本的喜好,具有顯著差異。


This research study explored consumer perception differences and preferences to product appearance and robust image in choosing tablet computers. Firstly, tablet computers and laptops with robust appearance that sold currently in the market were collec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and expert evaluation were used to obtain consumer preferable features of robust appearance. These features were arranged, combined and classified into four 3D models for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as follows:
1. Consumers agreed and preferred to tablet computers with rectangular appearance but did not agree to their robust image.
2. On consumer perception of material used in general protective cases, metal was robust while rubber and glass was not.
3. Consumer perception of robust features were full coverage or partial coverage, anti-slip shape, neutral appearance with thickness, repetitive line structure and silver color.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preference to robust samples. Features of full coverage with rigid line were preferred and attracted to males than females. Features of partial coverage with rigid line were preferred and attracted to females than males.
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preference to robust samples. Male seniors were more sensitive to design elements of partial coverage with smoothness than other younger age groups. Female seniors preferred and were attracted to features of full coverage with rigid line.
6.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esign and non-design background preference to robust samples.

論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圖表索引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動機 2 1.3 研究目的 5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1.5 研究架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2.1 造形 9 2.1.1 造形的認知要素 9 2.1.2 造形的辨識 9 2.1.3 造形與風格 10 2.1.4 造形特徵 11 2.2 喜好度 12 2.2.1 喜好度的定義 12 2.2.2 喜好度資料的收集方法 12 2.2.3 喜好度資料的評比方法 12 2.3 產品意象 13 2.3.1 意象定義 13 2.3.2 產品意象 13 2.3.3 感性工學 14 2.4 產品造形相關研究 14 2.4.1 不同性別族群的喜好度差異 17 2.4.2 不同年齡族群的喜好度差異 18 2.4.3 不同教育程度族群的喜好度差異 20 2.4.4 有無設計背景族群的喜好度差異 20 2.5 我國平板電腦產業概況 22 2.5.1 全球平板電腦產業發展現況分析 22 2.5.2 臺灣平板電腦產業發展現況分析 23 2.5.3 平板電腦產業發展議題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3.1 研究流程與架構 25 3.2 特徵樣本收集與分類 26 3.2.1 研究問題與建立假設 26 3.2.2 特徵樣本收集與限制 27 3.2.3 特徵樣本分類 27 3.2.4 特徵樣本篩選 28 3.3 特徵圖卡群集分析與前測問卷調查 29 3.3.1 卡片分類(card sorting) 29 3.3.2 前測問卷設計 31 3.3.3 半結構性訪談 34 3.3.4 專家評估表設計 35 3.4 前測資料分析 36 3.4.1 分析步驟 36 3.4.2 統計方法 37 3.5 前測問卷結果分析 38 3.5.1 消費者對整體強固特徵的造形偏好 38 3.5.2 不同性別對整體性的強固特徵偏好 41 3.5.3 不同年齡族群對整體強固特徵的偏好差異 42 3.5.4 半結構性事後訪談結果 43 3.5.5 專家評估 44 3.6 前測結論 48 第四章 研究成果 49 4.1 強固型消費性平板電腦的三維模型設計 49 4.2 正式問卷設計 60 4.3 消費者對各樣本的外觀整體造形偏好 62 4.4 不同性別族群對各樣本的外觀整體造形偏好 63 4.5 不同背景族群對各樣本的外觀整體造形偏好 64 4.6 不同年齡族群對各樣本的外觀整體造形偏好差異 65 4.7 不同學歷族群對各樣本的外觀整體造形偏好差異 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2 5.1 研究結論 72 5.1.1 平板電腦的造形與強固特徵的認知差異 72 5.1.2 消費者對於強固型樣本的外觀造形偏好差異 72 5.1.3 性別族群對於強固型樣本的外觀造形偏好差異 74 5.1.4 設計背景族群對於強固型樣本的外觀造形偏好差異 75 5.1.5 年齡族群對於強固型樣本的外觀造形偏好差異 75 5.1.6 學歷族群對於強固型樣本的外觀造形偏好差異 76 5.2 後續研究與相關建議 77 5.2.1 研究改善與建議 77 5.2.2 未來後續探討 78

Berkowitz, M. (1987). The influence of shape on product preferences. In M. Wallendorf, & P. Anderson (Ed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4 (p. 559), Provo, UT: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Chen, K., & Owen, C. L. (1997). Form language and style description. Design Studies, 18(3), 249-274.
Finke, R. A., & Freyd, J. J. (1994). Imagery. In R. Sternberg (Ed.), Encyclopedia of intelligence, 1 (pp. 561-563). New York: Macmillan.
Hirschman, E. C. (1986). The effect of verbal and pictorial advertising stimuli on aesthetic, utilitarian, and familiarity perception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5(2), 27-33.
Kotler, P. (2000). Marketing management (10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Rugg, G., & McGeorge, P. (2005). The sorting techniques: A tutorial paper on cards sorts, picture sorts and item sorts. Expert Systems, 22(3), 94-107.
Wake, W. K. (2007)。設計典範:創意視覺化導論(Design paradigms: A sourcebook for creative visualization)(黃臺生譯)。臺北市:六合。(原作2000年出版)
Wallace, D. D. (1991). A computer model of aesthetic product design.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Scienc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王明堂(2014)。產品造形意象的性別屬性認知研究。感性學報,2(1),84-103。
吳芳葆(2014)。消費者對iPhone保護套偏好之造形特徵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碩士班,臺北市。
李治賢(2012)。酒瓶造形意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創意產品設計學系,嘉義縣大林鎮。
沈怡慧(2013)。應用形態分析於平板電腦外形喜好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創意產品設計學系,嘉義縣大林鎮。
周士雄(2016)。2017年資訊系統產業前瞻趨勢分析。臺北市: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周君瑞、陳國祥(2002)。感性化產品造形之塑造:以造形特徵為基礎。設計學報,8(2),77-88。
周育瑩(2009)。以聯合分析法發展消費者偏好的數位相機造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科技大學創新研究所,臺北市。
林玉珮(2012)。熟齡女性生活型態與色彩意象及喜好之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林建煌(2000)。行銷管理。臺北市:智勝文化。
林美齡(2007)。產品造形元素組合對消費者知覺品質認知的影響:以3G手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林振成(2010)。大學設計科系學生的科技素養與其造形創力之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臺北市。
林振陽(1993)。造形(二)。臺北市:三民書局。
林財全(2010)。筆記型電腦功能選項圖像與使用者喜好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臺北市。
林崇宏(2001)。設計原理:基礎造形理念與創意思考的探索。新北市:全華科技。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三版)。臺北市:五南。
邵孟佶(2010)。造形要素與消費者偏好關係之研究:以數位相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設計管理學院研究所在職班,臺北市。
姜漢儀(2011)。臺灣網友最想買: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臺北市: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翁註重(1994)。產品語意的認知空間架構與向度討論:多向度評量法應用在產品語意學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班,臺北市。
翁嘉聲(2003)。汽車造形形變對於意象認知與美感反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碩士班,臺北市。
張文智、林旻樺(2002)。產品造形意象與造形特徵之相關性研究。設計學報,9(3),59-70。
張育銘、陳鴻源、林可欣、洪子琄(2005)。材質表面屬性與振動屬性對觸覺感性意象影響之探討。設計學報,10(1),73-87。
張建成(2000)。使用者對產品造形意象認知的影響因素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工程與管理系博士班,新竹市。
張哲榮(2014)。禪風產品意象與特徵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班,新竹市。
張庭榕(2003)。年輕消費者之產品設計鑑賞類型與其對產品偏好關連性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班,新北市。
莊明振、陳俊智(2004)。產品形態特徵與構成關係影響消費者感性評價之研究:以水壺的設計為例。設計學報,9(3),43-58。
莊盈祺(2002)。複合式感性意象下產品造形的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班,臺南市。
莊偉銘、梁容輝(2015)。以互動塔羅建構設計發想的中介知識。設計學報,20(3),21-44。
許子凡、林演慶(2012)。教育背景對圖形符號複雜度之判讀績效研究。商業設計學報,16,187-200。
陳永祥(2009)。造形特徵因子對產品識別之影響:以手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碩士班,臺北市。
陳俊智(1994)。中西坐椅設計風格認知之探討。工業設計,87,228-241
陳俊智(2001)。以座椅設計為例探討中西設計風格的認知與判斷。設計學報,6(2),79-99。
陳俊儒(2008)。速克達機車造形設計與消費者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碩士班,臺北市。
陳勇廷(2016)。觸覺風格與意象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新竹市。
陳昶榮、陳玲鈴、林榮泰(1997)。電腦繪圖表現方法對於傳達產品外觀效果之研究。設計學報,2(2),71-88。
陳惟庭(2011)。不同消費族群對手錶時間顯示偏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陳雅凡(2005)。國內新設大學校徽造形意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彭聃齡、張必隱(2000)。認知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游曉貞、陳國祥、鄧怡莘(2007)。Mackintosh座椅風格型態建構研究。設計學報,12(3),17-31。馮永華、楊裕富(2006)。「設計風格」形成因素之研究。設計學報,11(3),99-116。
黃欣迪(2008)。消費者生活型態對產品外形喜好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臺南市。
黃采瑄(2010)。產品性別意象設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雲林縣斗六市。
黃梓育(2004)。產品視覺複雜度對消費者喜好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黃慧思(2011)。課餘工作經驗與職場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楊仲瑜(2017)。2017年全球暨臺灣平板電腦產業發展趨勢。臺北市: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楊琇君(2002)。可愛造形之比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楊裕富(1997)。設計、藝術史學與理論。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電腦王阿達(2016,12月29日)。平板電腦TOP10比一比!最適合追劇、送長輩、給孩子玩的機型都有,最低四千有找。商周財富網。檢自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m/GArticle.aspx?id=ARTL000078599
管倖生等(2010)。設計研究方法。臺北市:全華圖書。
劉師豪(2012)。性別化產品對於產品意象與產品喜好度之探討:以手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碩士班,臺北市。
練季旺(2003)。消費者對產品造形偏好之推論模式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臺南市。
蔡子瑋(1994)。產品意象語言研究:以本土意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臺南市。
蔡佳玲(2017)。仕女包彩繪造型意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創意產品設計學系,嘉義縣大林鎮。
蕭文龍(2013)。統計分析入門與應用:SPSS中文版+PLS-SEM(SmartPLS)。臺北市:基峰資訊。
羅凱、林品章(2007)。高品牌價值之識別設計造形模式認知研究。設計學報,12(4),1-20。
蘇志豪(2009)。產品形態與使用者偏好之關係研究:以牙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雲林市。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