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祈智
Chi-Chih Huang
論文名稱: 台灣與墨西哥在兒童騎乘玩具上之跨文化設計與認知差異研究
Cross-Cultural Design and Cognitive Discrepancy on Ride-on Toys Between Taiwan and Mexico
指導教授: 陳建雄
Chien-Hsiung Chen
口試委員: 柯志祥
Chih-Hsiang Ko
許言
Yen Hs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設計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8
中文關鍵詞: 兒童騎乘玩具兒童三輪車墨西哥消費習性文化差異造形風格
外文關鍵詞: Child Ride-on Toys, Mexican habitual behavior, Tricycle, Cultural difference, Model style
相關次數: 點閱:183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玩具產品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產品類型,不僅本身功能的設計就是以遊戲、好玩、有趣為出發點,更有趣的現象是購買者(如父母、成人等)與使用者(兒童)是不同的人。在設計上必須同時滿足購買者的想法與使用者的需求,但購買者通常不清楚使用者的需求及喜好,使用者的意見也常無法清楚的表達出來。因此常造成購買者、使用者、產品三方面形成常有的溝通障礙。墨西哥人口1億700萬,12歲以下兒童將近3500萬,玩具市場超過20億美元,是中南美洲第二大市場,更是進入北美市場的跳板,再加上墨西哥人又很溺愛小孩,如此大的市場與商機,非常具有研究與探討其市場需求的價值。此研究的目的,乃針對墨西哥與台灣市場間的文化認知差異探討,希望經由深入分析比較兩地文化與習性的認知差異,以使產品設計上能符合需求。
    本研究第一階段先透過「觀察、訪談」歸納出相關使用問題、市場及消費者訊息與認知差異,第二階段進行前導性研究方式,分析比較兩地文化與習性的認知差異。研究第三階段則依據相關文獻資料及綜合第一、二階段研究分析結果做為設計方針,設計出三款跨文化設計產品並進行設計驗證。研究驗證之進行採2(台灣與墨西哥)x3(三款設計驗證產品)混合雙因子設計(Mixed factorial design)的方式。設計驗證結果:(1)產品設計上不僅只是外觀上的不同,需要有一生動有趣的主題或設計特點;(2)評價標準與民族性特質吻合;(3) 物超所值的設計原則;(4) 居住形式與環境影響產品使用地點與方式;(5)產品品質與特點的展現;(6) 社會及治安因素影響,在騎乘玩具的設計上應增加考慮室內及其它空間的使用環境思考,而不是只考慮一般常用的環境模式;(7) 價格因素左右墨西哥市場;(8)墨西哥文化特質造形喜好傾向與台灣無顯著差異。


    Toy product is an interesting product type whose design initiation is based upon play, fun and interests. More interesting situation is that the purchaser (e.g., parents and other adults) and user (child) is different. Toy product design needs to meet both purchaser and user’s requests, not only purchasers usually do not know the users’ needs and favorite, but also users could not express their opinions clearly. This causes the communication block between purchaser, user, and product itself. Mexico has a population of 107 million, and 35 million children were under 12 ages and parents dote on their children too much. Mexico has 2 billion US dollar toy market size which is the second large market in the South America and is the door to enter the North America market.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ulture cognitive discrepancy between Taiwan and Mexico regarding their habitual behavior in order to design ride-on products tha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ocal market.

    The first stage of this study summarized current situations by using questions, infor-mation gathering, and cognitive discrepancy from the market and the consumers. The sec-ond stage was proceeded by a pilot study to compare culture cognitiv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se two markets. The 3rd stage of this study integrated both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tudy stages and referred to related literature to create three cross-culture ride-on products for the experimental purpose. This study adopted a mixed factorial design, i.e., a two (Tai-wan and Mexico) by three (3 ride-on products) design. The results generated from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1) Ride-on product design needs to have not only the difference on the appearance, but also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interesting design topics or features; (2)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should consider racial characteristics; (3) The designed should pro-vide the user with more than they want; (4) Living style and environment will decide the playing location and style; (5) Product quality and features should be maintained; (6) Pub-lic security is important. The design of ride-on toys needs to consider both indoor and other usage conditions, not just the general environment; (7) Price is a primary factor in Mexico market; (8) Mexico survey candidates show preference on model style which is the same as Taiwanese.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謝誌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架構與流程 3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2.1 文化 7 2.1.1 文化的定義 7 2.1.2 台灣文化特性 10 2.1.3 墨西哥文化特性 10 2.2 消費特性 12 2.2.1 台灣消費特性 13 2.2.2 墨西哥消費特性 14 2.2.3 文化對產品設計的影響 15 2.3 兒童騎乘玩具基本認識 17 2.3.1 兒童騎乘玩具種類 17 2.3.2 兒童騎乘玩具的意義 18 2.4 兒童騎乘玩具市場現況 19 2.4.1 台灣的騎乘玩具市場觀察與分析 19 2.4.2 墨西哥的騎乘玩具市場觀察與分析 22 2.5 兒童安全規範 29 2.6 使用者需求 30 2.6.1 兒童身心發展 30 2.6.2 兒童遊戲的動機 31 2.6.3 了解使用者 32 2.6.4 認知心理學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步驟與初步使用者觀察及訪談結果 35 3.1 研究進行方法與步驟 35 3.2 使用者觀察 35 3.3 專家訪談 41 3.4 使用者觀察與專家訪談小結 48 第四章 前導性研究 49 4.1 前導性研究方法與問卷 49 4.1.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49 4.1.2 研究產品描述 49 4.2 研究問卷內容 52 4.3 研究問卷結果 53 4.3.1 受測者基本背景 53 4.3.2 生活型態調查 55 4.3.3 購買習慣調查 56 4.3.4 購買騎乘玩具時的重要性考量 58 4.3.5 產品造形偏好 62 4.3.6 購買喜好選擇 67 4.4 前導性研究結果討論 68 第五章 兒童騎乘玩具設計驗證 71 5.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71 5.2 受測者基本資料 71 5.3 驗證產品設計與描述 75 5.4 產品造形偏好設計驗證 88 5.4.1 使用操作感受評價分析 88 5.4.2 造形感受評價分析 90 5.4.3 整體感受評價分析 91 5.4.4 購買喜好選擇 93 5.4.5 產品重視項目評價比較 93 5.5 設計驗證研究結果討論 9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6 6.1 台灣與墨西哥文化在兒童騎乘玩具上的認知差異與喜好 96 6.2 兒童騎乘玩具跨文化設計原則與建議 97 6.3 後續研究建議 99 參考文獻 101 附件一:前導性研究問卷 105 附件二:驗證性研究問卷 127 表目錄 表2.1 文化元素與內涵交叉分析 8 表2.2 文器物產品的文化特質與象徵性 16 表2.3 兒童騎乘玩具的歸納與分析 17 表2.4 台灣騎乘玩具主要銷售模式 22 表2.5 墨西哥騎乘玩具主要銷售模式 28 表2.6 Piaget認知發展階段特徵 34 表4.1 台灣與墨西哥生活型態T檢定分析結果比較 55 表4.2 台灣與墨西哥購買習慣T檢定分析結果比較 57 表4.3 台灣與墨西哥購買騎乘玩具時的重要性考量T檢定分析結果比較(一) 59 表4.4 台灣與墨西哥購買騎乘玩具時的重要性考量T檢定分析結果比較(二) 60 表4.5 台灣與墨西哥購買騎乘玩具時的重要性考量T檢定分析結果比較(三) 61 表4.6 使用操作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62 表4.7 使用操作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之F值及P值 63 表4.8 使用操作的LSD事後檢定分析結果 63 表4.9 造形感受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64 表4.10造形感受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之F值及P值 64 表4.11造形感受的LSD事後檢定分析結果 65 表4.12整體感受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66 表4.13整體感受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之F值及P值 66 表4.14整體感受的LSD事後檢定分析結果 67 表5.1 產品A 設計特點說明 77 表5.2產品B 設計特點說明 81 表5.3產品C 設計特點說明 85 表5.4使用操作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88 表5.5使用操作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之F值及P值 88 表5.6造形感受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90 表5.7造形感受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之F值及P值 90 表5.8造形感受的LSD事後檢定分析結果 91 表5.9整體感受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92 表5.10整體感受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之F值及P值 92 表6.1 台灣與墨西哥文化在兒童騎乘玩具上的認知差異歸納 96 表6.2 兒童騎乘玩具跨文化設計原則與建議 97 圖目錄 圖1 研究流程圖 5 圖2.1 墨西哥中型超市FAMSA的促銷DM 12 圖2.2 兒童騎乘玩具功能評量指標 17 圖2.3 玩具設計要素 19 圖2.4 台灣網路銷售市場觀察圖 20 圖2.5 台灣保健藥局銷售市場觀察圖 20 圖2.6 台灣百貨和大賣場銷售市場觀察圖 21 圖2.7 台灣兒童用品玩具專賣店銷售市場觀察圖 21 圖2.8 台灣TOYRUS玩具專賣店銷售市場觀察圖 21 圖2.9 墨西哥城tepzto市場觀察(一) 24 圖2.10墨西哥城tepzto市場觀察(二) 24 圖2.11墨西哥城tepzto市場觀察(三) 24 圖2.12墨西哥城tepzto市場觀察(四) 25 圖2.13墨西哥城tepzto市場觀察(五) 25 圖2.14墨西哥城tepzto市場觀察(六) 25 圖2.15 Guadarajara Oberecon市場觀察 26 圖2.16墨西哥的超市百貨與玩具專賣店市場觀察(一) 26 圖2.17墨西哥的超市百貨與玩具專賣店市場觀察(二) 27 圖2.18墨西哥的超市百貨與玩具專賣店市場觀察(三) 27 圖2.19墨西哥的超市百貨與玩具專賣店市場觀察(四) 27 圖2.20墨西哥的超市百貨與玩具專賣店市場觀察(五) 28 圖2.21墨西哥的超市百貨與玩具專賣店市場觀察(六) 28 圖2.22身體和運動發展的直線傾向圖 31 圖2.23使用者分類 33 圖3.1 台灣使用者與產品互動圖 36 圖3.2 墨西哥使用者與產品互動圖 37 圖3.3 消費者戶外操作圖 38 圖3.4 消費者踏板操作圖 38 圖3.5 消費者使用習性圖 39 圖3.6 消費者把手操作圖 39 圖3.7 台灣與墨西哥使用環境差異圖圖 39 圖3.8 產品異常使用現象 40 圖3.9 產品騎跨動作圖 40 圖3.10操作人因圖 40 圖3.11研究者與受訪者(一)合照 41 圖3.12金龜車造型助步車(生活習慣) 42 圖3.13家家酒玩具(心理感受) 43 圖3.14助步車玩具(消費特性) 43 圖3.15助步車玩具(消費喜好) 44 圖3.16助步車玩具(社會爭議) 44 圖3.17研究者與受訪者(二)合照 45 圖3.18跨式與坐式幼兒便器(環境與習性) 46 圖3.19騎乘電動車(目標族群定義) 47 圖4.1 產品A複雜歐洲款 50 圖4.2 產品B複雜亞洲款 50 圖4.3 產品C複雜特殊款 51 圖4.4 產品D簡單歐洲款 51 圖4.5 產品E簡單亞洲款 52 圖4.6 產品F簡單特殊款 52 圖4.7 台灣與墨西哥居住環境比較 53 圖4.8 台灣與墨西哥兩地購買時機比較 54 圖4.9 台灣與墨西哥兩地習慣購買地點比較 54 圖4.10台灣與墨西哥兩地騎乘玩具使用地點比較 55 圖4.11台灣與墨西哥兩地購買喜好選擇比較(六款產品) 68 圖5.1 台灣與墨西哥受測者性別分佈 71 圖5.2 台灣與墨西哥受測者年齡分佈 72 圖5.3 台灣與墨西哥受測者婚姻狀態分佈 72 圖5.4 台灣與墨西哥受測者職業分佈 73 圖5.5 台灣與墨西哥受測者居住環境比較 73 圖5.6 台灣與墨西哥受測者購買時機比較 74 圖5.7 台灣與墨西哥受測者習慣購買地點比較 74 圖5.8 台灣與墨西哥受測者通常使用地點比較 75 圖5.9 產品A 3D效果圖 76 圖5.10產品B 3D效果圖 80 圖5.11產品C 3D效果圖 84 圖5.12 台、墨兩文化與三款設計產品在使用操作評價產生的交互作用圖 89 圖5.13 台灣與墨西哥的購買喜好選擇 93 圖5.14 台灣與墨西哥產品重視項目評價曲線比較 94

    1. 王志仁 (2009),菜籃與漏斗,經理人月刊57期,台北市。
    2. 王培如 (1994),兒童對遊戲安全之認知與行為關係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景觀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3. 沈育吉 (1997),全球資訊網上的多人情境學習遊戲,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4. 汪琪 (1982),文化與傳播「世界村」裏的溝通問題,台北。
    5. 邱淑娟 (2007) ,跨文化消費者感性研究─以手機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6. 林宜燕 (2005),從跨文化溝通的觀點看翻譯問題─以《歐洲飲食文化》一書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德語系,碩士論文。
    7. 林振陽 (1996),學前兒童益智玩具設計與方法之建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
    8. 玩具工會 (2005),2004台灣玩具內銷值相關資料統計,台灣玩具商情報導。
    http://www.toys-mall.com.tw/TBFile.asp?File=/h/n1050096.html
    9. 吳修辰 (2006),發現金磚十一國─墨西哥,商業周刊956期。
    10. 美國國家商務部國家標準局 (1996),美國玩具安全標準ASTM963-96A,ASTM標準委員會。
    11. 徐宗懋 (1995),務實的台灣人,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12. 陳李綢 (1992),認知發展與輔導,五南圖書,台北市。
    13. 陳李綢、郭妙雪 (1998),教育心理學,五南圖書,台北市。
    14. 陳玫岑 (1992),從文化認知觀點探討產品造形發展之模式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陳其南 (2002),文化的軌跡,允晨文化,台北市。
    16. 陳奇祿 (1994),文化與生活,允晨文化,台北市。
    17. 陳建雄 (1999),┌由使用者導向互動設計之觀點探討介面可用性┘,銘傳大學跨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銘傳大學,第99-109頁。
    18. 國家衛生研究院 (2000),論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委員會文獻回顧研析計畫—
    兒童之肥胖問題與對策,臺北市: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19. 張毅志 (1998),「網際網路交易潛在消費者特性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台北) 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3-27。
    20. 葉惟禎 (2006),「台灣消費者要什麼」,哈佛企管電子報。
    21. 楊蓮福 (2005),海洋台灣—人民與島嶼的對話,國立歷史博物館。
    22. 經貿快訊 (2008),墨西哥修訂玩具標簽法規,國際經貿服務網,工業總會貿易發展組。
    http://www.cnfi.org.tw/wto/all-news.php?id=7458&t_type=s
    23.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2009),墨西哥投資環境簡介,經濟部,台北市。
    24. 劉金花 (1999),兒童發展心裡學,五南圖書,台北市。
    25. 趙麗雲 (2008),臺灣兒童及青少年體重過重與肥胖問題之綜評,國政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
    26. 駐墨西哥代表處經濟組 (2007),走私打擊墨西哥玩具工業,經貿資訊網全球商情─墨西哥,國家貿易局。
    http://wwwdoc.trade.gov.tw/BOFT/web/report_detail.jsp?data_base_id=DB009&category_id=CAT1832&report_id=127934
    27. 駐墨西哥代表處經濟組 (2009),墨西哥將取消中國大陸玩具進口配額之分配以招標方式進行,經貿資訊網全球商情─墨西哥,國家貿易局。
    http://wwwdoc.trade.gov.tw/BOFT/web/report_detail.jsp?data_base_id=DB009&category_id=CAT1832&report_id=180735
    28. 駐墨西哥代表處經濟組 (2010),墨西哥因治安不佳關閉20%的餐廳,經貿資訊網全球商情─墨西哥,國家貿易局。
    http://wwwdoc.trade.gov.tw/BOFT/web/report_detail.jsp?data_base_id=DB009&category_id=CAT1832&report_id=192683
    29. 鄭麗玉 (1993),認知心裡學:理論與應用,五南圖書,台北市。
    30. 盧佩鈺 (2004),嬰幼兒身心發展與延續性功能在玩具設計上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9。
    31. Brooks Peterson著,張小海‧尹甯寧譯(2005),跨文化競爭力,良品文化館,台北縣。
    32. Shneiderman, B., & Plaisant, C. (2005),曾志軒譯,人機界面設計(Designing the user interface),台灣培生,台北市。
    33. Contreras, A. (2003). Consumer Behavior In Mexico,Dr. Drea’s On-Line Resource Center.
    34. Bruner, J. S., Goodnew, J., & Austin, G. A. (1956). A study of thinking.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35. De souza, M. & Dejean, P. H. (1998). Cultures and products relationship in a global-ised environment. Anais do P&D Design 98 AenD BR Estudos em design.
    36. Ember, C. R., and Ember, M. (1977). Anthropology.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37. Galceran, I. (1995) “A new world of consumers,” American Demographics, v17, n6, p26-33 (March)
    38. Giroux, H. A. (1992). Border crossing. New York: Routledge
    39. Hall, E. T. (1969). The Hidden Dimension. Doubleday, Garden City, New York.
    40. Hall, E. T. (1981).Beyond Culture. Anchor Books, Garden City, NY.
    41. Hauser,A .(1985). The Philosophy of Art History.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42. Hawkins, Del I., Best, R. J. and Coney, K. A. (2001). Consumer Behavior: Building Marketing Strategy, Eighth Edition. Boston: McGraw-Hill.
    43. Inhelder, B. & Piaget, J.(1958). The Growth of Logical Thinking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ence . New York:Basic Books. (originally published,1955).
    44. Kluckhohn, C. (1962). Culture and Behavior: The Collected Essays of Clyde Kluckhohn. Free Press.
    45. Maletzke, G. (1996): Interkulturelle Kommnunikation. Zur Interaktion zwischen Menschen verschiedener Kulturen. Westdeutscher Verlag, Bonn.
    46. Marcus, A. (2001).Cross-Culural User Interface Design,Proceeding of the 2001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Internet Conference,New Orleans,LA.
    47. Mead, M. (1953). Coming of Age in Samoa. Modern Library, New York.
    48. Payer, M. (2000): Internationale Kommunikationskulturen. 4. Nonverbale
    Kommunikation.
    49. Lavidge, R. J. & Steiver, G. A. ( 1961): A model for predictive measurements of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25 October, P.59-62.
    50. Mrlody, R .A. (2002). Border crossing: the role of design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product development. LOOP: AIGA Journal of Interaction Design Education. 6 De-cember.
    51. Sapir, E. (1921). Language. New York: Harcourt, Bruce and World.
    52. Turner, M. (2001). “Dream Niche,” US Business Review [Online] (October) http://www.usbusiness-review.com/0110/01.html
    53. Tylor, E. B. (1871). Primitive Culture. London: John Murray.
    54. Vaske, J. J., & Grantham, C. E. (1990). Socializing the Human-Computer Environ-ment. Ablex, Norwood, NJ.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