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卓宜彬
YI-PIN CHO
論文名稱: 全球化經濟下的華人文化創意品牌研究-以婚慶產業與喜帖婚卡為例
A Study of Chinese Cultural Creative Brands in a Global Economy as Exemplified by the Wedding Industry and Wedding Cards
指導教授: 柯志祥
Chih-Hsiang Ko
口試委員: 鄭金典
Jin-Dean Cheng
王鴻祥
Hung-Hsiang W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設計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3
中文關鍵詞: 全球化文化創意產業婚慶產業婚卡
外文關鍵詞: globalization,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wedding industry, wedding card
相關次數: 點閱:402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探討全球化市場經濟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相互影響。針對自創品牌與兩岸華人婚慶產業的自有品牌市場,藉由實地參展、個案訪談與深度研究,了解與婚慶產業有關的公家單位與婚慶周邊商品從業工作者,將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創意特質與品牌經營理念,融入婚慶市場與婚禮週邊商品,例如婚禮主持人、婚博會、新娘雜誌、喜糖盒、喜帖婚卡的後加工等的作法。以期讓與此產業相關的設計工作者,對於結合傳統中國文化的文化創意產業和婚慶市場,或是自有品牌的創造有更具體的認識。
經過跨個案的比較分析之後,對婚慶產業與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的關連性以及婚慶產業周邊商品現況研究,有以下的結論:文化創意產業與自創品牌企業或工作者,應及早體認並對兩岸華人的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環境進行研究,此舉將有助於把台灣與大陸的文化創意產業,推進與其他先進國家一較長短的世界舞台,也是兩岸自創品牌企業工作者,將藝術設計思維與能力,提昇至更高境界的新挑戰與新市場。融合中國設計元素,結合西方的行銷思維,利用文化差異,以現代化、國際化的詮釋方式,來傳達自創品牌的概念和作法,將是在兩岸,甚至國際上發展華人品牌成功的要素。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lobalized market economy and th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Exhibition attending, case studies and in-depth studies were used to examine self-brands of the cross-strait Chinese wedding industry. The purpose was to understand how governmental units and practitioners of the wedding industry combined Chinese traditional curtural/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brand management philosophy with the wedding market and wedding related products, such as wedding hosting, marriage fair, bride magazine, wedding candies packaging and post production of wedding cards. It was hoped that the result could provide designers of the wedding industry with a substanti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and the wedding market, or the creation of self-brands.
After cross-comparison of the cases, this study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dding industry and the cross-strait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edding-related products reach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and self-brand enterprises/ practitioners needed to understand and study in advance about the related environment of the cross-strait Chines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I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promote Taiwan and Mainland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to the world stage to compete with the other advanced countries. It was also a new challenge and a new market for cross-strait self-brand enterprises/ practitioners to promote design thinking and capability to a higher level. A successful element of developing Chinese brands in cross-strait or internationally would be to combine Chinese design elements with Western marketing think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communicate and interpret modernly and internationally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self-brands.

論文摘要 I Abstract II 圖表索引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4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1.4 研究架構與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2.1 全球化的世界經濟 7 2.1.1 全球化與文化經濟 9 2.1.2 全球化與台灣經濟發展 12 2.1.3 全球化與自創品牌 13 2.2 文化創意產業 15 2.2.1 文化藝術設計的行銷 18 2.2.2 文化創業永遠有新市場 19 2.3 品牌的價值 22 2.3.1 自有創意品牌的建立 22 2.3.2 華人市場的創意品牌競爭 25 2.3.3 自有創意品牌的成型與發展 26 2.4 華人的婚慶產業探討 29 2.4.1 台灣的婚慶市場概況 30 2.4.2 大陸的婚慶市場概況 31 2.4.3 台灣和大陸喜帖婚卡的市場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3.1 質化研究的意義 42 3.1.1 個案研究 43 3.1.2 深度訪談 44 3.2 研究步驟 45 3.2.1 文獻探討 45 3.2.2 訪談準備 45 3.2.3 訪談問卷內容設計 45 3.2.4 個案訪談 46 第四章 個案研究分析 49 4.1個案1-振豪科技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50 4.1.1個案背景 50 4.1.2品牌或業務歷史分析 50 4.1.3品牌發展策略或商品營運模式 51 4.1.4品牌或商品的文化創意研究 52 4.2個案2-上格印刷燙金廠 53 4.2.1 個案背景 53 4.2.2 品牌或業務歷史分析 53 4.2.3 品牌發展策略或商品營運模式 54 4.2.4 品牌或商品的文化創意研究 54 4.3 個案3-jeveux愛朵婚卡 55 4.3.1 個案背景 55 4.3.2 品牌或業務歷史分析 55 4.3.3 品牌發展策略或商品營運模式 56 4.3.4 品牌或商品的文化創意研究 58 4.4 個案4-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慶行業委員會 61 4.4.1 個案背景 61 4.4.2 品牌或業務歷史分析 61 4.4.3品牌發展策略或商品營運模式 62 4.4.4品牌或商品的文化創意研究 62 4.5 個案分析5-北京康寧婚慶禮儀公司 64 4.5.1 個案背景 64 4.5.2 品牌或業務歷史分析 64 4.5.3 品牌發展策略或商品營運模式 65 4.5.4 品牌或商品的文化創意研究 65 4.6 個案分析6-北京金海群島會展有限公司 67 4.6.1 個案背景 67 4.6.2 品牌或業務歷史分析 67 4.6.3 品牌發展策略或商品營運模式 68 4.6.4 品牌或商品的文化創意研究 69 4.7 個案分析7-婚典中國雜誌 71 4.7.1 個案背景 71 4.7.2 品牌或業務歷史分析 71 4.7.3 品牌發展策略或商品營運模式 72 4.7.4 品牌或商品的文化創意研究 72 4.8 個案8-Honeyhoney精緻喜糖盒 74 4.8.1 個案背景 74 4.8.2 品牌或業務歷史分析 74 4.8.3 品牌發展策略或商品營運模式 75 4.8.4 品牌或商品的文化創意研究 75 4.9 個案9-上海城隍廟小商品市場阿林喜舖 77 4.9.1 個案背景 77 4.9.2 品牌或業務歷史分析 77 4.9.3 品牌發展策略或商品營運模式 78 4.9.4 品牌或商品的文化創意研究 78 第五章 個案研究成果 79 5.1 個案品牌歷史分析 79 5.1.1 品牌的規劃 80 5.1.2 品牌與商品的定位 81 5.1.3 品牌的核心價值 81 5.1.4 品牌的行銷 82 5.2 全球化架構下個案品牌或商品的文化創意研究 83 5.2.1 品牌或商品營運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度 84 5.2.2 品牌或商品營運的文化視覺呈現 86 5.2.3 兩岸婚禮慶市場品牌或商品的文化創意策略 8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8 6.1 研究結論 88 6.1.1 發展全球化經濟架構的自創品牌 89 6.1.2 期待提高兩岸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能見度 89 6.1.3 可量化的品牌能見度商品是絕佳的品牌行銷通路 90 6.2 後續研究建議 93 6.2.1 長期關注兩岸華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93 6.2.2 後續研究兩岸華人文化創意產業方向建議 93 6.2.3 後續發展兩岸華人文化創意產業建議 94 6.2.4 將婚慶產業規劃為文化創意產業議題的可行性 95 參考文獻 96 附錄1:訪談問卷 100 附錄2:訪談逐字稿 103

(1) 川見充彥(2008)。從功能轉為服務導向的設計新概念。http://epaper.pchome. com.tw/archive。擷取日期:2008/05/07。
(2) 王寧、薛曉源(1998)。全球化與後殖民批評。北京:中央編譯。
(3) 王馨逸(2005)。樂當單身、頂客族?錢MONEY雜誌,3月號。
(4) 王俐容(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創刊號:頁169-195。
(5) 文建會(2007)。http://cci.cca.gov.tw/page/p_02.php。截取日期:2007/11/10。
(6) 今生非凡部落格(2005)。台灣結婚市場的消費者行為。http://www.tfdc.com.tw/ 1836/sablog/index.php?action=show&id=9。截取日期:2007/11/10。
(7) 中國婚博會結婚產業調查統計中心(2007)。中國結婚產業發展調查報告。北京:中國國際婚博會全國結婚產業調查統計中心。
(8) 朱濱祥(2005)。文化創意產業品牌行銷模式之研究-以法蘭瓷為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9) 吳惠林(2002)。完美大未來-全球化機遇與挑戰。台北:商周。
(10) 吳貞儀(2007)。台灣文化創意產業之國際化策略-以法藍瓷、雲門舞集、霹靂布袋戲為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專班碩士論文。
(11) 李玉倩(2006)。台灣地區年輕世代婚姻與幸福感之研究:1992-2005。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12) 余嵐茵(2006)。自創品牌策略與價值創新模式對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以台商佈局中國大陸文化創意產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呂克明(2007)。創業管理。台北:學貫。
(14) 林一真(1993)。婚姻的選擇。載於晏涵文等主編,婚姻生活與生涯發展(頁101-110)。台北:宇宙光。
(15) 林夏旻(2005)。探討世代、生活型態及文化價值觀差異對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產品購買行為之影響。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林建男(2006)。品牌聯盟對認知價值與顧客忠誠度的影響-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花建、巫志南、郭潔捐、王國榮、吳文娟(2006)。文化+創意=財富2.0版。台北:紅螞蟻圖書。
(18)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19) 洪佳君(2002)。全球與在地的對話:台中市都市規劃的空間想像。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洪鎌德(2005)。全球新趨勢。台北:麥田。
(21) 姚子龍(2002)。台商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時機與模式之研究-以台商食品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徐偉傑(1999)。台灣資訊產業發展的全球化與在地條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23) 徐中孟(2007)。文化大商機。台北:理財文化。
(24) 許士軍(1990)。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25) 許信良(2002)。完美大未來-全球化機遇與挑戰。台北:商周。
(26) 陳育平(2007)。原鄉時尚:八倍速驅動創意經濟。台北:天下雜誌。
(27) 陳珮馨(2005)。美感經驗、創造消費需求。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 FINANCE/FIN11/3031061.shtml。截取日期:2005/11/28。
(28) 陳曉歐(2006)。以婚紗產業為例探討文化創意事業產業化關鍵成功因素。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論文。
(29) 張世鵬、殷敘彝編譯(1998)。全球化時代的資本主義。北京:中央編譯。
(30) 張淑婷(2004)。以化妝品產業探討影響品牌知識之因素及其對品牌忠誠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1) 張世賢(2006)。中國婚慶產業企業品牌化建設。http://www.cnylsj.com/Article/new1 /200603/826.html。截取日期:2008/05/12。
(32)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33)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34) 黃映瑀(2004)。體驗行銷、體驗價值、顧客滿意、品牌形象與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35) 黃耀堂(2006)。民生報。http://udn.com/msd/。截取日期2006/01/15。
(36) 黃智銘(2007)。中時電子報。http://tech.chinatimes.com/。截取日期2008/05/25。
(37) 葉孝忠(2007)。亞洲風格時代:新加坡.曼谷.香港3城市創意產業的崛起vs.11位設計師的創意之路。台北:田園城市。
(38) 楊榮貴(1996)。企業模型化與業務領域分析之個案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9) 楊瑪利、王一芝(2006)。全球必修杜拜學。遠見雜誌,6月號。
(40) 維基百科(2008)。http://zh.wikipedia.org。中華文化/喜帖。截取日期:2008/05/25。
(41)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42) 劉維公(2004)。文化產業的時代意義。載於方雯玲主編,視覺藝術:從在地到全球的人文產業思考(頁4-17)。台北:典藏。
(43) 劉曉蓉(2006)。文化產業發展成文化創意產業之特性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4) 鄭秀得(2004)。訂做一個幸福-談婚前教育的重要與內涵。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8。
(45) 盧思岳(2005)。社區產業的現狀/特色(課題分析)與解決/發展策略。南區木棉花社造講堂課程資料,頁54-59。
(46) 薛保瑕、孫華翔、吳漢中、吳品萱、林舒、楊文豪、連振佑、沈伯承、鄭智偉(2002)。文化創意產業概況分析調查。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47) 羅淑宜(2006)。網路平台行銷文化創意產業之研究-以視覺藝術產業、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為核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48) 嚴長壽(2006)。我所看見的未來。台北:天下文化。
(49) 蘭麗娟(2005)。DIT(台灣原創設計)讓台灣企業翻身。天下雜誌,8月號。
(50) Aaker, D. A. (1996). Building strong brand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51) Cameron, J.(2007),齊立文譯。這小子,讓川普讚嘆!21歲、12家公司,帶種世代的創業法則。台北:先覺。
(52) Cordellier, S.(2004),黃馨慧譯。全球新趨勢。台北:麥田。
(53) Dormer, P.(1999),徐小燕校對。1945年後的設計運動。台北:龍辰。
(54) Friedman, T. L.(2005),楊振富、潘勛譯。世界是平的。台北:雅言文化。
(55) Gobe, M.(2001),辛巴譯。高感性品牌行銷。台北:藍鯨。
(56) Hampdn-Turner, C. & Trompenaars, A.(2004),徐聯恩譯。全球七大富邦。台北:智庫文化。
(57) Lindolf, T. R . (1995).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London: Sage.
(58) Marshall, C. & Rossman, B. G. (1999).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London: Sage.
(59) Morrison, A. M.(1999),王昭正譯。餐旅服務業與觀光行銷。台北:弘智。
(60) Patton, M. Q. (1999). 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61) Pine II, B. J. & Gilmore, J. H.(2003),夏業良、魯煒譯。體驗經濟時代。台北:經濟新潮社。
(62) Stiglitz, J. E.(2007),黃孝如譯。世界的另一種可能-破解全球化難題的經濟預告。台北:天下文化。
(63) Strauss, A. & Corbin, J. (1990). Basic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 & techniques. Newsbury Park, CA: Sage.
(64)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1997).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5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65) Wolf, M. J.(2000),汪睿祥譯。無所不在-娛樂經濟大未來。台北:中國生產力。
(66) Wolf, M. J.(2006),李璞良譯。新世界藍圖-全球化為什麼有效。台北:早安財經。
(67) Zakaria, F. (2008). The rise of the rest. Newsweek. 2008/5/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