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慶君
Ching-Gion Hsu
論文名稱: 企業策略性併購動機與經營策略之成功關鍵因素探討-以F公司為例
Investigation of Successfu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Business Strategies–A Case Study of F Technology Group
指導教授: 周碩彥
Shuo-Yan Chou
口試委員: 喻奉天
Vincent F. Yu
游慧光
Tiffany Hui-Kuang Y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工業管理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8
中文關鍵詞: 策略性併購策略競爭優勢成本優勢商業模式
外文關鍵詞: Business Madel
相關次數: 點閱:360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為維持事業體的競爭優勢,多數大型企業廣泛運用併購策略取得關鍵成功因素。而「F科技集團」無疑的是台灣最重要的國際型企業之一,從電子專業代工,歷經多次策略性併購、組織變革,目前積極轉型為整合、創新、設計、製造的電子服務業者,因應未來科技趨勢,該集團建構8屏1網1雲跨平台智慧應用,上下游垂直延伸,積極轉型佈局銷售通路市場。
    本研究對F科技集團策略性併購之個案探討後,歸納出投資併購的成功關鍵因素如下:
    1.「併購動機與效益」:以F公司與日本S公司合作案為例,由於兩方的動機不同所以追求的成果也不一,F公司為強化面板技術,而日本S公司需提高生產稼動率及增資以解決負債問題。以目前的發展來說,雙方均取得一定程度的併購效應。
    2.「內部整合」對營運績效之影響:組織文化方面,因國情和企業文化差異,易造成文化管理的困難程度。組織管理方面,過去該集團所主導的大型併購單位均屬於生產製造單位,故併購後的適應磨合期相對較短且較易達成組織管理的目標。品牌整合方面,就過去該集團與國際品牌大廠的投資併購案(NOKIA機殼廠、Motorola墨西哥廠、SONY斯洛伐克廠、SHARP十代面板廠等,詳見表4.3 所示)而言,該集團非以品牌經營為主要營運項目,因此並無太多問題。財務管理方面,早期從NOKIA機殼廠到SONY斯洛伐克廠投資併購案,均成功受惠於併購案的綜效而切入主要客戶的市場,帶給集團成長獲利;而SHARP十代面板廠的投資案,因併購談判未正式結束因此無法進行財務長期效應的妄自預測與分析。
    3.「外部環境」對營運績效之影響,以對日本S公司投資併購案出於關鍵技術與競爭優勢為主要動機,新進入者威脅與替代品威脅方面,F公司因取得大型面板的產能與切割技術,加上原有光電部門的相關競爭優勢,因此該集團短時間內暫無此類型之威脅。供應商議價能實方面,完成併購後,F公司對於各類面板均有相關集團於內部公司進行供應,因此具有價格的最佳優勢。顧客者議價能實力方面,此次併購案未涉及到終端消費者產品等相關議題,故本研究未有此類議題的相關分析。產業內其他競爭者間對抗強度方面,藉由此併購案,該集團填補在大型面板的製造與技術能力的缺口,也加強了競爭優勢。


    The international Merges & Acquisition (M&A) is one of necessary strategies for an enterprise sustainable operation. In this case, Foxconn Technology Group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in Taiwan. Foxconn has wend through many times of their original OEM business model and the M&A. Now, they consolidate IIDM、8-screens&1-network&1-cloud strategies、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set up the sales channels aggressively.
    After study, some key successful factors were found as following,
    1. The motivation and benefits for M&A: Both Foxconn and SHARP had the minimum achievement.
    2.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ffect to 「internal integration」:Difficulty of the internal culture integration since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and national culture. For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the results of past acquisitions are manufactures, so the run-in period after the M&A is short and easier to reach the goals. For the brand integration, since consumer brand development is not Foxconn’s main business. Thus, brand integration is not an issue. As for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Foxconn were able to acquire the business group up. But for acquiring SHARP 10thG display factory case, no much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since the formal result is not official confirmed yet.
    3.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ffect for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acquiring SHARP 10thG display factory case study). As for the threat of new entrants and substitutes, Foxconn prevented the threat of breakthrough development in other panel competitors since they obtains large size panel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cutting technology, together with the origi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Innolux. As for suppliers bargaining power, after the M&A, Foxconn has various types of panel internal suppliers, so it has the best price advantage. For bargaining power of buyers, the case study does not involve since there is no acquisition about end-consumer-product recommendations neither. As for the strength of competitive rivalry, Foxconn not only to fulfil in a large panel manufacturing capacity and technology gap with M&A, but also strengthene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摘要 ABSTRACT 誌謝 目錄 表目錄 圖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背景 1.2 研究流程與架構 1.2.1 研究流程 1.2.2 研究架構 1.2.3 研究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併購理論 2.1.1 併購之定義 2.1.2 併購之類型 2.1.3 併購之對價關係 2.1.4 企業併購流程 2.1.5 策略性併購之動機理論 2.2 策略管理理論 2.2.1 策略管理之定義 2.2.2 企業成長策略 2.2.3 企業競爭策略與五力分析 2.3 產品組合與產品生命週期理論 2.3.1 BCG矩陣(Growth–share matrix) 2.3.2 產品生命週期管理 2.4 SWOT分析 2.4.1 SWOT之定義 2.4.2 SWOT與五力分析 2.5 企業商業模式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3.1 個案研究法 3.2 個案訪談 第四章 研究實證與結果分析 4.1 個案公司現況簡介-F科技集團 4.1.1 F公司成長策略 4.1.2 F集團某行動裝置子集團之概況 4.2 F公司之商業模式 4.2.1 全球電子代工之商業模式 4.2.2 F公司代工商業模式之創新 4.2.3 F公司策略性併購創造成本優勢 4.2.4 F公司策略性併購創造競爭優勢 4.3 F公司的轉型與挑戰 4.3.1 F公司競爭力分析 4.3.2 F公司策略性轉型之動機 4.3.3 F公司策略性轉型之發展 4.3.4 F公司轉型之策略與挑戰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研究結論 5.2 研究建議 參考文獻

    一、英文文獻:
    1. Ansoff, H. I. (1965), Corporate Strategy, New York: McGraw-Hill。
    2. Baghai, M.A., Coley, S.C. & White, D. (1999). “Turning Capabilities Into Advantages. “The McKinsey Quarterly, 1999, No.1.
    3. Devlin G. (1991).”Diversification: A Redundant Strategic Option”, European Managerment Journal, Vol.9 lss.1, page 76。
    4. Ghemawat, P. (2007). “Managing Differences: The Central Challenge of Global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5(3)。
    5. Hax, A.C., Majluf, N.S. (1991). “The strategy Concept and Process: A Pragmatic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6. Meyer, C. & Kirby, J. (2012). “Runaway Capitalis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Feb 2012, Vol.90 Iss.1/2。
    7. Mohr, J.J., and Sohi, R.S., 1995. Communication Flows in Distribution Channels: Impact on Assessments of Communication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Retailing 71(4)。
    8. Moore, G.A. (2004). “Darwin and the Demon: Innovating Within Established Enterpris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9. Pearce, Robinson,STRATEGIC MANAGEMENT: FORMULATION、IMPLEMENTATION & CONTROL,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12th Revised edition,2011。
    10. Prahalad, C.K. & Hamel, 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90。
    11. Proter, M.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Free Press.。
    12. Porter, M.E. (2008).”The Five Competitive Forces That Shape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6(1)。
    13. Prahalad, C.K. & Hamel, 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90。
    14. Sywotzky, A.J., Morrison, D.J. & Moser, T. (1999). “Profit Patterns: 30Ways to Anticipate and Profit from Strategic Forces Reshaping Your Business,” Crown Business。
    二、中文文獻:
    1. 王絃如(2011),論企業併購訊息之揭露時點和內容─分別從「盡職調查評估」和「獨立專家制度」之觀點切入,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 呂明美(2012),企業策略性併購之法律分析及個案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吳曉萍(2011),企業併購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4. 陳則銘(2004),企業併購之相關智慧財產管理策略噢法律規劃研究-以併購美國高科技公司時之專利查核評估探微,國立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4。
    5. 葉舜瑋(2011),企業海外投資成長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6. 應國卿(1992),「我國企業國際併購之失敗因素研究」,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7. 王志誠,企業組織再造法制,元照,2005年11月。
    8. 司徒達賢,策略管理新論: 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台北: 致勝文化、2010年8月,頁168。
    9. 吳清文(譯),管理會計:規劃、控制與決策觀念,台灣西書,1990年6月,頁21(Ray H. Garrison原著)。
    10. 李田樹、李芳齡譯(2007),蓋瑞哈默爾、啟動革命,天下遠見出版,原著出版年份:2000年。
    11. 李明軒、邱如美(譯)、競爭優勢(上)、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2010年3月,頁81,原文參閱Michael E. Por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12. 何宛芳、陳德武,鴻海精密電子書與通路分進啟動6C大戰略,數位時代第193期,2010年6月。
    13. 林麗冠譯(2007),Mark Johnson著,白地策略:打造無法模仿的市場新規則,天下遠見出版。
    14. 周延鵬,智慧財產:全球行銷獲利聖經,天下雜誌,2010年2月刊,頁29。
    15. 洪啟仁,企業併購交易指南,安侯企管,2008年11月。
    16. 張殿文,虎與狐 : 郭台銘的全球競爭策略,台北: 天下雜誌,2008年8月。
    17. 湯明哲,策略精論進階篇,台北: 旗標出版,2011年6月。
    18. 郭台銘(2005),十年標竿演講,台北: 天下雜誌。
    19. 葉秋英、吳志光,論企業併購法下收購類型之適用,月旦法學雜誌,第94期,2003年3月。
    20. 盧希鵬,網路行銷:連結經濟下的社交網路數位革命,雙葉書廊,2010年10月,頁86。
    21. 賴英照,公開收購的法律規範,金融風險管理季刊,民國94年6月,第1卷、第2期。
    22. 顏憶茹、張淳智,物流管理:原理、方法與實例,台北、前程文化出版,2005年8月。
    23. 公開收購公開發行公司有價證券管理辦法。
    24. 企業併購法。
    25. 證券交易法。
    三、網路媒體:
    1. MBA智庫百科:http://mops.twse.com.tw/mops/web/index
    2. Money DJ理財網:http://www.moneydj.com/
    3. 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mops.twse.com.tw/mops/web/index
    4. 中時電子報官方網站:http://www.chinatimes.com/
    5.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6. 科技產業資訊室:http://iknow.stpi.narl.org.tw/Default.aspx
    7. 夏普官方網站:http://www.sharp.com.tw/
    8.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官方網站:http://www.npf.org.tw/
    9. 富智康國際官方網站:http://www.fih-foxconn.com/
    10. 群創光電官方網站:http://www.innolux.com/
    11. 鴻海集團官方網站:http://www.foxconn.com.tw/
    12. 經濟日報官方網站:http://edn.udn.com/search.jsp
    13. 電子時報DIGITIMES:http://www.digitimes.com.tw/
    14. 維基百科官方網站:http://zh.wikipedia.org/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19/07/01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