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譆琳
Wang,Xi-Lin
論文名稱: 嘉義市北社尾聚落的發展與變遷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Beishewei settlement in Chiayi City of Taiwan
指導教授: 王惠君
Huey-Jiun Wang
口試委員: 杜功仁
邱奕旭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建築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2
中文關鍵詞: 嘉義市北社尾聚落發展明清時期日治時期都市計畫
外文關鍵詞: Beishewei, Chiayi City, settlement development,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urban planning
相關次數: 點閱:29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早期漢人來臺灣拓荒開墾的聚落主要集中在嘉雲南平原,而嘉義則是臺灣最早建城的城市之一。北社尾地區在清朝康熙年間已經有開墾形成的聚落,並經歷了幾次朝代的更迭,至今已有超過三百多年的歷史。根據日本籍地理學者富田芳郎的研究,臺灣早期的聚落主要可以分為北部地區和南部地區。北部地區以分散的散村形式為主,而南部地區則以一村之內集居著許多同姓家族的集村型聚落為主。
臺灣的農業聚落大多是漢人開墾後所形成的,這些聚落的選址受到原本地形、自然環境包括地形平緩、地理位置和取水條件等重要因素。自然環境的水源是聚落的持續發展首要考慮的因素,對於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都是不可或缺的要件。聚落的形成受到當地地紋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社會上多種因素的影響,並且與地形、地理位置和水源使用條件等有關。這些特點對聚落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性。聚落的形成受到天時和地利的影響,包括氣候、地形、地理位置等自然要素,以及社會、經濟、文化等人文要素。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響了聚落的建立和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聚落可能經歷人口增減、建築擴張、社會組織變化等變化,這些變化反映了歷史上的演變過程。
嘉義市北社尾地區是以農業和聚落形式作為基礎,透過研究聚落相關的綜合因素,展現了過去歲月中聚落的形成,以及聚落的型態和現今演變。在自然環境和人文背景上,歷史上的演變過程可能產生許多重要的變化元素。聚落是中國閩南地區移民台灣後形成的人文歷史景觀,它是氣候、地理位置相互作用下時間、空間的產物。嘉義市北社尾聚落作為研究對象,希望全面探討其過程、農業生產以及聚落在都市發展中的狀況。
北社尾聚落在時間和空間上具有其獨特的基本特色,並且經歷了明末清初時代、日治時代、光復後時代至今日的演變出自己風采。這使得北社尾聚落成為少數能夠保留過去時代特色的聚落之一。通過研究聚落的形成和演變,我們可以深入了解聚落在過去的面貌和特徵變化,以及對當地環境和社會因素的影響,並在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這樣的研究有助於重新理解北社尾聚落的活動空間及保存和傳承聚落的文化價值,聚落研究可能在學術上相對較少,被視為一個相對未開發的領域,可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並填補聚落研究中的缺失部分,這樣的研究以支持聚落地區保存文化知識和價值的發展。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Beishewei settlement in Chiayi City of Taiwan
The early Han Chinese settlements that came to Taiwan for pioneering and cultivation were primarily concentrated in the Jia-Yun-Nan Plain, and Chiayi was one of the earliest established cities in Taiwan. The Beishewei area had already developed settlements during the Kangxi reign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it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dynastic changes. It has a history of over three hundred year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Japanese geographer Yoshio Tomoda, the early settlements in Taiwan can be primarily divided into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regions. In the northern region, the settlements wer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dispersed hamlets. In contrast, the southern region consisted predominantly of clustered villages where many families of the same surname lived together.
Most of the agricultural settlements in Taiwan were formed after the Han people reclaimed land. The site selection of these settlements was influenced by important factors such as the original topography, natur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flat. topography,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water intake conditions. The water source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the primary consider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ettlement, and it is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esidents' life. The formation of settlements is affected b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factors of the local landform area, and is related to topography,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water use conditions.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importan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ettlements. The formation of settlements is influenced by climate and location, including natural factors such as climate, topography,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as well as human factors such as society, economy, and culture. These factors interact to affect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ettlements. Over time, settlements may undergo changes such as population increases and decreases, architectural expansion, and changes in social organization that reflect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 Beishewei area of Chiayi City is based on the form of agriculture and settlements. Through the study of comprehensive factors related to settlements, it shows the formation of settlements in the past years, as well as the types of settlements and their current evolution.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backgrou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in history may produce many important elements of change.Settlement is a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landscape formed after the migration of southern Fujian to Taiwan. It is the product of time and space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climate and location.
Taking Beishewei settlement in Chiayi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 is hoped to comprehensively discuss its proces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settlement status in urban development. The Beishewei settlement has its unique basic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time and space, and has 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 of its own style from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era, the post-Liberation era to today. This makes Beishewei settlement one of the few settlements that can ret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st era. By studying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ettlements, we can gain insight into the changes in the appear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ttlements in the past,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loc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factors, and the role they played in history. Such research helps to re-understand the activity space of the Beishewei settlement and the cultural value of preserving and inheriting the settlement. Settlement research may be relatively rare in academics, and it is regarded as a relatively undeveloped field that can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materials , and to fill in the missing pieces in settlement studies that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knowledge and values preserved in settlement areas.

目 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vi 圖目錄--------------------------------------------------------------------vii 表目錄------------------------------------------------------------------- x 照片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界定---------------------------------------------------------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6 第二章 北社尾的自然環境與人文背景------------------------------------12 第一節 嘉義市北社尾的地理環境-----------------------------------------12 第二節 北社尾陂---------------------------------------------------------------17 第三節 北社尾地區的農業發展--------------------------------------------23 第四節 小結-----------------------------------------------------------------27 第三章 明清時代的北社尾聚落(1621-1894)------------------------28 第一節 北社尾的聚落初始建置--------------------------------------------29 第二節 北社尾的王姓宗祠、蕭姓宗祠----------------------------------39 第三節 北社尾聚落居民建築物--------------------------------------------60 第四節 宗教文化的玄天上帝及保生大帝-------------------------------65 第五節 小 結----------------------------------------------------------------73 第四章 日治初期的北社尾聚落(1895-1945)------------------------75 第一節 北社尾產業-稻米及甘蔗-------------------------------------------78 第二節 交通建設鐵路與北社尾發展--------------------------------------86 第三節 教育設施之北園國小建立-----------------------------------------92 第四節 日式建築物-水樓及日式建築物----------------------------------98 第五節 小結-----------------------------------------------------------------107 第五章 二次大戰之後的北社尾(1946-1982)--------------------------109 第一節 區域經濟產業變化---------------------------------------------------114 第二節 台糖鐵路停駛與廢除-----------------------------------------------120 第三節 王姓宗祠之公田地後代子孫輪流耕種-----------------------124 第四節 北社尾的宗教文化之傳承---------------------------------------133 第五節 北社尾的公共設施-消失的陂與地方建設-------------------143 第六節 小結--------------------------------------------------------------------162 第六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 ------------------------------------------------------167 第一節 結論--------------------------------------------------------------------167 第二節 後續研究---------------------------------------------------------------169 參考書目 --------------------------------------------------------------------------171

【學位論文與中文期刊、專書】
臺灣新聞社編輯,《臺灣糖業年鑑》,(1920)。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 遠流, 1962。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府輿圖纂要》,台灣文獻叢刊第一零八種, 1963 年。
謝石城、陳俊良,《台灣省嘉義縣市寺廟大觀》,文獻出版社,1964年。
賴子清,《嘉義縣志.土地志》,嘉義:嘉義縣文獻委員會,1967年。
莊英章,《台灣漢人宗族發展的若干問題-寺廟宗祠與竹山的墾殖型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期,1974年。
莊英章,《社寮農村的經濟發展與家族結構的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1期,1976年春季。
胡振洲,《聚落地理學》,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77年12月。
鐘華操,《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年。
陳其南,《清代台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9期,1980年春。
嘉義縣政府,《嘉義縣志卷二人民志》,1980年8月1日。
陳芳惠,《村落地理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4年。
蔡淵洯,《光復後台灣地區有關清代台灣社會史研究的檢討》,思與言雜誌社,第23卷第1期,1985年5月。
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之16,1986年。
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武陵出版社, 1987年。
石萬壽,《嘉義市史蹟專輯》,嘉義市政府,1989年。
柯志明,《所謂的米糖相剋問題 – 日據台灣殖民發展研究的再思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89年。
石萬壽《明鄭時期臺灣漢人的墾殖》,臺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成功大學歷史系,1990年。
石萬壽:《台灣的糖業》,臺灣史研 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成功大學歷史系,1990年。
石萬壽《臺灣的拜壺民族》,臺原出版社,1990。
林美容,《一姓村、主姓村與雜姓村─台灣漢人聚落型態的分類》,《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1年。
臺糖公司《臺灣糖業前期發展史》,臺北,臺灣糖業公司,1991年。
周鍾瑄 主修; 陳夢林纂修,《諸羅縣志》 , 南投縣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何培夫,《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嘉義縣市篇》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4。
簡榮聰,玄天上帝信仰發展及其人文考辦 ,臺灣文獻. 1995年。
遊修齡,《中國稻作史》,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年。
周國屏,《嘉義市人口之成長與分布》,中國地理學會會刊23期,1995年。
吳育臻,《台灣地名辭書 卷二十 嘉義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月。
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編,《閩臺文化研究》,福州市 :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吳育臻,《嘉義市地名沿革》,台灣文獻第四十八卷第二期,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97年6月。
莊宏誼,《玄天上帝信仰的由來及其傳說》,《文化視窗》,第5 期,1998年。
嘉義市政府,《嘉義市綜合發展計劃─西區發展綱要計劃》,國立中央大學規劃,1999年4月。
陳美鈴,《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1945年以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9年6月。
陳玟瑾 著 , 《日據初期臺灣糖業與交通運輸關係探究:1896—1918年》 , 成大史研碩士論文,2000年。
張義震,《嘉義市北社尾王姓宗祠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工程》, 嘉義市文化局, 2000年。
賴萬鎮編輯,《嘉義寫真.第一輯》,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2000/11。
陳美鈴,《嘉義地區的聚落分布形態》,「南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暨研究所,2000年。
洪英聖編,《畫說康熙臺灣輿圖》,聯經出版社,2002年。
吳育臻,《嘉義市志.卷二.人文地理志》,嘉義市政府, 2002。
蘇睦喬總編輯,《嘉義寫真.第二輯》,嘉義市政府文化局,2002/10。
林仁政,《臺灣古蹟福州杉使用百年後之化學性質》,台灣林業專刊,2003年10月。
黃阿有,《顏思齊鄭芝龍入墾臺灣研究》,臺灣文獻. 出版日期,2003年。
黃阿有,《清代嘉義地區的田園主與陂圳的關係》,臺灣文獻,2003年。
賴萬鎮編輯,《嘉義寫真.第三輯》,嘉義市政府文化局,2004/09。
王日根 張宗魁,《 從"問俗錄”看明末清前期福建社會風習》,(廈門大學 歷史系,福建 廈門 316005)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2005年。
李常生,《以零售市場與攤販經營發展探討公共設施市場用地存在適宜性----以台中市為例》, 中國文化大學巿政暨環境規劃學系 2005年。
石昭永,《嘉義市歷史建築北社尾王姓宗祠調查研究報告書》,嘉義市文化局,2006。
王柏鐺,《開閩三王 》,雲林縣虎尾鎮 ,神農廣播雜誌出版,2006年。
蔡榮順編輯,《嘉義寫真.第四輯》,嘉義市政府文化局,2006/09。
臺灣糖業鐵路百週年專刊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
吳修安《福建早期發展之研究:沿海與內陸的地域差異》, 南天書局,2010年。
駱芬美,《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 ~ 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時報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
蔡榮順編輯,《嘉義寫真.第五輯》,嘉義市政府文化局,2013/10。
高汝君,《嘉義市都市農業的發展與變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15。
鄭淑蓮 、陳亮,《清初漳州人來臺拓墾時代背景之研究》,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 ,2016 。
莊宏誼,《保生大帝信仰的起源與發展》, 輔仁宗教研究 ; 32期, 2016 。
林國平, 鐘建華主編,《漳州民間信仰與閩南社會》,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6.03.
蔡榮順編輯,《嘉義寫真.第六輯》,嘉義市政府文化局,2017/08。
吳修安《唐宋之際建州浦城的家族與社會》,新史學雜誌社(29:4期),2018。
顏美智 蘇奕彰,《保生大帝廟宇藥籤文化的發展與解析》,臺灣文獻,2018。
尹全海 崔振儉主編,《固始移民與閩臺文化研究》, 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2019。

【族譜、宗親會、社區刊物、報紙】
(1)王家:
《巡忠公派下族譜》,王文林發行,財團法人嘉義市北社尾巡忠公祭祠會,1969年10月。
《王氏大族譜》,嘉義縣王姓宗親會 王宏仁,出版日期1979年123月出版
王長錄發行,《族親年鑑第一期》,嘉義市北社尾王德厚公族親會,1996年2月。
王長錄發行,《族親年鑑第二期》,嘉義市北社尾王德厚公族親會,1997年2月。
王長錄發行,《族親年鑑第三期》,義市北社尾王德厚公族親會,1998年2月。
王長錄發行,《族親年鑑第四期》,嘉義市北社尾王德厚公族親會,1999年2月。
(2)蕭家:
蕭氏族譜蕭埔委員會編,《蘭凌蕭氏族譜》,1977年。
蕭聰壽編輯,《蕭姓(蘭陵堂)姓源及遷臺》,1980年2月。
林添福編輯,《湧山蕭氏族譜》,湧山蕭氏修普委員匯出版,1993年8月。
蕭茂男、林天福編輯,《台灣蕭氏宗親總會特刊》,台灣蕭氏宗親總會特刊編輯委員會發行,1996年9月5日。
(3)報紙
民國八十三年十月十三日台灣時報報導。
民國八十三年十月十三日公論報報導。
民國八十四年八月八日聯合報報導。
民國八十四年八月十一日聯合報報導。
民國九十年三月二十日聯合報第十七版。
民國九十七年四月五日中國時報報導
臺灣日日新報社,1898–,《臺灣日日新報》,台灣大學總圖特藏。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台灣土地慣行一班,第一編》,台北:日日新報社,1905 年。
(4)社區專刊
王德修,戲說北湖,嘉義市西區北湖社區發展協會,2000年。
韋新,嘉義市北社尾保安宮,嘉義市北社尾保安宮管委會,2017年。
韋新,古往今昔北社尾,嘉義市保安社區發展協會,2018年。

【網路資料】
看天田變穀倉 - 地圖會說話/葉高華
https://mapstalk.blogspot.com/2009/11/blog-post_14.html
國家文化資料庫/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s://nrch.culture.tw/
臺灣大百科全書 文化部 初等教育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809
國家文化記憶庫 文化部
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5162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臺灣大百科全書 文化部 日式建築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869
臺灣大百科全書 文化部 保甲制度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718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歷年農業施政概況
https://www.coa.gov.tw/ws.php?id=17624&print=Y
天下雜誌 人稱嘉義媽祖婆 
許世賢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35574
公視 飛越20000系列 之 世紀女性.台灣第一[2016-12-22]
http://web.pts.org.tw/~web01/female/w3.htm
臺灣鐵路列車部落格
https://blog.udn.com/railwayTaiwan/article
連通嘉義與北港的客運鐵路|嘉義線實地踏查(上)|嘉義站→溪底寮(牛稠溪橋南岸)區間|嘉義站、博愛路站、竹圍站、北社尾站、溪底寮站、牛稠溪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qxXtL4vYyY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33/08/18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2033/08/18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2038/08/18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