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延壽
Yen-shou Chen
論文名稱: 金(鈹)/矽(100)晶片的界面微結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interface reaction of Au(Be)/Si(100) wafer
指導教授: 鄭偉鈞
Wei-chun Cheng
口試委員: 周賢鎧
Shyan-kay Jou
顏怡文
Yee-wen Y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程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矽晶片金鈹合金
外文關鍵詞: AuBe, Si
相關次數: 點閱:167下載: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實驗採熱蒸鍍法依序蒸鍍金鈹合金及金於矽(100)基材上,再利用傳統管狀爐及快速升降溫爐進行熱處理,以研究金/矽界面處的相結構與組成。
    由XRD分析結果發現,我們得知在剛沉積及330℃合金化熱處理時,其金屬薄膜層的組成相為金及Au3Be;而當熱處理溫度升至390℃以上時,其金屬薄膜層發現有矽的出現,我們推論是矽擴散進入金屬層內所形成;而當熱處理溫度升至430℃以上時,開始有氧化矽的XRD繞射峰出現;當溫度升至485及520℃合金化熱處理時,於金屬薄膜層內有AuBe5合金相的產生。
    由TEM分析的結果,當熱處理溫度為485℃時,擇區繞射圖的分析結果有AuBe5相形成在介面;當熱處理溫度520℃之金屬薄膜層的組成相發現有B2結構之高溫金鈹相的結構。經AES分析試片表面成分結果,發現當熱處理溫度在390℃以上之試片,表面有些許黑色破洞,經分析後為富矽和氧的化合物,由此判斷應為氧化矽所形成之結構。


    Thin film of Au/AuBe alloys was deposited on Si (100) wafers which were annealed at high temperatures in a tube furnace and the rapid thermal annealing (RTA). The phases of the metal film were investigated via XRD and TEM analyses.
    The XRD analysis of the as-deposited and 330℃ annealed specimen indicates that the layer is a mixture of Au and Au3Be phases. For the specimen annealed above 390℃, Si diffused out from the Si wafer and into the thin metal film. As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increased above 430℃, we observed the formation of SiO2 layer in the surface layer of the metal film. Finally, AuBe5 was detected at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s of 485℃ and 520℃.
    The TEM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interface between Si and the deposited layer. We confirmed that AuBe5 exists at 485℃as indicated in XRD analysis, and we also identified the AuBe in the form of the B2 structure for the specimen annealed at 520℃. Furthermore, we employed AES to determin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specimen. The result revealed that Si and O are abundant on the surface of the metal film. Therefore, we concluded that SiO2 oxide has been present in the metal layer.

    目 錄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3 2.1 歐姆接觸 3 2.2 合金化處理 4 2.3 金與III-V族半導體系統 5 2.4 金/矽半導體系統 6 第三章 實驗設備與原理 13 3.1 高溫蒸鍍系統 13 3.2 X光繞射分析儀 13 3.3 歐傑電子能譜儀 15 3.4 穿透式電子顯微鏡 17 第四章 實驗步驟 26 4.1 薄膜蒸鍍 26 4.2 熱處理方式 27 4.3 X光繞射儀分析 27 4.4 歐傑電子能譜儀 28 4.5 XTEM試片製作 28 4.6 分析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 30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34 5.1 剛沉積的試片 34 5.2 傳統合金化熱處理:(a)330℃,(b)390℃,(c)430℃,(d)450℃, (e)485℃,(f)520℃ 36 5.3 快速升溫合金化熱處理:(a)400℃, (a)450℃, (a)500℃ 44 5.4 綜合討論 47 第六章 結論 120 參考文獻 122 附錄 124 表 目 錄 表5.1 XRD分析結果 49 表5.2 TEM分析結果 49 表5.3 AES分析結果 50 表5.4 XRD及TEM分析結果比較 50 圖 目 錄 圖2.1 金屬/ p型半導體歐姆接觸能帶圖(ФM>ФS) 7 圖2.2 金屬/ n型半導體歐姆接觸能帶圖(ФM<ФS) 7 圖2.3 RTA反應室的示意圖 8 圖2.4 RTA反應室中的加熱燈管陣列 8 圖2.5 經快速升溫爐500℃熱處理之磷化鎵試片 9 圖2.6 TEM分析Au(Be)/GaAs試片經RTA500℃熱處理20秒後之明視野影像 9 圖2.7 經傳統500℃熱處理之磷砷化鎵試 TEM明視野影像 10 圖2.8 經傳統520℃熱處理之氮化鎵試片,圖(a) AES表面影像,圖(b)AES縱深分析 11 圖2.9 經傳統500℃熱處理之矽(100)試片 TEM明視野影像 12 圖3.1 電子鎗工作原理示意圖 19 圖3.2 布拉格定律示意圖 20 圖3.3 X光繞射儀示意圖 20 圖3.4 低掠角X光繞射法示意圖 21 圖3.5 歐傑電子能譜分析儀結構示意圖 21 圖3.6 歐傑電子產生機構示意圖 22 圖3.7 固態試片之歐傑電子能位示意圖 22 圖3.8 各元素主要的歐傑電子特性動能分佈圖 23 圖3.9 穿透式電子鏡的結構剖面圖 24 圖3.10 電子束A形成繞射圖形及B影像路徑圖 25 圖4.1 實驗流程圖 31 圖4.2 研磨前的XTEM試片示意圖 32 圖4.3 離子研磨機示意圖 32 圖4.4 試片於離子銑薄機中銑薄時,CCD所呈現的影像,(a)試片即將產生破洞,(b)試片產生破洞 33 圖5.1 剛沉積之試片,(a) (θ-2θ),(b) 低掠角XRD繞射分析 51 圖5.2 剛沉積金屬膜後之試片經AES之分析結果,(a)含Si、Au、Be及O之縱深分析圖,(b)將Si各別顯示,(c)將Au及Be各別顯示 53 圖5.3 未經合金化處理之試片,(a)為AES分析之掃瞄影像,(b)為AES表面成分分析 54 圖5.4傳統330℃熱處理,(a) (θ-2θ),(b)低掠角XRD繞射分析 55 圖5.5 傳統 330℃熱處理後之試片經AES之分析結果,(a)含Si、Au、Be、及O之縱深分析圖,(b)將Si各別顯示,(c)將Au及Be各別顯示 57 圖5.6 傳統330℃合金化處理之試片,AES分析之掃瞄影像; (a)及(b)為不同之放大比例,(c)為AES表面成分分析 59 圖5.7 傳統330℃合金化處理之TEM分析:(a)為其截面明視野影像,(b)為Au膜的擇區繞射圖,其晶帶軸方向為Z = [011] 60 圖5.8傳統390℃熱處理,(a) (θ-2θ),(b) 低掠角XRD繞射分析 61 圖5.9 傳統390℃熱處理試片經AES之分析結果,(a)含Si、Au、Be、及O之縱深分析圖,(b)將Si各別顯示,(c)將Au及Be各別顯示 63 圖5.10 傳統390℃合金化處理之試片,AES分析之掃瞄影像; (a)及(b)為不同之放大比例,(c)、(d)及(e)為AES表面成分分析 66 圖5.11 傳統 430℃熱處理,(a) (θ-2θ),(b) 低掠角XRD繞射分析 67 圖5.12 傳統430℃熱處理之試片經AES之分析結果,(a)含Si、Au、Be、及O之縱深分佈圖;(b)將Si各別顯示,(c)將Au及Be各別顯示 69 圖5.13 傳統430℃合金化處理之試片,(a)及(b)為AES分析之掃瞄影像,(c)、(d)及(e)為AES表面成分分析 72 圖5.14 傳統430℃合金化處理之TEM分析,此為其試片截面明視野像 72 圖5.15 傳統450℃熱處理,(a) (θ-2θ),(b) 低掠角XRD繞射分析 73 圖5.16 傳統450℃熱處理後經AES之分析結果,(a)含Si、Au、Be、及O之縱深分析圖,(b)將Si各別顯示,(c)將Au及Be各別顯示 75 圖5.17 傳統450℃合金化處理之試片,(a)及(b)為不同之放大比例,(c)、(d)及(e)為AES表面成分分析 78 圖5.18 傳統450℃合金化處理之TEM分析,此為其試片截面明視野像 79 圖5.19 傳統485℃熱處理,(a) (θ-2θ),(b) 低掠角XRD繞射分析 79 圖5.20 傳統485℃熱處理後之試片經AES之分析結果,(a)含Si、Au、Be、及O之縱深分析圖,(b)將Si各別顯示,(c)將Au及Be各別顯示 81 圖5.21 傳統485℃合金化處理之試片,(a)及(b)為不同之放大比例,(c)、(d)及(e)為AES表面成分分析 84 圖5.22 傳統485℃合金化處理之TEM分析:(a)為其縱面明視野影像,(b)為Au的擇區繞射圖,其晶帶軸方向為Z = [001],(c)為Si的擇區繞射圖,其晶帶軸方向為Z = [001] ,(d)為Au及Si重疊擇區繞射圖,其晶帶軸方向為Z = [001] 86 圖5.23 傳統485℃合金化處理之TEM分析:(a)為其縱面明視野影像,(b)為圖(a)中間黑色部份AuBe5的擇區繞射圖,其晶帶軸方向為Z = [233] 87 圖5.24 傳統520℃熱處理,(a) (θ-2θ),(b) 低掠角XRD繞射分析 88 圖5.25 傳統520℃熱處理後之試片經AES之分析結果,(a)含Si、Au、Be、及O之縱深分佈圖,(b)將Si各別顯示,(c)將Au及Be各別顯示 90 圖5.26 傳統520℃合金化處理之試片,(a)及(b)為不同之放大比例,(c)、(d)及(e)為AES表面成分分析 93 圖5.27 傳統520℃合金化處理之TEM分析:(a)為其縱面明視野影像,(b)為Si的擇區繞射圖,其晶帶軸方向為Z = [001],(c)為Au及Si的擇區繞射圖,其晶帶軸方向為Z = [001] 95 圖5.28 傳統520℃合金化處理之TEM分析:(a)為其截面明視野影像,(b)為Si的擇區繞射圖,其晶帶軸方向為Z = [111],(c)為高溫AuBe相的擇區繞射圖,其晶帶軸方向為Z = [011] 97 圖5.29 傳統520℃合金化處理之AES分析:(a)為其AES表面影像, (b)為表面AES成分分析結果,(c)為表面氧化層縱深分析 99 圖5.30 RTA400℃熱處理,(a) (θ-2θ),(b) 低掠角XRD繞射分析 100 圖5.31 RTA400℃熱處理後之試片經AES之分析結果,(a)含Si、Au、Be、及O之縱深分析圖,(b)將Si各別顯示,(c)將Au及Be各別顯示 102 圖5.32 RTA400℃合金化處理之試片,(a)及(b)為不同之放大比例,(c)及(d)為AES表面成分分析 104 圖5.33 RTA450℃熱處理,(a) (θ-2θ),(b) 低掠角XRD繞射分析 105 圖5.34 RTA450℃熱處理後之試片經AES之分析結果,(a)含Si、Au、Be、及O之縱深分佈圖,(b)將Si各別顯示,(c)將Au及Be各別顯示 107 圖5.35 RTA450℃合金化處理之試片,(a)及(b)為不同之放大比例,(c)及(d)為AES表面成分分析 109 圖5.36 RTA500℃熱處理,(a) (θ-2θ),(b) 低掠角XRD繞射分析 110 圖5.37 RTA500℃熱處理後之試片經AES之分析結果,(a)含Si、Au、Be、及O之縱深分析圖,(b)將Si各別顯示,(c)將Au及Be各別顯示 112 圖5.38 RTA500℃合金化處理之試片,(a)及(b)為不同之放大比例,(c)、(d)及(e)為AES表面成分分析 115 圖5.39 Au(Be)/Si經傳統管爐合金化處理後XRD之結果比較 117 圖5.40 Au(Be)/Si經RTA合金化處理後XRD之結果比較 119 附圖1 (a)金鈹,(b)金矽,(c)鈹矽,(d)鈹氧,(e)矽氧等二元合 金相圖.... 126 附圖2 (a)及(b)金,(c)鈹,(d)矽,(e)氧之歐傑電子動能分佈圖 129 附圖3 (a)及(b)矽基材,(c)金,(d)至(h)為金鈹,(i)至(p)為金矽化合物,(q)鈹,(r)氧化矽的JCPDS卡 138

    1. L. Hultman, A. Robertsson, and H. T. G. Hentzell, J. Appl. Phy. 62(9),364(1987)

    2. 吳文發,“金屬矽化物的研製”,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

    3. 谷善平,“新光電元件應用技術”,建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4. 林信力,“金(鈹)/磷化鎵(111)單晶片的合金化熱製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2004)。

    5. 瞿旻德,“金(鈹)/砷化鎵(100)晶片的薄膜結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2006)。

    6. 謝武霖,“金(鈹)/磷砷化鎵(100)晶片的薄膜結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2007)。

    7. 王漢聰,“金(鈹)及金(鈹)/砷化鎵之結晶結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2007)。

    8. 張民撰,“金(鈹)/氮化鎵晶片薄膜結構的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2007)。

    9. 張景學,“半導體製造技術”,文京出版 (1998)。

    10. H. Xiao, “Introduction to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 -logy”, Prentice Hall (2001).

    11. 賴一凡,“金薄膜與矽(100)與矽(111)之界面反應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2002)。

    12. 李正中,“薄膜光學與鍍膜技術”,藝軒圖書出版社 (1999)。

    13. 汪建民,“材料分析”,中國材料科學學會 (1998)。

    14. 吳泰伯,“X光繞射原理與材料結構分析”,中國材料科學學會 (1996)。

    15. “真空技術與應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精密儀器發展中心(2001)。

    16. 潘扶民,國科會儀器總覽1-4 (1998)。

    17. D. Briggs and M.P. Seah, “Practical Surface Analysis by Auger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John Wiley & Sons (1994).

    18. 陳力俊等,“材料電子顯微鏡學”,國科會精儀中心 (1997)。

    19. “Precision ion polishing system (PIPS)”, Gatan (200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