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參考文獻 [1]卞獨敏(2006),應用專利與非專利文獻建構競爭情報分析模式—以人工腎臟技術發展為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王靜音(2007),生物辨識技術專利資訊分析,臺灣大學/圖書館資訊學系碩士論文。 [3]李建樂(2007),Eink公司在軟性顯示器的技術、專利佈局及事業發展策略之研究,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4]李樂樺、林家興(2009),多彩/可撓曲/反應速度力求突破電子紙應用商機無限,新電子科技雜誌,12月號,頁37-42。 [5]宋宜珊(2010),高相關性引用與相關而未被引專利之發掘─以書目耦合與共被引為依據,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林智堅(2007),從專利分析探討電子紙顯示器之技術發展趨勢,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林雍智(2010),電子紙產業技術創新與應用之研究,台北科技大學/機電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 [8]林佳芸(2011),電子紙顯示器產業未來發展策略之研究,中山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9]林螢瑄(2004),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相關技術之專利計量研究,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0]林嘉葦(2007),CHI專利指標與高科技產業股票報酬之關聯性探討-以台灣半導體產業和電腦周邊及零組件產業為例,元智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1]林岱瑩(2011),以專利指標評選軟性顯示器協同研發夥伴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胡釗維、鄭呈皇、鄭凱達(2009),電子書大商機,商業週刊第1135期,第94-108頁。 [13]胡惠傑(2006),應用修正引用數於優質專利指標之研究,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4]柏德葳(2005),電子紙顯示技術與產業現況,拓墣產業研究所焦點報告No.5 Flat Panel Display,2005/12/01。 [15]柏德葳(2006),電子紙顯示器市埸的春天即將來臨,拓墣產業研究所焦點報告No.8 Mid-Small Area Display Panel,2006/7/12。 [16]柏德葳(2007),電子紙產品應用與未來發展趨勢,拓墣產業研究所焦點報告No.8 Mid-Small Area Display Panel,2007/8/22。 [17]陳有全(2004),未來報紙的發展-台灣報業應用電子紙之研究,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8]陳穎重(2008),間接引證資料於專利指標的運用─間接被引證次數對企業價值影響之研究,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9]陳達仁、黃慕萱(2002),專利資訊與專利檢索,台北,文華圖書有限公司。 [20]陳淑美(2003),電子紙(E-Paper)之新興應用趨勢與廠商現況,拓墣產業研究所電子週報,光電顯示器No.42。 [21]陳達仁、張瀚文、黃慕萱、傅豐誠(2005),由專利技術分布看台灣重點經濟產業之發展歷程,科學管理學刊,10(1),頁43-72。 [22]陳達仁、黃慕萱(2009),專利資訊檢索、分析與策略,台北,華泰文化。 [23]黃正宇(2007),專利計量表現衡量:具動態修正引用期間之被引用率分析指標,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4]郭力賓(2004),專利指標於工程領域之整合應用研究,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5]粘正勳、邱聞鋒(2004),介電泳動─承先啟後的奈米操縱術,物理雙月刊(廿三卷六期)2004/6。 [26]梁峻齊(2008),台灣地區專利指標應用之研究,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7]游昀禎(2010),電子書閱讀器上游廠商之專利分析,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8]張景華(2008),專利文獻、資料庫及軟體之創新指標研究,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碩士論文。 [29]楊育瑞(2008),運用專利組合指標探勘企業的技術優勢-以觸控式面板業為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30]鄒嘉駿(2010),辨識E-INK核心技術能力與技術類別的交互影響關係:以專利分析的觀點,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31]蔡旺佑(2010),台灣發展電子紙產業之個案研究,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2]潘治良(2006),專利之品質與價值評量方法—以TFT-LCD產業為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3]劉鈞瑋(2010),電子紙產業的發展與關鍵成功因素之分析,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4]劉國讚(2011),專利權範圍之解釋與侵害,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35]賴維瑩(2010),預測手機內建微投影模組技術發展趨勢,交通大學/理學院應用科技學程碩士論文。 [36]賴榮哲(2002),專利分析總論,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37]賴奎魁、張善斌(2004),「建構商業方法技術擴散模式-整合專利引證及貝式模式」,科技管理學刊,9(1),頁1-34。 [38]賴奎魁、吳曉君、張善斌(2005),「建立產業專利分類系統-共同引証分析的觀點」,管理學報,22(2),頁261-277。 [39]簡兆良(2009),專利資產評估研究,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參考文獻 [1]Breitzman, and F. Narin, (200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oosing a Stock Portfolio, Based on Patent Indicators”, United States Patent, 6175824. [2]Ernst, H. (1995), “Patenting strategies in the Germa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firm performance”, Technovation, 154, p225-240. [3]Ernst, H. (1998), “Patent portfolio for strategic R&D planning”,.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15, p279-308. [4]Hall, B. H., Adam, B. J., & Trajtenberg, M. (2000), “Market value and patent citations: A First Look”, NBER Working Paper W7741. [5]Hall, B. H., A. B. Jaffe, and M. Trajtenberg, (2001), “The NBER Patent Citation Data File: Lessons, Insights and Methodological Tools”, NBER Working Paper 8498. [6]Hall, B.H., A. Jaffe, and Trajtenberg, M. (2001), “The NBER patent citation data file: Lessons, insight,methodological tools”, NBER Working Paper, No.8498. [7]Jonathan A. Barney, (2001), “Comparative Patent Quality Analysis” p6~14. [8]Lerner, Josh, (1994), “The Importance of Patent Scope: An Empirical Analysis”,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5, p319. [9]Lanjouw, J. O., & Schankerman, M. (1999), “The Quality of Ideas: Measuring Innovation with Multiple Indicators” (NBER Working Paper W7345). [10]Pavitt, K. and Soete, L. (1980), “Innovative Activities and Export Share:Some Comparisons between Industries and Countries,” in K. Pavitt, ed,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British Economic Performance, London, Macmillan. [11]Trajtenberg, M., A. Jaffe, and R. Henderson, (1997), “University versus Corporate patents: A window on the business of invention”,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5(1), p19-50. [12]Zhen, D., Baruch, L., & Francis, N. (1999),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predictors of stock performance”,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55(3), p20-32.
網路參考文獻 [1]何世湧(2009/6/20),電子書未來發展趨勢,工研院電子報第9806期,2011/10/15,取自:http://edm.itri.org.tw/enews/epaper/9806/ c01.htm [2]拓墣產業專欄-電子紙顯示技術與產業現況(2006/4),《半導體科技.先進封裝與測試》雜誌,2011/10/15,取自:http://ssttpro. acesuppliers.com/meg/meg_1_3573565112006136314719198_7161.html [3]拓墣:台灣將在全球電子紙產業佔據舉足輕重地位(2009/9/2),電子工程專輯,2011/10/15,取自:http://www.eettaiwan.com/ART_ 8800582879_480702_NT_923e3c9b.HTM [4]拓墣:電子紙產值大躍昇 電子書率先引爆(2009/9/2),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公會電子報第86期,2011/10/15,取自:http:// www.teema.org.tw/epaper/20090902/industrial003.html [5]專利地圖(無日期),維基百科,2012/03/23,取自:http://zh. wikipedia.org/wiki/%E5%B0%88%E5%88%A9%E5%9C%B0%E5%9C%96 [6]陳淑美(2003/5/1),『電子紙之新興應用趨勢與廠商現況』,拓墣產業研究所週報,2011/10/15,取自:http://203.66.161.5/document/ mic_digi/Topology/report_topology/Optical/2003/030501epaper.pdf [7]張郁培、羅國隆、鄭惟元(2009/3),低耗能需求殷切 反射式顯示器展露鋒芒,新電子科技雜誌,2011/12/01,取自:http://www. mem.com.tw/article_content.asp?sn=0903260007 [8]楊瓊蘭、嚴巧珍、林姿吟(2011/10/6),電子紙的歷程與現況-電子紙系列報導,國科會科技新聞寫作班深度報導,2012/02/01,取自:http://pansci.tw/archives/7960 [9]電子紙之新興應用趨勢與廠商現況(2003/5/1),拓墣產業研究所週報,2011/10/15,取自:http://203.66.161.5/document/mic_digi/ Topology/report_topology/Optical/2003/030501epaper.pdf [10]電子紙專利分析全文(2009/12),工研院委託MAPPGLOBAL IP STRATEGY SERVICE & CO.,LTD.所作的產業分析報告,2011/08/01,取自:http://ir.lib.ksu.edu.tw/dspace/bitstream/9876 54321/10752/15/K%E9%9B%BB%E5%AD%90%E7%B4%99%E5%B0%88%E5%88%A9%E5%88%86%E6%9E%90%E5%A0%B1%E5%91%8A_%E5%8F%83%E8%80%83%E7%89%88.pdf [11]蔡淵智、王以靚、辛哲宏(2008/9/26),電泳式電子紙的技術發展與應用,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09/13,取自:http://www.display-all.com/news/news_detail.php?language_page=taiwan&button=news&adtype=news_ptech&cate=tech&serial=9959&check_o=23347 [12]劉致中(2010/9/20),全球印刷顯示器產品的市場與印刷製程發展趨勢,ITIS產業資訊服務網,2011/08/17,取自:http://www2 .itis.org.tw/netreport/NetReport_Detail.aspx?rpno=685939201 [13]David(2005/8/24),Eink電子紙技術與專利佈局探索,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資訊服務處/科技產業資訊室,2012/08/01,取自:http://iknow.stpi.org.tw/Post/ Read. aspx?PostID=3210 [14]DIGITIMES企劃(2010/6/17),電子書閱讀器顯示技術應用趨勢,行動技術暨電子書專輯,2011/08/01,取自:http://www.digitimes. 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id=0000187466_M433VKQ97IKFES5TG7XYQ&cat=6 [15]ElectronicInk的技術發展與產品應用(2001/9/1),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工研院電子研究所,2012/03/01,取自:http://140. 135.41.13/itdb/eBookShow.asp?sno=269 [16]Eink公司網站,2011/08/01,取自:http://tw.eink.com/index.html [17]Epson與EInk共同發表最新彩色電子紙顯示器控制器IC【新聞稿】(2010/5/27),Epson網站,2012/04/17,取自:http://www.epson. com.tw/UpLoadFiles/News/20100527.pdf [18]IpIQ,Patent portfolio indicators,2011/11/30,取自:http:// www.patentboard.com/OurServices/DataResearchServices/IndustryScoreca%20rds/tabid/75/Default.aspx [19]Kyle(2010/4/27),2014年電子教科書市場規模將達10億美元,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資訊服務處科技產業資訊室,2012/04/17,取自:http://cdnet.stpi.org.tw/ techroom/ market/ee/2010/ee_10_00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